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見聞|自由與專制下的兩樁死亡事件:于朦朧與查理.柯克之比較

李建崑-avatar-img
發佈於浮生漫錄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事件背景 2025年9月,中國娛樂圈明星于朦朧墜樓身亡,年僅37歲。官方極速定調為「酒後意外」,並強力壓制相關討論;然而輿論四起,從現場疑點、潛規則黑幕到權貴涉入,傳言不斷。社會關注的焦點不僅是死因,更是制度下真相難以昭示的困境。 同月,美國保守派青年領袖、Turning Point USA 創辦人查理.柯克在猶他谷大學演講時遭槍擊身亡。消息一出,美國政府隨即公開發布消息,總統下令降半旗致哀。各大媒體迅速跟進調查報導,公民社會也展開對槍枝政策、社會分裂的廣泛討論。 兩樁死亡事件,發生於同一時段,卻映照出兩種制度迥然不同的應對方式。 資訊公開與社會信任 在美國,查理.柯克之死屬於重大公共事件。警方調查進展公開透明,媒體與公民社會能夠追問,甚至挑戰官方說法。雖然槍枝暴力本身令人痛心,但事件處理過程展現自由社會的透明度與制衡機制:不同媒體提供多元觀點,政府接受民意檢視,公民得以依據多源資訊形成判斷。 相比之下,于朦朧事件中,中國政府急於下結論並封鎖訊息,缺乏完整的證據公開。監控畫面、法醫報告等關鍵資料未能公佈,反而大規模刪帖、封號。結果導致民眾更不信任官方,轉而依靠匿名爆料與海外輿論。正如觀察家所言,越是嚴厲的審查,越催生謠言的滋長。 體制特徵與人命輕重 查理.柯克之死,突顯自由社會中的「亂」:槍枝氾濫、政治極化,使公共人物可能因仇恨成為攻擊目標。然而在自由體制下,問題可被揭示,制度允許反思與改革的討論。雖然危險存在,但公共空間仍為「可辯論」的場域。 于朦朧之死,則揭示專制體制下的「控」:即便疑點重重,當權者透過公安、媒體與網信辦,迅速壓制調查與討論。明星尚且「被消失」,更遑論普通民眾。此種體制下的悲劇,不僅是個體之死,更是社會信任與法治基礎的流失。 社會後果與啟示 兩樁事件對比之下,自由社會的缺陷與專制體制的黑暗同時映現: 美國的問題:暴力源自制度自由的副作用——槍枝氾濫、言論極化。但制度本身仍能承受批判,推動可能的修正。 中國的問題:暴力隱藏在體制黑幕中,權貴潛規則與利益網路交織,當局用封鎖代替真相,用維穩壓制取代問責,結果只會積累社會的不安與憤懣。 這正是自由與專制的最大分野。在自由社會裡,人雖會死於制度缺陷,但至少死因可以被探問、被揭露;在專制社會裡,人不僅可能死於體制黑幕,連追問的權利都被剝奪。 結論和感想 于朦朧與查理.柯克,一位中國演員,一位美國政治青年領袖,他們的死亡本身都是悲劇。但制度的差異決定了死亡之後,社會能否追求真相。 自由社會的殘酷之處,在於容許問題赤裸呈現;專制社會的殘酷之處,則在於連真相的光亮都要掩滅。這兩樁事件提醒我們:保障言論自由與司法透明,不只是政治理想,而是人命能否被尊重的基本保障。

查理.柯克/于朦朧

查理.柯克/于朦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10.1K會員
1.4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10/02
俄烏戰爭自2022年爆發以來已超過三年。戰火至2025年秋天仍未停歇,前線形勢膠著,沒有一方能取得決定性勝利。對俄羅斯而言,普京政權為何仍能持續推進戰事?國內社會的耐性又能維持多久?這些問題攸關未來戰局走向與國際安全。
Thumbnail
2025/10/02
俄烏戰爭自2022年爆發以來已超過三年。戰火至2025年秋天仍未停歇,前線形勢膠著,沒有一方能取得決定性勝利。對俄羅斯而言,普京政權為何仍能持續推進戰事?國內社會的耐性又能維持多久?這些問題攸關未來戰局走向與國際安全。
Thumbnail
2025/10/01
2025 年 9 月底,美國國防部長彼得·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發出一道特殊命令,要求數百名駐全球的美軍高階將領返美,齊聚維吉尼亞州參加會議。由於總統唐納德·川普倡議將「國防部」更名為「戰爭部」,此舉遂被稱為「戰爭部長」召集會議。這場動員不僅是軍方內部的整合行動,也是對外展示
Thumbnail
2025/10/01
2025 年 9 月底,美國國防部長彼得·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發出一道特殊命令,要求數百名駐全球的美軍高階將領返美,齊聚維吉尼亞州參加會議。由於總統唐納德·川普倡議將「國防部」更名為「戰爭部」,此舉遂被稱為「戰爭部長」召集會議。這場動員不僅是軍方內部的整合行動,也是對外展示
Thumbnail
2025/10/01
在台灣政壇,民主進步黨(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自 2000 年首度執政以來,不斷在本土化、主體認同與兩岸政策間調整定位。在美國媒體與智庫的視野裡,民進黨既是台灣民主體制的代表,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意圖介入、外部壓力與內部挑戰交織的焦點。
Thumbnail
2025/10/01
在台灣政壇,民主進步黨(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自 2000 年首度執政以來,不斷在本土化、主體認同與兩岸政策間調整定位。在美國媒體與智庫的視野裡,民進黨既是台灣民主體制的代表,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意圖介入、外部壓力與內部挑戰交織的焦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我剛知道他們獲救的時候,一方面,宸君僅在三天前離世這件事對我造成很巨大的衝擊,另一方面,也很擔心聖岳獲救後的身心狀態。當時有透過在尼泊爾的友人聯繫上聖岳、跟他通過話,感受到他至少不會有負面的想法。
Thumbnail
我剛知道他們獲救的時候,一方面,宸君僅在三天前離世這件事對我造成很巨大的衝擊,另一方面,也很擔心聖岳獲救後的身心狀態。當時有透過在尼泊爾的友人聯繫上聖岳、跟他通過話,感受到他至少不會有負面的想法。
Thumbnail
2017 年 ,梁聖岳與劉宸君於尼泊爾登山受困 47 天,梁聖岳獲救,劉宸君卻不幸罹難過世。2024 年,兩人至交羅苡珊執導紀錄片《雪水消融的季節》,以影像處理對兩人的情感,也細觀這起不幸事故與生命共鳴之深遠影響;
Thumbnail
2017 年 ,梁聖岳與劉宸君於尼泊爾登山受困 47 天,梁聖岳獲救,劉宸君卻不幸罹難過世。2024 年,兩人至交羅苡珊執導紀錄片《雪水消融的季節》,以影像處理對兩人的情感,也細觀這起不幸事故與生命共鳴之深遠影響;
Thumbnail
中國大陸當代作家史鐵生(1951-2010),文革時期以知青身份下鄉插隊,1971 年因病返京,二十二歲遭逢截癱,1979 年始正式發表文學作品,一生以思力深刻的殘疾寫作蜚聲文壇。
Thumbnail
中國大陸當代作家史鐵生(1951-2010),文革時期以知青身份下鄉插隊,1971 年因病返京,二十二歲遭逢截癱,1979 年始正式發表文學作品,一生以思力深刻的殘疾寫作蜚聲文壇。
Thumbnail
許倬(ㄓㄨㄛˊ)雲:中研院院士,1930年生,1949年國共內戰來台。台大歷史系學士、碩士,芝加哥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台大歷史系教授、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現在世界全球性的問題: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在哪裡。於是無所適從,尤其今天網絡媒體,每人彼此影響,但是難得有人「自
Thumbnail
許倬(ㄓㄨㄛˊ)雲:中研院院士,1930年生,1949年國共內戰來台。台大歷史系學士、碩士,芝加哥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台大歷史系教授、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現在世界全球性的問題: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在哪裡。於是無所適從,尤其今天網絡媒體,每人彼此影響,但是難得有人「自
Thumbnail
張哲立教授,民國55年出生台灣,從小隨父母移民到美國,就讀於美國弗吉尼亞大學並獲得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本科畢業經濟學學士,而後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Thumbnail
張哲立教授,民國55年出生台灣,從小隨父母移民到美國,就讀於美國弗吉尼亞大學並獲得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本科畢業經濟學學士,而後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Thumbnail
又是4月1日了。哥哥張國榮已離開我們21年,卻好像從未離開。今年終於有機會在4月前往香港,再去看看哥哥生活過的地方,心裡甚是期待。在這個想念的日子裡,我想分享范俊奇在著作《鏤空與浮雕》(2020)裡,寫到關於哥哥的一段文字。
Thumbnail
又是4月1日了。哥哥張國榮已離開我們21年,卻好像從未離開。今年終於有機會在4月前往香港,再去看看哥哥生活過的地方,心裡甚是期待。在這個想念的日子裡,我想分享范俊奇在著作《鏤空與浮雕》(2020)裡,寫到關於哥哥的一段文字。
Thumbnail
湯德章(1907-1947),一個險些就被淹沒在歷史中的名字。他曾經是效忠日本的警官,也曾經是為台灣人對抗日本的律師;台灣光復後加入中國國民黨,後於二二八事件中被國民革命軍以暴徒之名槍決而亡。
Thumbnail
湯德章(1907-1947),一個險些就被淹沒在歷史中的名字。他曾經是效忠日本的警官,也曾經是為台灣人對抗日本的律師;台灣光復後加入中國國民黨,後於二二八事件中被國民革命軍以暴徒之名槍決而亡。
Thumbnail
「不怕死,不愛錢,丈夫絕不受人憐,頂天立地男兒漢,磊落光明度餘年。」
Thumbnail
「不怕死,不愛錢,丈夫絕不受人憐,頂天立地男兒漢,磊落光明度餘年。」
Thumbnail
我有幸跟許學仁教授上過一個學期的文字學課程⋯⋯
Thumbnail
我有幸跟許學仁教授上過一個學期的文字學課程⋯⋯
Thumbnail
2021/08/16 哲人已遠,這結合傳統價值與自由思想的精神,在大洋兩岸不免都是山河破碎。但只要知識人平生不怕獨立思考,借先生之言,「未定項」永遠都在。
Thumbnail
2021/08/16 哲人已遠,這結合傳統價值與自由思想的精神,在大洋兩岸不免都是山河破碎。但只要知識人平生不怕獨立思考,借先生之言,「未定項」永遠都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