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 × 人生|你的專注力,是否正被「滲流」悄悄掏空?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最小阻力之路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滑個手機想說看個「5分鐘」,結果半小時不見了;開會時眼神渙散,卻還是點頭說好;每天忙得團團轉,但好像什麼也沒完成。這種「不知不覺被掏空」的感覺,到底是怎麼回事? 你以為自己在「放鬆」或「應付」,但其實是被慣性帶著走,走向一條低效的路徑。

在土木工程裡,有個現象叫「滲流」(Seepage),能讓一座大壩無聲崩塌。滲流的可怕之處在於它的隱形殺傷力,它的底層邏輯是:水會不斷尋找最短的路徑來前進。當水流穿過壩體或地基的微小孔隙時,會緩慢地掏空內部結構,最終導致管湧(Piping),造成嚴重災害。一個最初看似穩固的壩體,往往就是被「不知不覺地侵蝕」而崩塌。

raw-image

當你沒有明確的目標,慣性就會像水流一樣,一點一滴帶走你的注意力與方向感,讓你走向最簡單、卻最無效的方向。

你可能會想:既然滲流這麼可怕,是不是要堵死所有可能的路徑?

事實上並非如此!在土石壩工程中,我們面對滲流的策略不是完全堵死,而是透過設計導引,讓水流往我們要的方向走,而這套工程思維正是我們管理慣性的最佳方法。

當慣性取代思考

康納曼在《快思慢想》中告訴我們,我們的大腦運作分為兩個系統。

系統一:自動化運作,快速、不費力。它的本能是:走阻力最小的路,能讓我們迅速應變,但也常讓判斷失準、陷入慣性。當我們習慣用系統一過生活,就像微小的水流緩緩流過壩體,每一次都帶走一些砂土,暗暗掏空。讓我們以為自己是順其自然,但其實是被慣性牽著走,不知不覺中,讓生活走向一條條低效的路徑。這時,我們就需要系統二來控制思緒和行為,正如工程師設計土石壩時,不是阻止水流,而是引導水走該走的方向。

對抗慣性的解方

在土石壩中,防止滲流造成管湧破壞的常見工法有三種。而這三種工法,恰巧也能作為我們在人生中對抗慣性的解方。

  1. 壩基鋪設高滲透層(讓慣性有出口)

工程上,我們會在壩基鋪設礫石層,讓水流有明確的通道可走,避免集中掏空壩體。
生活中,也是如此。比方說利用番茄鐘,設定固定的放鬆時段,讓壓力有安全釋放的出口,防止在其他時間侵蝕你的專注力。

允許自己小放鬆、小分心,但要有邊界、有流向,讓能量宣洩而不至於崩潰。

  1. 延長滲流路徑(拉長決策時間)

工程上,在壩體底部加長流線,可以降低水力坡降,減少破壞。
生活中,這代表在做出重大決定前,多給自己一段思考的時間,避免被衝動駕馭。

這正是《快思慢想》中指出的「從系統一轉向系統二」,在情緒激動時不做決定,在興奮或憤怒時不發表意見,讓你的理性有時間追上你的直覺反應。

  1. 壩心設置低滲透層(建立內在的原則)

工程上,壩體中心會設置黏土心牆,阻止水流直通底部。
生活中,這對應到人生的「價值核心」,當外界的誘惑與壓力滲透進來,唯有內在原則能讓你不被沖走。

內在原則也許是一句信念、一種使命感,以終為始,讓你面對世界的波動時仍然能穩固自己。

引導你的專注力

現在的時代,最稀缺的,不是時間,而是注意力。

我們每天無意識滑手機的時間,就像打開無數條滲流路徑,被演算法一點一滴帶走自己的心思、能量和專注。滲流不再只發生在土壤裡,而是發生在每個人的生活中。

別讓資訊、比較、焦慮,或快速的興奮感,像滲流一樣掏空你的人生。
最好的對策,不是拒絕所有流動,而是學會引導你的注意力,讓它流向你想成長的方向。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不妨問問自己三個問題:

  • 我的注意力流向哪裡去? 

檢視你的習慣與時間分配,它是否正在流向你真正重視的領域?

  • 我的努力,是否真的增長了流線?

思考你最近的決策是否都選擇了阻力最小的路,還是有意識地為自己爭取了思考空間?

  • 我的價值核心足夠堅固嗎?

回顧你的長期目標與價值觀,能否阻止那些低效的誘惑貫穿你的專注力?

水永遠會不斷流動,但你能重新設計它的方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工程有光
6會員
26內容數
我是光廷,土木技師。 「專業 × 表達 + 態度 = 信任」 是我的職場公式,也是「工程有光」的精神。 在這裡,我希望和你分享工程背後的邏輯, 也分享那些讓我們更堅強的故事。
工程有光的其他內容
2025/10/05
我們常以為全力以赴就能成功,卻忘了結構沒有「安全係數」終將崩塌,同樣地,人生也需要餘裕。 極限強度設計法提醒我們:真正的安全不是更用力,而是懂得分散風險與保留彈性。 別讓生活滿載運轉,留白與餘裕,才是長遠的穩定與自由。
Thumbnail
2025/10/05
我們常以為全力以赴就能成功,卻忘了結構沒有「安全係數」終將崩塌,同樣地,人生也需要餘裕。 極限強度設計法提醒我們:真正的安全不是更用力,而是懂得分散風險與保留彈性。 別讓生活滿載運轉,留白與餘裕,才是長遠的穩定與自由。
Thumbnail
2025/10/04
人生其實就像「炸雞一定要配肥宅快樂水」──鋼筋抗拉、混凝土抗壓,單靠一邊都不完整,但一搭配就是完美組合。 別把時間浪費在補劣勢,那只會讓你變成普通人。 把資源投入在優勢上,和他人互補,你才會成為團隊裡不可或缺的存在。
Thumbnail
2025/10/04
人生其實就像「炸雞一定要配肥宅快樂水」──鋼筋抗拉、混凝土抗壓,單靠一邊都不完整,但一搭配就是完美組合。 別把時間浪費在補劣勢,那只會讓你變成普通人。 把資源投入在優勢上,和他人互補,你才會成為團隊裡不可或缺的存在。
Thumbnail
2025/10/01
「不考技師就沒有未來」,但真的是這樣嗎?技師固然重要,卻不是唯一的道路。 工地主任或品管證照同樣能帶你入行,而真正決定職涯高度的,是你能否突破自己的「最大靜摩擦力」。 證照只是門票,持續學習與行動,才能讓職涯長期保持加速度。
Thumbnail
2025/10/01
「不考技師就沒有未來」,但真的是這樣嗎?技師固然重要,卻不是唯一的道路。 工地主任或品管證照同樣能帶你入行,而真正決定職涯高度的,是你能否突破自己的「最大靜摩擦力」。 證照只是門票,持續學習與行動,才能讓職涯長期保持加速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深深有感領域內的學海無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專業工作者永遠都能夠強化自身領域能力變得更優秀,在退休或死亡之前達到屬於自己的頂峰,在大部分的領域皆是如此,鑽得越深就越能體會自己的不足,這點就跟我有稍微在練習的畫畫一樣😄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深深有感領域內的學海無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專業工作者永遠都能夠強化自身領域能力變得更優秀,在退休或死亡之前達到屬於自己的頂峰,在大部分的領域皆是如此,鑽得越深就越能體會自己的不足,這點就跟我有稍微在練習的畫畫一樣😄
Thumbnail
現代主流提倡,成功與否,取決於個人的「生產力高低」,導致「留白」=浪費時間。 生活填滿了各種資訊、分分秒秒都不能錯過的同時 在吃飯的同時,滑著手機 和家人相聚時光,一邊辦公 填滿整個空白 但我們真的沒錯過?
Thumbnail
現代主流提倡,成功與否,取決於個人的「生產力高低」,導致「留白」=浪費時間。 生活填滿了各種資訊、分分秒秒都不能錯過的同時 在吃飯的同時,滑著手機 和家人相聚時光,一邊辦公 填滿整個空白 但我們真的沒錯過?
Thumbnail
面對這世界的步調,雖然我無時無刻都在停,但我停的好自責,好看不起自己。 可是我沒有隨波逐流的勁與力氣,那些不斷在進步的、不斷緊跟或超前世界的人,我跟不上,我只能望其項背到看不見他們為止。
Thumbnail
面對這世界的步調,雖然我無時無刻都在停,但我停的好自責,好看不起自己。 可是我沒有隨波逐流的勁與力氣,那些不斷在進步的、不斷緊跟或超前世界的人,我跟不上,我只能望其項背到看不見他們為止。
Thumbnail
有時候不免又感覺自己一直在墜落,究竟什麼時候會見底,好像沒有什麼盡頭。 我開始想,也許我已經在谷底了,只是我一直沒有站起來的力氣,在這個時候,好像最不該做的就是一直責備自己為什麼不趕快振作起來往上爬。 今天比昨天進步一點點的,這已經是很棒的消息了。
Thumbnail
有時候不免又感覺自己一直在墜落,究竟什麼時候會見底,好像沒有什麼盡頭。 我開始想,也許我已經在谷底了,只是我一直沒有站起來的力氣,在這個時候,好像最不該做的就是一直責備自己為什麼不趕快振作起來往上爬。 今天比昨天進步一點點的,這已經是很棒的消息了。
Thumbnail
你不愛上班、又不想回家?你可曾想過讓自己「不想」的原因是什麼......
Thumbnail
你不愛上班、又不想回家?你可曾想過讓自己「不想」的原因是什麼......
Thumbnail
有自己人生目標的人會發現,一輩子其實不算太長,所以得好好運用。不如就全心全意地投入個人優勢,去做「有用功」,發揮自己所長。 以前有個「水桶理論」,就是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板有多短,於是在短板上面修修補補。 可是現在有了新版的木桶理論,就是長板思維,把自己優勢、擅長的事
Thumbnail
有自己人生目標的人會發現,一輩子其實不算太長,所以得好好運用。不如就全心全意地投入個人優勢,去做「有用功」,發揮自己所長。 以前有個「水桶理論」,就是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板有多短,於是在短板上面修修補補。 可是現在有了新版的木桶理論,就是長板思維,把自己優勢、擅長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