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經驗看臺灣博物館美術館專業制度不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5年在國立臺灣美術館開課後,持續四年時間不時聽到內部專業人員的問題。四年課程結束至今,仍偶有內部趣聞流傳。其實在國美館教學的前三個月期間,我便觀察到專業人員知識匱乏的問題。在《文化中介之於文化菱形:從日本國立美術館看臺灣的藝術教育拓展》一書中,我特別將日本的《文化藝術基本法》、《博物館法》、《獨立行政法人通則法》及《獨立行政法人國立美術館法》轉譯為中文,從各法條中可以清楚理解日本人處事的嚴謹與法律制定的細膩程度。

前段時間,我與日本學界友人討論博物館與美術館專業人員的知識與能力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21世紀初推動的獨立行政法人制度,旨在縮減政府規模、提高行政效率及控制財政赤字,其中一個核心措施是將部分公務員職務轉為非公務員的法人職員。雖然該政策一度引發部分公務員的反彈,但適當的「政策溝通與說明」是必要的。根據《獨立行政法人通則法》,為兼顧原公務員福利,法律明確規定相關待遇與退休金銜接辦法。雖然原公務員身分不再延續,但透過法律規範安排,仍可保障基本權益,同時維持公共服務運作效率。

在文化行政領域,學藝員制度正好反映了這一模式。學藝員主要負責博物館、美術館的典藏管理、研究與展示,以及教育普及工作,即四大核心功能。原本隸屬公務員編制的職員,隨著機構法人化改革,可能轉為非公務員身份。然而,無論是公務員或非公務員,要從事學藝員工作仍必須取得由主管機關(文部科學大臣)認可的專業資格證照,以證明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這個要求與其他專業職業類似,例如醫師需通過國家醫師考試、導遊需通過導遊考試、司法人員需通過司法考試方能執業。換言之,「專業資格是從業的前提」,其核心目的在於確保服務品質與公共信任,以避免從業依賴小圈圈或熟人推薦的模式。

因此,日本的行政改革與文化行政專業化實踐呈現出一種治理邏輯:無論職員身份是否仍為公務員,從事學藝員工作的專業人員皆須取得主管機關認可的專業資格,以維持公共服務的專業水準。換言之,非公務員化並未降低專業要求;相反地,透過資格認證制度,改革同時兼顧財政控制、特權削減與公共服務品質保障。相較之下,臺灣目前的博物館與美術館尚未建立專門的專業人員資格制度,現行做法多依據《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等規範,將教育人員或公務員編制轉任專業職務,卻缺乏明確的專業資格認證與培訓機制。這種安排在實務運作中,容易造成專業能力不足或管理不完善的情況,更凸顯建立正式資格制度對提升文化機構專業性與服務品質的重要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rene Yi-Ling Yu的沙龍
7會員
39內容數
2025/08/31
2025 年 1 月,文化部預算首次被立法委員刪凍減;昨日,第二次追加預算也被全數刪除。短短七個月,文化部究竟做了什麼?制度檢討與政策盤點是否真正落實?這不只是個別政策操作的問題,而是凸顯制度設計、資源運用,以及整體文化治理的失靈。 正因如此,昨日我在社群媒體第二次提出制度檢討與盤點。然而,剛看到
Thumbnail
2025/08/31
2025 年 1 月,文化部預算首次被立法委員刪凍減;昨日,第二次追加預算也被全數刪除。短短七個月,文化部究竟做了什麼?制度檢討與政策盤點是否真正落實?這不只是個別政策操作的問題,而是凸顯制度設計、資源運用,以及整體文化治理的失靈。 正因如此,昨日我在社群媒體第二次提出制度檢討與盤點。然而,剛看到
Thumbnail
2025/08/27
查找博物館、美術館終身教育相關研究時,發現國家教育研究院(國教院)幾乎沒有這方面的研究,這真令人意外。 檢視國教院的歷史是由三個單位整併而成: • 編譯館 → 課程與教材中心 • 教育研究所 → 教育學術研究,偏重學校教育與政策 • 教育資料館 → 教育文獻與史料整理 在三峽的國教院,自然
Thumbnail
2025/08/27
查找博物館、美術館終身教育相關研究時,發現國家教育研究院(國教院)幾乎沒有這方面的研究,這真令人意外。 檢視國教院的歷史是由三個單位整併而成: • 編譯館 → 課程與教材中心 • 教育研究所 → 教育學術研究,偏重學校教育與政策 • 教育資料館 → 教育文獻與史料整理 在三峽的國教院,自然
Thumbnail
2025/08/22
#超圖解sdgs #五南文化出版 在當代社會,ESG(環境、社會、治理)已成為全球企業評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然而,當這套架構被延伸到文化藝術組織/機構,卻顯現出一項根本性的不足:它無法完整涵蓋文化藝術組織/機構最核心的使命——「文化」本身。 美術館與博物館作為文化藝術組織/機構的典型範例,其
Thumbnail
2025/08/22
#超圖解sdgs #五南文化出版 在當代社會,ESG(環境、社會、治理)已成為全球企業評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然而,當這套架構被延伸到文化藝術組織/機構,卻顯現出一項根本性的不足:它無法完整涵蓋文化藝術組織/機構最核心的使命——「文化」本身。 美術館與博物館作為文化藝術組織/機構的典型範例,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上週五,我去台北參加十周年的「雜學校」#國際教育創新博覽會,在這篇文將分享這趟看展的五個收穫。
Thumbnail
上週五,我去台北參加十周年的「雜學校」#國際教育創新博覽會,在這篇文將分享這趟看展的五個收穫。
Thumbnail
這是關於臺日交流活動的一篇文章,內容包括參觀不同學校、寄宿家庭和觀光景點的情況,並分享了一些有趣的互動和美食體驗。
Thumbnail
這是關於臺日交流活動的一篇文章,內容包括參觀不同學校、寄宿家庭和觀光景點的情況,並分享了一些有趣的互動和美食體驗。
Thumbnail
此次的校外教學是一趟東南亞文化的體驗,並且也用老師多年對泰國研究的角度去享受整個過程。
Thumbnail
此次的校外教學是一趟東南亞文化的體驗,並且也用老師多年對泰國研究的角度去享受整個過程。
Thumbnail
以文會友-多元文化講師培力 想讓更多人認識你的國家嗎? 想讓更多人聽到新住民在臺灣的生命故事嗎? 我們將結合有趣的活動和深入的學習, 讓你成為在台上發光發熱的多元文化講師
Thumbnail
以文會友-多元文化講師培力 想讓更多人認識你的國家嗎? 想讓更多人聽到新住民在臺灣的生命故事嗎? 我們將結合有趣的活動和深入的學習, 讓你成為在台上發光發熱的多元文化講師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文化研究年會的訊息。 就在兩週前的週末,年會於臺北教育大學舉行。 翻看著議程及其中那些論文的題目和論壇的主題,想到曾經的自己。在大四那一年考上中央英文所和交大社文所,在選擇要去哪裡報到的時候,當時教音像文本與文化分析的老師跟我說,不如去看看兩個所的學生最後寫出的論文都是什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文化研究年會的訊息。 就在兩週前的週末,年會於臺北教育大學舉行。 翻看著議程及其中那些論文的題目和論壇的主題,想到曾經的自己。在大四那一年考上中央英文所和交大社文所,在選擇要去哪裡報到的時候,當時教音像文本與文化分析的老師跟我說,不如去看看兩個所的學生最後寫出的論文都是什
Thumbnail
  感謝桃園文資科舉辦如此豐富精采的活動,本論壇共分兩天,分別為7/13及7/27,一場探討文化景觀(剛好猜中今年高考文化行政考題)、另一場探討文資教育,皆邀請第一線公私部門及專家學者進行經驗分享,筆者獲益良。惟筆者對於文資教育部分有不同看法,以下淺見分享之:   目前任職於雲林科技大
Thumbnail
  感謝桃園文資科舉辦如此豐富精采的活動,本論壇共分兩天,分別為7/13及7/27,一場探討文化景觀(剛好猜中今年高考文化行政考題)、另一場探討文資教育,皆邀請第一線公私部門及專家學者進行經驗分享,筆者獲益良。惟筆者對於文資教育部分有不同看法,以下淺見分享之:   目前任職於雲林科技大
Thumbnail
從前我跟一位北部的教授上課,他專研版本目錄學⋯⋯
Thumbnail
從前我跟一位北部的教授上課,他專研版本目錄學⋯⋯
Thumbnail
帶著孩子,藉著雨中的校外教學,他們直接接觸了臺灣歷史的真實面向。通過這次校外教學,也使帶來的省思與感受,孩子們也逐漸開放了心胸。這樣的教育可以讓孩子以開闊的胸襟和豐富的知識去面對未來的生活。
Thumbnail
帶著孩子,藉著雨中的校外教學,他們直接接觸了臺灣歷史的真實面向。通過這次校外教學,也使帶來的省思與感受,孩子們也逐漸開放了心胸。這樣的教育可以讓孩子以開闊的胸襟和豐富的知識去面對未來的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