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老人,不靠命好,而是準備得早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看了《遠見雜誌》的一份「台灣超高齡社會大調查」,有幾個數字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民眾對於變老的前兩大擔憂分別是:89.3%的人擔心健康、67.7%的人擔心經濟。有4成民眾沒有做理財規劃,而在有規劃的人當中,又有超過27%自認進度落後。更現實的是,近8成民眾表示,退休後主要收入來源是勞保或勞退,其次才是自己的儲蓄與投資。

其實我有點納悶,ㄧ堆人投資買股,是在買什麼?難道擔心沒買會FOMO?

不為退休做準備才該要FOMO吧!

既然最擔憂的是健康與經濟,那提早做準備,絕對是必然的。

健康是首要之務。沒有健康,你會花更多錢,也失去自由。

但光有健康還不夠,因為沒有錢的健康,只能活著,不能選擇怎麼活。

我常說,人生下半場的「財務自由」不在於你有多少錢,而在於你能不能有選擇的權利。

有健康、有錢,才有成為「上流老人」的底氣。

有健康、沒錢,還能當個「活力老人」,用時間、技能、熱情去換取收入。

有錢、沒健康,就成了「躺平老人」,只能花錢養病、靠人照顧。

沒健康、又沒錢,那就真成了「下流老人」,只能被無情的生活推著走。

「上流老人」是命好,那是因爲人家早就開始準備力爭上流了。

我常說,有兩個檢查要定期做:

一個是身體健康檢查,另一個是財務健檢。

提早發現問題,才能提早治療。

身體健康檢查,去醫療院所就能安排。

財務健檢,很多人卻不知從何著手。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開始,也可以找我。我會幫你、陪你一起檢視財務現況,幫你看見風險、找出理財方向,

讓你在人生下半場,活得更有底氣,也更安心。


我是一名退休理財規劃顧問(RFA),提供以下服務

♦️財務健檢,優化財務體質

♦️勞保/勞退/國保解析

♦️退休目標與需求分析

♦️退休理財規劃與資產配置諮詢

♦️保險與長照規劃諮詢


如果你有相關的疑問

歡迎加入Line官方帳號與我連絡

https://page.line.me/921htyrv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齡生活筆記
22會員
122內容數
在媒體圈打滾二十多年,耕耘投資理財及健康醫療領域。不滾了!50+後成為創齡實習生,學習和探索自己人生下半場,實踐創齡生活,製播《創齡生活筆記》Podcast節目,也成為一名退休理財顧問。
創齡生活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10/13
本文探討傳統觀念中母親「犧牲奉獻」的形象,指出過度犧牲可能導致情緒勒索和照顧者疲勞。作者藉由親友的經驗,強調女人懂得照顧自己、保持快樂,更能為家庭帶來幸福。文章提供四個練習:專屬時間、學會分工放手、自我檢視、接受幫助,鼓勵讀者在人生下半場改寫對「愛」的定義,以更健康的方式表達愛,成就自在幸福的家庭。
2025/10/13
本文探討傳統觀念中母親「犧牲奉獻」的形象,指出過度犧牲可能導致情緒勒索和照顧者疲勞。作者藉由親友的經驗,強調女人懂得照顧自己、保持快樂,更能為家庭帶來幸福。文章提供四個練習:專屬時間、學會分工放手、自我檢視、接受幫助,鼓勵讀者在人生下半場改寫對「愛」的定義,以更健康的方式表達愛,成就自在幸福的家庭。
2025/10/11
熟齡族除了預備醫療金、旅遊金,更應該預備一筆「請客的錢」,這筆錢是用來投資情感、維繫關係、創造家人朋友間共享時光的基金。透過大方的請客,傳遞對家人的重視與關心,讓關係加溫,避免因計較金錢而使關係疏遠。
2025/10/11
熟齡族除了預備醫療金、旅遊金,更應該預備一筆「請客的錢」,這筆錢是用來投資情感、維繫關係、創造家人朋友間共享時光的基金。透過大方的請客,傳遞對家人的重視與關心,讓關係加溫,避免因計較金錢而使關係疏遠。
2025/09/25
本文分享作者從年輕時短線操作股票、基金,到50歲後轉向長期投資,並透過資產配置與再平衡維持財務穩定的經驗。文中提到,長期投資能抵禦股市短期波動,且資產配置如同人生的韌性,有助於應對不確定性。
2025/09/25
本文分享作者從年輕時短線操作股票、基金,到50歲後轉向長期投資,並透過資產配置與再平衡維持財務穩定的經驗。文中提到,長期投資能抵禦股市短期波動,且資產配置如同人生的韌性,有助於應對不確定性。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全球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已逼近至必須面對,過往世代的社會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 近三十年內,小家庭的情況也是一種趨勢,身為長輩的若能幸運的漸漸老化沒有其他重症,是長者與晚輩的福氣,不過相對這樣的人口也逐漸增長,甚至會超過這樣的比例。 夾在中間像是三明治一樣,上有長輩、下有晚輩要照顧的話,除非經濟無虞,
Thumbnail
全球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已逼近至必須面對,過往世代的社會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 近三十年內,小家庭的情況也是一種趨勢,身為長輩的若能幸運的漸漸老化沒有其他重症,是長者與晚輩的福氣,不過相對這樣的人口也逐漸增長,甚至會超過這樣的比例。 夾在中間像是三明治一樣,上有長輩、下有晚輩要照顧的話,除非經濟無虞,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Thumbnail
 日本是全世界最老的國家,雖然做事嚴格龜毛的日本人,早在八0年代初期就開始積極為現今這超老齡化社會做準備,但是遇到九0年代泡沫經濟瓦解後,因為經濟成長的停滯,使得原先做好的萬全準備也出現捉襟見肘的窘境,這可以從日本社會創造出來的新名詞可以了解。   
Thumbnail
 日本是全世界最老的國家,雖然做事嚴格龜毛的日本人,早在八0年代初期就開始積極為現今這超老齡化社會做準備,但是遇到九0年代泡沫經濟瓦解後,因為經濟成長的停滯,使得原先做好的萬全準備也出現捉襟見肘的窘境,這可以從日本社會創造出來的新名詞可以了解。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超高齡社會」一般指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的社會。此一術語通常用以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其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並且已達相對較高水平。「超高齡社會」的特點是老年人口的占比飆高,並且經常伴隨社經和醫療挑戰。亟需政府和社會各界預為籌繆,以應對激增的需求和社會劇烈的變化。
Thumbnail
「超高齡社會」一般指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的社會。此一術語通常用以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其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並且已達相對較高水平。「超高齡社會」的特點是老年人口的占比飆高,並且經常伴隨社經和醫療挑戰。亟需政府和社會各界預為籌繆,以應對激增的需求和社會劇烈的變化。
Thumbnail
1965-1980年出生的人,有三分之一還要負擔21歲以上小孩的生活?要照顧父母、也要呵護成年小孩的「三明治」壓力,打亂這些中年人的退休計畫。這是美國研究,但也很可能是台灣未來的趨勢。 這個國外稱為X世代的年齡層,如果放在台灣,也是享受到經濟起飛(小時候就有雞腿吃?),然後出社會時已經進入網路
Thumbnail
1965-1980年出生的人,有三分之一還要負擔21歲以上小孩的生活?要照顧父母、也要呵護成年小孩的「三明治」壓力,打亂這些中年人的退休計畫。這是美國研究,但也很可能是台灣未來的趨勢。 這個國外稱為X世代的年齡層,如果放在台灣,也是享受到經濟起飛(小時候就有雞腿吃?),然後出社會時已經進入網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