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桌上擺著三份工作:
一份薪水高到你朋友都會羨慕,但你每天醒來都想辭職;
一份你做起來很開心,但月薪只能勉強付房租;
還有一份你完全沒試過,不知道會不會喜歡。
你會選哪個?

大部分的人會在這裡卡住,因為人生不像水果攤那麼單純,不是挑個最漂亮的就好,而是每個選項長得不一樣、味道不一樣、代價也不一樣。
所以,想找到人生中能做、想做、還能變現的事,關鍵不在於等「最好的選擇」出現,而是在於你怎麼排序眼前的可能性。
那麼,該如何找到人生中想做的事情,並從中變現呢?
這就要從優化我們的選擇開始:
第一層:有熱情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如果你熱愛幫人按摩,又拿到物理治療師證照,那選擇很簡單,直接去當物理治療師,同時滿足熱情、技能與收入。
妙的是大多數人不見得理解自己的熱情,而現代社會又過度強調工作要結合熱情,所以很多人卡在不上不下的狀態中:既不明白自己熱情何在,又對於社會跟生活很迷惘覺得應該追隨熱情。
我會說,熱情這件事真的被高估了!因為人真的不需要熱情也能活著!
那麼,真的沒熱情怎麼辦呢?那麼,你可以找尋下一個選項:興趣。
第二層:有興趣

圖片來源:pakutaso
假如沒有特定熱情,就從興趣開始吧。
興趣不一定強烈,但它會讓你願意多嘗試一點,這一步的價值在於,它是累積技能與收入的來源。
例如我一直對於投資有興趣,所以我寫個人財務報表、花錢上課、買投資軟體、固定看最新投資影片,這一切的努力,讓我能開始靠著投資穩健賺錢。
這一切,都只是從當年我對投資有興趣開始。
那萬一,我發現自己屬於對大多數事情都不感興趣的人怎麼辦呢?
那麼,就再往下一個層級找吧!
第三層:不排斥
沒有特別興趣?就選不排斥的事去做。
幾年前我對行銷沒有太多感覺,但也不抗拒。於是我做了線上課程行銷的工作,學到文案、寫作、廣告投放、SEO、社群經營等技能。
雖然現在主業不是行銷,但這些能力一直留在我身上。
假如你不知道自己想做些什麼,那至少做可以累積的事情。
為什麼興趣比「不排斥」更值得優先?
因為有興趣,你就願意多花點時間鑽研,這些額外的時間,會變成你和別人的差距。
「假如,我都沒什麼特別的興趣呢?」那,你很可能就會掉到「無感」的狀態。
第四層:無感

圖片來源:manofmany.com
無感是什麼呢?就是做得好也無所謂,做得差也無所謂,反正基本上不在意,而不在意的人,做事是沒有品質的,更難以累積的深入。
「無感」的狀態,工作像在耗時間,而不是累積價值。
人生的時間如此寶貴,為何要花費時間在自己完全無感,也提不起勁,甚至未來不見得能幫到自己的地方上呢?
然而,有些人比無感更糟糕,就是很討厭自己現在的狀態。
第五層:抗拒

圖片來源:https://mytherapynyc.com
最差的狀態:抗拒。
工作中一定或多或少有些令人不開心的事情,所以先澄清我的意思不是100%都沒有抗拒,這不太可能發生。你可以理解為,大概80%以上時間或心力讓你感受到抗拒!
對於抗拒的事情,我的建議是: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就放過自己吧!
除非你有特定的目的,例如你打算幾年後創業,而你超級討厭財務會計,但為了能夠好好營運一家公司,你現在強迫自己做抗拒的事情,以滿足長期的目標,那這我稱為「有意識的操練」,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
我這裡談到的抗拒,指的是做這些事情會帶給你極大的負面能量,甚至還會影響到更深遠的部分。它不只是讓你上班痛苦,它會吞掉你下班的精力,讓你對生活失去動力。
我曾經在一家珠寶店上班,第一天就覺得全身不對勁:環境不喜歡、內容不喜歡,但還是硬撐。結果下班只想躺著打電動,甚至連上班都在摸魚。
可想而知,這份工作沒做多久我就被Fire了,我甚至打從心底認為這是一種解脫!
所以,除非它是你長期目標的「必經之路」,否則別把生命丟在你極度抗拒的地方,因為那會慢慢把你的人生榨乾。
不用追求「最好」,而是追求「更好」
最後,我想提醒願意看到這裡的你,人生沒有永遠的「最好」,只有當下的「更好」。
今天就試著把你眼前的選擇,依照這五層去排序:熱情、興趣、不排斥、無感、抗拒。
先做層級高的事,你會發現,路走著走著,選擇自然會越來越清晰。
祝福你,擁有更美好的生活
J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