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整聊事|逃避的愛】: 為什麼喜歡的人都要離我而去?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有一段時間,我對愛情這件事,始終懷抱一種奇怪的距離感。

不是我不想靠近,只是每當感情變得太真實、太接近,我就會下意識往後退。 我總覺得自己需要空間,需要時間,需要一點緩衝。 可後來我才懂,那不是「需要空間」,而是「害怕」。

我害怕被看穿,害怕被需要太多,也害怕我沒辦法給出對方想要的愛。所以我總是躲在一句輕描淡寫的話後面:「我可能沒有你那麼愛我。」 這句話成了我逃避的堡壘,看似誠實,其實是種防禦。 我想保護自己不被愛淹沒,卻也不小心把對方推得越來越遠。

那時我們還在一起。他總是很有耐心,會等我想清楚,會包容我的沈默。 他會問:「你是不是不太確定自己想要什麼?」 我笑著說:「也許吧。」 其實我確定,我只是不敢承認。

我害怕承認我愛他。

因為一旦承認,我就會變得脆弱。 我不想成為那個失去就痛不欲生的人。 於是我假裝理智、假裝獨立,假裝自己能隨時離開。

有一回他問我:「如果有一天我們分開了,你會難過嗎?」我回答:「也許不會太久吧。」 那句話讓他沉默了很久。 而我以為那樣的距離能讓關係更穩定,卻沒想到,那句話像一把刀,從那天起開始割開我們的連結。

我們最後還是分開了。是我提的。 沒有爭吵,也沒有眼淚。 我只是淡淡地說:「我覺得我們不太適合。」他看著我,像是早就知道結局。

他只說了一句:「希望你有一天不要後悔。」 那時的我笑了笑,心想:「我這麼清醒,怎麼可能後悔。」

可後來,我才發現,清醒有時比糊塗更讓人心碎。剛分開的那幾個月,我一點感覺都沒有。

我告訴自己:「這是對的,我需要自由,我需要時間去做自己。」 我開始忙碌、旅行、學習,讓生活重新充滿節奏。 我以為那就是成長。

直到某個冬天的夜裡,我在街頭看見有人在吵架。女生哭得很激動,男生卻只是靜靜地看著她。 那個眼神: 安靜、心疼、又帶著無奈,讓我突然想起他。

我站在紅綠燈口,心裡一陣刺痛。

那個我口口聲聲說「不夠愛」的人,曾經用盡全力在愛我。 只是我那時候,太忙著保護自己,忘了擁抱他。那之後的幾年,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去認識自己。我才明白,我不是不愛人,而是害怕被愛。 我怕那份愛太真實,會讓我失去控制; 我怕投入之後,如果結束,我會被掏空。 於是我提前撤退,把結局寫在開頭。

但愛情也許不是這樣運作。

它不會因為你說「我準備好了」才出現; 也不會因為你害怕就自動繞路。 它只會悄悄進入你的生活,讓你措手不及,然後在你還沒學會珍惜的時候,輕輕離開。有時候我會想,如果那時我多勇敢一點,願意說出「我其實也很愛你」, 我們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局?但人生沒有「如果」。

愛情最殘酷的地方,就是它只會留下「結果」。 而這結果,不論甜或苦,都是我們當下的選擇。我不再責怪那個曾經的自己。她不是壞,只是太害怕。 她不知道,逃避雖然能讓你免於受傷, 卻也會讓你錯過最溫柔的一段愛。

我花了好幾年時間,從逃避到接受,從以為自己放下,到學會坦然回想。 現在再提起他,我的語氣裡沒有苦,也沒有怨。 只是會在某些時刻輕輕一笑,那笑裡有感謝,也有一點點心疼。

謝謝他在我不會愛的時候,還願意相信我。也謝謝那段感情,讓我知道什麼叫「錯過」。原來成長不是變得更理智,而是學會誠實面對心裡的柔軟。而愛情,也從來不是要我們完美,而是讓我們學會真誠。現在的我,依然相信愛。只是不再用逃避的方式去愛,也不再用理智偽裝安全感。 我學會了,有些人值得你傾聽,有些感情值得你投入, 哪怕最後會痛,那也是你真實活過的證明。

愛不是輸贏,不是深淺,而是那一刻的你是否全心。 我曾經逃避愛, 但如今,我選擇面對。不為重逢誰,只為告訴自己: 有些錯過,會教你更懂愛; 而真正的放下,是當你能誠實地說,我愛過。

Y.H字句備份|逃避愛,是一種保護;學會愛,是一種重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H的第二人生
235會員
374內容數
副業就像生活裡的 F-word, 不是罵人,是壓力。 白天教書,晚上寫稿, 每段都不完整,卻都想留下。 副業是快破的膠帶, 但我還在貼,因為我還想寫。 這裡是我的副頁日記, 不是主角,也想被好好記住。
Y.H的第二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10/14
有時候,我懷疑「放下」這兩個字,其實不是在說遺忘,而是在說學會與一段沒有答案的愛和平共處。我以為時間可以沖淡一切,直到某個午後在街角聽見熟悉的旋律,心還是狠狠一震。
Thumbnail
2025/10/14
有時候,我懷疑「放下」這兩個字,其實不是在說遺忘,而是在說學會與一段沒有答案的愛和平共處。我以為時間可以沖淡一切,直到某個午後在街角聽見熟悉的旋律,心還是狠狠一震。
Thumbnail
2025/10/11
有時我想,如果他還在身邊,我應該會多一點擁抱,多一點「沒事的,我陪你」。不再假裝堅強,也不再用忙碌當藉口。 但人生不會給你「重來」的按鈕,它只會讓你在遺憾裡長大。
Thumbnail
2025/10/11
有時我想,如果他還在身邊,我應該會多一點擁抱,多一點「沒事的,我陪你」。不再假裝堅強,也不再用忙碌當藉口。 但人生不會給你「重來」的按鈕,它只會讓你在遺憾裡長大。
Thumbnail
2025/10/09
有的人會說,見個面不過是件小事,但在我看來,小事堆疊起來的,是最能證明愛的日常。一次簡單的午餐、一杯共飲的咖啡、一次不刻意的擁抱,都能成為你們記憶裡的坐標。當你們回頭看,會發現那些平凡時刻,比任何華麗場景都更加長久。
Thumbnail
2025/10/09
有的人會說,見個面不過是件小事,但在我看來,小事堆疊起來的,是最能證明愛的日常。一次簡單的午餐、一杯共飲的咖啡、一次不刻意的擁抱,都能成為你們記憶裡的坐標。當你們回頭看,會發現那些平凡時刻,比任何華麗場景都更加長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如果你不愛自己,你也很難去愛別人。 因為你也會無法接受別人的不完美,就像你無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一樣。
Thumbnail
如果你不愛自己,你也很難去愛別人。 因為你也會無法接受別人的不完美,就像你無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一樣。
Thumbnail
自我對話中覺得。 沒有人愛我,所以多努力都沒用。
Thumbnail
自我對話中覺得。 沒有人愛我,所以多努力都沒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情感依賴的反思。透過回顧過去與自我對話,瞭解到自己在情感上是極度依賴的人,需要學會支持自己、陪伴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文章強調個人在情感上的責任,而不是一直依賴和索求他人的支持和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情感依賴的反思。透過回顧過去與自我對話,瞭解到自己在情感上是極度依賴的人,需要學會支持自己、陪伴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文章強調個人在情感上的責任,而不是一直依賴和索求他人的支持和愛。
Thumbnail
為什麼一段關係已經造成嚴重內耗了、 或是彼此感受不到愛的感覺了、 或是周遭的人們也已經不建議關係繼續了, 而我仍舊無法透過理智完全放下呢?
Thumbnail
為什麼一段關係已經造成嚴重內耗了、 或是彼此感受不到愛的感覺了、 或是周遭的人們也已經不建議關係繼續了, 而我仍舊無法透過理智完全放下呢?
Thumbnail
想分開,是因為不想再痛苦,但是我也知道,分開,真的很難。
Thumbnail
想分開,是因為不想再痛苦,但是我也知道,分開,真的很難。
Thumbnail
我同意,「逃離」是沒錯,不過不一定是厭惡自己,可以逃避許多本來自己該做的事情。有了愛情,等於同時有一個伴侶,對方可以幫自己完成,或是對方做到了,等於自己也完成了;也可以2個人一起做,不至於只有自己一個人時的孤單。   而且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可以不用注意自己的種種,如:對自己喜歡或不喜歡,滿意或
Thumbnail
我同意,「逃離」是沒錯,不過不一定是厭惡自己,可以逃避許多本來自己該做的事情。有了愛情,等於同時有一個伴侶,對方可以幫自己完成,或是對方做到了,等於自己也完成了;也可以2個人一起做,不至於只有自己一個人時的孤單。   而且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可以不用注意自己的種種,如:對自己喜歡或不喜歡,滿意或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無法體會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感情。 我不理解自己有什麼值得別人愛的,又有什麼能給對方的。兩個人在一起就代表總有一天會分開,我相信。別人靠近我多少都有點目的性,不管是需要我成為他的朋友、我能陪他出去玩、我能和他聊天。有沒有人是真的喜歡我這個人的本性呢?老實說不知道,看不出來也不理解。所以當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無法體會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感情。 我不理解自己有什麼值得別人愛的,又有什麼能給對方的。兩個人在一起就代表總有一天會分開,我相信。別人靠近我多少都有點目的性,不管是需要我成為他的朋友、我能陪他出去玩、我能和他聊天。有沒有人是真的喜歡我這個人的本性呢?老實說不知道,看不出來也不理解。所以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