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不代表不在乎:學會不被他人需求綁架
一、被需求綁住的自己
今天一早,我專心完成自己的報告,想先處理手上的任務。可是沒多久,信箱裡的需求信件又接連而來。業務希望我確認一些進度,但那些部分需要工程師的協助才能完成。問題是,工程師同時肩負許多專案,不可能即刻回覆。理智上我明白,但心裡卻忍不住掛念:「怎麼還沒有回?這件事還沒結案。」這時我才驚覺,自己很容易被別人的急迫需求牽動,甚至讓它壓過了原本該專心的事。
二、責任心與自我綁架
我想趕快幫大家把事情處理好,卻忘了有些事並不是靠我一個人就能解決的。當進度卡在別人身上時,我依舊緊抓不放,像是自我綁架般,讓「未完成」感懸在心裡。
但事實是:我已經做到自己能做的部分。再多的擔心,也不會讓工程師加快速度。
這讓我意識到,過度的責任感,其實也可能成為一種負擔。
三、放下,是一種智慧
後來我開始對自己說:「我已經盡力了,剩下的就交還給時間與對方。」
這句話像是一種安慰,也是一種提醒。
放下,不代表我不在乎。
而是懂得分清界線:哪些是自己能承擔的,哪些該交給他人去完成。
這份轉念,讓我從焦慮感中慢慢鬆開。
四、照顧自己,也是在尊重他人
我們常以為「放下」是推責,但其實,放下是承認自己的有限,並尊重彼此的角色。當我願意放下不屬於我的責任,不只是釋放自己,也給了他人完成工作的空間。
學會不被需求綁架,不是冷漠,而是一種更成熟的智慧。
✨ 有時候,最溫柔的力量,就是告訴自己:
「你已經做得夠好了,剩下的,就交給時間。」
延伸收看
🎥 我不想再假裝了
當我們不再假裝堅強、不再被外界需求綁架,才能真正看見自己,也給自己更多呼吸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