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某個階段,會慢慢發現一個現實:我們的努力,很多時候並不是為了飛得更高,而只是為了能「維持」。
瘦身,不再是為了穿上哪件完美的洋裝,而是希望自己不要再胖下去就好;工作,也不見得是為了升遷加薪,而是覺得能不被裁掉、安穩領薪水就已經很難得。
這樣的狀態,有人會覺得無奈,但對我來說,它更像是一種真實的自覺。
因為「維持」本身,就已經耗費了許多心力。 我們以為要持續前進才算努力,可是光是站穩、不被生活推倒,其實就是另一種勇敢。
別人的標準,不必成為我的壓力
有時候,我會聽到身邊的人說:「夫妻月薪沒有十萬怎麼敢養小孩?」、「存款沒有一千萬怎麼可能退休?」
這些話聽起來像是一種潛規則,好像必須達到某個數字,才有資格過某種生活。
可是,生活方式真的能用一把尺來衡量嗎?
我看過朋友和另一半,住在小公寓裡,沒有什麼奢侈的條件,卻能在平凡裡找到自在與快樂。
也有人存下了一大筆錢,卻每天活在焦慮裡,擔心萬一哪天投資失利、退休計畫泡湯。
想要的東西不同,選擇的方式就會不同。
不是所有人都渴望同樣的舞台,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付出同樣的代價。 所以,當有人拋出那些數字時,我只會在心裡提醒自己:那是他們的標準,不必成為我的壓力。
不必每一科都拿滿分
人常常會忘記一件事:並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一百分。
年輕的時候,總是追求樣樣優秀——考試要高分,工作要表現,生活也要看起來光鮮亮麗。
可是慢慢地,我開始接受,有些科目六十分就足夠了。
當我決定不再把所有力氣都放在滿分的追逐上,反而能在真正重要的地方全力以赴。
像是健康、像是關係、像是自己心裡的安穩。 這些才是需要花大力氣去守護的部分。
其他的不那麼重要的地方,差強人意也沒有什麼不行。因為人生不是比賽,誰能活得自在,誰就贏了。
停下來,也是一種前進
很多人覺得,停下來就是落後。我卻覺得,停下來,也是一種「選擇」。
當別人拼命向前跑的時候,我選擇調整自己的呼吸,確認自己的方向。
或許我的腳步慢了些,但正因為慢下來,我能看清沿途的風景,也能聽見自己心裡的聲音。
慢,不等於失敗,那只是我給自己的節奏。
努力,不必驚天動地
有時候我會被質疑:我的努力不算什麼,即使用盡全力也不會獲得掌聲鼓勵,更多是一種自我感覺良好。但是,自我感覺良好不重要嗎?
我知道自己的重量。
每天能準時上班,是努力; 能不被情緒擊倒,是努力; 能在疲憊的晚上為自己煮一頓飯,也是努力。那些對外根本不值得一提也沒關係。
這些努力,或許沒有光鮮亮麗的成果,但卻是真實支撐我生活的力量。
努力並不需要驚天動地,它只是默默地存在,讓我能好好走下去。
而這樣的努力,不需要別人肯定,它本來就是給自己的禮物。
我不必走在別人的跑道上
其實,我常想:我和別人真的要去同一個地方嗎?
社會的聲音總是很吵,告訴我們要升遷、要買房、要成家、要存到足夠的退休金。
但我慢慢發現,這些答案未必屬於我。
有人想要掌聲,有人渴望平靜;有人要耀眼的職涯,有人只想要一個安穩的家。
別人能付出捨棄的代價,可能正是我覺得最重要的追求; 我在意的東西,可能對別人來說無關緊要。
所以每個人有自己的努力方式,沒有一套成功模式能放在所有人身上。
積極,不一定是衝刺
於是,我學會給自己一種新的積極方式。不是拼命追趕,也不是完全放下,而是用覺知去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我知道我永遠不會是最快的那個人,但我願意走得長遠。
我願意花更多時間,去確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我願意用不那麼急迫的步伐,去維持心裡的安穩。
這不是懶散,而是一種堅定。
因為我明白,人生的力量,不在於衝得多快,而在於能不能一直走下去。
人生,是和自己步伐的和解
到最後,我不需要贏過誰,也不需要達到別人訂下的標準。
就算只是「維持」,也是需要能量的。 就算只是「差強人意」,也依然足夠支撐我走過日子。
我不用最快,不用最好,但我相信,在這樣的步調裡,我能一直走到我想去的地方。
因為人生不是比賽,而是一場和自己步伐的和解。
💌 歐米兒的小語
「維持,也是一種努力。」 願我們都能看見這份真實,並在自己的節奏裡,找到屬於心安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