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富汗北方的群山之間,有一個名叫「卡薩爾」的小村莊。那裡的天總是藍得發亮,雪山上的風輕柔又乾淨。
然而,戰爭的聲音卻常常在遠方回盪——那是孩子們學會害怕的聲音。
村裡的男孩阿米爾(Amir)今年十歲。他的家被戰火燒過,只剩下半堵牆。但在那堵牆上,掛著一個他親手做的藍色風箏。
一、會唱歌的風
阿米爾最喜歡的,是放風箏。
每到風大的日子,他會跑到山坡上,用舊衣布拼成的風箏迎風飛起。
那藍色,是他母親留下的布料。母親在他五歲那年離開,臨走前摸著他的頭說:
「記得,當妳看到天上的風箏,就像我在風裡抱著妳。」
每當風箏飛起,他就覺得世界沒有那麼壞。
即使山下有煙、村口有士兵、夜裡有爆炸聲,只要他抬頭,看到那一抹藍,就會笑。
有一天,他在山坡上放風箏時,看見一隻小鳥摔在地上。那鳥的翅膀受傷,瑟縮地抖著。
「別怕,我不會傷妳。」阿米爾輕輕用手捧起牠。
那是隻白胸山鷹,眼睛很亮,像一顆會跳動的星。
他帶回家,用舊布包裹牠,還給牠取名叫薩米拉(Samira)。
二、藍色風箏與小鳥
戰爭的日子很難過。電力常常斷,水也要排隊領。
但每天清晨,阿米爾都會到牆邊,對薩米拉說:「今天的風會帶我們飛得更高。」
薩米拉的翅膀慢慢康復。牠會站在窗邊,看著阿米爾修理風箏。
一天,阿米爾忽然聽見村口傳來巨大的轟鳴。人們慌忙逃竄。
他跑到窗邊,只見煙塵捲起,房屋倒塌。
他抓起風箏和薩米拉,想往外跑,卻被奶奶一把拉住。
「阿米爾,不要出去!那裡太危險!」
他咬著嘴唇:「可是我的朋友們在那裡!」
奶奶流著眼淚:「孩子,妳要活下來,因為總有人在等著妳的光。」
阿米爾停下腳步,心裡亂成一團。那夜,他抱著藍色風箏睡不著。
三、夜裡的祕密聲音
半夜,薩米拉忽然啾啾叫著,拍打翅膀。阿米爾睜眼,看到風箏在牆邊微微晃動,像被風牽引。
他走過去,聽到一個溫柔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風在說話呢,阿米爾。別害怕,風能帶走痛苦,也能帶回希望。」
那聲音像母親。
阿米爾抬頭,窗外的天空佈滿星星。薩米拉飛起來,在屋裡盤旋,羽毛發出淡淡光。
他心中忽然有了勇氣。
「我要讓整個村莊看到藍天,我要讓風箏飛回去!」
四、風箏飛過戰火
隔天早上,阿米爾帶著風箏上山。
山下的村莊還在冒煙,但他沒有停下。
他放出風箏,風呼呼地刮過,帶著灰塵和焦味。
藍色的布在空中顫動,一度被風壓低,但又重新升起。
「飛啊!」阿米爾大喊,「越過煙,越過恐懼!」
就在那時,一道微光從風箏中閃出,化成藍色的線,指向遠方。薩米拉振翅跟上,在空中盤旋。
村裡的人們看到天空出現一隻藍風箏和一隻白鳥,忍不住停下腳步。
孩子們抬頭,大人們也抬頭。
那一刻,沒有人再聽見槍聲,只有風聲。
風在他們耳邊說著溫柔的語言:
「記得希望,記得你們還在彼此身邊。」
五、願望的風
數日後,戰火暫歇。村民們回到廢墟,開始重建。
有人在倒塌的牆上掛上布條,有人畫上花。 孩子們用石頭堆成心形,說那是「希望的石」。
阿米爾則用剩下的布,再做了一個更大的藍風箏。這次,他讓村裡的孩子一起幫忙。
他說:「這不是我的風箏,是我們的。當它飛起時,所有人都能看到——戰爭不能奪走我們的藍天。」
薩米拉飛到他肩上,啾啾地叫。
他微笑:「對,這是妳的家,也是我們的家。」
當新的藍風箏飛上天,所有孩子都歡呼。
風又開始唱歌,像在替這片土地祝福。
六、藍天之下
幾年後,阿米爾長大了,成了一名修風箏的青年。
他常對別人說:「風箏不只是玩具,它是心的翅膀。」
每年春天,村裡都會舉行「藍天節」。那天,人們放飛無數風箏,整個天空像被溫柔的夢覆蓋。
有一次,一位旅人經過,問他:「你為什麼只做藍色的風箏?」
阿米爾笑著回答:
「因為那是母親的顏色,也是希望的顏色。」
他抬頭望向天空。無數藍色的風箏在風裡舞動,陽光灑在其上,彷彿萬千小鳥一同展翅。
七、永不墜落的風箏
有孩子問他:「阿米爾叔叔,風箏會不會掉下來?」
他蹲下來,摸摸孩子的頭:「會啊,風總會停的。可重要的不是它會不會掉,而是——」
他指向天邊:「當它飛起時,我們都相信過光。」
那一刻,薩米拉的後代從天空飛過,白色的羽毛在陽光下閃爍。
一片羽毛輕輕落在阿米爾手上,他微笑著,把它綁在風箏上。
「這樣,它就會飛得更遠,也會永遠回來。」
風再次起,藍色風箏升空。村莊的孩子們在山坡上追逐,笑聲回蕩在雪山之間。
天空裡,藍色、白色交織,像極了母親的懷抱。
🌿後記
人們說,在阿富汗的某個小村莊,偶爾能看到一隻永遠不墜的藍風箏。
不管戰火怎麼變,風箏總會飛回那片山谷。
也許,那是阿米爾的風箏。
也許,那是他母親的祈禱。 也許,那只是風,帶著每個人心裡的希望,在天空自由地唱歌。
💠寓意
這個童話象徵著:
希望如風,永遠存在於人心;
記憶與愛能跨越戰火與時間;
哪怕世界破碎,只要還有一個孩子願意仰望天空,光就不會滅。

小鳥與藍色風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