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讓腦袋變年輕?研究揭祕:肌肉激素可能是關鍵!💪🧠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種經驗:運動完後,不只身體覺得放鬆,腦袋也好像特別清晰、思緒敏捷?🤔 原來,這並不是錯覺,而是最新科學正在積極探索的現象!
2025 年,一項發表於《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的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分析了 43 篇隨機對照試驗 (RC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總共檢視超過 17,000 筆文獻紀錄,最終鎖定 50 歲以上的中高齡族群,想要回答一個重要問題:
👉 運動為什麼能改善腦袋?👉 是不是因為「肌肉激素 (myokines)」發揮了作用?
接下來,就讓我們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拆解這篇重量級研究,帶你理解「肌肉—大腦」之間的秘密對話。

#什麼是肌肉激素 (Myokines)?
當我們在運動時,骨骼肌其實不只是動起來而已,它還會像「分泌工廠」一樣,釋放出一系列物質到血液中,這些物質就叫做肌肉激素 (myokines)。
這些激素可以:
- 調節免疫系統 🛡️
- 影響能量代謝 🔥
- 更重要的是——它們可能會「傳話」給大腦,幫助維持神經健康與可塑性。
其中最有名的代表,就是 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 (BDN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被稱作「腦部的肥料」,能促進神經生長、維持突觸可塑性,對記憶力與專注力影響深遠。
#研究怎麼做?
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 「活的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 (living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這意思是他們不只做一次文獻統整,而是會持續更新,把新的證據不斷加進來,確保研究永遠是「最新版」。
他們的篩選條件包括:
- 對象:50 歲以上的成年人,平均年齡 ≥ 60 歲。
- 介入:各種運動方式,例如有氧運動 (cardiorespiratory exercise)、高強度間歇訓練 (HIIT,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阻力運動 (RE, resistance exercise)、多元組合運動 (multicomponent exercise)、太極或瑜伽等身心運動。
- 比較組:安靜等待組、一般生活組或其他非運動活動組。
- 測量:同時檢驗「認知表現」與「肌肉激素」。
最終,他們分析了 43 項研究(39 項長期運動、2 項急性單次運動),並使用統計模型來檢驗:運動 ➡️ 改變肌肉激素 ➡️ 影響認知功能,這條「中介路徑」是否存在。
#研究發現
🔹 運動真的讓腦袋變好
統合分析顯示,經過運動介入的組別,認知表現顯著優於對照組(標準化平均差 SMD = 0.579, p < 0.001)。這包含了:
- 執行功能 (executive function):專注力、決策、任務切換。
- 記憶力 (memory):包含短期、長期與提取能力。
- 處理速度 (processing speed):腦袋反應更快。
🔹 BDNF 明顯上升
在神經滋養因子 (neurotrophic factors) 中,運動顯著提升了 BDNF 水平(SMD = 0.427, p = 0.007)。這意味著,運動後大腦確實獲得更多的「肥料」。
🔹 但……肌肉激素未必是唯一解釋
雖然肌肉激素確實有上升,但研究的「中介分析 (mediation analysis)」顯示: 👉 目前沒有足夠證據可以確定「肌肉激素」就是運動改善認知的唯一橋樑。
原因包括:
- 很少研究同時回報「肌肉激素」與「認知表現」之間的直接相關。
- 樣本數偏少,數據品質不一。
- 測量時間點不一致,難以判斷到底是急性還是長期效果。
#那麼,運動到底怎麼幫助大腦?
雖然這篇研究沒有「完全證實」肌肉激素的中介角色,但我們可以從多方面理解運動對大腦的好處:
1️⃣ 血流量增加
運動時,腦部灌流量上升,提供更多氧氣與養分。
2️⃣ 減少發炎
長期規律運動能降低慢性發炎,減少神經退化風險。
3️⃣ 促進神經可塑性
像 BDNF、IGF-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等激素能幫助大腦建立新的連結,提升學習與記憶。
4️⃣ 情緒與心理健康
運動能降低憂鬱與焦慮,間接改善認知功能。
#生活中的啟示
對於一般民眾,這篇研究告訴我們:
✅ 運動對腦袋好是確定的——無論是慢跑、重訓、太極、瑜伽,幾乎都能帶來幫助。
✅ 中高齡者更該運動——尤其是 60 歲以上的人,因為這時候腦部開始加速退化,運動是最便宜、最安全的「保養腦袋藥」。
✅ 不必糾結是哪種運動——研究顯示,有氧、阻力、多元組合甚至身心運動(太極、瑜伽)都有效。重點是「規律」與「持之以恆」。
✅ 建議運動量:每週大約 700 METs-min(相當於一週快走 150 分鐘 + 簡單阻力運動),就能帶來顯著效果。
#結論
運動與認知之間的關係,絕對不只是「動動身體」這麼簡單。
科學家發現,當我們活動肌肉時,肌肉會釋放出一系列神祕的分子(肌肉激素),可能就是「肌肉與大腦的秘密對話」。
雖然目前的證據還不足以完全證明肌肉激素是唯一的中介,但可以肯定的是:
👉 運動讓腦袋更年輕、更靈光!
👉 運動讓 BDNF 上升,腦袋獲得更多營養! 👉 運動能降低失智風險,對高齡者是最有效的腦部保養!
所以,下次當你想提神、提升專注力、甚至延緩腦部退化時,答案其實很簡單:
🏃♀️ 動起來吧!你的大腦會感謝你。
📚 參考文獻
- Vints, W.A.J., Gökçe, E., Langeard, A., Pavlova, I., Çevik, Ö.S., Ziaaldini, M.M., Todri, J., Lena, O., Shalom, S.B., Jak, S., Zorba, I., Karatzaferi, C., Levin, O., Masiulis, N., Netz, Y. (2025). Investigating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myokines on exercise-induced cognitive changes in older adults: a living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https://doi.org/10.1016/j.neubiorev.2025.106381
(本文為運動科學科普以及科學知識宣導性質,並非醫療建議或者針對個人之運動專屬建議!若您有任何相關障礙或者病症問題,請洽詢醫療專業人員,以獲得最佳協助與建議!另外,實際個人化健身運動計畫,亦請依個人身體狀況並與醫療照護專業人員討論後指導調整。運科竹祝各位都能擁有優質健康生活!)
如果您覺得本次節目對您有幫助的話,就幫我按個讚喔!還有轉貼分享!
★★聯絡資訊 ★★
🟦 微小起心動念,將有莫大改變!小額捐款贊助運科博士候選人!
http://tinyurl.com/3jan2d46
🟦需統編者,請改點下面連結,可輸入統一編號!
https://vocus.cc/salon/stevelovesworkout/plans/content
🟨 自媒體經營:以「我是運科竹」為關鍵字搜尋!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oachsteveperformance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coachsteveperformanc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teveLovesWorkout/
▌SubStack :https://coachsteveperformance.substack.com/
Podcast 頻道 : Sound on, Apple Podcast, 以及 Google Podcast,均為「我是運科竹」。
🟪 文章創作:
▌Vocus 方格子文章創作:https://vocus.cc/user/61d96b17fd89780001e2c067
▌Medium 文章創作:https://medium.com/@coachstevetw
🟦 個人網站:
▌Website: https://coachsteveperformance.wordpress.com/about/
▌CV website: https://lunacysaint.github.io
🟨 需要公益演講、商業合作,或者贊助運科博士候選人事宜,請電郵聯繫!
▌E-mail : isame4@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