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討論中醫五運六氣,六氣中的風暑。
風,空氣的流動,直到近代物理學才發現,所謂的空氣流動是氣體從能量高流動到能量低的地方。著重在相對的能量差距。
在黃帝內經,稱風為百病之長(助長),因為風的流動會傳播各種病菌,並且人體不斷受到比較冷的空氣吹襲,熱能不斷從體表流失,導致容易生病。風本身不是具有什麼致病要素,但卻容易間接使人體生病,就像助燃的氧氣一樣,是個助長的角色,因此才會說風為百病之長,卻不說風為百病之因、百病之首。暑,指的是空氣的停滯不流動。暑經常與熱(火)的概念混淆。中國古人生活在近水的區域,在夏季的時候因為陽光高溫,蒸發水分導致空氣潮濕,同時又因為地形、氣候,導致整個空氣不流通,加重空氣又濕又熱的情況,在又濕又熱的環境,就更刺激細菌的生長。從空氣的潮濕與悶熱使人體散熱困難,再到細菌繁生導致空氣飲食不潔。就容易導致人體生各種病。這也是為何我們常說人得了暑濕、暑熱,卻沒聽過暑寒、暑燥的原因。因為後者的現象難見甚至可以說不存在。空氣不流動,嚴格來說也不是致病的最大因素,但確實也是個助長的角色。
風暑講的是氣候中空氣的流動與停滯,但在人體內部因為流動與停滯導致生病時,中醫不總是使用風暑兩個字來描述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