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A博班散策|風起於青萍之末
如果說碩士的學習,著重深度學習,透過反覆學習梳理,你就可以登上一座高山一覽山巒美景;博士的學習,則著重在寬度、廣度的研究。在個案研究課程中,教授把研究(Re-Search),拆解成Re與Search。
我可以理解為 Re,縱向提問;以及 Search,橫向提問。Re,縱向其實是去拆解每一位同學就讀DBA的動機,嘗試在動機之中透過漏斗篩選出問題核心要素,並探討這些核心要素是否吻合相關的理論框架。我們不斷地deep out深掘,找出關鍵的失敗、成功因素,提供我們把理論和實務整合出一個吻合邏輯的解答。
至於 Search,則是橫向去歸納整理,思考還有哪些可能?還有哪些個案、理論是類似的?這種橫向思考讓我們意識到,真正的創新往往來自跨領域的連結與啟發。其實,創新不一定是橫空出世的發明。十九世紀,一位巴黎的塔尼醫生工作累到快暴斃了,於是去逛動物園喘口氣,無意間看到小雞孵化器,他靈機一動:何不把這位動物園製造孵化器的人,找去醫院幫忙打造一個嬰兒保溫箱呢?在當時早產新生兒死亡率極高的時代,這位起心動念只想救人的塔尼醫生,跨域整合發明了嬰兒保溫箱,幾個月之前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極為動容。
更動容的是,據說還有改良版本。在南亞海嘯後,有一位美國羅森醫生看到七台的嬰兒保溫箱被擱置不用,才知道昂貴、沒有零件,又需要寄回原廠專業人員才會修理,因此被迫閒置。據說這位羅森醫生覺得十分可惜,因此寫了一篇求救文,後來獲得網友回應改採可以就地取材的汽車電瓶、汽車頭燈、風扇,讓落後國家的汽車技師都能維修更換。這兩個故事完美詮釋了Re-Search的精神:透過深入挖掘問題(Re),並橫向連結不同領域的知識(Search),最終才能找到具有實用價值的創新解決方案。
DBA博班散策,附註:如果壽命終點是85歲;一個傻石頭,電池電量剩下29%🪫,他以為自己也是「薛西弗斯」,放著風景美麗的抹茶山不欣賞,非得滾上 元智大學DBA博士班 探險探險。這裡,紀錄著滾動的無聊體悟,和一些沒有營養的廢話。因為到了這個歲數,剩下的時間,就是用來幹點蠢事:我想在《志工志業》上著墨。例如:我想探究「時間銀行」,對於北漂工作的人,南部家人臨時生病,有辦法透過志工服務付出的時間轉換,讓另一位處在家鄉的志工為你服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