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哲學 No.3|能在家,誰會想去安養院?〉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副標:有些現實,無法逃避,只能學著理解。

raw-image

在照顧現場,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能在家,誰想去安養院?」

大部分家屬,都是非常無奈的簽入住同意書。

愛與現實的距離,其實只差那一份「無力」。

有時候,我們不是不孝,而是再也撐不下去了。

有一次,一位媳婦在臉書上拍影片批評她婆婆住的安養院,

她哭著說:「他們把我婆婆綁起來、還限制她吃水果,我真的覺得她很可憐!」

留言區一片聲援,大家都罵機構冷血。

但我心裡卻在想——

如果她真的每天在現場看著婆婆的狀況,

她就會知道,那些看似「不近人情」的措施,

其實都是為了讓老人家活下去。

所謂的「綁」在專業上叫做約束。

它不是懲罰,而是保護。

能伸進兩指的空間、兩小時就要鬆開一次、要觀察血液循環、末梢溫度與意識狀況——

每一個細節都是照顧團隊心裡的壓力。

沒有人喜歡做這樣的事,

但如果不這麼做,長輩可能會跌倒、拔管、甚至意外死亡。

這些決定,不是冷血,而是沉重。

我也聽過護士抱怨:

有家屬常常帶高糖分的水果、蛋糕來給糖尿病長輩吃,

血糖飆高後再罵機構「藥沒調好」。

護士嘆氣說:「我們是在救命,不是在壞他們的興。」

這些矛盾,外人看不見,但照顧現場天天都在上演。

每當這時,我總會想到那句話:

「長照機構能代替的是照顧,不是孝道。」

家人送長輩入住,不是遺棄,而是一種現實的取捨。

因為有了專業照顧,孩子才能放心上班、媳婦才能睡個好覺、

而長輩也能在安全的環境中安穩生活。

誰不希望父母留在身邊?

但有時候,「放手」才是另一種陪伴。

我相信大多數人不是不孝,

而是被現實、責任、與愛的重量壓得喘不過氣。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學習,如何在無力中繼續愛。

💬結語・給每一位照顧者

你或你身邊的人,也曾經為「要不要送安養院」而糾結嗎?

那不是拋棄,而是另一種盡力。

也許,我們都該學著理解——

那些看似殘酷的選擇,其實藏著最深的溫柔。

🌸會員感謝小語

謝謝願意加入《吳佳潔・長照哲學》的你。

每一次照顧與被照顧的相遇,

都是一段關於人性與勇氣的練習。

如果妳/你願意,也讓我們一起,

用文字陪伴這個需要溫柔的世界。

raw-image

#長照哲學 #安養院 #照顧者心聲 #現實與愛 #人性觀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佳潔 長照哲學・易經・決策 寫給每個正在照顧與被照顧的人
1會員
7內容數
我在長照領域工作八年,從居家服務到安養院管理,都親眼看過照顧的辛苦與愛的真實。 這些年,我學會的不只是專業,而是如何面對老去、放下與陪伴。 〈長照哲學〉寫人文與情感,〈長照易經〉談智慧與覺察,〈長照決策〉聚焦制度與管理。 這三個面向,構成我對長照的整體理解。 我寫下這些故事,想讓更多人看見照顧背後的人性與溫度。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第6章 照顧終局的需求及行動
Thumbnail
第6章 照顧終局的需求及行動
Thumbnail
越是在低潮處,越是直見本心的時候。
Thumbnail
越是在低潮處,越是直見本心的時候。
Thumbnail
加護病房會客時間是有限制的,家屬們可以在這段時間裡與病人見面,但要注意不要打擾病人休息。文章中述說了一位阿嬤在會客時間探望她昏迷的老伴的場景,讓人深感傷感與陪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加護病房會客時間是有限制的,家屬們可以在這段時間裡與病人見面,但要注意不要打擾病人休息。文章中述說了一位阿嬤在會客時間探望她昏迷的老伴的場景,讓人深感傷感與陪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讓長輩在熟悉的家臨終,聽起來簡單,但執行起來卻不容易,更常聽到的,是在醫院嚥下最後一口氣;又或者是,從醫院返家的途中斷氣。而「在家離世」這件看似簡單不過的事情,變成許多長者遙不可及的夢想。
Thumbnail
讓長輩在熟悉的家臨終,聽起來簡單,但執行起來卻不容易,更常聽到的,是在醫院嚥下最後一口氣;又或者是,從醫院返家的途中斷氣。而「在家離世」這件看似簡單不過的事情,變成許多長者遙不可及的夢想。
Thumbnail
繼「當家人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我該怎麼陪伴?」之後的〈附錄篇〉,想補充閒人與讀者訊息往返時,除了「如何陪伴」之外,其他也帶給我極大反思的面向。其中包含:關於父母的說教與情勒、關於求助專業醫療、關於感受不到愛,還有讀者想提醒父母的話。
Thumbnail
繼「當家人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我該怎麼陪伴?」之後的〈附錄篇〉,想補充閒人與讀者訊息往返時,除了「如何陪伴」之外,其他也帶給我極大反思的面向。其中包含:關於父母的說教與情勒、關於求助專業醫療、關於感受不到愛,還有讀者想提醒父母的話。
Thumbnail
專業評估、評估環境、專業指導、您有這些困擾嗎?照顧家人或照顧長輩的困擾,想自己照顧,但是不會照顧、沒有專業的知識,環境是否友善老人、家人的健康。交由照顧管家團隊協助您。專業指導、專業評估、環境協助。 親人、病人的離開 學會獨處、孤獨 認知心靈歷程 面對親人或病人的離開,學會獨處和理解
Thumbnail
專業評估、評估環境、專業指導、您有這些困擾嗎?照顧家人或照顧長輩的困擾,想自己照顧,但是不會照顧、沒有專業的知識,環境是否友善老人、家人的健康。交由照顧管家團隊協助您。專業指導、專業評估、環境協助。 親人、病人的離開 學會獨處、孤獨 認知心靈歷程 面對親人或病人的離開,學會獨處和理解
Thumbnail
在照顧精神疾病家人的路上,很多家屬都會考慮要不要入住康復之家。但是,該如何決定要不要入住康復之家?如何尋找和選擇康復之家?入住前要做什麼準備?諸多來電中,我們聽見了家屬焦慮。因此,我們與接線志工們一起整理彼此的經驗知識,書寫成兩篇文章,期待提供讀者一些參考方向。
Thumbnail
在照顧精神疾病家人的路上,很多家屬都會考慮要不要入住康復之家。但是,該如何決定要不要入住康復之家?如何尋找和選擇康復之家?入住前要做什麼準備?諸多來電中,我們聽見了家屬焦慮。因此,我們與接線志工們一起整理彼此的經驗知識,書寫成兩篇文章,期待提供讀者一些參考方向。
Thumbnail
在帶媽離開隔離病房的同時,我也手忙腳亂地找了一名看護幫忙。
Thumbnail
在帶媽離開隔離病房的同時,我也手忙腳亂地找了一名看護幫忙。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