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前曾說到過,在十字軍攻破君士坦丁堡後,東羅馬菁英終於信心粉碎,開始懷疑人生、不,懷疑羅生的處境。
對於這個外人當家、帝國裂解的情狀,菁英之間於是出現這樣一派的論點:「羅馬已經解體啦,接受現實吧。」
在東羅馬的繼承國伊比魯斯專制國中,就有兩位主教都持這樣的觀點,John Apokaukos和 George Bardanes。
他們基本立場是這樣的:
羅馬人自己的罪過太過沉重,所以才遭受帝國解體的責罰。
大家應該做的,是接受帝國裂解成好幾個小國的現實,「大家都去統治各自的斯巴達」,並且變成一個由共同的希臘教會、文化維持的鬆散共同體。
為什麼伊比魯斯內會冒出這樣的觀點,除了大家心灰意冷外,也與冷酷的政治現實有關。
伊比魯斯在奪回希臘大城塞薩羅尼基後,統治者迪奧多羅.科穆寧.杜卡斯「稱帝加冕」,但在這之前,小亞細亞的繼承國尼西亞已經宣稱自己是東羅馬正統且唯一的皇帝很久了。
於是,John Apokaukos和 George Bardanes的言論,其實也是在回應尼西亞的「天空無二日,羅馬無二君」的宣稱:時代變了老哥,吾皇跟陛下您一樣正統。
雖然在東羅馬群雄並起的最後,還是由堅持正統意識形態的尼西亞帝國得勝,但當東羅馬並且是教會高層居然有人會提出這樣的見解,其實我們就可以感受到了:
時代確實變了,即使1261年尼西亞光復君士坦丁堡,宣稱再造羅馬,它也不可能再把時針往回撥轉了。
&
圖片來源:Gemini AI
資料來源:
Michael Angold, "The Fourth Crusade: Events and Context", Pearson Education, 2003, p. 207.
Yannis Stouraitis, "Reinventing Roman Ethnicity in High and Late Medieval Byzantium", medieval worlds comparative &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2017 No.5, p.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