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把19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系統講解心意六合拳二十四把19-十字裹橫

作者:老衲


十字裹橫這個動作,在老衲這支分為兩個動作,第一把是上下直拉,第二把是左右橫拉,這兩個動作在空中構成一個「十」字,而其中又有「裹」勁與「橫」勁(即恨勁,恨勁乃決絕之勁也,咬牙斷筋,恨天無把,都是恨勁),故謂之十字裹橫。

這個十字裹橫,完全是練功力的,即是想像人體想是一個氣囊,要從丹田裏頭灌氣進去,而將身體氣囊給充氣飽漲起來,所以用一個十字的上下直拉、與左右橫拉的方式貫氣,達到氣透四梢,咬氣肉鼓的效果。

古傳的心意把,講究「以氣用力」,意思是用力的時候,並不是單純的用力,而是像充氣一樣將身體鼓起來去用力,俺師練拳,完全按照這一古傳拳論去練,常常跟老衲說:「你看啊,這裏頭練得好了,都是棒棒的氣!」

這個「氣」,不但要從丹田打進去,還要充盈到四梢——何謂四梢?指為筋梢髮為血梢舌為肉梢齒為骨梢,老衲當年相詢俺師,為何要透到四梢呢?俺師的回答也很直觀,他說:「就像灌氣一樣,沒有灌到末梢,那麼氣球很容易就會癟掉了。」

這種意象的練法,熟悉現代運動科學的人很難接受,俺師除了貫氣訣外,還常常講另一個訣,謂之「內摩臟腑訣」,意即用拳把內摩臟腑,產生臟氣,再以此真氣運行週身,前頭的二十四把就是二十四種方法去內摩臟腑,後頭還有更深入的搓雙把燒五臟、站三盤落地樁定五臟等等練法。

俺師認為,只有臟腑強健,才能練出真正的抗打功夫,排打抗打,不應該是由外力撞擊入手,而是要有內臟強健入手,只有內臟強度增加,那麼抗打才會自然而然地產生,而且,這內摩臟腑的真氣運行皮下時,亦會讓四肢皮下如蟻行過而發癢,此時再練四肢硬功,則事半而功倍。(至於虎豹頭的頭部內膜增厚抗擊打功夫,屬密傳,故掠過不提。)

俺師的那一套硬功,有身體各大部位的「拉氣法」,先拉氣充盈皮下,再用木棍排打,將皮下之氣「排列齊整」,順帶練出硬功,俺師道,他小時後在鄉下看殺豬,得先插一根管子進去吹氣,讓那豬皮膨風起來,與肉層脫離後才好剃毛,俺師說這殺豬的法子與練硬功得先拉氣的原理,是一致的。

先是內摩臟腑,後是貫氣四梢達到氣貫週身,俺師認為這就是週身無不丹田的練法,因為丹田是氣囊,如果能將週身都練至縮漲自如,那麼自然週身都是丹田、週身無不丹田。

心意六合拳極度強調「縮漲訣」,緣於心意拳是從氣的觀點入手練拳,這好比空手道強調「剛柔訣」、太極拳強調「虛實訣」,這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致。

俺師的這一套拳論,的確老衲也是這樣練出來的,不過俺一直很懷疑這所謂的「內臟之力」的描述是否準確?會不會是古人對於肌肉用力、或者筋膜用力的一種誤解?雖然老衲練拳是這樣練,但總覺得這種說法,很有一點玄虛的封建迷信色彩。

前幾日老妻微恙,老衲陪在她的豪華單人病房看書,正巧在看一本《羅馬教堂史》,看得魂飛天外,恰好醫師巡診進來,問老妻身體是否安好?老妻描述些微不適,醫師笑說:「妳這就是內臟痛,沒甚麼,過幾天就好。」

醫師的這句「內臟痛」,老妻聽到還沒甚麼,老衲一聽,卻是如晴天霹靂一般,把那本《羅馬教堂史》扔在旁邊,大叫一聲,連忙抓住醫師問:「你說甚麼?甚麼是內臟痛?你給俺再說一遍?」

那年輕男醫師的帥度可比韓星,瀟灑一笑解釋:「內臟痛,就是相對於肌肉痛的一種說法,如果你做仰臥起坐,那麼很容易感受到肌肉痛,但如果你跑步跑的內臟痙攣,那就叫做內臟痛了。」

醫師走後,老衲恍惚如隔世,一時間心潮洶湧,想到自己一直懷疑俺師的「以內臟之力內摩臟腑之氣」的練法,原來,那種感覺的確是內臟在動、內臟在摩,與內臟在發力,而迥異於時下西方運動科學所謂的核心肌群之力。

且不說那皮下拉進來練排打的「氣」究竟是甚麼,且說這內臟相摩持腸轉肚的感覺,的的確確,就是內臟在動的感覺,而由此知彼,環環相扣,既然內臟用力相摩是真有其事,那麼皮下貫氣,或許也是真有其事。

說完貫氣訣的拳論,還是回到十字裹橫的具體動作上,俺師傳的這把十字裹橫,第一把是上下拉開,上手用肘,與下手的手掌對拉,上手肘盡力向上頂,下手掌盡力向下撐壓,而第二把的左右橫拉,即是前手手肘貼在肋骨上,手掌向上,小臂平行於地面橫掃,而後手可下壓、也可貼在前手的手肘上加強其力。

這兩把拳,實際上就是在空中畫一個十字型拉開,俺師教打架,先教「拎手」,再教「空中畫十字」,把手「拎」在空中,那就是在空中先給對手一個定位點,而「空中十字」,則是跟打架中具體的方位踩點有關,老衲曾在《下九流江湖繪卷》中寫過一篇「奇門遁甲」,就是從這個空中定位點,與空中十字的理論上頭去慢慢推演出來的。

當然,說到打架,神經反射的速度還是佔第一位的重要性,俺師常說:「十字裹橫裏頭練一個『變』字。」,這個變,除了身上的勁力轉換之變,還有意識上空白時的身體變化之意,意識,即是神經反射,打架說穿了就是打的是神經反射,而不是力量大或速度快,由此可知意識訓練,應佔打架訓練的第一位。

把肌肉練壯發力練猛或者把腳步練快爆發力練強,這些都不是打架的重點,打架就是打一個神經反射,但這個神經反射中有視覺的反射與觸覺的反射兩種,其中觸覺比視覺的反射又快一倍,所以從起心動念的視覺反射,將對方快速拉入觸覺反射,再用觸覺反射(也就時傳統武術當中,俗稱的聽勁)打翻對手,這個過程,是打架訓練的核心,脫離此處,都離實際情況有一小段距離。

再多提一嘴,練神經反射,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拼命縮短腦袋空白的時間,另一種方式,是讓腦袋習慣空白,而在腦袋空白的狀態下仍能活動自如,這兩種訓練模式孰優孰劣,大夥可以自行思考。

這個十字裹橫的第一把,是肘往上頂,老衲曾看過UFC名將渾號蜘蛛人的在賽場中用過此招,他說那是古泰拳法中的一招,讓俺大吃一驚,後來老衲悉心研究,發現心意六合很多動作很像古泰拳,但比古泰拳更加圓潤一些。

古泰拳後來改制成擂台泰拳的東西,比如鞭腿、掃腿,頂膝等等的絕招,心意六合拳中也都有,只是擂台泰拳的腿法多半展胯,而心意拳中的腿法不展胯,這是擂台上的用腿與擂台下的用腿不同之處。

十字裹橫的第二把左右橫拉,看著沒甚麼,不過人體橫掃的力量天生就大,這是傷人肋下肝脾的絕招,很容易把人打到內出血,慎用。

這一下左右橫拉橫掃,有人稱之為橫把,也有人稱之為擰中節,不說打架,那也是對腰力的擰轉有極好的運動效果,下盤用左右弓步橫轉,或者用倒插步去向後擰麻花式的練習,都對於筋膜的開展很有好處。

橫掃這下對腰部擰轉好,上下直拉的那把,則是對肩膀、與整個背後的脊側筋膜很好,俺師常說:背上肌肉要拉開如貓,其實拉肩膀肩胛容易,要一路往下,拉到後腰後腎與命門穴,就比較難,這個十字裹橫的上下直拉動作,可以緩練慢練,慢慢將背後脊椎一節一節拔開,是養生至寶。

這兩下十字裹橫,即使不提貫氣,那也是「拔筋」的好練法,許多練熟丹田功的人,都能感覺到丹田深處似有兩根筋,這十字裹橫就是藉著直拉,與橫拉,將這兩根筋給從肚子裏拔出來,丹田功並不是玄之又玄的氣感,丹田功真的練好,是能有很實際的拔筋效果的。

老一輩說,撐筋拔骨,抽筋剝皮,才能脫胎換骨,近代傳統武學講究的「換力」,老衲向來以為不重要,練功要能撐筋拔骨、抽筋剝皮,有「質」上的轉換,才是實打實的功夫。

俺師打十字裹橫,會在上下直拉、與左右橫拉這個基本的十字型當中,再參入一個大蛇形去做轉換,他打起來刷刷刷地像是程咬金三板斧,雖然粗糙,可練熟時自有一股豪邁中帶著精妙細膩處。

俺師功夫雖好,不過老衲從不提他老人家名號,混江湖,靠自己雙拳打出來,不靠祖宗師承吃飯,俺以為,那才是一個武者的胸襟、格局,與底氣。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衲的心意六合拳的沙龍
29會員
345內容數
老衲作品集已在各通路上架 看老衲的書吧! 看一個人的書, 最能理解一個人的心聲 :)
2025/09/11
真的練懂所謂的內功拳 會有一種對於生命的感動 不是體力 也不是蠻力 就是一種渾身的筋膜肌肉都熔合成一大塊的感覺 一舉手 一投足 都是渾身一起動 一發力 彷彿可以聽見體內嘎崩的聲響 身形隨心而動 或閃或騰或雲或晃 都是帶著團勁凝勁橡皮勁的 不要說身法與勁法
Thumbnail
2025/09/11
真的練懂所謂的內功拳 會有一種對於生命的感動 不是體力 也不是蠻力 就是一種渾身的筋膜肌肉都熔合成一大塊的感覺 一舉手 一投足 都是渾身一起動 一發力 彷彿可以聽見體內嘎崩的聲響 身形隨心而動 或閃或騰或雲或晃 都是帶著團勁凝勁橡皮勁的 不要說身法與勁法
Thumbnail
2025/08/25
系統講解心意六合拳二十四把18-鷹捉 作者:老衲 心意六合拳中的鷹捉,一般來說分為大的鷹捉與小的鷹捉;大的鷹捉就是在鷹捉收勢中的那一下鷹捉,而小的鷹捉就是老譜中拳訣「起手鷹捉是真傳」的鷹捉。 鷹捉無分大小,起手,都是五指張開、如抓一球、或如抓頭蓋骨狀,且後手的虎口放在前手的手腕上(也有人放
Thumbnail
2025/08/25
系統講解心意六合拳二十四把18-鷹捉 作者:老衲 心意六合拳中的鷹捉,一般來說分為大的鷹捉與小的鷹捉;大的鷹捉就是在鷹捉收勢中的那一下鷹捉,而小的鷹捉就是老譜中拳訣「起手鷹捉是真傳」的鷹捉。 鷹捉無分大小,起手,都是五指張開、如抓一球、或如抓頭蓋骨狀,且後手的虎口放在前手的手腕上(也有人放
Thumbnail
2025/08/23
系統講解心意六合拳二十四把17-頭把意 作者:老衲 說「頭把意」這把前,先說一件小小往事。 記得有一年,老衲還在江湖上名聲未顯,還只是小衲時,一次在老拳師的場子陪座閒聊,席中老拳師的前後期學生徒弟都在,大夥天南地北,暢所欲言,各自說起世界上各種武術優劣,最後讓老拳師做一個總結。 那老拳師
2025/08/23
系統講解心意六合拳二十四把17-頭把意 作者:老衲 說「頭把意」這把前,先說一件小小往事。 記得有一年,老衲還在江湖上名聲未顯,還只是小衲時,一次在老拳師的場子陪座閒聊,席中老拳師的前後期學生徒弟都在,大夥天南地北,暢所欲言,各自說起世界上各種武術優劣,最後讓老拳師做一個總結。 那老拳師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包含以前嘗試的,我肯定試超過20種以上「新奇口味」的餅乾,但現在的「新奇口味」像雨後春筍般,多到我疲乏了。所以這次雙11,我要怎麼買呢?
Thumbnail
如果包含以前嘗試的,我肯定試超過20種以上「新奇口味」的餅乾,但現在的「新奇口味」像雨後春筍般,多到我疲乏了。所以這次雙11,我要怎麼買呢?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權杖十|肩頸不適、頭痛欲裂 男子以異樣的方式,雙手環抱著十根權杖,踩著艱辛的步伐走向城鎮。可能是權杖太重,或是他已經走了很久,又或者是因為他用了錯誤的方式,導致在抵達終點前就已身心俱疲。但不管怎麼看,他都是個負責任的人,努力將權杖送達終點。
Thumbnail
權杖十|肩頸不適、頭痛欲裂 男子以異樣的方式,雙手環抱著十根權杖,踩著艱辛的步伐走向城鎮。可能是權杖太重,或是他已經走了很久,又或者是因為他用了錯誤的方式,導致在抵達終點前就已身心俱疲。但不管怎麼看,他都是個負責任的人,努力將權杖送達終點。
Thumbnail
訓練總有訓練的方法跟場合,有些事情是不能直接硬上的。
Thumbnail
訓練總有訓練的方法跟場合,有些事情是不能直接硬上的。
Thumbnail
本文章分享臥推動作的注意事項,包括身體姿勢、槓的位置及手臂旋轉角度等,並介紹阿茗教練一對一教學招生訊息。
Thumbnail
本文章分享臥推動作的注意事項,包括身體姿勢、槓的位置及手臂旋轉角度等,並介紹阿茗教練一對一教學招生訊息。
Thumbnail
槓鈴臥推時,軀幹的控制非常重要。如果身體有偏移或旋轉,可以藉由調整胸腔與骨盆之間的肌肉,腹斜肌、背肌等互相協調,讓軀幹產生一個較少歪斜的圓柱體。此外,提供了一對一教學和身體控制訓練課程,幫助提高身體控制能力和動作多樣性,降低運動受傷風險。
Thumbnail
槓鈴臥推時,軀幹的控制非常重要。如果身體有偏移或旋轉,可以藉由調整胸腔與骨盆之間的肌肉,腹斜肌、背肌等互相協調,讓軀幹產生一個較少歪斜的圓柱體。此外,提供了一對一教學和身體控制訓練課程,幫助提高身體控制能力和動作多樣性,降低運動受傷風險。
Thumbnail
2023名古屋AOK講習會筆記·五
Thumbnail
2023名古屋AOK講習會筆記·五
Thumbnail
本期節錄6篇文章,因為訊息量有點多 所以分成上中下三篇,簡單的進行歸類 上篇主軸著重於練拳的觀念 中篇主軸放在兵器 下篇主軸放在人物 上篇3篇文章,拆成2份PDF 名稱分別是【養生三昧人生妙藥】、【運用之妙 存乎一心】以及【論誠意和內家氣功】 養生三昧的副標:頭要冷、腹要空、脚要暖
Thumbnail
本期節錄6篇文章,因為訊息量有點多 所以分成上中下三篇,簡單的進行歸類 上篇主軸著重於練拳的觀念 中篇主軸放在兵器 下篇主軸放在人物 上篇3篇文章,拆成2份PDF 名稱分別是【養生三昧人生妙藥】、【運用之妙 存乎一心】以及【論誠意和內家氣功】 養生三昧的副標:頭要冷、腹要空、脚要暖
Thumbnail
本期節錄3篇文章,拆成2份PDF 1篇是和練拳的觀念相關,另1篇就是上一期的【八極引玉】的續集 和練拳的觀念相關,一共有2篇文章,名稱分別是【練拳深入才懂得珍惜】與【聰明】 這2篇文章都放在同一個PDF檔中 放眼這些觀念,除了放在拳術的鍛鍊上有所幫助外,對人生處世上也是有相通 學生時期看了
Thumbnail
本期節錄3篇文章,拆成2份PDF 1篇是和練拳的觀念相關,另1篇就是上一期的【八極引玉】的續集 和練拳的觀念相關,一共有2篇文章,名稱分別是【練拳深入才懂得珍惜】與【聰明】 這2篇文章都放在同一個PDF檔中 放眼這些觀念,除了放在拳術的鍛鍊上有所幫助外,對人生處世上也是有相通 學生時期看了
Thumbnail
以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來說,「野馬分鬃」與「摟膝拗步」是兩招能讓人熟悉步法與手腳配合的基礎招式,可以一走再走。之前,我已經寫過〈野馬分鬃〉為題的詩,此次,就以〈摟膝拗步〉為詩的名稱吧!
Thumbnail
以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來說,「野馬分鬃」與「摟膝拗步」是兩招能讓人熟悉步法與手腳配合的基礎招式,可以一走再走。之前,我已經寫過〈野馬分鬃〉為題的詩,此次,就以〈摟膝拗步〉為詩的名稱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