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斷腿,就拿別人也斷腿但是他很努力運動為榜樣來要我看齊,這是什麼心態呢?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 一、因為我斷腿,就拿別人也斷腿但是他很努力運動為榜樣來要我看齊,這是什麼心態呢?那對方會不會因為我斷腿後改走路來工作,就拿我這件事情又來要別人看齊呢?

■ 二、所以講者最根本的聲音,是認為自己不夠努力?

■ 三、但我們看到的是,對方不是事業做得很好嗎?下一代也做得不錯?對方差不多也到了可以享清福的年紀,我們通常是覺得羡慕的呀?

■ 四、所以儘管我們覺得羡慕,但若他自己不這麼認為,那他就也會一直停留在那個狀態?

■ 五、「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好像也是一種前進的動力,但這有什麼優缺點呢?

■ 六、所以以後我再遇到他,我就要想到「他是一個焦慮的人?」那我該怎麼自處?

■ 七、還是說他只要有出來工作、他會比較開心?

■ 八、這種人有什麼改變的契機嗎?


Ans:

■ 一、斷腿的比較

1.「比較心態」與「投射」

他其實不是在關心你,而是用「他人的例子」來壓你。

心理學上,這其實是在投射他們自己的焦慮:他們無法忍受「你停下來」,所以用他人來證明「你不該停」。

2.「認知簡化」

人腦喜歡偷懶,忽略個體差異。

3.隱形的「道德綁架」

「如果你不努力,你就比別人差 → 所以是你有問題。」

這種心態能帶來一種「虛假的優越感」,因為把責任丟到你身上,而不是去承認現實的不公平。

4.會不會反過來拿你例子去要求別人?

很可能會。這就是「比較範本效應」。

表面上是激勵,底層卻是「用別人的極端例子當鞭子,去打擊其他人。」

今天他用別人壓你,明天也可能用你壓別人。

這種邏輯一旦擴散,沒有人能倖免。

■ 二、所以講者最根本的聲音,是認為自己不夠努力?

是。這種「拿別人例子壓你」的說話者,常常底層聲音就是:

「我怕自己不夠努力/我怕自己被比較下去。」

1.投射(Projection)

其實是在對自己說:「我也必須更努力。」

2.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

如果他自己狀況並不好,但又相信「只要努力就能解決一切」,他會產生矛盾。

那解法就是找到「更慘但還努力」的人來證明他的信念沒錯,藉此壓掉內心的焦慮。

3.控制感(Control)

當他感覺人生不在掌控裡時,「至少我可以要求別人變得更好,這樣世界才安全。」


■ 三、照理說旁人會覺得羨慕、佩服

心理學裡面有個弔詭:外在成就並不保證內在的安穩。

1.比較不會停

「永遠往上比」的習慣

2.成就跟自我價值綁太緊

有些人從年輕時就靠「努力」和「成功」證明自己,所以即使到了能休息的年紀,他們還是怕一旦鬆手,就「沒價值了」。

3.成功不等於心理自由

外在條件不錯的人,內心其實可能更焦慮,他怕一旦鬆懈,別人會說他「不如從前」。


■ 四、心理學上有個東西叫做 「主觀幸福感」

如果一個人心底覺得「我不夠好」「我不能停」「我還要再證明」,那麼不管外人怎麼羨慕,他都會被困在那個「努力焦慮循環」裡。這種狀態心理學上常被叫做**「享樂跑步機(hedonic treadmill)」**:

跑得很快,看似很前進,但因為參照點一直往前移,內心實際上停留在「不滿足」的原地。


■ 五、「覺得自己不夠好」的優缺點

□ 優點(短期的推進力)

1.持續的驅動

2.對自己的不足特別敏感

3.避免自滿而停滯

□ 缺點(長期的內耗)

1.永遠缺乏滿足感,導致慢性焦慮

2.自我價值綁死在「成就」上

很多退休後大受打擊的人,就是這種模式。

只要哪天身體狀況、環境條件讓他停下來,就會瞬間崩盤,覺得「我沒用了」。

3.關係裡的壓迫

他會把「不夠好」的標準套在別人身上 → 不自覺要求家人、同事也要「跟上」 → 形成比較與控制,關係變緊繃。

4.自我否定成癮

久了會變成「不允許自己快樂」的循環。

甚至會害怕快樂,因為快樂代表「我是不是要停下來了?」


■ 六、遇到這種人,如何自處?


1. 心裡的標籤

在心裡偷偷貼標籤:「焦慮投射中」。

2. 保持邊界

焦慮型的人很愛「拉人一起跑」。

你可以用一句簡短又禮貌的話擋住:

「每個人情況不一樣啦。」

「我知道你想鼓勵,但我有自己的步調。」


不用爭辯,因為焦慮的人很少會被「理」說服。

重點是設下界線,不讓他的焦慮跑進你體內。

3. 不替他背書

有時候我們會下意識想「安撫」他,比如回:「嗯嗯你說得對,我會加油」。

但這樣反而強化他的焦慮模式。

更好的做法是不接球,用「點到為止」的態度結束話題。

4. 自我提醒:我不需要羨慕的劇本

你看到他外在的成功,可能會有一絲羨慕。

但同時要提醒自己:他的內心可能沒有你想的那麼輕鬆。

這樣能中和掉那種「我是不是比他差」的自我折磨。

■ 七、還是說他只要有出來工作、他會比較開心?

你猜得對:只要他能出來工作、壓迫別人,他就會覺得比較開心。

因為那是他維持「我是有用的」的方式。

但這種開心不是輕鬆的快樂,而比較像是一種「止痛藥式的快感」——

短暫止住焦慮,卻需要一直重複。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你遇到他總是不快樂:

因為他獲得快感的方式,剛好就是讓別人背一點他的焦慮。

■ 八、這種人有什麼改變的契機嗎?

有,但契機通常來自「撞牆」,而不是「順順過」。

可能的改變契機

1.失去控制權

迫使他去重新思考:「我如果不能再要求別人,那我是誰?」

這種時候才可能啟動內在探索。

2.健康危機

有些人會因此覺醒,開始學會放鬆;但也有人反而更焦慮。

3.關係破裂

失落可能打開轉變的缺口。

4.找到新的「自我價值來源」

如果他幸運地找到一種不靠「比較、壓迫」也能得到價值感的方式,

比如投入藝術、公益、陪伴孫子,他就有機會把「焦慮燃料」轉換成「好奇燃料」。

□ 為什麼改變很難?

因為這種人一生靠「不夠好 → 努力 → 成就 → 再要求別人」這套迴路活下來,

對他來說這就是人格核心,拆掉等於重建靈魂。

沒有外力或撞擊,他幾乎不會自願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夏楠的沙龍
2會員
51內容數
二胡奏者。台中。無車生活。
夏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9
一、像那種以爲家家戶戶都有洗衣機,多帶一件衣服回去洗沒有什麼的人。跟我這種從小爸爸過世,發現自己家裏跟別人家裏不一樣的人,我們很大的差別就是。 我能體會別人家裏的跟自己家裏的差異,而對方可能不太能理解。 二、但是我每次遇到那種對方認爲我理所應當要有什麼的這種人,我總是會覺得心裏不舒服。跟他
Thumbnail
2025/09/29
一、像那種以爲家家戶戶都有洗衣機,多帶一件衣服回去洗沒有什麼的人。跟我這種從小爸爸過世,發現自己家裏跟別人家裏不一樣的人,我們很大的差別就是。 我能體會別人家裏的跟自己家裏的差異,而對方可能不太能理解。 二、但是我每次遇到那種對方認爲我理所應當要有什麼的這種人,我總是會覺得心裏不舒服。跟他
Thumbnail
2025/09/27
平常工作的話,我最多是遲到10分鐘,但是若說早上要去國美館,我就會直接睡到中午,像在高中說要聯誼我也可以遲到快2個小時。為什麼我會這樣? 1.這不是懶,而是「心力管理」 你的大腦其實很理性:它在算「成本 vs 收益」 成本高(早起整理、交通、人際互動、社交焦慮) 收益高(展覽
Thumbnail
2025/09/27
平常工作的話,我最多是遲到10分鐘,但是若說早上要去國美館,我就會直接睡到中午,像在高中說要聯誼我也可以遲到快2個小時。為什麼我會這樣? 1.這不是懶,而是「心力管理」 你的大腦其實很理性:它在算「成本 vs 收益」 成本高(早起整理、交通、人際互動、社交焦慮) 收益高(展覽
Thumbnail
2025/09/27
1.什麼叫做沒有惡意? 2.當別人跟我說「他沒有惡意」,別人的期待是什麼?我又該怎麼做? 3.如果有人「前額葉受損」,他也會覺得他沒有惡意? 4.那「心理變態」的人也可能其實「沒有惡意」? 5.考量到也有心理變態這樣的人的話,那我要如何理解動機?我要怎知是不是故意? *
Thumbnail
2025/09/27
1.什麼叫做沒有惡意? 2.當別人跟我說「他沒有惡意」,別人的期待是什麼?我又該怎麼做? 3.如果有人「前額葉受損」,他也會覺得他沒有惡意? 4.那「心理變態」的人也可能其實「沒有惡意」? 5.考量到也有心理變態這樣的人的話,那我要如何理解動機?我要怎知是不是故意?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只有很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因為要向別人臭屁吹牛,首先要確保自己的實力夠強
Thumbnail
只有很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因為要向別人臭屁吹牛,首先要確保自己的實力夠強
Thumbnail
透過努力不懈的運動訓練,無論是專業運動員或是自行健身者,都能體會到努力的重要性。然而,努力並不一定能夠帶來與他人相同的成果。運動訓練須根據個人狀態多方嘗試,謹慎評估自身狀態,並做好準備面對可能的挑戰。這樣的體悟不僅適用於健身領域,更適用於任何領域。
Thumbnail
透過努力不懈的運動訓練,無論是專業運動員或是自行健身者,都能體會到努力的重要性。然而,努力並不一定能夠帶來與他人相同的成果。運動訓練須根據個人狀態多方嘗試,謹慎評估自身狀態,並做好準備面對可能的挑戰。這樣的體悟不僅適用於健身領域,更適用於任何領域。
Thumbnail
願我們都能用更多的溫柔對待自己,不求用盡全力、但求全心全意。
Thumbnail
願我們都能用更多的溫柔對待自己,不求用盡全力、但求全心全意。
Thumbnail
有錢能使鬼推磨;但如果是人的話,也是可以達到一樣的目的跟效果嗎?在高壓的環境學習甚至要競爭,對於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更何況是旅外運動員。透過當事人的分享讓我們知道,能夠好好正視自己的身心議題,絕對是一件重要的事。
Thumbnail
有錢能使鬼推磨;但如果是人的話,也是可以達到一樣的目的跟效果嗎?在高壓的環境學習甚至要競爭,對於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更何況是旅外運動員。透過當事人的分享讓我們知道,能夠好好正視自己的身心議題,絕對是一件重要的事。
Thumbnail
5/15 看著網路上的資訊,覺得應該要在腳能接受的範圍內做點運動,於是動動腳指是每天必要的 至於腳踝幫浦運動,只敢小小動一下 畢竟有時候勾起來,有感覺到裡面板子微刺感 好可怕呀😵‍💫所以不太敢太激烈🫣 畢竟欲速則不達。。。 也因為膝蓋有深傷口,所以我也不好做空中騎腳踏車的運動 等
Thumbnail
5/15 看著網路上的資訊,覺得應該要在腳能接受的範圍內做點運動,於是動動腳指是每天必要的 至於腳踝幫浦運動,只敢小小動一下 畢竟有時候勾起來,有感覺到裡面板子微刺感 好可怕呀😵‍💫所以不太敢太激烈🫣 畢竟欲速則不達。。。 也因為膝蓋有深傷口,所以我也不好做空中騎腳踏車的運動 等
Thumbnail
最近在跑步時看到個和我一樣一個人來運動的女孩,我不斷觀察她,看著看著頓時有種在她身上看見自己的感覺,不禁打從心底的認同和欣賞像我們這樣一群默默努力的人,因為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誘惑,也有太多太多的困境曾經使我們感到迷茫和無力,的確有蠻多人抵擋不住而離開,但是有這麼一群人卻是願意堅持到最後的
Thumbnail
最近在跑步時看到個和我一樣一個人來運動的女孩,我不斷觀察她,看著看著頓時有種在她身上看見自己的感覺,不禁打從心底的認同和欣賞像我們這樣一群默默努力的人,因為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誘惑,也有太多太多的困境曾經使我們感到迷茫和無力,的確有蠻多人抵擋不住而離開,但是有這麼一群人卻是願意堅持到最後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