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自選(請見文末)
前言
同學們,我們這次的「孝親楷模」和「禮儀楷模」活動,會用徵文的方式進行。文章完成後,會讓同學與爸爸媽媽一起做記名票選,最高票的作品將獲得榮譽。
也許「禮儀」這兩個字聽起來有些嚴肅,彷彿是「被要求」的規矩:要說「請」、要說「謝謝」、要說「對不起」。但其實,禮貌是人和人之間的潤滑劑,它能讓別人感受到尊重,也能幫助我們守護一段關係。換個角度想,禮貌甚至像一種魔法,能修補、能拉近、能滋養彼此的感情。
1. 第一層次:我對「禮貌」的直覺
先寫下你聽到「禮貌」時的第一反應。
- 你會想到日常用語:「請、謝謝、對不起」?
- 還是覺得那是被要求遵守的規矩?
誠實地把你的直覺寫下來。
每次聽到「禮貌」這個詞,我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請、謝謝、對不起」。可是,有時候我也會覺得那只是一種被要求的規矩,好像只是大人要我們照著做。直到一次經驗,讓我明白禮貌不只是規矩,它真的像一種能改變關係的魔法。
2. 第二層次:我發現禮貌的另一面
再想深一點,禮貌其實是:
- 人際的潤滑劑
- 一種將心比心
- 一種守護關係的魔法
請你鎖定一段具體的關係來寫,可以是爸媽、手足、同學、老師,甚至是大樓警衛。故事必須聚焦在這個「人」與你之間的互動。
有一天,我因為趕著交作業,急著向同學拿回借出去的筆,卻很不耐煩地說:「快點還我啦!」同學聽了,臉色立刻沉下來,生氣地把筆丟回桌上。我心裡一陣後悔,可是嘴巴就是說不出「對不起」。結果,那天我們幾乎沒講話,氣氛僵得很難受。
3. 故事的開始
這裡有兩種寫作路線,你可以自由選擇:
(A)修補關係:
- 從「沒有禮貌」的經驗開始。
- 描述自己曾經因為沒禮貌,讓對方受傷或不舒服。
- 告訴讀者,這段沒禮貌的故事是怎麼發生的。
(B)拉近/滋養關係:
- 從一段很親密、很有默契的關係開始。
- 你和對方可以隨意開玩笑,沒有距離感。
- 這段關係背後,隱藏著一個「看不見的契約」──彼此尊重。
那段時間,我常常看到他跟別人聊天、玩耍,卻不再主動找我。我心裡酸酸的,也有點自責,覺得原本很好的友情,就因為一句沒禮貌的話出現了裂縫。這讓我第一次真切體會到:一句話真的可以傷人,也會讓關係變糟。
4. 故事的中段
‧修補關係組: 描寫對方因為你的沒禮貌而受傷的過程。
‧拉近關係組: 揭示這段關係的背後,其實是長久的信任和默契,彼此雖然輕鬆,但內心一直遵守著「尊重」的界線。這個界線是甚麼?說說對方在意的是甚麼?
過了幾天,我終於鼓起勇氣走向他,小聲地說:「對不起,那天是我態度不好。」他愣了一下,然後笑著回我:「沒關係,我也不該丟你東西。」就在那一刻,我感覺我們之間的隔閡瞬間消失,像有一束光把我們重新連起來。
5. 故事的後段
- 修補關係組: 寫你如何意識到錯誤,修正態度,讓對方重新感受到尊重。
- 拉近關係組: 發揮想像,如果打破這條「尊重的契約」,完全忽略對方的感受,這段關係會變成怎樣?再告訴讀者,你願意守護這條界線,因為它保護了你們的關係。
從這件事我明白了,禮貌不只是外表上的好行為,它能修補人與人之間的裂痕。當我勇敢說出「對不起」時,不只讓朋友釋懷,也讓自己從不安和孤單中解脫。禮貌,真的是一種能改變人心的魔法。
6. 結語
最後回顧這段故事,你要讓讀者看到一個結論:
- 每一段關係都需要被守護。
- 如果缺少尊重,會讓人受傷,甚至失去彼此。
- 禮貌不是空洞的規矩,而是一種愛、一種將心比心的同理心。
現在我會更小心自己的態度,也更懂得尊重別人的感受。因為我知道,禮貌不只是規矩,而是守護關係的一種愛。只要能將心比心,彼此都能感受到尊重與溫暖,這樣的關係才會長久。
題目選擇
寫完文章後,請根據你的故事來選擇題目。如果發現文章的方向比較接近其中某一個,也可以最後再修改題目。
- 《禮貌是一種修補關係的魔法》
- 《禮貌是一種拉近關係的魔法》
- 《禮貌是一種加深關係的魔法》
- 《禮貌是一種滋養關係的魔法》
- 《禮貌是一種維繫關係的魔法》
或者自訂一個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