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80:從窮忙到高效:我在專案管理裡學到的系統智慧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一頁紙做兩倍事:從窮忙到高效的專案思維

深夜的燈,與那杯冷掉的咖啡

夜裡十一點半,整層辦公室只剩阿凱一個人。

空調的聲音單調得像心跳。 他看著螢幕上三個甘特圖,紅線一條條延伸,像是錯綜的神經。

手邊的咖啡早就涼了。

他自嘲地說:「我每天都在忙,但好像沒在前進。」 同事小美從門外探頭:「你不是在做專案,是在被專案做吧?」

那句話,像針一樣刺進他心裡。

他笑了笑沒回話,心裡卻在想—— 「我明明很努力啊,為什麼還是這麼焦慮?」

他忽然發現,自己不是不夠勤奮,而是被「效率的幻覺」推著走。 每天追著任務跑、開不完的會、改不完的報告, 他以為這叫專案管理,其實只是「窮忙管理」。

「窮忙,不是因為懶,而是因為沒看清方向。當努力失去策略,勤奮就變成焦慮。」

那一刻,他決定——得改變點什麼。

raw-image

專案的戰場:沒有人是贏家

第二天早上九點,一場跨部門會議準時開打。

會議室裡擠滿了 RD、業務、採購與 PM。

「那段時程要提前!」

「客戶臨時改規格!」 「預算不夠,你們要自己想辦法!」

每個人都在搶資源,搶時間,搶發言權。

一場會議,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老闆拍桌:「這案子再 delay,大家通通加班!」

空氣瞬間凝結。 沒有人反駁,只剩筆電敲擊聲。

阿凱看著那張混亂的專案表,腦中浮出一個念頭:

「這不是合作,是內耗。」

他忽然明白,所謂的「專案會議」,早已變成搶救資源的修羅場。

每個人都在防禦,而不是解決。

「專案最大的敵人,不是難度,而是彼此不在同一個系統裡。」
raw-image



遇見導師:系統思考的啟蒙

那週,公司安排了一場內訓課。

講師是逢甲大學教授——楊朝仲老師。 他上課時沒有打開簡報,而是在白板上畫了三個圈:鼻子、咽喉、肺。

「這就是專案。」

老師說:「牽一髮動全身。你不能只看鼻子通不通,要看整個呼吸系統。」

底下有人笑問:「老師,那我加班是不是喉嚨發炎?」

老師也笑:「不,是整個系統壞掉。」

全場哄堂大笑,但阿凱心裡卻被擊中。

他每天治喉嚨,卻沒想過要讓整個身體會呼吸。 這才是他陷在窮忙的根源。

下課後,他第一次主動留下來。

「老師,我想問……如果我現在的工作太多、專案太亂,要從哪裡開始改?」 老師笑笑:「從看懂『關聯性』開始。」 「把你的工作當成一個有機的系統,不是零件機械。 當你改一個地方,別忘了它會牽動全局。」

那天之後,阿凱的筆記本上多了四個字——系統思考。

raw-image



完成 ≠ 成功

幾個月後,阿凱帶隊完成一個重要的開發案。

報告那天,他信心滿滿地說:「專案如期如質完成!」 總經理抬頭:「可是,客戶退貨了。」

整個會議室靜得可怕。

阿凱覺得心涼了半截。 他努力地交付了每個項目,卻沒達到真正的目標。

那天楊老師對他說:

「專案成功,不在完成任務,而在解決問題。 完成只是動作,解決才是價值。」

那句話像一道光。

從那天起,他把報告封面從「進度完成率」改成「價值創造報告」。 他第一次發現——「價值」,才是專案的靈魂。

「任務可以交付,價值才會留存。」



一頁紙的啟示

某次提案,阿凱做了五十頁精美簡報,動畫華麗、數據詳盡。

主管翻了三頁就放下:「重點在哪?」

隔天他重整內容,濃縮成一張 A4,一頁式專案圖。

左欄是「為什麼要做」、中間是「關鍵需求」、右欄是「價值與成果」。 主管看了三分鐘,抬頭笑了:「這次我懂了。」

阿凱終於明白,一頁的力量不在於簡,而在於聚焦。

當資訊被壓縮到只能留下最重要的部分,你才會開始思考「什麼才是真的重要」。

那一夜,他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筆記。

他發現自己過去堆滿資料,卻缺乏清晰。 「原來,清楚是一種力量。」

「一頁紙不是偷懶,而是專注在有價值的部分。」
raw-image



ITTO:找到真正的根因

某天,老師在課堂上說:「做一份咖哩飯,也是專案。」

台下笑成一片。

老師繼續:「煮咖哩、煮飯、擺盤,每一步都像工作項目。

顧客說不好吃時,多數人會重煮咖哩。 但真正懂因果的人,會從『輸入』找問題。」

他舉例:「飯太黏,是水加太多;問題不在醬,而在前端。」

那一刻,阿凱頓悟。

自己以往的專案失敗,不是因為人不夠努力, 而是因為一直在修錯的地方。 他第一次理解:找到根因,才是高效的起點。

  • ITTO 結構解釋:Input → Tool & Technique → Output
「沒找到源頭的努力,都是徒勞。」
raw-image



讓客戶看見真相

幾週後,客戶要求臨時改版。

以往的阿凱會立刻說「不行」,但這次他打開那張 ITTO 圖。

「改可以,但會延後一週、成本多十萬。」

客戶看了看圖,沉默幾秒:「那就照原計劃吧。」

一場可能變成衝突的對話,就這樣結束。

阿凱忽然明白,溝通不是說服,而是讓對方看懂現實。

他開始懂得:專業不是拒絕,而是「讓事實自己說話」

「最有力量的溝通,不是情緒,而是讓人看見連動的真相。」
raw-image



慢的智慧

「為什麼你總是慢半拍?」新人問。

阿凱笑著說:「因為我想確定方向對,再加速。」

他想起梅克爾的那句話:

「我不慢,我只是確保每一步都在掌握之中。」

那一刻他懂了——

成熟不是速度,而是穩度。 每一次暫停,不是懶,而是思考。 真正的高效,不是快,而是清楚。

「快的專案能交成果,慢的專案能贏信任。」


一頁文化的誕生

半年後,公司導入「一頁式專案文化」。

會議不再滿牆簡報,而是一張 A4。 大家先看那張紙,再開始說話。

PM 說:「我們不再問誰出錯,而是問錯在哪個流程。」

主管笑道:「我終於不用每天催進度,因為大家都知道要去哪裡。」

整個團隊變了。

從責備,變成協作; 從忙亂,變成清晰。 那張一頁紙,成了公司的共通語言。

「當團隊開始說同一種語言,誤解就會消失,效率才會誕生。」


尾聲:不超支、不超時,也不再窮忙

夜裡,阿凱合上筆電。

那張一頁紙靜靜躺在桌上。 他盯著它許久,忽然笑了。

「原來,高效不是時間更長,而是方向更清楚。」

窗外的燈光閃爍,他感覺自己終於脫離了窮忙。

不是因為任務變少,而是因為他學會了掌控節奏。 他知道,自己不只是做專案的人, 而是一個懂得看全局、思考價值、引導系統的人。

「人生就像專案,最怕的不是忙不完,而是不知道為誰忙。」
「高效,不是速度,而是清晰。」
raw-image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擊下方的 愛心 💖,並加入會員。這樣一來,每當我有新的文章或分享,就能第一時間通知你,陪你一起走在成長與探索的路上!🚀

✨金句精選

  1. 「窮忙不是因為懶,而是因為沒看清方向。」
  2. 「當努力失去策略,勤奮就變成焦慮。」
  3. 「專案不是清單,而是一個有呼吸的系統。」
  4. 「完成任務不等於成功,解決問題才是價值。」
  5. 「高效不是快,而是清楚。」
  6. 「一頁紙不是偷懶,而是聚焦。」
  7. 「沒找到根因的努力,都是徒勞。」
  8. 「最有力量的溝通,不是說服,而是讓人看懂現實。」
  9. 「真正的專業,是讓事實自己說話。」
  10. 「快的專案能交成果,慢的專案能贏信任。」
  11. 「如期如質,不如如需如值。」
  12. 「別讓努力變成瞎忙。」
  13. 「高效團隊的共同語言,不是命令,而是清晰。」
  14. 「慢,不是拖延,而是深思。」
  15. 「當方向錯了,再快都是浪費。」
  16. 「真正的管理,不是管人,而是管系統。」
  17. 「看懂全局,是職場成熟的起點。」
  18. 「清晰,是這個時代最稀缺的能力。」
  19. 「會做事的人很多,能看見關聯的人才稀有。」
  20. 「忙碌是一種姿態,清晰是一種實力。」
  21. 「一頁紙的價值,不在於大小,而在於聚焦。」
  22. 「當團隊開始說同一種語言,誤解就會消失。」
  23. 「高效的關鍵,不是時間管理,而是思維整合。」
  24. 「人生就像專案,最怕的不是忙不完,而是不知道為誰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55會員
336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2025/10/16
四十歲的「不惑」,不是答案,而是開始。 在焦慮、轉折與不確定中,我們學會笑著前行。 郝哥用故事談成熟,用幽默談人生—— 原來真正的不惑,是在疑惑裡,依然相信自己。
Thumbnail
2025/10/16
四十歲的「不惑」,不是答案,而是開始。 在焦慮、轉折與不確定中,我們學會笑著前行。 郝哥用故事談成熟,用幽默談人生—— 原來真正的不惑,是在疑惑裡,依然相信自己。
Thumbnail
2025/10/15
〈專案經理不是出一張嘴的人:懂「權責管理」的人,才能真正帶團隊〉 被誤解的職位:為什麼大家都說PM只是出一張嘴? 「PM只會出一張嘴啦!」 這句話,幾乎每家公司都有人講過。 早晨九點,工程部的會議室。投影幕上滿是紅色延誤標記,會議桌上擺著沒喝完的咖啡。PM 小陳努力地報告:「目前進度延誤1
Thumbnail
2025/10/15
〈專案經理不是出一張嘴的人:懂「權責管理」的人,才能真正帶團隊〉 被誤解的職位:為什麼大家都說PM只是出一張嘴? 「PM只會出一張嘴啦!」 這句話,幾乎每家公司都有人講過。 早晨九點,工程部的會議室。投影幕上滿是紅色延誤標記,會議桌上擺著沒喝完的咖啡。PM 小陳努力地報告:「目前進度延誤1
Thumbnail
2025/10/14
當企業教練爸爸遇上大學教授媽媽,教養變成一場哲學辯論:要重視結果,還是重視陪伴? 他設計任務表、培養紀律;她蹲下身傾聽孩子的情緒。 從入學、成績、手機,到人際挫折,他們用真實經驗證明—— 教養不是勝負,而是父母與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人。
Thumbnail
2025/10/14
當企業教練爸爸遇上大學教授媽媽,教養變成一場哲學辯論:要重視結果,還是重視陪伴? 他設計任務表、培養紀律;她蹲下身傾聽孩子的情緒。 從入學、成績、手機,到人際挫折,他們用真實經驗證明—— 教養不是勝負,而是父母與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想與大家分享一個重要主題:如何增加執行力。 會想分享主題是有些人問過我,覺得我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到底怎麼管理時間,到底怎麼那麼有執行力的,其實我是一個蠻懶的人,但也因為這樣我喜歡研究怎麼更有效完成事情,這樣才能做更多事情或是有時間偷個懶。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想與大家分享一個重要主題:如何增加執行力。 會想分享主題是有些人問過我,覺得我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到底怎麼管理時間,到底怎麼那麼有執行力的,其實我是一個蠻懶的人,但也因為這樣我喜歡研究怎麼更有效完成事情,這樣才能做更多事情或是有時間偷個懶。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人生在世,無非就是希望生活能夠過得輕鬆一點,用最少的時間可以養活自己,就來看看這本聰明懶人學可以教我們怎麼好好工作吧。 書摘 達文西說:「簡單,是最高級的複雜。」 從人類的科技及文明史來看,所有創新的發明都是為了讓人們更加的偷懶,這因為人有惰性,才會引發思考去找出最有效的方法降低負擔。正因為懶
Thumbnail
人生在世,無非就是希望生活能夠過得輕鬆一點,用最少的時間可以養活自己,就來看看這本聰明懶人學可以教我們怎麼好好工作吧。 書摘 達文西說:「簡單,是最高級的複雜。」 從人類的科技及文明史來看,所有創新的發明都是為了讓人們更加的偷懶,這因為人有惰性,才會引發思考去找出最有效的方法降低負擔。正因為懶
Thumbnail
3/29讀書會已圓滿完成,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幾個關鍵點,以及我如何將這些理念應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以達到更高的效率和更佳的生活質量。
Thumbnail
3/29讀書會已圓滿完成,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幾個關鍵點,以及我如何將這些理念應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以達到更高的效率和更佳的生活質量。
Thumbnail
想做的事,簡單做。 你的目的是要達成目標,至於目標完成的品質成效,那都可以事後再談。 一切先從寫日記開始:)
Thumbnail
想做的事,簡單做。 你的目的是要達成目標,至於目標完成的品質成效,那都可以事後再談。 一切先從寫日記開始:)
Thumbnail
本書介紹一些觀念和心理學原理,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決定、利用情緒激發創意和提升心智表現…
Thumbnail
本書介紹一些觀念和心理學原理,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決定、利用情緒激發創意和提升心智表現…
Thumbnail
每天面對無休止的工作和壓力,容易感到疲憊不堪,甚至快要放棄。瞎忙的生活方式不僅浪費時間,而且讓人忽略了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本文介紹了從斷捨離、價值工作計畫、PDCA、到排除干擾等方法,幫助讀者提高工作效率,專注於重要的任務,並將生活過得更有意義。內文並分享了線上免費讀書會以及相關社群資訊。
Thumbnail
每天面對無休止的工作和壓力,容易感到疲憊不堪,甚至快要放棄。瞎忙的生活方式不僅浪費時間,而且讓人忽略了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本文介紹了從斷捨離、價值工作計畫、PDCA、到排除干擾等方法,幫助讀者提高工作效率,專注於重要的任務,並將生活過得更有意義。內文並分享了線上免費讀書會以及相關社群資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