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生活】如何教導小孩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隨著年紀漸長,許多父母常有一種感受——「教小孩越來越難」。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再只是單純地聽從大人的話,而是會開始模仿同儕、吸收外在環境的影響,甚至用自己的方式去挑戰規範。父母看到孩子學會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講髒話、打打殺殺,明明只是童言童語,卻仍讓人感到心裡不安與煩惱。那麼,究竟該如何教導孩子,才能既引導他們成長,又不失去親子間的和諧呢?

raw-image

一、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

小孩說髒話、玩打鬧遊戲,往往不一定是「叛逆」或「學壞」,而是出於好奇、模仿,或者想要引起注意。對孩子來說,這些行為是一種探索,想測試界線,看看父母或大人的反應。當父母理解到行為背後的需求,就能更冷靜地面對,而不是急著用責罵來壓制。

舉例來說,孩子說出一句髒話時,父母若馬上臉色一沉,大聲斥責,反而可能讓孩子覺得「這樣做能吸引到爸媽的注意」,進一步強化了這個行為。相反地,如果父母能冷靜地指出「這句話會傷害別人,聽起來不好聽」,並在孩子表達得體時給予鼓勵,他就會漸漸懂得選擇更恰當的方式來溝通。

二、以身作則,身教比言教更有力

孩子的學習能力極強,他們最初的老師,往往就是父母。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情緒化,動輒爆粗口,或是遇事只會用吼叫解決,那麼再怎麼教孩子「要好好說話」,效果也不會太大。

因此,最重要的原則是「以身作則」。父母若能在衝突時選擇冷靜,用尊重的態度與人交流,孩子自然而然會把這樣的互動模式內化。當父母能把自己的情緒管理好,不輕易動怒,孩子也會學會「遇到事情不用靠暴力或言語攻擊來解決」。

三、建立規範與界線,讓孩子知道底線

愛孩子,並不代表放任。孩子需要自由探索,但同時也需要清楚的界線。父母應該在家中建立基本規範,例如:

  1. 不可以講傷害別人的話。
  2. 遊戲可以打鬧,但不能真的傷害對方。
  3. 想要生氣或不滿,可以用言語表達,而不是動手。

規範的建立要具體清楚,並且持之以恆。當孩子違規時,父母要堅定地執行後果,讓孩子明白「行為有代價」。但同時也要注意,處罰的目的不是報復,而是幫助孩子理解錯誤,學會更好的方式。

四、營造正向的學習環境

有時候,孩子的行為問題並不只是家庭教育的問題,而是來自外部環境。例如同儕之間流行講粗話,孩子為了融入群體而模仿;或者網路、電視上的暴力畫面,讓孩子誤以為「打打殺殺」是有趣的。

父母無法完全隔絕孩子接觸外界,但可以營造更多正向的經驗,讓孩子有不同的選擇。例如:

  • 帶孩子參加運動或社團,讓他們在規則中釋放精力。
  • 提供正向的娛樂選項,如音樂、閱讀、繪畫,而不是只讓孩子沉迷電玩或暴力影片。
  • 主動與孩子討論媒體內容,幫助他們辨別什麼是真實,什麼只是戲劇化的情節。

當孩子擁有更多健康、有建設性的生活體驗,他們就不會只依靠「模仿負面行為」來滿足自己。

五、用傾聽代替過度說教

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現問題行為時,習慣不斷說教,結果往往換來孩子的抗拒或敷衍。其實,孩子需要的不是一場長篇大論,而是有人願意聆聽他們。

當孩子說髒話或動手時,不妨先問問:「你為什麼會這樣說?」、「你是因為生氣嗎?」、「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表達?」透過傾聽與對話,孩子會感受到被理解,而不是被壓制。當情感被接納,他們更有可能願意嘗試改變。

六、父母心態的調整

教養的過程中,父母難免會有挫折,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不會教小孩」。但其實,每個孩子的性格與成長背景都不同,不可能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

父母需要接受:孩子會犯錯,會模仿不好的習慣,會有讓人頭痛的行為。這些都是成長的一部分,而不是父母的失敗。真正重要的,是在每一次錯誤發生時,父母能否用耐心、智慧與愛心去引導。

當父母能調整自己的期待,不再追求「孩子一定要完美」,而是專注於「孩子是否一步步成長」,就能減少焦慮,增添更多耐心。

七、陪伴比說教更重要

最後,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往往不是「教」,而是「陪」。陪孩子一起面對問題、一起討論解決的方法、一起經歷生活的大小挑戰。孩子從陪伴中學會安全感,知道即使犯錯,父母也會在身邊支持。

這份安全感,會成為孩子內在的力量,讓他們學會自我修正,而不是一味反抗。


結語

教育孩子,本就是一場漫長且充滿挑戰的旅程。孩子在外界環境中難免學到一些不好的習慣,但這不代表他就會「變壞」,而是給父母一個機會,去引導他學會分辨對錯。

在這過程中,父母需要以身作則,建立規範,營造正向環境,更重要的是,用傾聽與陪伴取代責罵與說教。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在自由與界線之間找到平衡,逐漸成長為一個懂得尊重、懂得表達、懂得愛的人。

教小孩真的不容易,但當你看到孩子慢慢學會用溫和的語言表達情緒,用合作取代衝突,那一刻,所有的辛苦與煩惱,都會化為最深的欣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501會員
4.5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9/15
談到「多產」,許多人第一反應是「粗製濫造」、「質量下降」。然而,在我近年的嘗試中,卻越來越深刻體會到,多產並非創作的敵人,反而可能是創作者生存下來的唯一道路。除了方格子這樣的平台機制不易擴散、必須透過大量作品來突破演算法與環境限制外,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原因:我正在嘗試打造一個文創公司,而這在過去是我不
Thumbnail
2025/09/15
談到「多產」,許多人第一反應是「粗製濫造」、「質量下降」。然而,在我近年的嘗試中,卻越來越深刻體會到,多產並非創作的敵人,反而可能是創作者生存下來的唯一道路。除了方格子這樣的平台機制不易擴散、必須透過大量作品來突破演算法與環境限制外,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原因:我正在嘗試打造一個文創公司,而這在過去是我不
Thumbnail
2025/09/13
今天,我偶然看了一段 Charlie Kirk 與他人辯論的影片。他是在美國大學校園中與人辯論時被槍殺的人。相當駭人聽聞。老實說,辯論的內容本身並沒有讓我感到特別震撼,因為在這個年代,激烈的言辭、犀利的反駁,我
Thumbnail
2025/09/13
今天,我偶然看了一段 Charlie Kirk 與他人辯論的影片。他是在美國大學校園中與人辯論時被槍殺的人。相當駭人聽聞。老實說,辯論的內容本身並沒有讓我感到特別震撼,因為在這個年代,激烈的言辭、犀利的反駁,我
Thumbnail
2025/09/11
小時候,我有一段至今依然清晰的記憶。那是在一次全班遠足活動中,我的同學因為沒有帶筷子,竟靈機一動,用隨身的小刀削下校園裡兩根樹枝當筷子。當時我們只覺得他聰明又機靈,沒想到,這個「看似機智」的舉動,卻差點害了他的性命。後來才知道,那兩根樹枝來自於校園裡的夾竹桃。這種植物全株都有毒,他因為誤用,當天就出
Thumbnail
2025/09/11
小時候,我有一段至今依然清晰的記憶。那是在一次全班遠足活動中,我的同學因為沒有帶筷子,竟靈機一動,用隨身的小刀削下校園裡兩根樹枝當筷子。當時我們只覺得他聰明又機靈,沒想到,這個「看似機智」的舉動,卻差點害了他的性命。後來才知道,那兩根樹枝來自於校園裡的夾竹桃。這種植物全株都有毒,他因為誤用,當天就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在兩個孩子的童言童語中,透過引導,讓孩子們理解了將不好聽的話「倒出去」的比喻,幽默地解釋了言語的處理方式。也反思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他人言語的反應。這篇育兒生活雜記不僅幽默有趣,而且富有啟發性,值得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在兩個孩子的童言童語中,透過引導,讓孩子們理解了將不好聽的話「倒出去」的比喻,幽默地解釋了言語的處理方式。也反思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他人言語的反應。這篇育兒生活雜記不僅幽默有趣,而且富有啟發性,值得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教導孩子遵守規則 5歲的孩子已經具有自我意識,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因此,父母親要適當地教導孩子遵守規則,並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得到支持並不斷地探索世界成長。 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尊重別人的想法和感受,並培養同理心和合作能力 5歲的孩子也開始發展社會行為,需要學習如何與他人
Thumbnail
教導孩子遵守規則 5歲的孩子已經具有自我意識,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因此,父母親要適當地教導孩子遵守規則,並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得到支持並不斷地探索世界成長。 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尊重別人的想法和感受,並培養同理心和合作能力 5歲的孩子也開始發展社會行為,需要學習如何與他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