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說的『無我』到底是什麼?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在了解『無我』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一般人所認知的『我』與『自我』。

在我們的認知系統裡,我們所說的『我』是一個固定不變,證明自己存在的標籤。因此,我們都認為『我』就是一個固定不變的自己。

但佛陀說『無我』。它的意思是指:我們所認知的『我』的這個標籤,其實是不存在的。

因為一般人認知的『我』指的是我們這個肉身、我們的心、我們這個靈魂。

但是佛陀做進一步說明,我們這個肉身是會隨著時間漸漸老去的,最終走入死亡回歸於大地。所以這個肉身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存在。

我們的心也並非固定不變,因為心有各種覺受與情緒的起伏。而這就被統稱為『心理活動』現象。但佛陀在這部分也做了進一步的說明。

所謂的『心理活動』它們是由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所組成。

色代表肉身

受代表感知、覺受系統

想代表大腦

行代表心理作用

識代表認知

剛剛已經提到,肉身是會隨時間老去的,所以肉身不是固定不變的存在。

而肉身是由 眼、耳、鼻、舌、身、意識等六種型態組合而成。因此這六種型態就產生了他們各自的感知系統,如

眼睛的感知系統為 視覺。能看到各式各樣的人事物。

耳朵的感知系統為 聽覺。能聽到各式各樣的聲音。

舌頭的感知系統為 味覺。能嚐到各式各樣的味道。

身體的感知系統為 觸覺。能觸摸到各式各樣的感受。

意識的感知系統為 將前面五種感知系統集中起來。能分辨能搜尋能學習。

以上種種感知系統就是 『受』。

意識的感知系統是 『想』。

所有身心交互運作是 『行』。

所有接收到的外界訊息以及經過各種重複反應的覺受而形成明確認知定義 是 『識』。

然而這些種種身心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因為他們天天產生各種變化。並且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種感知系統都會隨著時間逐漸衰退,或是使用過度而失去功能。

因此一般人認知的『我』或是『身心靈』指的就是以上這些內容。也就是說,一般人認知的『我』是由各種感官系統組織組合而成的『假我』。所以佛陀做進一步解釋說,這些並不是我。而是『無我』——沒有一個真正固定不變的自己的意思。

而『無我』這個詞是用來重新定義自己所使用。

更進一步解釋。

當你產生了一個念頭 例如『想要從家裡去到家樂福採買。』

一般人的認知是『我準備要去家樂福採買。』

但真正客觀的解釋是『假我』準備要去家樂福採買。

因為我們這個身心在A點移動到B的過程中,我們的心理活動已經不知產生了多少的情緒感覺念頭的變化。所以這當中並沒有一個真正固定不變的東西存在。

也許你會說,從A點移動到B點,我們的肉身並沒有什麼變化。但事實上,我們從A點移動到B點的期間,其實已經不知道死掉了多少個腦細胞。

因此佛陀說『無我』。這個詞不是要來否定自己。而是要用來如何客觀的看待自己。

因此佛陀說『出離心』。

用第三視角觀看自己、覺照自己、審視自己。

觀看自己的一言一行、起心動念。

覺照自己的心情與覺受的起伏。

審視自己的念頭與想法。

為什麼要這麼做?

因為這個肉身是要用來超越過去累世累劫中,尚未圓滿的自己。而不是用享受人生用的。

人生短短幾十年。享受人生也就才這麼多年。

在六道輪迴中,人道的壽命是第二短的。當中壽命最短的眾生是 畜生道的眾生,也包含傍生的眾生(生活在水裡的生命體,如魚蝦。)

然而其它道的眾生如:地獄道、餓鬼道、修羅道、天道的壽命,少則幾百年,多則幾萬年。

從六道的角度去看,在人道中能的穿越、能學習的時間真的不多。況且唯獨 『人道』的命運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這部分是其他五道眾生無法掌握的。也就是說,其他五道的眾生是宿命的。只有人類可以不是!

這也就是為什麼這世上有這麼多學佛的出家眾與在家居士會不斷出來弘揚佛法的真正原因。

因為人道的時間真的非常有限且非常寶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華嚴居-佛學塔羅
3會員
21內容數
深愛研究神秘學的我,再一次偶然的際遇下認識了佛陀,從此愛上佛陀的法佛陀的道....
2025/08/22
一、愛人(逆位)——對應偉特《戀人牌》(逆位) 關鍵字:不和諧、分歧、價值觀衝突等感受。 對應當下的心境: 母親長年暗中指派祂的陰神與兵將,無止盡地對我進行各種騷擾。近日卻進一步覺察到,那些被派來的陰神兵將不僅時時刻刻跟隨在我身邊,也會霸佔天上聖母的位置,並隨時聽命於母親的暗中指令。也就是說,
Thumbnail
2025/08/22
一、愛人(逆位)——對應偉特《戀人牌》(逆位) 關鍵字:不和諧、分歧、價值觀衝突等感受。 對應當下的心境: 母親長年暗中指派祂的陰神與兵將,無止盡地對我進行各種騷擾。近日卻進一步覺察到,那些被派來的陰神兵將不僅時時刻刻跟隨在我身邊,也會霸佔天上聖母的位置,並隨時聽命於母親的暗中指令。也就是說,
Thumbnail
2025/07/27
我觀察很多年,發現家族裡若出現一個不再配合、不再回應、不再演下去的人,整個家族系統的氣場就會跟著翻攪。那樣的人,常常被視為「背叛」、「自私」、「絕情」,但其實,他們只是最早看清真相、最早醒過來的人。 而在我長年的生命觀察中,我發現,這樣的人,經常就是家中的排行老二,或是不被重視的女兒。在經過長時間
Thumbnail
2025/07/27
我觀察很多年,發現家族裡若出現一個不再配合、不再回應、不再演下去的人,整個家族系統的氣場就會跟著翻攪。那樣的人,常常被視為「背叛」、「自私」、「絕情」,但其實,他們只是最早看清真相、最早醒過來的人。 而在我長年的生命觀察中,我發現,這樣的人,經常就是家中的排行老二,或是不被重視的女兒。在經過長時間
Thumbnail
2025/07/24
#一.強烈 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困境與逆境,適當尋求外在的幫助並不是問題,但若你的起心動念,是為了逃避內心遲遲不願面對的實相,甚至想藉由他人來填補這份空虛,那麼,其實你自己就是問題的根源。 佛法說:「心淨則國土淨。」真正的問題,不在外在的條件,而在於內心是否清明。與其一味向外尋求,不如返觀自心,平日
Thumbnail
2025/07/24
#一.強烈 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困境與逆境,適當尋求外在的幫助並不是問題,但若你的起心動念,是為了逃避內心遲遲不願面對的實相,甚至想藉由他人來填補這份空虛,那麼,其實你自己就是問題的根源。 佛法說:「心淨則國土淨。」真正的問題,不在外在的條件,而在於內心是否清明。與其一味向外尋求,不如返觀自心,平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們的真實自我】對自己的「高我」好奇嗎? 為了了解如何讓療癒發生,你首先必須了解自己真正是誰 。 你不只是血肉之軀,你擁有一個身體。它是跟一個偉大的多的東西連結。 你不是一個身體,你擁有一個身體,它是你為了這個塵世經驗所選擇的外衣。你選擇這生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這是為了你想要的學習。
Thumbnail
【我們的真實自我】對自己的「高我」好奇嗎? 為了了解如何讓療癒發生,你首先必須了解自己真正是誰 。 你不只是血肉之軀,你擁有一個身體。它是跟一個偉大的多的東西連結。 你不是一個身體,你擁有一個身體,它是你為了這個塵世經驗所選擇的外衣。你選擇這生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這是為了你想要的學習。
Thumbnail
這就是我的故事,一個關於存在、虛無和永恆痛苦的故事。也許你會覺得我的經歷很荒謬,我的想法很偏激。但請記住,我們每個人都在面對著同樣的虛無,只是大多數人選擇了視而不見。而我,選擇了直視這種虛無。這就是我的詛咒,也是我的覺醒。
Thumbnail
這就是我的故事,一個關於存在、虛無和永恆痛苦的故事。也許你會覺得我的經歷很荒謬,我的想法很偏激。但請記住,我們每個人都在面對著同樣的虛無,只是大多數人選擇了視而不見。而我,選擇了直視這種虛無。這就是我的詛咒,也是我的覺醒。
Thumbnail
在表演身體中揭露最真的自己 太初之深,名之「無限」。因為它隱匿在眾物之中,亦稱「虛無」。如有人問:「它是什麼?」答案是:「無。」意味著,沒有人可解出它是什麼;它無法在概念中參透;沒有人得以知悉任何關於它的部分 除了相信它存在。它即自身,它的存在,空虛滿盈,一無所缺。因此它的名字是:「我正在變為。
Thumbnail
在表演身體中揭露最真的自己 太初之深,名之「無限」。因為它隱匿在眾物之中,亦稱「虛無」。如有人問:「它是什麼?」答案是:「無。」意味著,沒有人可解出它是什麼;它無法在概念中參透;沒有人得以知悉任何關於它的部分 除了相信它存在。它即自身,它的存在,空虛滿盈,一無所缺。因此它的名字是:「我正在變為。
Thumbnail
我是我是 I am that I am 🔆我就是『那自有永有的』(出3:14) 而我們也是 I am... 我正在使用該短語來表達自己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實現感。認識到這個我 'I '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想、感受和經歷。是比我自己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無論是宇宙、人類還是上帝。
Thumbnail
我是我是 I am that I am 🔆我就是『那自有永有的』(出3:14) 而我們也是 I am... 我正在使用該短語來表達自己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實現感。認識到這個我 'I '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想、感受和經歷。是比我自己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無論是宇宙、人類還是上帝。
Thumbnail
說「諸法無我」,沒有一個常住不變易的「我」,或具有主宰性的「我」在生死輪迴,然而在善惡業報的因果不昧當中,不免隱藏著有一個相續且同一性的我在受果報的問題,這是否與「無我」說相違?
Thumbnail
說「諸法無我」,沒有一個常住不變易的「我」,或具有主宰性的「我」在生死輪迴,然而在善惡業報的因果不昧當中,不免隱藏著有一個相續且同一性的我在受果報的問題,這是否與「無我」說相違?
Thumbnail
同樣的視覺畫面,不同的人去看,所投射出來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所創造的世界裡面。 物質化的世界或許己被定型,唯有努力開發內在的智慧用心去改變看它的方法與觀點,去窺探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
Thumbnail
同樣的視覺畫面,不同的人去看,所投射出來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所創造的世界裡面。 物質化的世界或許己被定型,唯有努力開發內在的智慧用心去改變看它的方法與觀點,去窺探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
Thumbnail
真正的「我」究竟是創造演變出來的,還是由發現獲得的?也就是說,自我是像陶土不斷塑型堆疊上去的,還是像雕刻,不斷刮除多餘部分而展現最終模樣的? 毫無疑問的是,社會性的我是塑造出來的,從原本簡單樸實的胚土一點點被塑形,可能經由批量流水線製造,也經過一些精細的手工過程,由此塑造了社會性、個性化的「我」。
Thumbnail
真正的「我」究竟是創造演變出來的,還是由發現獲得的?也就是說,自我是像陶土不斷塑型堆疊上去的,還是像雕刻,不斷刮除多餘部分而展現最終模樣的? 毫無疑問的是,社會性的我是塑造出來的,從原本簡單樸實的胚土一點點被塑形,可能經由批量流水線製造,也經過一些精細的手工過程,由此塑造了社會性、個性化的「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