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有沒有AI泡沫?AI泡沫破裂不會是在於高估值崩跌,而是在於其他因素,最終連動到金融機構的骨牌效應

更新 發佈閱讀 4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我們認為AI「像2000年的科技沫破滅」的路徑可能性不大,但有其他破滅的因素存在。為什麼最近ORCL股價會連續下跌的主要原因,以機構的觀點,告訴你他們在擔心什麼

raw-image

前言:

最近常常聽到AI最熱門的一件事情在討論,就是到底有沒有「AI泡沫」?說有AI泡沫的大多都是說估值太貴,偏離基本面太多,並且舉例2000年科技泡沫對比AI現在的估值一樣偏高,AI泡沫的風險越來越大。但是也有不少反對的,提出2025年和2000年最大的不同是現在多數AI硬體公司(AI賣鏟子的公司)獲利相當不錯,估值偏高這件事只要時間久了,AI需求持續存在下,時間久了,估值自然就會下降,不存在AI泡沫的問題。

事實上這些觀點都沒有錯,但基本上的分析與討論就錯了。一但聚焦在這AI估值偏高的觀點下去討論AI有沒有泡沫,很可能現在很多AI的績優好股,你都買不下去,無法長期投資,整天擔心害怕有鬼故事即將來臨,但最終你會錯失很多非常好的機會,股價拉回倒車接你,你也不敢上車,為什麼?

因為你的主觀判斷建立在錯誤的分析上,所以你容易做出錯誤的金融決策,這在長期投資裡面相當危險,因為你沒有辦法(或你不想)短線買來賣去改變你的投資核心理念,所以根本你對一件事的分析和判斷就非常重要。

本篇告訴你AI有沒有泡沫?有,但是不是估值偏高帶來的泡沫,「目前」來講絕對不是,未來也有很大機率不是,但是什麼觀點和因素有看到AI泡沫的出現以及未來這個泡沫走向如何決定這個產業的發展?你會在本內容找到答案。

本篇相當有意思,也相當重要,裡面有很多很不錯的觀念和市場邏輯,誠心希望各位能花點時間好好閱讀,很適合想要知道過去金融市場發生過的歷史和想知道並學一點金融知識的人。

各位有觀察到嗎?看到最近一樣在吹的AI財富永動機兩家主角公司:NVDA和ORCL為什麼這兩天,兩家股價的走勢相差很大?

華爾街的大人最近他們又看到什麼?又在討論什麼?未來會擔心什麼?

今天就由一張圖開始,帶你認識華爾街金融宇宙的過去與未來,了解泡沫的一生週期,然後推導AI泡沫的路徑軌跡。

AI 相關公司的 Debt-to-Equity Ratio 排名圖:真正的危險是債務槓桿

Source: Bloomberg, JPM

raw-image


但如果要提到AI泡沫最終危機,重點一定不在這些大科技公司,AI泡沫的養成和最終走向破裂之路,最危險的應該還是沒有盈利且負債比率較高,營運槓桿開太大的中小型公司,然後連動到金融機構,最終一定是從這些公司還不出債,骨牌效應連動到金融機構的連環爆,才會走向一個完美循環的金融黑天鵝風暴,有機會在三年後會出現。

接下來我們就來告訴你AI的泡沫養成的偉大路徑及最終可能的走向,就像天文學家推測地球的未來走向一樣,我們也可以推導金融宇宙中,這顆剛興起亮眼的超級新星,最終有可能走向破滅的道路過程。

債務槓桿的風險和炸彈

我們常以為 AI 泡沫會像 2000 年網路股一樣,因為估值過高而破滅。但實際數據顯示,估值並不是最大隱患。從下圖可以看到,NVDA、Google 幾乎零負債,而 ORCL、IBM、Apple 的負債股東權益比卻衝到 200%~500% 以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393 字、22 則留言,僅發佈於MimiVsJames 美股投資分享、經典必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miVsJames的美股投資分享
27.2K會員
921內容數
我是 MimiVsJames,一位熱愛財務經濟學、宏觀經濟分析與量化金融的量化工程師,目前在美國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工作。從台灣到國外,這一路上的學習與成長讓我深刻體會到分享的重要,希望能在這裡用簡單溫暖的方式,傳遞實用的投資理財知識。
2025/09/18
本次降息後美股大盤表現的不溫不火,後續該怎麼看美股走勢
Thumbnail
2025/09/18
本次降息後美股大盤表現的不溫不火,後續該怎麼看美股走勢
Thumbnail
2025/08/25
當美元紅利消退,全球資金重分配,大科技股的漲勢會如何?新興市場會增加資金青睞?用美元+資金+板塊三條線幫你規劃未來資產配置的路線
Thumbnail
2025/08/25
當美元紅利消退,全球資金重分配,大科技股的漲勢會如何?新興市場會增加資金青睞?用美元+資金+板塊三條線幫你規劃未來資產配置的路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就是去年我們也複製過的人性遊戲,去年7月底~8月中一樣 不過去年8月只有修正到融資維持率155%所以沒有更極端的行情出現 反而是我們去年10月底確認的融資斷頭153%才確認準備要有"預期降息"行情出現 8月如果有更多產業題材尤其是AI相關題材恐慌出現,那我也會有更多有慾望的電子股會
Thumbnail
這就是去年我們也複製過的人性遊戲,去年7月底~8月中一樣 不過去年8月只有修正到融資維持率155%所以沒有更極端的行情出現 反而是我們去年10月底確認的融資斷頭153%才確認準備要有"預期降息"行情出現 8月如果有更多產業題材尤其是AI相關題材恐慌出現,那我也會有更多有慾望的電子股會
Thumbnail
所有人都看好,除了把股價推升至太貴的程度,另一層意義是大家都已經進場了,缺乏新進場的資金也難以再持續推升股價,於是大家都看好,但股價卻推不動了,這是資金與籌碼的因素
Thumbnail
所有人都看好,除了把股價推升至太貴的程度,另一層意義是大家都已經進場了,缺乏新進場的資金也難以再持續推升股價,於是大家都看好,但股價卻推不動了,這是資金與籌碼的因素
Thumbnail
客觀評估AI狂潮的重量級建議: 投資界編織的AI神話終會破滅,但是它最終會回歸正常演化創造商機。如果你要繼續上班,你要用心學習AI。如果你想要創業賺錢,你要開始研究這個產業,尋找可以切入的契機。
Thumbnail
客觀評估AI狂潮的重量級建議: 投資界編織的AI神話終會破滅,但是它最終會回歸正常演化創造商機。如果你要繼續上班,你要用心學習AI。如果你想要創業賺錢,你要開始研究這個產業,尋找可以切入的契機。
Thumbnail
AI產業和NVDA短期有沒有可能會休息?近期在華爾街Buy Side圈私底下討論很熱烈 結論: 今年AI產業或NVDA, MSFT, GOOG, META, AMZN等AI龍頭股上, 短線美國法人/ 機構獲利相當大, 所以有部分機構趁高檔將持股“部分”獲利了結, 但不代表他們長期看壞這些個股
Thumbnail
AI產業和NVDA短期有沒有可能會休息?近期在華爾街Buy Side圈私底下討論很熱烈 結論: 今年AI產業或NVDA, MSFT, GOOG, META, AMZN等AI龍頭股上, 短線美國法人/ 機構獲利相當大, 所以有部分機構趁高檔將持股“部分”獲利了結, 但不代表他們長期看壞這些個股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科技/AI股票估值因素不應只著眼於營收成長或利潤率,企業未來自由現金流量的折現值以及 EPS 和 EPS 潛在成長率才是估值的關鍵。
Thumbnail
科技/AI股票估值因素不應只著眼於營收成長或利潤率,企業未來自由現金流量的折現值以及 EPS 和 EPS 潛在成長率才是估值的關鍵。
Thumbnail
2024年第一季這波台股與美股的強勢上漲,其實都能歸功於AI這個未來趨勢,不過在AI一片看好之下,也有非常多人對這個產業趨勢感到憂心。
Thumbnail
2024年第一季這波台股與美股的強勢上漲,其實都能歸功於AI這個未來趨勢,不過在AI一片看好之下,也有非常多人對這個產業趨勢感到憂心。
Thumbnail
記得在去年的10月的時候,股市是第一波AI 風潮過後的連三個月的下跌 我有一直的提到,股市假如回到了 12,000 點該怎麼辦 而在去年的 12 月 29 日的收盤前,大家紛紛說著2024 年股市要上19,500,20,000 這些假設會不會成長還是都是靠運氣的呢
Thumbnail
記得在去年的10月的時候,股市是第一波AI 風潮過後的連三個月的下跌 我有一直的提到,股市假如回到了 12,000 點該怎麼辦 而在去年的 12 月 29 日的收盤前,大家紛紛說著2024 年股市要上19,500,20,000 這些假設會不會成長還是都是靠運氣的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