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身體像是一個水桶,負面情緒是水,排解情緒的方式是水管。當我們生活開心時,水管的口徑會變粗,排放負面情緒的速度就快,當我們不夠開心時排放速度就慢,負面情緒就容易累積。
當生活不如意、較為困難時,首要要解決的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情緒」。
人沒辦法全靠理智就抗衡排山倒海的壓力,壓力過高、生活不如意時再理智的人都可能失控,用蠻力、強硬方式將情緒洩洪,但不健康的排解方式不僅不會減少情緒,反而會增加負面情緒,我在這裡就先粗列常見不健康的排解方式,讓正在閱讀的你一目了然:1. 讓負面情緒表露無遺、喜怒過於形於色。
2. 覺得自己"被欺負"時,就想辦法反擊或表態,所謂的"直來直往"。
3. 用"看似紓壓"過生活,像是依賴情色、菸酒、藥物、食物、熬夜、貪玩、貪睡,反而因為拖延而累積更多壓力,甚至損害身體。
4. 對周遭環境不滿、極欲改變環境,但因能力有限而更加敏感。
5. 覺得命運對自己不公平,抱著"受害者心態"而不自知。
6. 渴望有人能理解、傾聽和安慰自己,尋尋覓覓被陪伴的感覺、渴望有人治癒自己。
7. 受小氣就要反擊報復、常覺得自己被看不起、不被喜歡,容易與人針鋒相對。
8. 容易和人爭吵、容易說重話,甚至演變成謾罵而上法院。
9. 三餐不定時,間隔太短導致消化不良、增加疲勞。
10. 容易累積疲勞的不良生活習慣:久坐、不運動、用眼過度。
11. 過多的正義感、糾正別人。
12. 糾結於對錯,不肯退讓。
13. 有情緒就一定要發洩,用力關門、丟東西、發出聲響表示憤怒,而不是先忍耐。
14. 壓力型消費,或"不敢花錢"而給自己添增壓力。
15. 急性子,想用最短時間得到成果,否則惦記在心裡很難受,日思夜想無法放鬆、不會與問題共處。或處理時貪快而使用強硬手段和蠻力,容易造成物品損壞、惹怒別人。
16. 過度思考、過度分析,徒增焦慮和猜忌。
17. 時常思索不愉快的回憶,或用娛樂塞滿自己,而非試著"放空"。
18. 拖延、罪惡感、紓壓的不良循環。
19. 有"存在感焦慮"不自覺,會過度表現自己、追求認同感。
20. 常把事情看得很嚴重、悲觀、散播負能量。
21. 常想著"如果怎樣...那就好了",懊悔過去的決定,渴望擁有"更好的"雙親、出身、際遇,總悲觀看待目前擁有的一切。
22. 看太多教導人"如何操縱人心"的內容,誤以為操縱、改變別人很容易,但十之八九都是以打壞關係、令人討厭收場(這點我後續會解釋)。
情緒累積會佔據判斷力,一定要衡量「罪惡感」的產生
除非你能完全做到100%不在意別人眼光,否則那些看似"紓壓"的習慣都會帶來「罪惡感」,像是用食物紓壓導致發胖、情緒外放太過做自己影響別人、拖延導致生活步調過於緩慢等等,都會帶來一定程度的罪惡感反饋。
我們就以「身材」為例,很多人一方面想做自己就好,胖胖的也無所謂、不想在意別人眼光,或希望別人能接受自己的樣貌,另一方面卻又時常感到沒自信、怕人嫌棄。那與其時常天人交戰、浪費時間內耗,不如果斷面對自己還是會在意的事實,給自己找一個平衡點,不用要求自己有雕塑般的身材,以自己滿意的身形為目標即可,就能在社交時感到從容不迫、優雅自信。
就例如我以往以"夜行人"自居,別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則是晝伏夜出。
我認為沒什麼不對,但家人對我的生活型態感到憂慮,又覺得有影響到他們,經過幾年抵抗後我還是決定"認命",就配合他們以減少紛爭,雖然少了調配時間的自由爽感,但比較之下罪惡感是大幅減少,心情反倒輕鬆更多。所以兩害取其輕,"認命"並不見得是壞事,很多時候可能更好。
生活過得不順時,因為快樂的事情變少使情緒抵銷的量也變少,那就要減少情緒源頭。
我們可以利用「原子習慣」的公式來優化生活各處的細節,這邊減少1%的壓力來源、那邊減少1%,你會發現原來你有非常多地方可以優化,令人感到驚喜。例如說,突然有了經濟壓力,雖然抽菸能過過癮,但權衡之下抽菸會讓體力變差容易疲倦、菸又貴,吃宵夜零食是小幸福,但發胖會讓體力變差、不想動容易疲倦、長期下來也是一筆開銷,那就果斷兩害取其輕,選擇壓力較小的一方。(但也不要過度壓抑,讓自己定期小小放縱。)
生活暫時無法開源節流時,就要在情緒上「節源開流」!
錯誤的宣洩方式可能「不可逆」,避免為上上策!
這裡我將上面粗列22項分為四種不可逆程度:
第一級. 對別人影響較小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改善之後大多可以逆轉。
第二級. 對別人有明顯影響的習慣,例如情緒外放、過度表現自己、追求認同、急性子,容易不被別人喜歡,但不至於到厭惡程度,尚屬可逆轉範圍。
第三級. 容易和人有衝突、有明顯報復心,例如過於直來直往、小仇必報、以為可以操縱人心,這會讓人想保持距離,產生難以逆轉的嫌隙而抹殺更多機會。
第四級. 交惡和絕交,例如爭執時用尖酸字眼反擊對方、揭露對方的私事,甚至鬧到法院和敗訴。交惡、絕交或上法院並不可怕,後續長遠的影響才是可怕,如果你擁有一個壞名聲,有可能要承受一輩子的公審,而那種前仆後繼的無情公審沒有任何人有鐵石般的心智能承受,除非你的資源夠多、還願意支持你的人夠多,否則可能丟失大量機會,開心的事情變得更少、情緒累積更快,如此惡性循環。
所以,當我們生活不順利、經濟拮据時,首先要掌控的不是金錢問題,是情緒控管。
這時情緒累積速度更快、負面想法更容易萌生、對別人的言行舉止更敏感、用蠻力宣洩報復的舉動也可能出現,而這些會讓人沉淪更深,這時改掉容易累積情緒的習慣,就能快速走出低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