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1963年11月,一個女人走在盧昂的大街上,仔細看每一塊門牌,只為尋找一個為她墮胎的醫生。

《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下稱《記憶》)講述了一則關於墮胎的故事。在那時,墮胎仍未合法化,一個女人若是懷孕了,不想留下孩子,就得尋求非法途徑,在陰暗的房間裡,堵上賠掉性命的可能。安妮艾諾寫下的這則故事(但她說這是「自我的社會學式傳記」,反覆強調著真實),讓我們能跟著她重回當下,親眼(親筆?親耳?親身?)目睹暴力發生的現場。

《記憶》起始於一個場景,敘事者走進一家醫院,遞出號碼牌,找了個位置坐下,等候愛滋病的檢驗報告。「陰性反應」讓她鬆了一口氣,就在這一刻,她想起了多年前也曾有過類似的一幕,那時她同樣在等一個消息,而她沒能躲過。

面對愛滋時,她說:「我以為,性和其他東西之間,從來沒有半點關係。」面對懷孕時,她說:「我不覺得自己的身體和男人的身體有任何本質上的不同。」這麼多年,她似乎仍未與肉體和解。作為女性,她有懷孕的風險,作為一個人,她也有患上愛滋的風險。這些跟性的歡愉無關。性與性的後果割裂開來,為何我們必得承受?

小說提出的第一個問題:肉對靈的反撲。不僅是懷孕的結果,甚且在懷孕後,全副心思都被吸引住了,肉改變了「我」的口味(葡萄汁),改變了「我」的頭腦(無法完成論文),改變了「我」的社會屬性(甘迺迪遇刺,不重要)。對於「我」來說,唯一的重心是懷孕,是墮胎。肉凌駕在靈之上。

所有記憶都被肚子裡的「那個東西」重新安排。由此《我的奮鬥》意味的不是大屠殺的歷史反思,而是它給了「我」墮胎的勇氣。在懷孕中,只有我,我,我。其他一概不存在。肉是個人主義的極致。臨近故事結尾,敘事者將死胎夾在雙腿間,沿著走廊往前走。肉變形成獸。

為了重構經歷,《記憶》使用了諸多有趣的方法。我想談談其中的三種,姑且稱之為「筆記」、「括號」和「點出主題」。

第一,透過零散的筆記和日記,敘事者試圖喚回過往。「冒雨等LB,還是沒等到。我好絕望。得弄走這個鬼東西」「打了兩次針,無效。」「我不再寫作,不再念書。該如何是好。」這些簡短的,冷冰冰的語句(痕跡、遺骸、骨灰),讀不出情緒,敘事者卻只能搖晃這些語句,將事實解壓縮,不禁讓人懷疑,其產物究竟有幾分實,又有幾分虛?或者說,所謂實,在於它發生過,還是其有效性?

第二,括號的使用,也是《記憶》中難以忽視的亮點。括號的內容多與寫作有關,我想起安妮艾諾談過的「施工現場」式寫作。在我看來,這些括號也是施工現場,它們呈現了寫作中的斷點與思考。

「我常感覺,自己還不夠深入事情的核心,彷彿某種根基遠久的理由阻止我更進一步挖掘真相。也許跟我出身的工人階層有關,那個世界懼怕『花費腦力』的行為;或者跟我的身體有關,與我的肉體所經歷的一切有關。」

讀者不僅目睹了寫出的作品(括號之外),更目睹了寫作途中的轉向(括號之內)。在這裡,書寫不再是天才式的,也非一體成型,書寫是逐步的、生成的、即興的,不排除失敗的風險(「我動筆寫下這段文字,可是一點也不確定會不會寫下去。」)。而這些本應收到角落的思索,被攤到陽光下,使書寫本身成為意義(而非在完成後徹底隱匿,成為精雕細琢的擺設物)。作者的筆彷彿懸在讀者頭頂。記憶也是這樣一種東西,提出設想,重回舊地,親身驗證,不得要領,從頭再來,或無功而返。

第三,《記憶》中毫不避諱直接點出主題的作法,可視作對「不說」的含蓄美學的背離。這種不含蓄還表現在語言上,拋開修辭,如石頭般堅硬的平白詞句,符徵與符旨的緊密結合(「當你沒法子用其他的語彙去描述,某個畫面就確切代表了一切經過,沒有別的可能性,不啻證明,我確實經驗的過程,正是如此。」)。她指控法律、階級和道德都是悲慘經歷的成因,而非留給讀者自己去挖掘。《記憶》對寫作提出的問題是,什麼值得藏,什麼不值得。與其將某個只要細心閱讀很容易就發現的東西藏在背後,不如展開論述,反而更能將問題多推一步。微不足道的真相只是小甜頭,真正的問題即便被說出也無損其艱困。

《記憶》還帶有雜語的特質,除了文學敘述外,日常口語(「我不是你的水電工!」)、半規範性敘述(日記、筆記)和規範性話語(法律條文)的混雜,使得文本烙上了文化和歷史的印記。

性別也是一大看點。在這趟墮胎之旅中,男性袖手旁觀或「好言相勸」,冒險協助的都是女性:P-R女士、LB、O。精神上,微笑修女也提供了力量。等敘事者墮胎成功,人人都鬆一口氣時,男人登場,提議說哪裡哪裡有墮胎婆,好一副樂於助人的虛偽模樣(「它們全在頌揚抽象概念的女人,說女人是男人與宇宙間的潤滑劑」)。

《記憶》對墮胎的態度令人深思。一方面,每當男性得知敘事者曾經墮胎,都露出一臉恍惚和佩服,彷彿她剛從激烈的戰場中凱旋歸來。另一方面,她聲稱「我殺掉的是體內的母親」。母親與嬰兒是綑綁的概念,兩者只能同在,所以墮胎本身不僅殺掉了孩子,更殺掉了母親。她認為自己經歷了生產,而且比其他母親懂得更多。這似乎意味著墮胎除了是死亡,更是重生,所以男人看待自己的目光不同了,自己看待世界的目光也不同了。敘事者出院後經歷了一段「漂浮期」,眼中的一切都蘊含著象徵意義,這也很像在講孩童出生後的劇烈震盪,需求一段適應期。最後,當她正要向教士吿解時,突然意識到自己根本無須這麼做。這些情節在在讓我覺得,墮胎讓敘事者成為英雄。

若是如此,這墮胎讚頌的也不僅僅是這名女性。安妮艾諾的寫作最有自覺的地方,就是不耽溺於自身,不忘強調經驗的集體性質,正如她寫道:

「我的人生,也許只有唯一一個真正的目標:將我的身體、感覺、想法轉化為文字,也就是某種清楚易懂、普遍性的東西,好讓我的生命完完全全融進其他人的腦海和生活。」


寫於2024.07.0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鹽詞的壞書評產生器
5會員
62內容數
雜食,讀小說、理論、社科類書籍和怪書。分享誠實閱讀心得。 獲鍾肇政文學獎,桃城文學獎,作品曾刊登在《印刻文學生活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倖存的慰安婦受害者,只剩下最後一個人了,可是沒有人知道她是誰,或許,這其中還包含她自己。
Thumbnail
倖存的慰安婦受害者,只剩下最後一個人了,可是沒有人知道她是誰,或許,這其中還包含她自己。
Thumbnail
究竟汙名化被害者要持續幾個世紀呢?從古至今,協助加害者脫身的文化為什麼會一直存在?分明有令人遺憾的事實發生,卻不能為它進行真正的哀悼
Thumbnail
究竟汙名化被害者要持續幾個世紀呢?從古至今,協助加害者脫身的文化為什麼會一直存在?分明有令人遺憾的事實發生,卻不能為它進行真正的哀悼
Thumbnail
那是我這輩子不願意提起的一件事,我將其視為污點。
Thumbnail
那是我這輩子不願意提起的一件事,我將其視為污點。
Thumbnail
這是兩個原本和睦想並肩作戰一起化解檢舉事件的女人,因一方無心好意之舉,反而引起意想不到的風暴……文章充滿情感與衝突,是關於現代女性生活的真實故事。
Thumbnail
這是兩個原本和睦想並肩作戰一起化解檢舉事件的女人,因一方無心好意之舉,反而引起意想不到的風暴……文章充滿情感與衝突,是關於現代女性生活的真實故事。
Thumbnail
李珍淑,韓國第一位女性犯罪側寫師,在這本書中她以專業與感性的視角,來分享案件背後的那些故事。
Thumbnail
李珍淑,韓國第一位女性犯罪側寫師,在這本書中她以專業與感性的視角,來分享案件背後的那些故事。
Thumbnail
這是一本讓我意想不到的小說,故事情節迴盪著痛苦、扭曲、驚愕與絕望。它深入探討了性暴力受害者面臨的困境,並挑戰了對這些受害者的刻板印象。故事融合了懸疑與心理描寫,是一本精彩、鋪陳綿密的小說。
Thumbnail
這是一本讓我意想不到的小說,故事情節迴盪著痛苦、扭曲、驚愕與絕望。它深入探討了性暴力受害者面臨的困境,並挑戰了對這些受害者的刻板印象。故事融合了懸疑與心理描寫,是一本精彩、鋪陳綿密的小說。
Thumbnail
《雙面女弒親案》,昭顯並非親子關係的危險及脆弱,當然也無關乎疾患或人的先天道德或屬性。那只是一個這方逼迫,那方反抗無能,雙方都被倫理及情感束縛,最終以解放惡意鑄成的悲劇。
Thumbnail
《雙面女弒親案》,昭顯並非親子關係的危險及脆弱,當然也無關乎疾患或人的先天道德或屬性。那只是一個這方逼迫,那方反抗無能,雙方都被倫理及情感束縛,最終以解放惡意鑄成的悲劇。
Thumbnail
  他只是同情地看待這一切,看著父權與上層社會的暴力,如何將人們染上暴戾之氣,連同他自己也被捲入其中。他承受,但不是原諒,只是沒有花時間再去追究。   於是故事也由此帶出問題:暴力的惡性循環究竟如何終止?如果生命是一種在時間裡的完成,那麼,剝奪時間不也是相當於剝奪生命?
Thumbnail
  他只是同情地看待這一切,看著父權與上層社會的暴力,如何將人們染上暴戾之氣,連同他自己也被捲入其中。他承受,但不是原諒,只是沒有花時間再去追究。   於是故事也由此帶出問題:暴力的惡性循環究竟如何終止?如果生命是一種在時間裡的完成,那麼,剝奪時間不也是相當於剝奪生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