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真的固定不變嗎?透過用環境設計,活成渴望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多數人以為,人格是固定的,認定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但心理學告訴我們,身份是流動的。

當你換了一個角色,行為、思維、甚至身體狀態,都會跟著改變。


身份影響行為

我們在生活中同時扮演許多角色:學生、朋友、戀人、父母、子女……

每個角色,會激活我們不同的一面。

問題在於,大部分人沒有意識到:你可以選擇角色,而不是被角色選擇。

當你換了一個身份,就像進入一個新的劇本。

行為模式會隨之調整,你的思維與決策方式,也會完全不同。


先演出來,再成真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說:「如果想擁有某種特質,就先假裝你已經有了。

這不是欺騙,而是一種心理引導。當你先行「演出」理想中的自己,行為會驅動思維,身份也會逐漸重塑。

想切換身份,可以嘗試以下步驟:

  1. 設定清晰目標
    先定義「想成為誰」
  2. 設計專屬環境
    讓周圍元素推動你前進
  3. 決定角色定位
    問自己:為了達成目標,我需要成為誰
  4. 先演,再成真
    行為先到位,身份自然跟上
  5. 建立支持系統
    找到真正能陪伴你成長的人
  6. 循環升級
    不斷把自己放進更高挑戰的場域

環境比意志力更重要

很多人改變自己時,只依賴意志力,但這往往是效率最低的方法。

真正的突破來自於「環境設計」:

  • 換個學習場域,專注力自然提高
  • 身邊的人積極向上,你會被帶動
  • 環境中的暗示,會悄悄影響選擇

當你身處對的環境,就像進入一條順流的河道,不必耗費過多意志力,也能被自然推向理想狀態。


真實不是當下,而是渴望的樣子

很多人追求「最真實的自己」,但真實並非停留在原地,而是活成渴望成為的那個版本。

  • 想要影響他人,先決定自己要演什麼角色
  • 想要改變人生,先設計適合的環境
  • 想要新的身份,先用行動去「演」

只要開始扮演,你就會一步步走向理想狀態。


身份是流動的

當你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設計推動你的環境,

並勇敢演繹理想角色,你會發現:

行為會帶動思維,身份會被重新定義

不要等到準備好才開始,因為開始本身,就是最好的準備。

換個角色,你會遇見全新的自己。


今日重點

📍 身份是流動,可透過角色選擇改變
📍 先演出理想自己,行為會重塑思維
📍 環境的影響能更有效推動成長


📝經驗分享

過去,我總以為性格是很難改的,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但隨著不同的人生情境,我逐漸發現身份其實是流動的。當我在職場上必須承擔責任時,會展現堅定與果斷;在朋友面前,我又能自在地表現幽默與輕鬆。角色的切換讓我意識到,沒有哪一種身份是絕對的,而是會隨著選擇與場域而變化。

很多時候,不是等到完全準備好才開始,而是先把自己放進角色裡。就像第一次在眾人面前表達意見時,我只能硬著頭皮「演」出自信,但隨著經驗累積,那份自信真的成為了我性格的一部分。

我也逐漸懂得,改變往往不是靠意志力,而是來自環境的推動。當身邊的人積極向上,我也會被自然帶動;當我為自己設計出一個能迫使我成長的舞台,身份就會被重新定義。

身份並非既定答案,而是一場無止盡的表演出。我可以選擇自己想成為的樣子,並用行動一步步靠近那個版本的我。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啟發,請按下「♥︎」鼓勵我繼續創作希望
各位讀者能夠留言建議和回饋,讓小弟能產出更有價值的優質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迷路止難針
29會員
105內容數
天馬行空、隨心所欲、胡思亂想
迷路止難針的其他內容
2025/09/04
每天早晨,光線透過窗戶灑入房間,空氣帶著微微的溫度,世界的感官訊號瞬間湧入大腦。然而,大腦的思緒往往早已超越此刻,回顧昨日、預演明日,甚至想像不存在的場景。雖然身體身處當下,但意識卻漂浮在「彼時彼刻」。心理學稱這種狀態為心智游移(mind-wandering)。
Thumbnail
2025/09/04
每天早晨,光線透過窗戶灑入房間,空氣帶著微微的溫度,世界的感官訊號瞬間湧入大腦。然而,大腦的思緒往往早已超越此刻,回顧昨日、預演明日,甚至想像不存在的場景。雖然身體身處當下,但意識卻漂浮在「彼時彼刻」。心理學稱這種狀態為心智游移(mind-wandering)。
Thumbnail
2025/09/03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被數據包圍,投資報酬率、事故率、創業成功率、失敗機率……看似客觀的統計數字,常被用來指導我們做決策。
Thumbnail
2025/09/03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被數據包圍,投資報酬率、事故率、創業成功率、失敗機率……看似客觀的統計數字,常被用來指導我們做決策。
Thumbnail
2025/09/02
近幾十年來,自我提升的書籍層出不窮,標榜能讓我們變得更高效、更成功,但很多內容講得天花亂墜,其實都是行銷套路,缺乏實質深度。
Thumbnail
2025/09/02
近幾十年來,自我提升的書籍層出不窮,標榜能讓我們變得更高效、更成功,但很多內容講得天花亂墜,其實都是行銷套路,缺乏實質深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有關社會環境受很多因素促動影響下, 一定會: (1)越來越多元多樣化 (2)變化,會每天都在多元複級數下默默改變 (3)正反兩面極端化越來越明顯 但是,不管社會環境如何變化,人的"本質"是不會變的. 那甚麼是"人的本質"呢? 諸如: 吃飯、睡覺、 息、怒、哀、樂、生、老、病、死....
Thumbnail
有關社會環境受很多因素促動影響下, 一定會: (1)越來越多元多樣化 (2)變化,會每天都在多元複級數下默默改變 (3)正反兩面極端化越來越明顯 但是,不管社會環境如何變化,人的"本質"是不會變的. 那甚麼是"人的本質"呢? 諸如: 吃飯、睡覺、 息、怒、哀、樂、生、老、病、死....
Thumbnail
傾向是我們的行為舉止和個性特徵,是我們用來從外在事物中獲得身分安全感的遊戲和操縱。 另一方面,特徵並不依賴物體、事件和人的身份,而是貫穿它們,保持其存在感的清晰度和確定性。
Thumbnail
傾向是我們的行為舉止和個性特徵,是我們用來從外在事物中獲得身分安全感的遊戲和操縱。 另一方面,特徵並不依賴物體、事件和人的身份,而是貫穿它們,保持其存在感的清晰度和確定性。
Thumbnail
請跟從內在的直覺,大膽界定自己,說:「我的風格是……。」
Thumbnail
請跟從內在的直覺,大膽界定自己,說:「我的風格是……。」
Thumbnail
人會變,人會變,你會變,我會變。變化才是唯一的不變?
Thumbnail
人會變,人會變,你會變,我會變。變化才是唯一的不變?
Thumbnail
當我們懂得接受自己的性格特質 當我們懂得尊重和理解彼此差異 當我們相信自己的獨特並打破傳統標籤的限制 我們一定也會遇見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
Thumbnail
當我們懂得接受自己的性格特質 當我們懂得尊重和理解彼此差異 當我們相信自己的獨特並打破傳統標籤的限制 我們一定也會遇見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
Thumbnail
此篇文章表達了對於能夠自在做自己的渴望和期待。在新的環境中,作者希望能夠擁有重新定義自己的機會,不再被負面標籤所束縛。作者期待能夠展現真實的自我,並以心中喜愛的角色示人。
Thumbnail
此篇文章表達了對於能夠自在做自己的渴望和期待。在新的環境中,作者希望能夠擁有重新定義自己的機會,不再被負面標籤所束縛。作者期待能夠展現真實的自我,並以心中喜愛的角色示人。
Thumbnail
是內在本質加外在環境的交互作用,逐漸形塑一個人?
Thumbnail
是內在本質加外在環境的交互作用,逐漸形塑一個人?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認識自己並成為真實的自己,但性格測驗可能會限制人們的潛力。文章提倡不斷嘗試和創造自己,並強調改變的重要性。引用故事和名言,鼓勵人們重新認識自己,擺脫創傷的束縛,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並建立一個正面的環境來幫助自我成長。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認識自己並成為真實的自己,但性格測驗可能會限制人們的潛力。文章提倡不斷嘗試和創造自己,並強調改變的重要性。引用故事和名言,鼓勵人們重新認識自己,擺脫創傷的束縛,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並建立一個正面的環境來幫助自我成長。
Thumbnail
瞭解自己、學習愛自己,似乎成為現代人最重視的議題。但過度的自省,試圖為自己的人生找一個標準答案、自我定位,反而比從前那個沒有框架,順流而生的自己更消粍能量。 當你真正瞭解自己,並學會愛自己的時候,你不會再因為自己沒有活在框架裡而迷失。因為你比別人擁有更多的可塑性。 每個人身上本就擁有不只一種性格
Thumbnail
瞭解自己、學習愛自己,似乎成為現代人最重視的議題。但過度的自省,試圖為自己的人生找一個標準答案、自我定位,反而比從前那個沒有框架,順流而生的自己更消粍能量。 當你真正瞭解自己,並學會愛自己的時候,你不會再因為自己沒有活在框架裡而迷失。因為你比別人擁有更多的可塑性。 每個人身上本就擁有不只一種性格
Thumbnail
 改變你最固著、深刻的態度。 重新去探索、發現和改變。 學習使用創造性視覺心像的觀想,可以成為一個深入而有意義的成長過程。 我們經常發現,其實是自己一直在阻止自己。 是我們自己讓恐懼和消極觀念阻止我們在生活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生活中所發生且經歷的混亂現象,不會僅僅通過正向的思考
Thumbnail
 改變你最固著、深刻的態度。 重新去探索、發現和改變。 學習使用創造性視覺心像的觀想,可以成為一個深入而有意義的成長過程。 我們經常發現,其實是自己一直在阻止自己。 是我們自己讓恐懼和消極觀念阻止我們在生活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生活中所發生且經歷的混亂現象,不會僅僅通過正向的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