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不少人分享同樣的困擾:「好難靜下來好好看一本書,或是專心聽完一場講座。」
我們都得了「注意力過動症」?
這不只是你的問題,更像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文明病」。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的感官無時無刻都在接收超載的訊息。從短影音的快速剪輯、社群媒體不斷跳出的推播通知,到各種即時更新的資訊流,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台被塞滿垃圾訊息的電腦,不斷在多個視窗間來回切換。
這種高密度的刺激,正在讓我們的大腦習慣於**「淺層、快速」**的資訊處理模式。這也導致一個現象:我們對「低刺激」的行為,例如深度閱讀、長時間學習,甚至只是單純的發呆,都變得越來越遲鈍,甚至產生焦慮。

從醫學角度的觀察
這不僅是自制力的問題,更與我們大腦的多巴胺獎勵迴路有關。
多巴胺是我們大腦中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它與愉悅、獎勵和動機有關。當我們滑到一個有趣的短影音,大腦會分泌少量的多巴胺,讓我們感到愉悅,並促使我們尋找下一個刺激。當這種模式被頻繁重複,我們的大腦會對這些**「即時滿足」產生依賴,進而降低對需要耐心等待的「延遲滿足」**的興趣。
這就像是習慣吃重口味食物的人,會覺得清淡的料理索然無味一樣。我們的注意力,也正在被這類快速、大量的刺激給**「去敏化」**了。
連孩子也面臨同樣的困境
或許這也能解釋,為什麼許多孩子寧願沒有出去玩,也不能沒有手機。因為對他們而言,手機裡的虛擬世界,提供了更強烈、更密集的感官刺激與多巴胺獎勵,讓需要長時間專注的讀書,變得越來越困難。

面對這個現象,我們或許不該一味地譴責自己或這個時代。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試著練習,為自己的大腦創造一個**「數位斷捨離」**的機會。
你有多久沒有專注地讀完一本書?或是單純地發呆,讓思緒自由流動?
或許,給自己一個機會,找回那份屬於你的專注力,就是對這個時代最好的反叛。
我是Dr.H,謝謝你看到這裡!
如果你喜歡的文章,歡迎加入我的沙龍,追蹤我的Thread以及Instagram,會有更多即時的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