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空性」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佛法講的「空性」,是一般人最難以理解的觀念之一。我因為編輯《光師父說心經》,從文稿中聽師父孜孜不倦、反覆再三地說明,對這名詞已有一種熟悉之感。日常中經常想起師父說的「空」,對很多事已不那麼計較。

很多人以為空就是什麼都沒有,很虛無,但佛教講的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指「沒有永恆不變的真實體」。不僅是有機體(生命)會變,我們以為是無機體的東西(如桌子、杯子),每分每秒也在衰敗中。所以,執著於某人某事某物,到底是執著哪個時刻的人事物呢?執著於這一刻,下一刻他/它已經變了。希望變動中的人事物永遠不變,是一種妄想,沒有認識到真實(真理)。

如果什麼都會變,那麼是不是就不要努力了?相反。人事物會變,主因是「因緣」,不同的機緣會造就不同的結果。即使只是一個拿在手上的小茶杯,也因為背後有許多人及機制的支持,才讓我們能夠與它相遇、使用它。更不用說每個人、每一天、每個言行,會造成多麼不同的世界樣貌。

因此,作惡的人也可能向善,富有的人也有可能瞬間頓失所有。因緣是會變動的。所以並不是「橫豎都會變所以不用努力」,正是「因為會變才值得努力」。如果都不會變,也不需要努力了(努力也沒有用)。

了解這件事,就更有動力努力。為修善法而努力,為改變因緣而努力,為能回應變化、鍛練心志而努力。

所以佛教講的「空」其實是很積極的。這一路聽師父講佛法、編《光師父說心經》,我感覺佛法非常入世、務實、且合乎邏輯,一點都不縹緲或形而上。

放下、功德、業障⋯⋯師父也都有非常精闢的解說。這些名詞的意思,原來跟我以前還不認識菩薩寺時所以為的,完全不同。

一個人最大的學習,就是戰勝自己的習氣。

女兒去年寫給我的母親節卡片中稱讚我修養變好了。現在遇事想起「空」,會覺得,如果我執著在這個狀況,就是沒有前進。事情已經變化了、過去了,我還停在這裡。而且,日常中大都是小小的煩惱,如果我往「這沒關係」的方向去想,大部分事情還真的沒那麼重要!(可我知道過去的我會介意懊惱到不行)

師父說,學習佛法最重要的是要應用。不是光唸經(雖然唸經也很重要)拜佛,更重要的是要改善自己的生命。

身為《光師父說心經》的編輯,我必須自己有所成長,才能和我經手的內容更靠近。師父說心經的內容有200多個檔案,我現在才整理了十分之一,所以這是一件可以做一輩子的工作!一直都有增長智慧的空間,這是何等幸運的事。

生命沒有捷徑,只有精進。

一起學習。

*《光師父說心經6:煩惱的根本就是我》,慧光法師著,邱秉恆書畫,維摩舍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由人進行式
10.7K會員
116內容數
出版《成為自由人》之後,我仍持續體會何謂自由、自由應如何實踐。我會在這裡分享我的心得看法,我的人生觀,我從閱讀、旅行、工作等層面學到的東西,以及與世界相處和打交道的方式。
自由人進行式的其他內容
2025/09/24
《欲望望植物園》每一篇都像講故事那般引人入勝,並且與作者個人經驗交織,時而把距離拉近,步調非常悠閒、放鬆。我很喜歡這種敍事方式,有人味且真誠。 全書從四種植物探討四種欲望:廣義的甜(蘋果的故事)、美(鬱金香的故事)、迷醉(大麻的故事)和控制(馬鈴薯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9/24
《欲望望植物園》每一篇都像講故事那般引人入勝,並且與作者個人經驗交織,時而把距離拉近,步調非常悠閒、放鬆。我很喜歡這種敍事方式,有人味且真誠。 全書從四種植物探討四種欲望:廣義的甜(蘋果的故事)、美(鬱金香的故事)、迷醉(大麻的故事)和控制(馬鈴薯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9/24
正式分享閱讀收穫之前,先帶大家認識本書提及的幾個實驗。這些測試使我忽然明白,現今世界有著巨大焦慮感的原因。
Thumbnail
2025/09/24
正式分享閱讀收穫之前,先帶大家認識本書提及的幾個實驗。這些測試使我忽然明白,現今世界有著巨大焦慮感的原因。
Thumbnail
2025/09/10
讀這本書的過程非常愉快!這麼形容談「悲傷」的書聽來很怪,但卻是真的。這是近期最喜歡的書之一。作者在書裡描述生活中各種小挫敗及痛苦——失眠、衝突焦慮、強迫症、飛行恐懼⋯⋯,但她的筆法極其幽默,光是前幾篇就讓我噗哧了好幾次,而且文筆超好(也對譯者致上敬意),好幾段描述我都想記下來,做為文字描寫的典範。
Thumbnail
2025/09/10
讀這本書的過程非常愉快!這麼形容談「悲傷」的書聽來很怪,但卻是真的。這是近期最喜歡的書之一。作者在書裡描述生活中各種小挫敗及痛苦——失眠、衝突焦慮、強迫症、飛行恐懼⋯⋯,但她的筆法極其幽默,光是前幾篇就讓我噗哧了好幾次,而且文筆超好(也對譯者致上敬意),好幾段描述我都想記下來,做為文字描寫的典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阿字觀 一念相應際 光明顯自心 頓嚴身口意 泯絕去來今 字是無生曲 聲傳劫外音 法門元不二 總攝佛蓮金
Thumbnail
阿字觀 一念相應際 光明顯自心 頓嚴身口意 泯絕去來今 字是無生曲 聲傳劫外音 法門元不二 總攝佛蓮金
Thumbnail
什麼是愛呢?其實我們也無法真正回答愛是什麼,仍常在愛裡迷失,但也在邊迷路邊尋找答案的過程,沿途找到散落在時間線的自己。 佛法講慈悲,不講愛。因為眾人口中的愛常與渴愛混淆。
Thumbnail
什麼是愛呢?其實我們也無法真正回答愛是什麼,仍常在愛裡迷失,但也在邊迷路邊尋找答案的過程,沿途找到散落在時間線的自己。 佛法講慈悲,不講愛。因為眾人口中的愛常與渴愛混淆。
Thumbnail
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樣的心?「同地水火風」就是四大皆空。佛心清淨,一塵不染,跟虛空一樣,沒有分別。佛的心,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妄念。凡是有念頭,那個心就不是真心就是妄心。佛心清淨像大地一樣荷負萬物,像水一樣滋長萬物,像火一樣成熟萬物,像風一樣吹拂萬物,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沒有賢、劣、親、疏的分別執著。
Thumbnail
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樣的心?「同地水火風」就是四大皆空。佛心清淨,一塵不染,跟虛空一樣,沒有分別。佛的心,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妄念。凡是有念頭,那個心就不是真心就是妄心。佛心清淨像大地一樣荷負萬物,像水一樣滋長萬物,像火一樣成熟萬物,像風一樣吹拂萬物,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沒有賢、劣、親、疏的分別執著。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導讀:   【如來所得法】:如來於法實無所得,以無所得心,悟真空無相之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法無實無虛】:真空無相之理,不可取及說,唯假以文字之方便,以心傳心,傳佛心印。如來所得法,此法即此心,心外更無別法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導讀:   【如來所得法】:如來於法實無所得,以無所得心,悟真空無相之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法無實無虛】:真空無相之理,不可取及說,唯假以文字之方便,以心傳心,傳佛心印。如來所得法,此法即此心,心外更無別法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金剛經.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導讀講到「隨說是經」,提到了「三輪體空說般若」。什麼意思?茲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自見自性三身佛」,以及《金剛經》佛陀的教示,整理如下:   若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金剛經》,則是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自見自性三身佛。自性如來善付囑,轉相開示,傳佛心印,隨說是經,「無
Thumbnail
《金剛經.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導讀講到「隨說是經」,提到了「三輪體空說般若」。什麼意思?茲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自見自性三身佛」,以及《金剛經》佛陀的教示,整理如下:   若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金剛經》,則是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自見自性三身佛。自性如來善付囑,轉相開示,傳佛心印,隨說是經,「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