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發展會帶領人類走向哪裡?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美籍先生當年在台大攻讀資訊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時,是在語音辨識實驗室做研究工作,屬於AI的領域。

拿到博士學位後,他創業成為英文論文編修員,因為十分看好這個市場,工作機會多,而且可以在家工作。

沒想到事業才發展八年,正當收入穩定可以養家餬口時,這個專業編修能力在一夕之間被AI (ChatGPT)取代,工作戛然而止,家中的經濟支柱瞬間崩塌。

定居在台東偏鄉,找不到能養家餬口的工作,只好放下筆,拿起鋤頭,博士變農夫。

轉換跑道務農,想靠著務農養家,恐怕又要花個八年吧。

有人會說,為什麼不去找個AI相關工作呢?畢竟以前的研究跟AI相關,而且目前AI正流行。

先生說,他不碰AI,不從事AI相關工作,因為AI的發展,只會讓更多人失業,置許多家庭的經濟於萬劫不復之地。

他出生成長的家鄉,奧勒岡州的Hillsboro市,英特爾電腦公司今年七月裁掉2400名員工。許多電腦工作師花了多少時間才學得這些高科技技術,卻在一夕之間失業,而且恐怕再也找不到工作。

微軟今年七月列出40個最可能被AI取代的工作,第一名是翻譯。我從事翻譯20年,翻譯是一種高度的專業能力,現在已經毫無價值。排名第五是作家。我也寫作,基本上,我多年累積的經驗和能力,現在已經沒有價值了。翻譯和寫作的能力,已經不值得追求了。

這篇網路文章列出了40種最可能被AI取代的工作。

當AI的少數受益者開心享受既得利益時,有多少人正因AI失業而受苦受難。

AI的發展將是人類的大災難,但這個趨勢已無法阻擋,我們只能一步步走向那萬劫不復之地。

值得慶幸和感恩的是,當末日來臨時,耶穌基督就會再來,信祂的人,將不必再受苦,將進入那美好的永恆生命。


* * *

農產品表單

https://forms.gle/kYHmkEJdxWmGDAL37


務農基金贊助

郵局帳號:(代碼700) 000-1449-0588839

戶名:許惠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蓋了一間農舍
1.0K會員
355內容數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我蓋了一間農舍的其他內容
2025/09/28
我們的台灣香檬產季即將來到,重溫一下這篇文章。
2025/09/28
我們的台灣香檬產季即將來到,重溫一下這篇文章。
2025/09/22
吾家次女去年第一次做月餅,雖不完美,但成品令人驚喜。今年決定繼續挑戰,而且是做我最懷念的、小時候愛吃的廣式月餅。這次我們打算買現成的餡料來做,上網找到一家優質烘焙材料商家,看了成份,頗健康的,就很興奮的買了兩種我最愛的餡料──棗泥烏豆沙和鳳梨醬。去年用椰子油做油皮的效果不理想,今年改用橄欖油
Thumbnail
2025/09/22
吾家次女去年第一次做月餅,雖不完美,但成品令人驚喜。今年決定繼續挑戰,而且是做我最懷念的、小時候愛吃的廣式月餅。這次我們打算買現成的餡料來做,上網找到一家優質烘焙材料商家,看了成份,頗健康的,就很興奮的買了兩種我最愛的餡料──棗泥烏豆沙和鳳梨醬。去年用椰子油做油皮的效果不理想,今年改用橄欖油
Thumbnail
2025/09/16
自從網路盛行,智慧手機普及,各樣資訊排山倒海而來,分分秒秒侵入生活。人人都能寫,而且寫的東西只要一鍵就能發布給全世界的人看。網路成癮已是現代人的通病,我自己也無法倖免,空閒時,總想上網讀點什麼,不像以前,總會反覆閱讀自己喜愛的藏書。在網路上閱讀其實充滿危險,因為讀到的東西不見得是真的,
Thumbnail
2025/09/16
自從網路盛行,智慧手機普及,各樣資訊排山倒海而來,分分秒秒侵入生活。人人都能寫,而且寫的東西只要一鍵就能發布給全世界的人看。網路成癮已是現代人的通病,我自己也無法倖免,空閒時,總想上網讀點什麼,不像以前,總會反覆閱讀自己喜愛的藏書。在網路上閱讀其實充滿危險,因為讀到的東西不見得是真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AI對語言學習的衝擊 自從ChapGPT橫空出世,大家開始真正感受到AI真的來了,最起碼它在語言這塊已經可以做到接近完美的程度,很多人甚至開始懷疑到底我們還需要學習英文嗎?畢竟現在人手一機,再加上AI的應用,基本就是帶了一個會行走的翻譯機,以後出國再也不用擔心語言的問題,是不是翻譯已經變成是一項可
Thumbnail
AI對語言學習的衝擊 自從ChapGPT橫空出世,大家開始真正感受到AI真的來了,最起碼它在語言這塊已經可以做到接近完美的程度,很多人甚至開始懷疑到底我們還需要學習英文嗎?畢竟現在人手一機,再加上AI的應用,基本就是帶了一個會行走的翻譯機,以後出國再也不用擔心語言的問題,是不是翻譯已經變成是一項可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本文談及資料科學的領域與分工。首先是建造一個AI的研發流程,資料收集到 AI 模型訓練的過程,AI經歷這一切流程被創造出來並產生價值;再來本文也提及在這個領域中的各種腳色、資料工程師、數據庫工程師、資料科學家和資料分析師的各種介紹。並且強調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談及資料科學的領域與分工。首先是建造一個AI的研發流程,資料收集到 AI 模型訓練的過程,AI經歷這一切流程被創造出來並產生價值;再來本文也提及在這個領域中的各種腳色、資料工程師、數據庫工程師、資料科學家和資料分析師的各種介紹。並且強調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AI 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各個產業的發展,ChatGPT 的出現,加快了作家寫作的速度,加快了工程師寫程式的速度,世界正在快速的改變。許多人開始探究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 AI 取代,身為資料領域的工作者,我也開始在思考,當 AI 的能力不斷進化且遠遠超過人類時,在我的工作中有哪些任務交給 AI 會更
Thumbnail
AI 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各個產業的發展,ChatGPT 的出現,加快了作家寫作的速度,加快了工程師寫程式的速度,世界正在快速的改變。許多人開始探究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 AI 取代,身為資料領域的工作者,我也開始在思考,當 AI 的能力不斷進化且遠遠超過人類時,在我的工作中有哪些任務交給 AI 會更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