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7:專案延遲不該先加人,該先加「清楚」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下午兩點的會議室裡,牆上貼滿紅藍便利貼。

紅色代表延誤,藍色代表已完成。

紅的那一面越來越多,像是專案團隊的壓力指標。

老闆站在會議桌前,語氣急躁:

「Alan,專案進度落後這麼多,再加兩個人不就解決了嗎?」

我看著那張混亂的甘特圖,深吸一口氣,緩緩回答:

「老闆,加人不一定會快,有時候反而會更慢。」

他皺起眉頭:「你這話什麼意思?人多手多,還會慢?」

我沉默幾秒,腦中浮現一句經典話:

「十個孕婦,也生不出一個月的孩子。」

這句話在專案管理界幾乎成了名言。

它道破了一個殘酷的真相——時間與人力,不是可以線性交換的。

有些事情,不是多一個人、多幾個小時就能補回來。

問題從來不在「人不夠」,而在「匹配不對」。

我們常常錯把「加人」當作萬靈丹,

卻忽略了真正該加的,是結構的清晰度團隊的意願溫度

raw-image



從 F1 賽車,看「分工」如何創造奇蹟

在我的企業講堂中,我常播放一段 F1 賽車維修的慢動作影片。

畫面裡,車一停下,十二個人同時出手——

兩人換前輪、兩人換後輪、兩人抬車、兩人加油、 一人舉牌,一人監控狀況。

整個過程只花兩秒。

兩秒!

學員驚呼:「這不可能吧!」

我微笑:「他們不是快,而是『清楚』。」

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

沒有人多問一句,沒有人多看一眼。

這是極致任務拆解的藝術

而反觀我們的專案現場,經常是另一幅景象——

PM 不斷重畫排程、開發卡在版本衝突、行銷等不到設計圖、客服抱怨沒說明文件。

每個人都在努力,卻在不同的節奏裡用力。

我曾在一個跨部門專案裡,三個部門、十五個人,整整拖了兩個月。

後來我冷靜下來檢討: 不是人不努力,而是分工不明、依賴錯位。

我們沒有一個「舉牌手」,也沒有誰在指揮「車何時能開走」。

那一刻我深刻明白:

「速度不是努力的結果,而是分工的結果。」

真正的快,是因為每個人都在「該出力的地方出力」。

而那種無形的協作節奏,正是高效團隊的靈魂。

raw-image



能力不等於職稱:我要的是能搞定任務的人

在我當 PM 的第二年,有一場讓我印象深刻的啟動會議。

兩位「資深行銷專員」並肩坐在桌邊。

我問:「這次的目標是讓流量提升30%,誰能主導 SEO?」

第一位立刻回答:「我擅長內容優化,我可以負責!」

第二位笑著說:「我不太懂 SEO,但我可以設計漂亮的 banner。」

我愣住了——

同樣的職稱,卻完全不同的戰力。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職稱是裝飾,能力才是現實。

於是我改變做法,開始為每位成員製作「能力清單表」。

我不再關心誰的頭銜漂亮,而是誰能解決眼前的任務。

結果怎麼樣?

同樣的人力,我們的專案完成時間縮短了一半。

因為我終於學會了「對焦」—— 把任務對上能力,而不是職稱。

這是許多主管的盲點。

他們分配任務時,心裡想的往往是「誰該負責」, 但很少問「誰能搞定」。

「我要的不是資深的人,而是能搞定任務的人。」

一旦你把人放在對的位置,整個團隊的節奏就會自然流暢

那種感覺,就像齒輪重新咬合,一切開始順轉。


團隊生產力公式:(能力 + 時間) × 意願

那是一個深夜,我獨自留在公司。

白板上貼滿專案任務,時間條滿滿當當。

看似安排周全,但我知道事情不對—— 進度一直不動。

就在這時,Zoe 傳來訊息:「我可以多接一些任務,沒問題的!」

我停下手邊的筆,愣了幾秒。

Zoe 是新人,技術還在學,卻總是主動。

而另一位資深同事雖然能力強,但明顯心已倦。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

專案生產力,不是能力與時間的加總, 而是意願的放大。

我拿起白筆,在白板上寫下:

Productivity = (Skill + Time) × Willingness

能力與時間加起來,只是資源。

意願,才是能量

意願為零,整隊歸零;

意願為一,所有資源才開始發揮作用。

隔天開會,我讓大家一起討論:

「我們有沒有在做自己想做、相信有價值的事?」

那一場會議後,團隊的氣氛變了。

不是因為KPI改變,而是因為大家重新看見了意義

「有意願的人,哪怕笨拙,也會創造奇蹟。沒有意願的人,再聰明,也只能完成指令。」

這句話,我永遠記得。

raw-image



盤點六步驟:讓專案規劃更有底氣

有一天,我決定讓團隊重新思考「規劃」這件事。

我們拿出白板,列出所有任務。

我說:「別急著問誰要做,先搞清楚要做什麼。」

然後我在板上寫下六個步驟:

  • 1️⃣ 盤任務所需技能
  • 2️⃣ 盤團隊現有能力
  • 3️⃣ 技能與人力匹配
  • 4️⃣ 工作量估算
  • 5️⃣ 產能匹配
  • 6️⃣ 時程匹配

Yuki 舉手問:「可是工時估不準怎麼辦?」

我笑著說:「專案沒有準,只能更清楚。 越早發現不準,越有底氣。」

這六步驟的重點不是精確,而是清醒。

因為每一次盤點,都是一次「對現實誠實」的練習。

當我們完成盤點後,全場第一次安靜了下來。

那種安靜,不是無聲,而是踏實。

大家終於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為什麼做。

「底氣不是勇氣,而是知道自己哪裡還不確定。」

這份清晰,讓團隊的焦慮下降,也讓信任升溫。

因為當你清楚自己的位置,你就能放心地依賴別人。

raw-image



打破「人月神話」:不是缺人,而是缺對的人

幾週後,專案又延遲了。

老闆拍桌:「你不是說人不夠?我給你三個!」

我看著那三個新人被塞進團隊,心裡只剩苦笑。

三天後,問題如預期而至。

新同事問:

「這流程哪裡登錄?」

「版本控管誰管?」

老成員忙著教,進度更慢。

那一刻我悟到,人多不代表快,錯的人只會拖累整個節奏。

於是我寫了一份報告給老闆:

「目前人力問題不在數量,而在匹配。

若不重新定義任務與技能對應, 加人只會增加溝通成本,而非提升效率。」

報告最後一句,成了公司內部流傳的名言:

「加人不能救火,除非他帶著水來。」

人月神話(英語:The mythical man-month):這部分講述人力和時間並不呈現線性關係。指出以大量人員和較短的時間,並不能縮短軟體的開發進度。一窩蜂的作業方式無助於軟體生產,且會製造麻煩,產生出更差的軟體。向進度落後的專案追加人力,只會使進度更加落後。因為新進的人員需要時間了解整個專案,而增加額外的溝通消耗。當有N個人必須在這群人之中進行溝通時(無階級關係),當N增加,其輸出M將抵消其效益,甚至倒退(最後幾天所完成的進度,遠不如剛開始幾天所完成的進度。像是發現了許多錯誤)。

擁抱 AI:PM 的副駕駛時代

半夜十二點,專案簡報還沒完成。

我嘆了口氣,打開 ChatGPT:「幫我整理這份風險摘要。」

三分鐘後,AI 幫我生出條理清晰的報告。

我看著螢幕,忍不住笑了。

「這根本是我夢寐以求的助理。」

隔天,我對團隊說:「AI 不會取代你,但會取代不會用它的人。」

Zoe 問:「那我們會變成沒事做嗎?」

我回:「不,我們會有更多時間去思考『該做什麼』。」

那之後,我帶著團隊建立「AI 協作表」:

哪些任務能交給 AI?需求彙整、簡報初稿、bug 摘要、流程文件……

結果,團隊的焦慮感開始下降。

因為他們發現,AI 不是威脅,而是餘裕。

AI 幫我們處理瑣碎,

讓我們能把注意力放在真正需要創造與判斷的地方。

AI 不會讓人失業,只會讓懶得學習的人失業。」

raw-image



結語|有底氣的專案,不靠人多

交付日那天,專案準時完成。

沒有熬夜、沒有加人。

我看著團隊,笑著說:「我們證明了,加人不是唯一解。」

Zoe 回:「是啊,因為我們學會了匹配信任。」

那一刻,我心裡有一股久違的平靜。

這不是一個「完美的結案」, 而是一個「成熟的團隊」。

我在筆記本上寫下最後一句話:

「真正的管理,不是讓人拼命,而是讓系統聰明。」

專案管理的本質,不是堆人,而是設計。

不是管時間,而是管節奏。

當任務清楚、能力對位、意願充足, 即使人少,也能穩穩抵達終點。

因為有底氣的專案,從不靠人多,

而是靠清楚、匹配,以及彼此相信的那份心。

raw-image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擊下方的 愛心 💖,並加入會員。這樣一來,每當我有新的文章或分享,就能第一時間通知你,陪你一起走在成長與探索的路上!🚀

✨金句精選

  1. 「十個孕婦,也生不出一個月的孩子。」
  2. 「專案不是缺人,是缺對的人。」
  3. 「意願是生產力的乘數,不是加數。」
  4. 「底氣不是勇氣,而是清楚知道風險在哪裡。」
  5. 「AI 不會取代你,但會取代不懂用它的人。」
  6. 「速度不是努力的結果,而是分工的結果。」
  7. 「專案成功,不靠人多,而靠匹配與信任。」
  8. 「要管理的不是人,而是匹配。」
  9. 「有底氣的專案,不靠奇蹟,而靠盤點。」
  10. 「真正的管理,不是讓人拼命,而是讓系統聰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66會員
370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2025/11/06
在專案世界裡,最致命的風險不是問題本身,而是沒有空間去面對問題。 本文以 PM Alan 的故事為主軸,揭示 4+1 種「餘裕力」—時間、成本、資源、範疇與心理。 它們共同構成一個能吸收不確定性的系統,讓團隊在變化中仍能穩定推進。 懂得留白的 PM,不只是管理進度的人,更是打造可呼吸專案的建築師。
Thumbnail
2025/11/06
在專案世界裡,最致命的風險不是問題本身,而是沒有空間去面對問題。 本文以 PM Alan 的故事為主軸,揭示 4+1 種「餘裕力」—時間、成本、資源、範疇與心理。 它們共同構成一個能吸收不確定性的系統,讓團隊在變化中仍能穩定推進。 懂得留白的 PM,不只是管理進度的人,更是打造可呼吸專案的建築師。
Thumbnail
2025/11/05
限制不是敵人,而是任務的起點 「預算砍一半、人力又少兩個,三週內要完成。」 這句話,一定讓無數專案經理心頭一沉。 PM 小林接過那份任務時,沉默了三秒。 不是因為害怕,而是他知道,這不只是個專案,而是一場「現實的考驗」。 團隊的目光齊刷刷望向他。 有些人眉頭緊鎖,有些人已經在心裡盤算:這
Thumbnail
2025/11/05
限制不是敵人,而是任務的起點 「預算砍一半、人力又少兩個,三週內要完成。」 這句話,一定讓無數專案經理心頭一沉。 PM 小林接過那份任務時,沉默了三秒。 不是因為害怕,而是他知道,這不只是個專案,而是一場「現實的考驗」。 團隊的目光齊刷刷望向他。 有些人眉頭緊鎖,有些人已經在心裡盤算:這
Thumbnail
2025/11/04
在專案裡,我們常以為「速度」代表效率,卻忽略了真正能走完全程的,是那些懂得「穩定」的人。 「20哩行軍」的故事提醒我們:領導不是帶隊衝刺,而是帶隊回家。 無論在風雪還是市場波動中,唯有穩定節奏與餘裕,才能穿越不確定,走向成功。
Thumbnail
2025/11/04
在專案裡,我們常以為「速度」代表效率,卻忽略了真正能走完全程的,是那些懂得「穩定」的人。 「20哩行軍」的故事提醒我們:領導不是帶隊衝刺,而是帶隊回家。 無論在風雪還是市場波動中,唯有穩定節奏與餘裕,才能穿越不確定,走向成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本文分享筆者準備檔案管理人員專業認證考試的心得,包括讀書方法、考試重點及各項法規要點,並提供個人製作的讀書進度Excel檔案範例,以及整理的考試題目及答案,希望能幫助其他檔案管理人員備考。
Thumbnail
本文分享筆者準備檔案管理人員專業認證考試的心得,包括讀書方法、考試重點及各項法規要點,並提供個人製作的讀書進度Excel檔案範例,以及整理的考試題目及答案,希望能幫助其他檔案管理人員備考。
Thumbnail
Notion Calendar最大的特色跟功能就是 可將資料庫跟已經建立好的google日曆直接匯入統一檢視達到雙向互動 到底什麼意思?哪裡好用?還能變日記app?有什麼跟google日曆不一樣的地方嗎? 想學同一個資料庫分別放入Notion Calendar用不同顏色分別的小技巧就看這一篇
Thumbnail
Notion Calendar最大的特色跟功能就是 可將資料庫跟已經建立好的google日曆直接匯入統一檢視達到雙向互動 到底什麼意思?哪裡好用?還能變日記app?有什麼跟google日曆不一樣的地方嗎? 想學同一個資料庫分別放入Notion Calendar用不同顏色分別的小技巧就看這一篇
Thumbnail
有句話說,「讀過的書,記得的是知識,忘記的是氣質」~ 回顧2023一整年,我利用平日上班的搭車時間,藉由閱讀器的方便與輕巧,在通勤時間閱讀了10本書,累計了些知識與氣質。 回頭檢視才發現,這10本書幾乎都是跟財務、金融、理財、創業有關的商業及管理類書籍,期許自己在未來成為一位創業家。
Thumbnail
有句話說,「讀過的書,記得的是知識,忘記的是氣質」~ 回顧2023一整年,我利用平日上班的搭車時間,藉由閱讀器的方便與輕巧,在通勤時間閱讀了10本書,累計了些知識與氣質。 回頭檢視才發現,這10本書幾乎都是跟財務、金融、理財、創業有關的商業及管理類書籍,期許自己在未來成為一位創業家。
Thumbnail
意外的是這本書中提到蠻多首席設計師或是架構師的重要性,他確保系統的概念整體性,定義規格但對實作持開放讓開發者能夠發揮創意,自己的工作經驗中,第一份工作有和一位頗厲害的架構師合作過,第二份工作後來自己也當上架構師,甚至在另一家公司還曾經有過首席架構師的頭銜,但說實話,自己仍在摸索怎麼當一個好的架構師?
Thumbnail
意外的是這本書中提到蠻多首席設計師或是架構師的重要性,他確保系統的概念整體性,定義規格但對實作持開放讓開發者能夠發揮創意,自己的工作經驗中,第一份工作有和一位頗厲害的架構師合作過,第二份工作後來自己也當上架構師,甚至在另一家公司還曾經有過首席架構師的頭銜,但說實話,自己仍在摸索怎麼當一個好的架構師?
Thumbnail
Kairo 是一款免費的第三方軟體,提供了一系列的小工具,包括喝水、運動、閱讀、休息、寫作、喝咖啡、專注時間、番茄鐘,以及各種你希望安排的目標和行動。現在我們將分成二個部分來逐一說明,包括 Kairo 提供的小工具以及如何將這些 Widget 嵌入到 Notion 頁面中。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Thumbnail
Kairo 是一款免費的第三方軟體,提供了一系列的小工具,包括喝水、運動、閱讀、休息、寫作、喝咖啡、專注時間、番茄鐘,以及各種你希望安排的目標和行動。現在我們將分成二個部分來逐一說明,包括 Kairo 提供的小工具以及如何將這些 Widget 嵌入到 Notion 頁面中。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Thumbnail
Hi,我是Judy。現有社會新鮮人、小資女、職場菜鳥等身份。想記錄自己決定經營方格子的初衷,於是寫下這一篇。   
Thumbnail
Hi,我是Judy。現有社會新鮮人、小資女、職場菜鳥等身份。想記錄自己決定經營方格子的初衷,於是寫下這一篇。   
Thumbnail
新型数据库/多维表格的鼻祖是 Airtable. 目前, Airtable 早期以表格为主,国内模仿者包括 Seatable、飞书多维表格等。 Notion Like 产品 由于 Notion 在国内已经广为人知。我不过多介绍。具体可以参考我以往文章。 全网最全的 Notion 类软件盘点 介绍
Thumbnail
新型数据库/多维表格的鼻祖是 Airtable. 目前, Airtable 早期以表格为主,国内模仿者包括 Seatable、飞书多维表格等。 Notion Like 产品 由于 Notion 在国内已经广为人知。我不过多介绍。具体可以参考我以往文章。 全网最全的 Notion 类软件盘点 介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