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取悅比賽》你只需要活得清楚自在
「好人」這兩個字,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
從小到大,我們被教導要當個謙讓有禮、處處為人著想的好人;而身旁的長輩,是不是也總是告訴我們,把最大的留給別人才是美德。
然而,長大後才發現,如果一直把最大的留給別人,自己的人生不就只剩下小小的嗎?
⚫️人生就像一場大型生存遊戲,光當好人可能玩不下去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總會遇到各種「要你禮讓」的情況。
小時候,是班上那個總想搶你玩具、卻說「分享才是乖小孩」的同學;
長大後,是職場上那個專門把爛攤子丟給你,還說「年輕人多學一點是福氣」的同事。
⚫️舉幾個生活中的例子,你是不是也遇過這些情況?
🎭職場人生的「讓梨」
阿偉是個出了名的大好人,同事們的忙他都幫,連不屬於他職責範圍的額外工作也來者不不拒。
久而久之,大家習慣了,他的工作量越來越多,自己的案子卻總是被耽擱。
當他終於忍不住向主管反映,得到的卻是「你怎麼變了?」的質疑。
他不是變了,只是不再當那個默默讓出時間與心力,成全別人的人。
🎭家庭關係的「讓梨」
小敏從小就被教育要懂事,把玩具讓給弟弟,把好吃的留給家人。
結婚後,公婆總要求她假日回婆家,即使她和先生已經約好行程。
一開始她總是說「好」,後來發現自己的生活被壓縮得毫無喘息空間。
當她試著拒絕,換來的卻是「妳一點也不體諒我們老人」的指責。
🎭人際關係的「讓梨」
小莉身邊有個愛抱怨的朋友,每次都打電話來訴苦,一講就是一、兩個小時。
小莉為了維持友誼,總是默默傾聽,即使自己已經很累了。
直到有天,她因為工作忙,沒接那通電話,朋友在社群媒體上寫下「原來朋友是假,利益才是真」。
⚫️別害怕,做個有刺的仙人掌(cactus)
你以為只要默默當個無害的「好人」,就不會招來是非嗎?
很抱歉,這個世界不是童話故事;你越無害,別人就越可能把你的好意當成軟弱,把你的善良當成理所當然。
你沒有招惹別人,不代表別人不會來惹你。
那些看不得你過得好的人,總有辦法從雞蛋裡挑骨頭,甚至扭曲事實,編造出各種故事來醜化你的人格。
所以,別再為了「當個好人」而委屈自己了。
當你面臨不合理的對待,當你的底線被人踩踏,當有人惡意攻擊你時,請勇敢捍衛自己。
有時候,做個「壞人」並不是因為你尖酸刻薄,而是因為你懂得保護自己。
讓那些惡意來襲的人知道,你不好惹。
最後想說,別人說你「壞」,常常只是因為你不再免費供應你的好脾氣。
你的人生,應該由你自己定義,而不是活在別人的期待裡。
學會對不合理的要求說「不」,學會捍衛自己的權益。
因為,你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而這個主角,不需要把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無條件地讓給別人。
與其當一個被榨乾的「好人」,不如當一個被誤解的「壞人」;因為至少,你終於是為自己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