斯多葛的放下藝術:為何生命中沒有「失去」,只有「歸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會面臨一個沉重而核心的課題——失去。無論是親人的離去、財產的損失、健康的衰退,還是夢想的破滅,那種心被掏空的感覺,總能輕易地將我們擊垮。我們哀悼、悲傷,感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被永遠地剝奪了。然而,古老的斯多葛哲學提出了一種截然不同、甚至有些反直覺的智慧,它挑戰我們對「失去」的根本看法,並提供了一條通往內心平靜與真正自由的道路。

斯多葛哲學家愛比克泰德(Epictetus)曾說過一句極具震撼力的話:

「永遠不要說『我失去了』,而是說『我把它歸還了』。」

初聽之下,這句話或許顯得過於冷靜,甚至有些不近人情。當摯愛的孩子離世,或畢生積蓄化為烏有時,我們怎麼可能輕描淡寫地說「我只是歸還了」?這聽起來像是對劇烈痛苦的漠視。但請先別急著下定論,因為這句話的背後,蘊含著一整套深刻且強大的哲學思維體系,它有潛力徹底翻轉我們應對生命中所有失落的方式。

第一步:劃清你內心的疆界——控制二分法

要理解「歸還」這個概念,我們必須先回到斯多葛哲學最堅實的基石:控制二分法(The Dichotomy of Control)。這是所有斯多葛實踐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這個練習要求我們在心中誠實地劃下一條清晰的界線,區分什麼是我們真正能控制的,而什麼是我們從一開始就無法完全掌控的。

我們所能控制的,其實僅限於我們的內心世界:我們的判斷、我們的選擇、我們的慾望和厭惡。簡而言之,就是我們如何思考,以及我們選擇如何回應外在世界。這是我們唯一真正擁有的領域,斯多葛哲學家稱之為我們的「選擇的力量」(the power of choice)。

而我們無法控制的,則涵蓋了幾乎所有外在事物:我們的身體(它會生病、會衰老)、我們的財產(它可能被偷、被毀)、我們的名聲(取決於他人的看法),甚至他人的行為與生命的長短。

一旦我們真正理解並接納這個劃分,就會意識到,外在發生的事件本身其實是中性的,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例如,失業這件事本身只是一個事實的陳述,真正讓我們痛苦的,是我們內心對其貼上的標籤:「天啊,這是一場災難,我的人生毀了。」這個「判斷」,才是痛苦的真正來源。

第二步:宇宙才是真正的擁有者,我們只是保管人

當我們明白了唯一能完全掌控的只有自己的內心判斷後,再回頭審視身邊那些我們珍視的人事物,視角便會發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這引出了斯多葛哲學一個核心的比喻:宇宙、大自然,或你稱之為「神」的存在,才是一切事物的最終擁有者。我們生命中所遇到的一切,都只是祂暫時借給我們的禮物

我們的孩子、伴侶、朋友、財富、健康,甚至我們自己的身體,從嚴格的斯多葛角度來看,我們從未真正「擁有」過它們。它們是被託付給我們的,我們的角色是一個暫時的「保管人」(custodian)。我們的職責是在它們被託管的期間,盡心盡力地去愛護、去珍惜、去善待。

愛比克泰德用了一個絕佳的比喻來闡述這種關係:對待生命中的一切,就像旅人對待路邊的客棧一樣。當你住進一間客棧,你會感激那張舒適的床,會好好使用房內的設施,但你心裡非常清楚,這一切都不屬於你,天亮之後你就必須離開。你不會因為太喜歡那張床,就試圖把它扛走。我們的任務,就是去使用它、欣賞它,然後不執著於它。

這個「賜予者」(the Giver),無論你稱其為自然、命運還是上帝,當祂決定要收回這些事物時——是透過一場疾病取走你的健康,還是透過一個小偷拿走你的錢財——這兩者在「歸還」的本質上,又有什麼差別呢? 我們的角色始終未變,就是將不屬於我們的東西,還給它真正的主人。

第三步:將哲學融入日常——心態養成的心理練習

當然,知易行難。要在真實的痛苦面前保持這樣的清醒,需要持續不斷的心理練習。斯多葛哲學並非空談,它提供了一套具體的練習方法,幫助我們培養這種堅韌的心態。

  1. 時時勤拂拭,承認無常:這是最基礎的一步。在日常生活中,時刻提醒自己,你所愛的一切都是暫時的,總有一天需要歸還。這不是悲觀,而是清醒地認識現實。
  2. 心理預演,預習失去:這是一個更進階的練習,稱為「負面可視化」(Negative Visualization)或「惡的預習」(Premeditatio Malorum)。主動在心中想像歸還那些你珍愛事物的場景。愛比克泰德提出了一個極具挑戰性的練習:「當你親吻你的孩子時,在心裡輕聲對自己說,『你明天可能會死去。』」 這聽起來極其殘酷,但其真正的目的並非製造恐懼,而是雙重的:首先,深刻意識到隨時可能需要歸還,會讓我們更用力、更真誠地去珍惜與他們相處的每一個當下;其次,這是在為那必然到來的離別,預先打造我們內心的承受能力。
  3. 焦點內轉,專注於你的回應:這是最重要的核心。永遠記住,讓你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對事件的判斷。當「歸還」的時刻來臨時,外在事件已然發生,這是你無法控制的。你唯一能控制的,是你選擇如何回應:是沉溺於「我失去了一切」的痛苦判斷中,還是選擇平靜地想「是時候將它歸還了」。

實踐的果實:無所畏懼的真正自由

我們花費如此大的心力去實踐這樣一個充滿挑戰的哲學,究竟能得到什麼回報?斯多葛哲學家承諾的回報是三樣無價之寶:內心的平靜、無所畏懼,以及真正的自由

當你不再恐懼失去那些你從未真正擁有的東西時,外界的風吹草動,便再也無法輕易攪亂你的內心。你將變得「無懈可擊」,因為你生命中唯一真正有價值、真正寶貴的東西——你的品格、你的智慧、你選擇回應世界的力量——是任何人都無法奪走的。

敵人可以奪走你的財產、地位,甚至生命,但他們永遠無法奪走你如何面對這一切的那個內在力量。這正是蘇格拉底被判死刑時所展現的終極智慧:「阿尼圖斯和美樂托可以殺死我,但他們無法傷害我。」 他們能摧毀他的肉體,卻永遠傷害不了他真正的自我——他的靈魂與選擇。

這才是斯多葛哲學所追求的「真正的自由」:它不是指你能得到所有想要的東西,那只會讓你成為慾望的奴隸;真正的自由是一種智慧,它讓你只渴望那些真正屬於你、能被你掌控的東西——一個善良、正直且平靜的內心。

所以,讓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如果我們打從心底相信,我們從未真正「擁有」過任何外在的人事物,那麼,我們又能真正地「失去」什麼呢?

也許,生命中每一次我們稱之為「失去」的痛苦經歷,都只是另一次的「歸還」。而每一次歸還,都是一個契機,讓我們練習放手,練習感恩,也讓我們更深刻、更清醒地活在每一個尚未被要回去的、寶貴的當下。

原始想法與草稿來源:https://www.threads.com/@a_g_chen/post/DOHa0-xj06F?xmt=AQF0Vsy0D7L7lQsrr59f1TE_iY48SuT_UniOX_4tSThZkw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000
72會員
3內容數
N/A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做自己的理想人生雕塑大師~ 很多人理解的「斷、捨、離」就是無止盡的丟東西,毫無頭緒的清理,其實,那只是「捨」的基礎入門而已,更深入的詮釋「斷、捨、離」,是處理人生三種關係的完美特調~ 先來說說「捨」,是自身與外物的關係,捨去過度的貪戀,把過度的名利、欲望一律打包送走~ 再來說說「斷」,則是我們
Thumbnail
做自己的理想人生雕塑大師~ 很多人理解的「斷、捨、離」就是無止盡的丟東西,毫無頭緒的清理,其實,那只是「捨」的基礎入門而已,更深入的詮釋「斷、捨、離」,是處理人生三種關係的完美特調~ 先來說說「捨」,是自身與外物的關係,捨去過度的貪戀,把過度的名利、欲望一律打包送走~ 再來說說「斷」,則是我們
Thumbnail
在《像哲學家一樣生活》中,我們發現人類感到痛苦的兩個主要因素是「貪得無厭」和「擔心事物超出自己的掌控」。學會接納當下處境後採取適合的行動,即便是賦予當下事實新的意義,將有助於減輕痛苦。
Thumbnail
在《像哲學家一樣生活》中,我們發現人類感到痛苦的兩個主要因素是「貪得無厭」和「擔心事物超出自己的掌控」。學會接納當下處境後採取適合的行動,即便是賦予當下事實新的意義,將有助於減輕痛苦。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意識的本質,以及在無和有之間波動的世界觀。我們提到了從無到有的奇妙過程,以及意識和行動之間的關係。同時,文章也強調了面對現實的艱難,以及處理生活中起伏不定的時刻。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都與財富無關,僅源自個人心態。最後,文章分享了對於平凡生活的理解,以及對於生存和夢想的反思。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意識的本質,以及在無和有之間波動的世界觀。我們提到了從無到有的奇妙過程,以及意識和行動之間的關係。同時,文章也強調了面對現實的艱難,以及處理生活中起伏不定的時刻。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都與財富無關,僅源自個人心態。最後,文章分享了對於平凡生活的理解,以及對於生存和夢想的反思。
Thumbnail
心經就有提到「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Thumbnail
心經就有提到「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Thumbnail
每當我們發想出一些新點子,心裡總是忍不住的幻想成功之後有多美好,但為什麼從來沒有實現過?
Thumbnail
每當我們發想出一些新點子,心裡總是忍不住的幻想成功之後有多美好,但為什麼從來沒有實現過?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一套生命哲學,而斯多噶哲學提供了一套集結理念與實踐的活用哲學。其特色有三:1. 以寧靜的心靈接納無法改變的命運、2. 以勇氣面對可以改變的人生、3. 以智慧區別可以改變的以及不能改變的。生命不只有限的,而且受自己掌控的事情又少之又少。當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時,將限有的時間投注在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一套生命哲學,而斯多噶哲學提供了一套集結理念與實踐的活用哲學。其特色有三:1. 以寧靜的心靈接納無法改變的命運、2. 以勇氣面對可以改變的人生、3. 以智慧區別可以改變的以及不能改變的。生命不只有限的,而且受自己掌控的事情又少之又少。當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時,將限有的時間投注在
Thumbnail
失去并不可怕,因为它可能是人生的转折点,是获得自由和快乐的契机;得到也并非可喜,因为它可能意味着责任的加重、烦恼的增加、情感的狭隘、时间的紧迫以及恐慌的加倍。有时候,我们需要学会放下,才能真正拥有;有时候,我们需要学会珍惜,才能真正快乐。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在路上会遇到很多风景和人,有些会留下
Thumbnail
失去并不可怕,因为它可能是人生的转折点,是获得自由和快乐的契机;得到也并非可喜,因为它可能意味着责任的加重、烦恼的增加、情感的狭隘、时间的紧迫以及恐慌的加倍。有时候,我们需要学会放下,才能真正拥有;有时候,我们需要学会珍惜,才能真正快乐。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在路上会遇到很多风景和人,有些会留下
Thumbnail
人生斷捨離:擺脫捨不得的心理,把時間留給真正重要的 斷捨離,讓我們有意識地選擇,符合現在所需要的物品,打造符合身心靈所需要的空間與生活模式。 在經歷了一次重大創傷後,開啟了我的減法生活,活在過去會感到很痛苦,活在未來會感到很焦慮,就算未來充滿很多不確定性,也決定要好好活在每個當下,把時間留給真正
Thumbnail
人生斷捨離:擺脫捨不得的心理,把時間留給真正重要的 斷捨離,讓我們有意識地選擇,符合現在所需要的物品,打造符合身心靈所需要的空間與生活模式。 在經歷了一次重大創傷後,開啟了我的減法生活,活在過去會感到很痛苦,活在未來會感到很焦慮,就算未來充滿很多不確定性,也決定要好好活在每個當下,把時間留給真正
Thumbnail
如果沒有一個受者「我」存在,那麼「貪」與「認同」也無法依附,也不需「情感接受」與「理智理解」,「信念」沒有依附者,自主權不存在「自方與主體」,一路勢如破竹斷除煩惱。
Thumbnail
如果沒有一個受者「我」存在,那麼「貪」與「認同」也無法依附,也不需「情感接受」與「理智理解」,「信念」沒有依附者,自主權不存在「自方與主體」,一路勢如破竹斷除煩惱。
Thumbnail
看似極端的心靈自由與得失心,束縛卻是通往解放的必經之路,沒有牴觸而是難得的養份。 一個沒有自主靈魂的人,不會對自己的所望有特別要求,對於成就會存在可有可無的想法,也難升起為自己努力的持續動力,相對吸引好能量更是缺乏,離心靈自由更是天秤兩端。 沒有明確目標也不激進,看似隨緣沒得失心,事實卻
Thumbnail
看似極端的心靈自由與得失心,束縛卻是通往解放的必經之路,沒有牴觸而是難得的養份。 一個沒有自主靈魂的人,不會對自己的所望有特別要求,對於成就會存在可有可無的想法,也難升起為自己努力的持續動力,相對吸引好能量更是缺乏,離心靈自由更是天秤兩端。 沒有明確目標也不激進,看似隨緣沒得失心,事實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