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覺察:停止內耗的 3 個自我提問練習》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不是伸個懶腰,而是立刻陷入腦中的「無休止辯論會」:


「這樣做對嗎?」

「別人會怎麼想?」

「我是不是又做錯了什麼?」


那種與自己糾纏不休的感覺,就是我們口中熟悉的——『內耗』


它像一條纏繞不斷的細線,把思緒、情緒與能量緊緊束縛。

有趣的是,內耗往往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出現在那些想要更好、對自己要求極高的人身上。

如果你也曾因內耗而失眠、胃痛,甚至對未來充滿焦慮,那麼,今天的分享或許能幫你鬆開那條細線,重新呼吸。

以下三個簡單的自我提問,是我在日常練習自我覺察的溫柔方法,幫助自己減少不必要的消耗,把精力留給真正重要的事。


一、這件事,真的需要我現在解決嗎?


許多時候,讓我們焦頭爛額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同時想解決所有事」。

就像桌上有十個待辦,我們腦中同時開了十個分頁,結果每一個都半途而廢,焦慮卻成倍增加。


下次感到壓力襲來時,先輕聲問自己:

「這件事,真的需要我現在解決嗎?」

你會發現,很多事情其實可以延後,甚至根本不必處理。


歐米兒的小提醒:3 秒判斷法

  1. 緊急又重要 → 立刻行動(如:專案截止、家人健康)
  2. 重要但不急 → 安排時間(如:學習新技能、退休計劃)
  3. 不重要也不急 → 放掉它(如:網路爭論、八卦消息)

這個提問,像是替大腦按下「暫停鍵」。

生活不是緊急救援,而是一場長跑,你不必每一刻都當超人。

二、我是在解決問題,還是在討好別人?

曾經,我做決定的依據幾乎全是:「別人會怎麼看我?」

結果不但累壞了自己,也讓真正想做的事一次又一次被擱置。


內耗的一大來源,就是我們把太多心思放在「討好」上。

但事實是,你永遠無法讓所有人滿意。即便你做得再完美,也一定有人有不同意見。


所以,當你陷入糾結時,不妨先問自己:

「我是在解決問題,還是在討好別人?」

如果答案是後者,那就回到自己的需求——我真正想要什麼?我希望解決什麼?

把焦點拉回自己,才不會被外界的眼光牽著走。


歐米兒的生活練習

每天寫下一件今天做的事情,並註明「這是我真心想做的」,慢慢累積,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清楚想法。


三、這個想法,是事實還是我的腦補?


我們的大腦很愛「腦補」。

一條沒有表情符號的訊息,就能讓我們以為對方生氣; 老闆開會時皺了眉,就覺得自己要被辭退。


事實上,這些推測大多沒有根據,但卻能快速引發焦慮和自我懷疑。

當你發現自己開始鑽牛角尖,先停下來問:

「這是事實,還是我腦補出來的?」


如果是事實,那就去找解決方法;如果是腦補,那就先給它一個緩衝空間——例如去走一圈、喝杯茶、換個場景。

有時候,最溫柔的自我照顧,不是立刻把事情想清楚,而是先允許自己「不急著知道答案」。


歐米兒的內耗觀察:覺察比改變更重要


很多人覺得,停止內耗就要「立刻改變自己」。

但我想說——覺察,其實比改變更重要。

當你能在心裡默默察覺到:「啊,我又開始想太多了」、「我又在過度負責了」,

這就是第一步。——你已經在情緒的漩渦外站穩了一點點。


那一點點空間,就是選擇的餘地。

你可以選擇暫停,選擇用不同方式回應,選擇不再和自己打架。


💌 歐米兒的小語

生活裡的很多煩惱,不是因為我們不夠聰明,而是因為我們太急著回應一切。

請記得——你的能量很寶貴,請把它留給值得的人和事。


下次感覺到「內耗的細線」又開始勒緊時,試著用這三個提問:

  1. 這件事,真的需要我現在解決嗎?
  2. 我是在解決問題,還是在討好別人?
  3. 這是事實,還是我腦補出來的?

慢慢地,你會發現,那些曾經耗掉你大半能量的糾結,開始鬆開了。

而你,也會在這個過程裡,活得更輕盈、更踏實!

: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MIO.歐米兒ღ
28會員
28內容數
Enjoy every little things in life × 一起分享生活美好吧❣️
OMIO.歐米兒ღ的其他內容
2025/07/31
七月的最後一天,留一點溫柔給自己。心裡的天氣依舊悶熱又不安,但我知道自己正在悄悄變得不一樣。 沒有劇烈的轉彎,只有靜靜感受內心的變化。
Thumbnail
2025/07/31
七月的最後一天,留一點溫柔給自己。心裡的天氣依舊悶熱又不安,但我知道自己正在悄悄變得不一樣。 沒有劇烈的轉彎,只有靜靜感受內心的變化。
Thumbnail
2025/02/13
楔子:差不多結束了嗎?如果有人問起,我會說這是「差一點」的幸福,只是不明不白是差了哪一點的幸福?
Thumbnail
2025/02/13
楔子:差不多結束了嗎?如果有人問起,我會說這是「差一點」的幸福,只是不明不白是差了哪一點的幸福?
Thumbnail
2024/07/17
《腦筋急轉彎2》隨著主角萊莉步入青春期,她的內心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原先在萊莉大腦中主導的情緒角色,不再僅僅是單一的快樂或悲傷。隨著青春期的來臨,新的情緒角色如焦慮、嫉妒、羞愧等紛紛出現,使得萊莉的情緒變得更加複雜和多樣。萊莉的內心世界從此變得更加紛繁,她需要學習如何應對和管理這些複雜多變的情緒。
Thumbnail
2024/07/17
《腦筋急轉彎2》隨著主角萊莉步入青春期,她的內心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原先在萊莉大腦中主導的情緒角色,不再僅僅是單一的快樂或悲傷。隨著青春期的來臨,新的情緒角色如焦慮、嫉妒、羞愧等紛紛出現,使得萊莉的情緒變得更加複雜和多樣。萊莉的內心世界從此變得更加紛繁,她需要學習如何應對和管理這些複雜多變的情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明白自己的資源有限 因為性格特質,無法和他人一樣充滿行動力 不是你曾經以為的不夠努力,而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功課 。 常因為那些早已擁有的而感到不足,卻也是自己持續不斷前進的動力 但你的努力用對地方了嗎?還是又陷入另一種無明的追求。 看見自己的不同,多給予肯定。不把你擁有的能力及特別之處,視
Thumbnail
明白自己的資源有限 因為性格特質,無法和他人一樣充滿行動力 不是你曾經以為的不夠努力,而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功課 。 常因為那些早已擁有的而感到不足,卻也是自己持續不斷前進的動力 但你的努力用對地方了嗎?還是又陷入另一種無明的追求。 看見自己的不同,多給予肯定。不把你擁有的能力及特別之處,視
Thumbnail
拚命地想深化自己的學識與技能、開啟一段新的感情、開發新的人脈關係、跟從多數人的談論踩進熱門的領域,藉此填補心中不足的空缺,……很快地便想偷懶停下,拖延的想法縈繞內心,……才踏出了一步……因為誘惑太大而節外生枝,最後才發現被愚弄的是自己,搞得心力交瘁、萬念俱灰。
Thumbnail
拚命地想深化自己的學識與技能、開啟一段新的感情、開發新的人脈關係、跟從多數人的談論踩進熱門的領域,藉此填補心中不足的空缺,……很快地便想偷懶停下,拖延的想法縈繞內心,……才踏出了一步……因為誘惑太大而節外生枝,最後才發現被愚弄的是自己,搞得心力交瘁、萬念俱灰。
Thumbnail
關於如何面對過去的錯誤,以及減少內耗,提出了不同的方式,取代所評文章的方法。 善待自己與旁人,先以提醒、暫停來停下內耗。了解侵入性反應的歷程後,可以以「流動」、「覺察」、「選擇」和「負責」的四個步驟,避免自己陷入內耗及反芻負向回憶。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應對當下,並展望未來。
Thumbnail
關於如何面對過去的錯誤,以及減少內耗,提出了不同的方式,取代所評文章的方法。 善待自己與旁人,先以提醒、暫停來停下內耗。了解侵入性反應的歷程後,可以以「流動」、「覺察」、「選擇」和「負責」的四個步驟,避免自己陷入內耗及反芻負向回憶。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應對當下,並展望未來。
Thumbnail
最近很常聽到一個名詞,自我內耗;什麼是自我內耗?為什麼這個名詞逐漸被人們所重視?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導致生活時常不太愉快 總是預想太多還沒發生的事情,而且都往壞處想 一般人總會對於未來有一些規劃或安排,不管是工作、感情或是其它自己在意的事情,設想一個目標或結果;但對於內耗型人格來說,預想目
Thumbnail
最近很常聽到一個名詞,自我內耗;什麼是自我內耗?為什麼這個名詞逐漸被人們所重視?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導致生活時常不太愉快 總是預想太多還沒發生的事情,而且都往壞處想 一般人總會對於未來有一些規劃或安排,不管是工作、感情或是其它自己在意的事情,設想一個目標或結果;但對於內耗型人格來說,預想目
Thumbnail
你所潑出去的對話時間心力,全部源於與事實之間的角力校正。
Thumbnail
你所潑出去的對話時間心力,全部源於與事實之間的角力校正。
Thumbnail
內耗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不需要因此而感到愧疚焦慮,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人人都可以脫離這些讓人耗損的心理狀態,並提升生活品質。 上篇文章我提到自己發現內耗的過程,這篇文章就來分享如何避免自我內耗並提升生活品質: 1. 識別內耗的來源: 首先,識別內耗的來源,識別這些來源可以幫助你
Thumbnail
內耗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不需要因此而感到愧疚焦慮,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人人都可以脫離這些讓人耗損的心理狀態,並提升生活品質。 上篇文章我提到自己發現內耗的過程,這篇文章就來分享如何避免自我內耗並提升生活品質: 1. 識別內耗的來源: 首先,識別內耗的來源,識別這些來源可以幫助你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人生中的種種業障,並提出了有關學習放下的觀點和具體的過程。通過自我探索的過程,加速認識自己並放下內耗。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人生中的種種業障,並提出了有關學習放下的觀點和具體的過程。通過自我探索的過程,加速認識自己並放下內耗。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三、五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三、五章 (摘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