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從聆聽開始
忙碌裡,我們常忽略內在的聲音。當焦慮、煩躁、孤獨湧上來,其實是身體在按警報:請停一下,聽我說。把感受寫下來,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自我對話;在紙上,我們看見那些被自己遺落的需要。
我最近的三種常見情緒
焦慮:減速的訊號
- 觸發點:看股票、找買賣點時,怕買高又怕賣低,胸口緊。
- 它在說:放慢。先辨壓力來源,再決定下一步;把焦慮當成儀表板,而不是判官。
煩躁:邊界在鳴笛
- 觸發點:不知道要做什麼、需求說不出口時。
- 它在說:你的界線需要被看見。請練習說明需求,並允許自己設定「不」。
孤獨:連結的邀請
- 觸發點:不知道該說什麼、要寫什麼;即使在人群裡,也會如此。
- 它在說:你渴望更真實的連結——與他人,也與自己。先回到內在,再向外伸手。
提問,讓書寫更深入
- 模式:它固定在什麼時候來?有週期嗎?
- 擬人:若它會說話,會請你注意什麼?
- 回應:你慣常是接納、壓抑,還是轉移?
- 需求:背後哪個需要長期沒被看見?
- 接納:當你全然容納它,浮現了什麼新的理解?
📝 日誌結構小卡(複製即用)
今天我注意到 [情緒] 出現在 [情境]。我的身體感覺是 [身體感受]。
這讓我想起 [記憶/聯想]。它可能在說 [訊息/需求]。我選擇 [回應方式]。

寫在最後:擁抱每一個信使
情緒不是敵人,是信使。當我們願意停下來、寫下來、聽進來,它們就會化作前方的微光。透過日記,我們更理解自己,也更願意與世界相連。願每一次書寫,都讓你在迷霧中辨出方向。
如果你也在做情緒書寫,在留言留下一個詞形容你今天的心情。我會回一個小練習,陪你走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