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光有「回饋」,還不足以改變?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自我教練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有一位新創公司的行銷經理,我們叫她 Lisa。

在檢討會上,主管直接說:「你的簡報太長,客戶沒有耐心聽完。」 Lisa 當場點點頭,臉上掛著「我接受」的表情,但轉頭跟同事嘀咕:「我覺得我已經講得很完整了啊。」


這就是常見的場景:回饋說出口了,但人卻沒有改。

不是因為她聽不懂,而是因為人在面對回饋時,會卡在不同的落差。

raw-image

SBI 是什麼?

在職場裡,有個常被主管或教練用的回饋框架:SBI

  • S(Situation)情境:事情發生在什麼場景?
  • B(Behavior)行為:你當時做了什麼動作?
  • I(Impact)影響:這個行為對別人或任務造成什麼結果?

SBI 的好處是,它讓回饋變得具體,不再是「你很不專業」這種模糊指控。

但就算回饋很具體,對方還是可能「聽了卻沒改」,因為他卡在不同層次的落差裡。


三層落差,解釋為什麼聽了卻沒改

1|知道落差(資訊差)

Lisa 聽到主管的話,第一反應可能是:「蛤?我有講太久嗎?」

她還停在 SBI 的 S 與 B——連「自己在當下到底講了什麼」都沒有意識到。

👉 這就像有人提醒你「剛剛你打斷了別人」,但你腦中一片空白,甚至回想不起來。

解法:幫助對方回到具體畫面,例如「你在第三頁到第七頁,講了 12 分鐘。」讓她清楚看見自己「真的」做了什麼。

2|理解落差(脈絡差)

有時候 Lisa 會承認:「好,我的確講得比較長。」但下一句緊接著是:「可是這樣才完整啊!」

這表示她知道行為存在,但沒連結到 I(Impact)——她不覺得這會帶來什麼後果。

👉 就像有人說「我只是回了一句訊息,沒什麼吧?」卻忽略對方感受到被打斷的尷尬。

解法:讓對方真的看到「行為 → 結果」的鏈條,例如「當簡報超過 20 分鐘時,客戶開始看手機,注意力散掉,重點聽不到。」

3|認同落差(價值差)

還有時候 Lisa 很清楚:她知道自己講太久,也理解客戶不耐煩。她甚至能說出:「是,我知道這樣會讓對方覺得冗長。」

但她仍然加上一句:「這就是我的風格啊,我喜歡完整。」 這就是第三層,「認同落差」。 👉 換句話說,資訊她有了,脈絡她也懂了,但她內心沒有把這件事視為「值得我改」。

解法:這時候光講事實沒用了,要連結到她在乎的價值。比如:「如果你能把簡報濃縮,客戶更容易買單,你的方案才能被採納。」這樣,她才可能真正動起來。

✨ 總結

SBI 幫我們把回饋說清楚,三層落差則幫我們看清「為什麼聽了沒改」。

  • 知道落差:看不見 → 缺資訊。
  • 理解落差:看見但不懂 → 缺脈絡。
  • 認同落差:懂了但不改 → 缺價值。

所以,有效的回饋不是一句「你下次要改進」,而是先判斷:對方卡在資訊?卡在脈絡?還是卡在價值?


找到對的層次,才能給出對的引導。

真正的突破,不在於說了多少次回饋,而在於:能不能對準那個「卡住的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115會員
427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9/26
「道理我都懂,但還是做不到。」這不是意志力太差,而是差在「理解」沒有變成「認同」。理解讓你腦袋點頭,認同才會讓你心裡點頭。當一件事和你在乎的價值掛鉤,你才會真的動起來。懂了不代表會做,唯有在乎,才會真正改變。
Thumbnail
2025/09/26
「道理我都懂,但還是做不到。」這不是意志力太差,而是差在「理解」沒有變成「認同」。理解讓你腦袋點頭,認同才會讓你心裡點頭。當一件事和你在乎的價值掛鉤,你才會真的動起來。懂了不代表會做,唯有在乎,才會真正改變。
Thumbnail
2025/09/26
看見別人的問題容易,看見自己的問題卻難。不是因為你不夠聰明,而是因為注意力太忙:往外看習慣僵固,內心資源又有限。解方很務實:行動時專心做事,結束後再刻意檢視。最笨的方法往往最有效,比如錄下來、回放一次,你會發現答案其實一直都在。
Thumbnail
2025/09/26
看見別人的問題容易,看見自己的問題卻難。不是因為你不夠聰明,而是因為注意力太忙:往外看習慣僵固,內心資源又有限。解方很務實:行動時專心做事,結束後再刻意檢視。最笨的方法往往最有效,比如錄下來、回放一次,你會發現答案其實一直都在。
Thumbnail
2025/09/23
高功能狀態不是超能力,而是心理條件。當你有清晰目標、適度挑戰、善意支持,能把緊張化為專注,並在安全與自主中嘗試時,就會進入最佳狀態。記住:強大不是完美,而是活出自己最完整的力量。
Thumbnail
2025/09/23
高功能狀態不是超能力,而是心理條件。當你有清晰目標、適度挑戰、善意支持,能把緊張化為專注,並在安全與自主中嘗試時,就會進入最佳狀態。記住:強大不是完美,而是活出自己最完整的力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明明有很好的想法,卻總是無法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者在會議上發言時,感覺大家都心不在焉?其實,這並不是因為你的想法不夠好,而是你還沒有掌握正確的表達方式。今天就來聊聊如何提高發言的影響力,讓你的意見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明明有很好的想法,卻總是無法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者在會議上發言時,感覺大家都心不在焉?其實,這並不是因為你的想法不夠好,而是你還沒有掌握正確的表達方式。今天就來聊聊如何提高發言的影響力,讓你的意見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文章裡講述如何處理事情和人的相關經歷。我將透過分享自己的成長心得,以及帶出管理和溝通的重要性,也提到了人際關係的處理要點。也分享經驗如何處理客人情緒,如何轉化他人負面情緒等。充滿教育性的文章,並存在很多實際的個案可供參考。
Thumbnail
文章裡講述如何處理事情和人的相關經歷。我將透過分享自己的成長心得,以及帶出管理和溝通的重要性,也提到了人際關係的處理要點。也分享經驗如何處理客人情緒,如何轉化他人負面情緒等。充滿教育性的文章,並存在很多實際的個案可供參考。
Thumbnail
我認為現在AI的學習模式就是一種高效回饋,告訴你做錯的同時,還會告訴你怎麼樣做得更好,可怕的是回饋頻率還高的驚人。
Thumbnail
我認為現在AI的學習模式就是一種高效回饋,告訴你做錯的同時,還會告訴你怎麼樣做得更好,可怕的是回饋頻率還高的驚人。
Thumbnail
溝通是職場成功的重要關鍵,但並非只有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技巧,我們需要學會理解他人的需求以及他們如何接受信息。這篇文章帶來了一個項目經理的案例,通過他的自我學習和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建議大家努力提升溝通能力,學會說、是聽、學會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在職場上達到真正的有效溝通。
Thumbnail
溝通是職場成功的重要關鍵,但並非只有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技巧,我們需要學會理解他人的需求以及他們如何接受信息。這篇文章帶來了一個項目經理的案例,通過他的自我學習和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建議大家努力提升溝通能力,學會說、是聽、學會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在職場上達到真正的有效溝通。
Thumbnail
在職場上,簡報是一種重要的溝通技巧。無論是向客戶提案、向主管匯報工作,還是在會議上分享想法,我們都需要通過簡報來傳達我們的資訊。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簡報都能夠取得成功。有的簡報讓人昏昏欲睡,有的簡報讓人意興闌珊,甚至有的簡報還會引起聽眾的反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答案就是:你沒有做好受眾分析
Thumbnail
在職場上,簡報是一種重要的溝通技巧。無論是向客戶提案、向主管匯報工作,還是在會議上分享想法,我們都需要通過簡報來傳達我們的資訊。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簡報都能夠取得成功。有的簡報讓人昏昏欲睡,有的簡報讓人意興闌珊,甚至有的簡報還會引起聽眾的反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答案就是:你沒有做好受眾分析
Thumbnail
本文適合誰看 1.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在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穿梭進行說服工作的工作者。 2.想要在溝通當中展現出自己是擁有說服力的人。 3.想要提升向上管理能力的人。
Thumbnail
本文適合誰看 1.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在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穿梭進行說服工作的工作者。 2.想要在溝通當中展現出自己是擁有說服力的人。 3.想要提升向上管理能力的人。
Thumbnail
認知落差可能會對公司產生非常重大的負面影響。如果下屬無法理解領導者的指示或期望,將會影響工作的進展和結果。此外,這種誤解還可能導致情緒上的衝突和不滿,進而影響團隊的凝聚力和合作。因此,解決這種溝通問題是至關重要的。
Thumbnail
認知落差可能會對公司產生非常重大的負面影響。如果下屬無法理解領導者的指示或期望,將會影響工作的進展和結果。此外,這種誤解還可能導致情緒上的衝突和不滿,進而影響團隊的凝聚力和合作。因此,解決這種溝通問題是至關重要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