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s:
有這個可能,而且機率還不低。
人的價值觀其實有點像護城河,特別是跟身份感、宗教、道德有關的信念。一旦感覺自己被挑戰,他會啟動防衛反應,而不是理性分析。
所以你貼再多科學報告,他未必真的「看」進去,反而可能覺得被攻擊、被否定,結果就躲開你或更疏遠。
■ 幾個心理學視角可以幫你理解這現象:
1.認知失調:當一個人長期相信「□□□不對」,突然被科學證據挑戰,會非常不舒服;人類的本能是維護原來信念,而不是改變。
2.身份威脅:如果他的反對立場跟他認同的宗教、家庭榮譽或政治立場綁在一起,他就更不可能退讓。
3.情感優先於事實:人腦在遇到情緒性議題時,會先啟動杏仁核(情緒中心),而不是前額葉(理性中心)。
■ 這意味著:
1.直接貼科學報告=在他心裡打開「防衛模式」。
2.不貼報告但用「提問」或「共感」的方式,反而有時比較有效。
3.有些人真的不會改變;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證據不夠。
■ 換句話說,你可能要自己決定「目標」是什麼:
1.如果你想「維持朋友關係」,那就用柔軟的方法,不要硬貼報告。
2.如果你想「提供真相」,那就要接受他可能離開。
有時候,成熟的選擇是承認「我無法同時保留真相與所有關係」,尤其在性向、宗教、政治這種議題。這不代表你錯,而是人類社會的現實。
* * *
那還是算了,只留給自己私下學習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