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人生|人生逃脫不了的「被選擇」與「不被選擇」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最近,我看了一檔騰訊的綜藝節目,叫做《令人心動的Offer:主持人季》。

節目的主要內容,是一群各個頂尖院校「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通過一系列考核,角逐上海東方衛視的「唯一」工作offer。

raw-image

除了播放學生之間的「比賽切磋」,節目還設有所謂的「觀察室」,邀請主持界的前輩們,和演員明星們,就「學生的表現」進行觀察和點評。

因為這是一個比賽,最終只有一個人能獲得Offer,因此節目的主旋律離不開「被選擇」這個關鍵詞。

觀察室裡成員們,也紛紛分享了過去為了「亮相」機會,努力成為「被選擇的那個人」的經歷。

人生逃脫不了的「被選擇」與「不被選擇」

看這個節目的時候,不禁讓我回想起校園時期,以及剛進入職場時的我自己。

我努力琢磨「篩選規則」,為滿足「每一個篩選要求」奮鬥,為的就是成為頂尖學校、知名企業「被選擇」的那個人。

我以為「被選擇」進入理想的工作之後,人生就不會有煩惱了。

然而,情況卻恰恰相反,出現了更多「被選擇」與「不被選擇」的時刻。

事實上,在社會中生存,就會不斷面臨「被選擇」與「不被選擇」的問題,而這也是我發現我在職場裡痛苦的原因。

一方面我會因為「被選擇」而感到歡喜、雀躍。

「經理將這個重大任務交給我,一定是器重我,看到了我的能力!」

另一方面,我又會因為「沒被選擇」而感到失魂落魄、自我懷疑。

「為什麼主管在這個任務中,沒有選擇我作為他的幫手,而是選擇另一個人?」

raw-image

我逐漸發覺,我的「自我價值感」與「幸福感」居然掌握在別人手中,這是何其荒謬的事情?

這種「命運的主導權,不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感覺,讓我最終決定裸辭,離開不斷需要「證明自我價值」以及「被選擇」與「不被選擇」的怪圈。

然而,我還是太天真了。

我以為離開傳統職場,就能順利擺脫「被選擇」與「不被選擇」的死循環。

事實上,生活會狠狠地教上你一課。

離開職場後,我開啟了自己的寫作生涯,並開始在網路上搭建自己的個人品牌。

「被選擇」與「不被選擇」的議題,又出現了。

只不過這次,從「被不被『主管』選擇」,

變成「被不被『讀者』選擇?」、「被不被『演算法』選擇?」、「被不被『市場』選擇?」

這次,我發現我無從逃脫了,這是我必須直面的課題。

許多人「無意識間」不斷在透過「被選擇」來獲得自我肯定

我發現,長期以來,從學校的「成績排名」,到職場裡「加薪升遷」。

我早已習慣把「自我價值的肯定」與「我是否是被選擇的第一名?」強烈綁定。

我的周遭環境教育我「成績排名」與「升職加薪」是重要的,因而在潛移默化間,我把這些當成是「衡量自我價值」的標準。

這也是為什麼,當我發現我是在一群人當中,脫穎而出的那個人時,我會有極高的價值感。

但同時,在我不被選擇的時候,又會情緒低落,覺得自我價值被貶低了。

更神奇的是,

盤點我什麼時候最想參加公開競賽,似乎都存在於「自我價值感迷失,需要外界的肯定,證明自己依然是那枚『閃閃發光的金子』」的時候。

這進一步驗證了我的推測。

建立「不依賴外界的」價值感來源,才能真正擺脫「被選擇」與「不被選擇」的怪圈

這時,我才真正意識到,

如果我想成為自己命運的「掌舵者」,我必須建立獨立的、不依賴外界的「價值感來源」,這才是活得「輕盈」的關鍵。

因為「被選擇」與「不被選擇」無法避免,它在生活當中,無處不在上演。

因此,我開始把目光焦點轉向與「過去的自己」比:

  • 遇到同樣的問題時,今年的Eve是否比去年的Eve,處理地更加遊刃有餘?
  • 同樣的任務,今年的Eve是否能比去年的Eve,用更短的時間,嫻熟的完成?
  • 更大的挑戰,今年的Eve是否能比去年的Eve,有更大的能力去克服?
raw-image

過去,我把「不和別人比,和自己比」當成一句安慰話,

然而,當我親身體驗之後,我悟了。

從「他人的評價體系」抽身,我在心無旁騖間,自我成長的更飛速。

此時,我望向各個領域的頂尖高手,

才發現他們「都不是因為爬到了頂端,所以不怕被評價」,而正是「因為不怕被評價,所以爬到了頂端」。

真正的強者,別人的評價已經影響不了他了,因此他才能不斷「心無旁騖」的提升自己,最後站上頂峰。

是金子,不需要自證,

在哪裡都能被發現,在哪裡都能閃閃發光。

原來,跳脫社會「被選擇」與「不被選擇」的關鍵在於:永遠相信並選擇自己。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ve's Salon: 投資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資」
306會員
171內容數
恭喜你發現了一個寶藏格主!
2025/09/22
本文從作者自身的MBTI測驗經歷出發,分享瞭如何避免將MBTI性格類型框架化,並探討了在重視自我的時代,如何透過瞭解不同性格特質,讓個人成長與社會多元並存。
Thumbnail
2025/09/22
本文從作者自身的MBTI測驗經歷出發,分享瞭如何避免將MBTI性格類型框架化,並探討了在重視自我的時代,如何透過瞭解不同性格特質,讓個人成長與社會多元並存。
Thumbnail
2025/09/15
「80%的成功在於出席」 最早發明這句話的是凱文凱利,出自《寶貴的人生建議》。同時,也是比爾蓋茲的父親在《showing up for life》這本書中講到的關鍵人生哲學之一。 為什麼只要你願意出現,你就已經贏了一半了?
Thumbnail
2025/09/15
「80%的成功在於出席」 最早發明這句話的是凱文凱利,出自《寶貴的人生建議》。同時,也是比爾蓋茲的父親在《showing up for life》這本書中講到的關鍵人生哲學之一。 為什麼只要你願意出現,你就已經贏了一半了?
Thumbnail
2025/05/29
自從我成為「數位遊牧者」,以及「一人創業家」之後,我就經常處在「邊旅遊,邊工作」的狀態,雖然聽起來很爽,但是身為「一人創業家」,我必須一人承攬所有職務。 一人身兼多職,可以想見工作量非常大。因此,雖然我擁有大片「自由規劃的時間」,我依然經常覺得「時間不夠用」。
Thumbnail
2025/05/29
自從我成為「數位遊牧者」,以及「一人創業家」之後,我就經常處在「邊旅遊,邊工作」的狀態,雖然聽起來很爽,但是身為「一人創業家」,我必須一人承攬所有職務。 一人身兼多職,可以想見工作量非常大。因此,雖然我擁有大片「自由規劃的時間」,我依然經常覺得「時間不夠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問題階段就見底的選項不要去選,差不多就是你能與平凡人拉開距離的關鍵。
Thumbnail
問題階段就見底的選項不要去選,差不多就是你能與平凡人拉開距離的關鍵。
Thumbnail
你得有勇氣、得有信心讓許多薪資待遇配不上自己,如此才能笑看那些假道學。
Thumbnail
你得有勇氣、得有信心讓許多薪資待遇配不上自己,如此才能笑看那些假道學。
Thumbnail
進入到大公司後,面對競爭壓力,大多數人在單一的評價體系中逐漸難以獲得成就感。作者透過剖析問題、清晰目標以及改變態度找到適合自己的副業,重新找回成就感。對年輕人而言,透過副業鍛鍊能力、吸收知識與技能,再將所學轉化為價值,成為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進入到大公司後,面對競爭壓力,大多數人在單一的評價體系中逐漸難以獲得成就感。作者透過剖析問題、清晰目標以及改變態度找到適合自己的副業,重新找回成就感。對年輕人而言,透過副業鍛鍊能力、吸收知識與技能,再將所學轉化為價值,成為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人生有很多的目標,我們總是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是獨立的,證明自己是成功的,創造自己的成就與地位。這是人們最在意關心的議題,自我實現避免不了是否成功,結婚也避免不了對象身分地位與自己是否相配,有沒有房有沒有車,收入是多少,頭銜是什麼。
Thumbnail
人生有很多的目標,我們總是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是獨立的,證明自己是成功的,創造自己的成就與地位。這是人們最在意關心的議題,自我實現避免不了是否成功,結婚也避免不了對象身分地位與自己是否相配,有沒有房有沒有車,收入是多少,頭銜是什麼。
Thumbnail
試著去回答:世界上人這麼多,為什麼是你來做這件事。
Thumbnail
試著去回答:世界上人這麼多,為什麼是你來做這件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職涯定位與自我探索的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職涯的思考與定位,並探討了定位力、專業力、行動力、影響力和變現力等方面的內容。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職涯定位與自我探索的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職涯的思考與定位,並探討了定位力、專業力、行動力、影響力和變現力等方面的內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