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轉貼自 David Chen 在FB的分享:
今晚被老婆抓去聽「大學考招新政策研討會」,本來沒什麼期待,沒想到聽到蔡秦倫博士的分享,格外有啟發,隨手筆記如下:
▎關於追求興趣 & 建構興趣
「學習的基本本質是什麼?學習的本質就是去碰你不會的;如果學的都是已經碰過的,那就只叫做複習」「興趣由兩個特質組成:能力,你能不能做;以及意願,你願不願意做」「到了高中,應該要能夠在陌生事物中找到興趣,願意在困難中持續努力」
▎關於練習做決策,並且為決策負責任
「學生延遲決策的原因:通常會擔心兩件事:第一是決策後感到失望不如預期,第二是沒選的那個搞不好會更好」
「怎樣叫做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那就是去充分掌握解決的辦法、相關的資訊,讓你能夠彌補決策上的不足,而不是矇著頭做決定」
▎學習歷程檔案,重視的是思考與反省
「大學老師希望看到學生『腦袋裡面想什麼』,而不是有沒有做成功」
「即便是失敗的,老師們也很喜歡,因為我想要看到你深刻了解自己是如何失敗的,甚至如果再有一次機會,你會想要怎麼改」「寫作的主軸在於:反省你的收穫、你希望做什麼、你的下一步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