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取悅比賽》你只需要活得清楚自在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人生不是取悅比賽》你只需要活得清楚自在

「好人」這兩個字,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

從小到大,我們被教導要當個謙讓有禮、處處為人著想的好人;而身旁的長輩,是不是也總是告訴我們,把最大的留給別人才是美德。

然而,長大後才發現,如果一直把最大的留給別人,自己的人生不就只剩下小小的嗎?

⚫️人生就像一場大型生存遊戲,光當好人可能玩不下去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總會遇到各種「要你禮讓」的情況。

小時候,是班上那個總想搶你玩具、卻說「分享才是乖小孩」的同學;

長大後,是職場上那個專門把爛攤子丟給你,還說「年輕人多學一點是福氣」的同事。

⚫️舉幾個生活中的例子,你是不是也遇過這些情況?

🎭職場人生的「讓梨」

阿偉是個出了名的大好人,同事們的忙他都幫,連不屬於他職責範圍的額外工作也來者不不拒。

久而久之,大家習慣了,他的工作量越來越多,自己的案子卻總是被耽擱。

當他終於忍不住向主管反映,得到的卻是「你怎麼變了?」的質疑。

他不是變了,只是不再當那個默默讓出時間與心力,成全別人的人。

🎭家庭關係的「讓梨」

小敏從小就被教育要懂事,把玩具讓給弟弟,把好吃的留給家人。

結婚後,公婆總要求她假日回婆家,即使她和先生已經約好行程。

一開始她總是說「好」,後來發現自己的生活被壓縮得毫無喘息空間。

當她試著拒絕,換來的卻是「妳一點也不體諒我們老人」的指責。

🎭人際關係的「讓梨」

小莉身邊有個愛抱怨的朋友,每次都打電話來訴苦,一講就是一、兩個小時。

小莉為了維持友誼,總是默默傾聽,即使自己已經很累了。

直到有天,她因為工作忙,沒接那通電話,朋友在社群媒體上寫下「原來朋友是假,利益才是真」。

⚫️別害怕,做個有刺的仙人掌(cactus)

你以為只要默默當個無害的「好人」,就不會招來是非嗎?

很抱歉,這個世界不是童話故事;你越無害,別人就越可能把你的好意當成軟弱,把你的善良當成理所當然。

你沒有招惹別人,不代表別人不會來惹你。

那些看不得你過得好的人,總有辦法從雞蛋裡挑骨頭,甚至扭曲事實,編造出各種故事來醜化你的人格。

所以,別再為了「當個好人」而委屈自己了。

當你面臨不合理的對待,當你的底線被人踩踏,當有人惡意攻擊你時,請勇敢捍衛自己。

有時候,做個「壞人」並不是因為你尖酸刻薄,而是因為你懂得保護自己。

讓那些惡意來襲的人知道,你不好惹。

最後想說,別人說你「壞」,常常只是因為你不再免費供應你的好脾氣。

你的人生,應該由你自己定義,而不是活在別人的期待裡。

學會對不合理的要求說「不」,學會捍衛自己的權益。

因為,你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而這個主角,不需要把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無條件地讓給別人。

與其當一個被榨乾的「好人」,不如當一個被誤解的「壞人」;因為至少,你終於是為自己活。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suting Lin的沙龍
30會員
714內容數
Tsuting 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3
閱讀,不只是翻開一本書。 是抬頭望天、聆聽風聲、感受葉片的低語,是與世界靜靜對話的過程。 在這個30日的閱讀旅程裡,我邀請你一起練習看見、感受、理解—— 從自然到人心,從數字到夢境,每一天都是一場深刻的閱讀。 不為知識堆疊,只為活得更敏感、更溫柔。 歡迎你,一起閱讀這個世界。
Thumbnail
2025/10/03
閱讀,不只是翻開一本書。 是抬頭望天、聆聽風聲、感受葉片的低語,是與世界靜靜對話的過程。 在這個30日的閱讀旅程裡,我邀請你一起練習看見、感受、理解—— 從自然到人心,從數字到夢境,每一天都是一場深刻的閱讀。 不為知識堆疊,只為活得更敏感、更溫柔。 歡迎你,一起閱讀這個世界。
Thumbnail
2025/10/02
你是否也曾在應該與想要的人生路口,猶豫不決?如果能選擇,你最想為哪個人生階段的自己,按下重啟鍵?對你來說,自由最難的,是做出選擇,還是承擔選擇的代價?轉彎,從來不等於失敗;它只是告訴我們,原來人生還有另一條路可以走。如果你也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別擔心,無論你身在何處,你都是自己故事裡最重要的一道光。
Thumbnail
2025/10/02
你是否也曾在應該與想要的人生路口,猶豫不決?如果能選擇,你最想為哪個人生階段的自己,按下重啟鍵?對你來說,自由最難的,是做出選擇,還是承擔選擇的代價?轉彎,從來不等於失敗;它只是告訴我們,原來人生還有另一條路可以走。如果你也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別擔心,無論你身在何處,你都是自己故事裡最重要的一道光。
Thumbnail
2025/10/02
閱讀,不只是翻開一本書。 是抬頭望天、聆聽風聲、感受葉片的低語,是與世界靜靜對話的過程。 在這個30日的閱讀旅程裡,我邀請你一起練習看見、感受、理解—— 從自然到人心,從數字到夢境,每一天都是一場深刻的閱讀。 不為知識堆疊,只為活得更敏感、更溫柔。 歡迎你,一起閱讀這個世界。
Thumbnail
2025/10/02
閱讀,不只是翻開一本書。 是抬頭望天、聆聽風聲、感受葉片的低語,是與世界靜靜對話的過程。 在這個30日的閱讀旅程裡,我邀請你一起練習看見、感受、理解—— 從自然到人心,從數字到夢境,每一天都是一場深刻的閱讀。 不為知識堆疊,只為活得更敏感、更溫柔。 歡迎你,一起閱讀這個世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你需要學會成爲自己的鏡子。 你要學會看到自己是誰,認識到自己的需求,並學會用健康的方式去滿足這些需求。只有這樣,你才不會輕易地將自己的需求寄託在一個錯的人身上
Thumbnail
你需要學會成爲自己的鏡子。 你要學會看到自己是誰,認識到自己的需求,並學會用健康的方式去滿足這些需求。只有這樣,你才不會輕易地將自己的需求寄託在一個錯的人身上
Thumbnail
縱容他人,是對自己殘忍。 「一個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線應該越高,這樣才能避免縱容他人,也能保護自己。」一昧忍讓,只會把自己憋成內傷,我非常認同。 求學時期,曾經有個同學這麼評價我:「你真是一個好人。」 「好人,我嗎?」鮮少被用「好人」這個詞彙形容的我,當下有點動容,我暗自想
Thumbnail
縱容他人,是對自己殘忍。 「一個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線應該越高,這樣才能避免縱容他人,也能保護自己。」一昧忍讓,只會把自己憋成內傷,我非常認同。 求學時期,曾經有個同學這麼評價我:「你真是一個好人。」 「好人,我嗎?」鮮少被用「好人」這個詞彙形容的我,當下有點動容,我暗自想
Thumbnail
如果選擇低調生活,在接下來的人生中,明明該是自己的事情,由自己做定、由自己選擇的情况將會變得非常的少。然後,我們就只能祈禱,為我們下決定的人是個好人了.
Thumbnail
如果選擇低調生活,在接下來的人生中,明明該是自己的事情,由自己做定、由自己選擇的情况將會變得非常的少。然後,我們就只能祈禱,為我們下決定的人是個好人了.
Thumbnail
所有人都會認為自己是個好人,這是因為「人類自我馴化」讓自己更友善。有團隊的時候,人類也會傾向團隊合作。如果我們真的天性善良,又怎麼會同時幹出「殘忍的事?」,怎麼看就怎麼矛盾!人類雖然擅於社交、同情,甚至會害羞,但為什麼也能殘酷到極致呢?
Thumbnail
所有人都會認為自己是個好人,這是因為「人類自我馴化」讓自己更友善。有團隊的時候,人類也會傾向團隊合作。如果我們真的天性善良,又怎麼會同時幹出「殘忍的事?」,怎麼看就怎麼矛盾!人類雖然擅於社交、同情,甚至會害羞,但為什麼也能殘酷到極致呢?
Thumbnail
比好人還好,比惡人還惡,而人前不流露好惡,才是理想的人格──
Thumbnail
比好人還好,比惡人還惡,而人前不流露好惡,才是理想的人格──
Thumbnail
遇見糟心的人與事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只因為… 所謂的善良,從來就是~有條件的 不是對一些當成“應該”及“理所當然”這樣的付出 就該概括承受,這是錯誤的觀念 如同我們的好,是付予懂得感恩惜福的人 從來不是任由當成很沒價值的付出與奉獻 沒有所謂應該要,甚至必須這麼做 許多時事教
Thumbnail
遇見糟心的人與事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只因為… 所謂的善良,從來就是~有條件的 不是對一些當成“應該”及“理所當然”這樣的付出 就該概括承受,這是錯誤的觀念 如同我們的好,是付予懂得感恩惜福的人 從來不是任由當成很沒價值的付出與奉獻 沒有所謂應該要,甚至必須這麼做 許多時事教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你很好,是個好人,你會有甚麼看法?以前的我常常被人這麼說,但是事其實我不是很能理解,直到最近看到一本書後,能夠理解為什麼我會被當作一個好人了。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你很好,是個好人,你會有甚麼看法?以前的我常常被人這麼說,但是事其實我不是很能理解,直到最近看到一本書後,能夠理解為什麼我會被當作一個好人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