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超覺行銷」的面紗:深度剖析一場高價課程中的心理圍獵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前言:揭開「超覺行銷」的糖衣

「超覺行銷」是一套分為兩階段、合計索價近27萬台幣(超一14.5萬,超二12.5萬)的高價課程,其宣稱整合了管理學與心理學的十年精華。然而,深入剖析其運作模式後,我們所見的並非商業賦能,而是一場精心布局的心理圍獵,一個運用「強制說服(Coercive Persuasion)技術的典型範本。

本文旨在以心理分析與高壓團體行為模式的專業視角,系統性地拆解該課程所運用的心理操控手法。這些手法環環相扣,其最終目的並非啟發學員,而是透過系統性地擊潰其個人意志與心防,使其陷入順從、依賴的病態心理,進而投入更多金錢,最終淪為組織封閉利益生態圈中的被剝削者。理解這些手法的運作原理,是建立有效辨識力與防禦能力的關鍵第一步。

--------------------------------------------------------------------------------

1. 心理擊潰與重建:瓦解個人意志的第一步

課程的初始階段,是透過一系列精神虐待手段,執行心理學上的「自我剝離」(Ego Stripping),摧毀學員既有的自我認同與價值體系,為後續的價值觀植入與思想重塑鋪平道路。

1.1. 手法一:公開羞辱與人格打擊

此手法蓄意執行公開羞辱,旨在瞬間粉碎學員的心理防線,使其陷入認知失調與自我懷疑。

  • 輪番上陣的指責:課程開場,隊長與講師便輪番上陣,對學員進行高強度的公開指責與人身攻擊。講師會指著學員鼻子破口大罵、用力敲打其胸膛,並使用「不配當男人」等極具人格貶損的字眼。
  • 瓦解自尊與防衛:這種突如其來的攻擊,是一種旨在使目標心理防衛機制在短時間內崩潰的休克療法。它能迅速繞過理性思辨,製造困惑、無助與自我否定的情緒,從而剝奪其獨立判斷能力。
  • 精準鎖定脆弱時刻:課程精準地鎖定學員身心俱疲的脆弱時刻來強化打擊效果。例如,作者在剛下紅眼航班、精神不濟的狀態下立即被捲入叫罵環節,此時的心理承受力最低,最容易被擊垮。

1.2. 手法二:製造情緒耗竭與剝奪感

透過剝奪基本生理需求與製造極度疲勞,課程旨在從生理層面削弱學員的批判性思考能力。透過誘導嚴重的睡眠剝奪與營養壓力,該課程系統性地損害了前額葉皮質的功能——這是大腦負責理性判斷與衝動控制的中樞。上午在叫罵中度過,午餐未完便被要求打電話推銷,下午則是暴力的肢體活動,第一天甚至不提供晚餐。這創造了一種高度的易受暗示狀態,參與者在神經學上已被預設為更容易不加批判地接受外部指令。

1.3. 手法三:「死而復生」的感恩陷阱

在經歷了連串的打擊、羞辱與疲勞轟炸後,課程會突然給予短暫的認可或獎勵,例如隊伍拿到冠軍或被允許吃一頓好飯。這種「打一巴掌再給一顆糖」的循環,在心理學上稱為「間歇性強化」(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是形成「創傷連結」Trauma Bonding)的關鍵機制。學員會將這種解脫的強烈快感錯誤地歸因於施虐者(老師、助教),並對其產生不理性的感激與依賴,誤以為是組織幫助自己實現了「突破」與「成長」。

總結而言,此階段的心理擊潰並非隨機的虐待,而是為創造一個高壓服從環境、讓學員放棄個人意志所進行的系統性人格瓦解工程。

--------------------------------------------------------------------------------

2. 製造高壓與服從:團體動力學的惡意應用

在學員個人意志被瓦解後,課程便利用精心設計的群體壓力與規則,迫使其融入團體的集體意志,徹底放棄個人判斷。

2.1. 手法四:淘汰機制的恐懼統治

「淘汰機制」是製造恐懼與內部猜忌的核心工具,其運作流程精密且殘酷,旨在建立組織的絕對權威。

raw-image

2.2. 手法五:永不間斷的業績競賽

此手法將學員的精力完全導向為組織創造收益,其本質是利用同儕壓力進行的財務勒索。

  • 每日推銷任務:課程期間,每天都有指定的推銷任務(美其名為「傳愛」),從AQ課程到POP全系列課程,無所不包。
  • 轉移焦點與同儕壓力:競賽模式將學員的注意力從批判課程內容,轉移至達成業績目標的焦慮上。在團隊榮譽的綁架下,學員會被迫耗盡自己所有的人脈網絡。
  • 變相的財務勒索:若業績不達標,學員會被強烈暗示「傳愛給自己」,也就是自己刷卡簽單。這實質上是一種精密的財務勒索,將未達標的壓力直接轉化為學員的個人財務損失。

在透過心理恐懼建立起絕對服從的氛圍後,課程隨即將操控手段升級,引入經過計算的身體危險,以鍛造更難以切斷的創傷連結。

--------------------------------------------------------------------------------

3. 身體暴力與極限挑戰:偽裝成「突破」的危險活動

此階段的目的,是透過涉及身體傷害與安全疏失的活動,利用強烈的生理創傷記憶來鞏固組織的控制權。

3.1. 手法六:常態化的肢體暴力

課程中的「搶枕頭」活動,其本質是一場被合理化的、有組織的暴力衝突。其暴力程度遠超遊戲範疇,導致多起嚴重傷害事件:

  • 一位新加坡同學當場骨折,需緊急搭乘醫療專機返國進行手術。
  • 另一位學員被踹斷小骨,當場送往急診。
  • 作者本人的左肋骨被重擊,造成長期性的副作用。

課程非但未制止暴力,反而將其合理化為一種精神考驗。助教與隊長甚至直接鼓勵作者「以暴力回擊」,並將其不願施暴的行為曲解為「沒有為團隊著想」。這種做法旨在系統性地扭曲學員的價值觀,使其接受並內化暴力,視之為達成目標的常態手段。

3.2. 手法七:高風險的「過火」儀式

金山的「過火」儀式是一場將學員置於極度危險之中的偽裝儀式,堪稱一次精心策劃的傷害行為。

  • 致命的場景:現場設有一條長達5米的燒紅碳火道,宛如地獄入口。主辦方一度宣稱溫度高達600度,後又輕描淡寫地改口為200度
  • 零安全措施:最令人髮指的是,現場完全沒有任何醫護人員待命。唯一的「安全措施」僅是兩池冷水,對於可能發生的嚴重燒燙傷形同虛設。
  • 真實的傷害與冷血的回應:儀式中,有女生當場被燙傷尖叫,腳底瞬間起滿水泡;更有男生中途摔倒,膝蓋直接烙進火炭中,空氣中甚至瀰漫著皮膚燒焦的氣味。面對這些真實的傷害,主辦方非但沒有提供專業救助,反而冷酷地宣稱:「這是個人的業障顯現。」

這類高風險儀式並非為了「成長」,而是為了製造強烈的創傷記憶與虛假的「共患難」情感連結。它是一次蓄意的危險暴露,將身體的傷害重新詮釋為靈性的失敗,從而讓成功完成的學員產生征服恐懼的虛假成就感,更加盲目地信服主辦方的絕對權威。

這些精心設計的身心創傷,最終都服務於一個核心目的——將學員徹底工具化,使其成為組織源源不絕的斂財管道。

4. 財務剝削與關係綁架:打造封閉的利益生態圈

在學員的身心被徹底控制後,課程的最終目的 ~ 系統性的財務剝削與關係綁架便昭然若揭。

4.1. 手法八:強迫銷售與自我買單

以「賣書」活動為例,此手法的剝削本質展露無遺。學員被要求銷售一整箱主辦人的著作《活在真心的國度》,但無論最終銷售成果如何,剩餘的書都必須由學員自己全額買下。所有書款早已預先繳清,且不允許退書或給予任何折扣。這並非銷售訓練,而是將組織的產品庫存壓力與銷售成本,巧妙地轉嫁給受害者的剝削行為。

4.2. 手法九:「POP利益生態圈」的雙重標準

課程表面上禁止學員間的商業往來,實則建立了一個基於權力不對等的內部剝削鏈。

raw-image

作者的親身經歷是此潛規則的最佳例證:其隊長(資深學姐)要求以高達三成的抽成(遠超作者商品15%的利潤),讓商品在她的平台上架。當作者基於商業邏輯與法規拒絕後,對方竟以「不給學姐面子」、「當初淘汰你是對的」等理由進行羞辱與報復,且繼續在其它課程中延續同一個話題。這種雙重標準破壞了學員間的信任,並形成了一個由上至下的剝削結構,讓新人成為資深學員與組織的利益供給者。

上述所有手法層層遞進、環環相扣,最終形成了一套與高壓團體(或稱邪教)高度相似的思想改造與心靈控制系統。

--------------------------------------------------------------------------------

5. 總結:識別心靈操控的防禦指南

綜合來看,「超覺行銷」課程運用了一系列經典的心理操控手法,其核心模式可歸納為一個清晰的剝削鏈條。

手法歸納

  1. 公開羞辱:以人格攻擊摧毀個人自尊。
  2. 情緒耗竭:以生理極限削弱批判性思考。
  3. 感恩陷阱:以「施虐-獎勵」循環製造創傷連結。
  4. 淘汰恐懼:以公開處刑的方式建立絕對服從。
  5. 業績競賽:以同儕壓力迫使學員耗盡人脈與金錢。
  6. 肢體暴力:將暴力合理化並與團隊精神掛鉤,扭曲價值觀。
  7. 危險儀式:以創傷記憶製造虛假的共患難連結與權威崇拜。
  8. 強迫銷售:將組織的商業成本與風險轉嫁給學員。
  9. 利益綁架:建立基於權力不對等的內部剝削鏈。

核心模式分析

這些手法的共同運作模式如下: 「環境隔離 -> 自我擊潰 -> 價值觀植入 -> 製造依賴 -> 財務剝削」

這是一個典型的高壓團體或類邪教組織的「思想改造」模型。它首先將個體與外部支持系統隔離,然後通過系統性的心理與生理虐待擊潰其個人意志,接著植入一套符合組織利益的新價值觀,最終讓個體對組織產生深度依賴,心甘情願地為其付出金錢、時間與人際關係。

防範警示

當您未來遇到任何課程、團體或組織時,若出現以下警示信號,請務必提高警覺:

  • 強調絕對服從與懲罰異議:組織要求成員無條件服從領導,任何質疑或反對都會受到公開羞辱或懲罰。
  • 要求切斷外部聯繫或耗盡既有人脈:組織鼓勵成員與持反對意見的家人朋友疏遠,同時又要求成員利用其人脈網絡為組織服務或牟利。
  • 將身心虐待包裝成「成長」或「考驗」:組織將羞辱、暴力、剝奪睡眠甚至危及安全的行為,美化為幫助成員突破自我、淨化心靈的必要過程。若有人想退出,甚至會被威脅「你的業力會引爆,家人會怪罪你」,以此製造心理恐懼,阻止脫離。

保持批判性思考與獨立判斷,是抵禦此類心靈操控的最佳防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antanex 奇幻事務部
16會員
100內容數
Fantanex 是一系列以奇幻異想為主題的原創,有議題探討,也有以真實故事改編的小說,筆者是位奇幻及身心靈的愛好者,也將探討電影中與身心靈的關聯與電影中隱喻的部份,而 Fantanex 的由來是 Fantasy 與 Next Generation 的組合字,有跨世代的意涵。
2025/10/10
市面上的心靈成長課程,打著「療癒」、「覺醒」的旗號,卻可能讓你陷入更深的迷惘、債務,甚至二次創傷。本文透過一位前學員的親身經歷,揭開高價課程話術背後的驚人內幕,分享他花費數十萬後學到的五個慘痛教訓。
2025/10/10
市面上的心靈成長課程,打著「療癒」、「覺醒」的旗號,卻可能讓你陷入更深的迷惘、債務,甚至二次創傷。本文透過一位前學員的親身經歷,揭開高價課程話術背後的驚人內幕,分享他花費數十萬後學到的五個慘痛教訓。
2025/10/06
本文為一篇深入探討身心靈產業的文章,旨在剖析現代人尋求身心靈服務的動機、解析市場現況、揭露爭議課程(如ASK心動力、POP)的運作手法,並提供消費者自我保護的指南。文章也對比了正規心理治療與商品化情緒宣洩的差異,並呼籲加強行業監管。
Thumbnail
2025/10/06
本文為一篇深入探討身心靈產業的文章,旨在剖析現代人尋求身心靈服務的動機、解析市場現況、揭露爭議課程(如ASK心動力、POP)的運作手法,並提供消費者自我保護的指南。文章也對比了正規心理治療與商品化情緒宣洩的差異,並呼籲加強行業監管。
Thumbnail
2025/10/01
我們為何渴望成長,又如何落入陷阱? 在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與高壓之下,許多人感到迷惘與疲憊,轉而向內探索,尋求自我成長與心靈的慰藉。這份對更美好自我的渴望,本是人之常情,也催生了蓬勃發展的身心靈產業。然而,當這份純粹的追求,被一套精心設計、結合了大型團體意識訓練(LGAT)與PUA式心理操縱的系統所利
2025/10/01
我們為何渴望成長,又如何落入陷阱? 在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與高壓之下,許多人感到迷惘與疲憊,轉而向內探索,尋求自我成長與心靈的慰藉。這份對更美好自我的渴望,本是人之常情,也催生了蓬勃發展的身心靈產業。然而,當這份純粹的追求,被一套精心設計、結合了大型團體意識訓練(LGAT)與PUA式心理操縱的系統所利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課程大綱 心態建立 保護與防禦-避免走火入魔 增加穩定度與準度的技巧 如何提問 使用工具及藥草 靈視力校準 如何辨識幻想與感知 與指導靈協力合作 如何用靈視力來問事 靈視力應用-寵物溝通、植物溝通、通靈占卜、水晶礦訊解讀
Thumbnail
   ☘課程大綱 心態建立 保護與防禦-避免走火入魔 增加穩定度與準度的技巧 如何提問 使用工具及藥草 靈視力校準 如何辨識幻想與感知 與指導靈協力合作 如何用靈視力來問事 靈視力應用-寵物溝通、植物溝通、通靈占卜、水晶礦訊解讀
Thumbnail
上了正統的催眠課,才更加認為那些看法多是偏見,催眠有其科學根據。 催眠是一種向內探索的方法,有一定的催眠學理,是一種科學的技術。 不過所有的課程都是師傅引進門,練習和與個案經驗的累積才能精進。 期待更深入的學習,協助自己和他人,探索和發揮內在原力。 高銘的《催眠師手記
Thumbnail
上了正統的催眠課,才更加認為那些看法多是偏見,催眠有其科學根據。 催眠是一種向內探索的方法,有一定的催眠學理,是一種科學的技術。 不過所有的課程都是師傅引進門,練習和與個案經驗的累積才能精進。 期待更深入的學習,協助自己和他人,探索和發揮內在原力。 高銘的《催眠師手記
Thumbnail
催眠是真的嗎?如果你有看恐怖電影時,全身緊張的經驗,那其實你經歷過催眠的感受了,催眠療癒是一種心理療法,深入潛意識探索真實感受。可以幫助個案打破惡性循環、療癒內在小孩,完成個人目標,跟著自己的潛意識,讓信念引導自己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催眠是真的嗎?如果你有看恐怖電影時,全身緊張的經驗,那其實你經歷過催眠的感受了,催眠療癒是一種心理療法,深入潛意識探索真實感受。可以幫助個案打破惡性循環、療癒內在小孩,完成個人目標,跟著自己的潛意識,讓信念引導自己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釩學院的VR宇宙靈氣課程教授正確的生命觀點,喚醒學員的天賦原力,適用於抒緩疼痛、催眠個案及情緒反應。此課程以最簡單的方式,讓學員學會及應用宇宙靈氣。
Thumbnail
釩學院的VR宇宙靈氣課程教授正確的生命觀點,喚醒學員的天賦原力,適用於抒緩疼痛、催眠個案及情緒反應。此課程以最簡單的方式,讓學員學會及應用宇宙靈氣。
Thumbnail
面對靈性課程或活動時,保持警惕、獨立思考,以腳踏實地的態度探索自我成長之路。 現今社會,靈性發展和心靈成長的需求越來越受到重視,但與此同時,靈性詐騙也逐漸增多。這些詐騙往往包裝成各種轉運、改運的課程或活動,以吸引人們參加。我們需要保持警惕,謹慎選擇參與的活動,避免成為詐騙的受害者。 今天
Thumbnail
面對靈性課程或活動時,保持警惕、獨立思考,以腳踏實地的態度探索自我成長之路。 現今社會,靈性發展和心靈成長的需求越來越受到重視,但與此同時,靈性詐騙也逐漸增多。這些詐騙往往包裝成各種轉運、改運的課程或活動,以吸引人們參加。我們需要保持警惕,謹慎選擇參與的活動,避免成為詐騙的受害者。 今天
Thumbnail
説來諷刺,我起初在IG看到大家都介紹此書,於是滿心歡喜的買下這書,我是不是被人洗腦了?🤡 啊!我本來對洗腦、思想控制等議題非常感興趣啦!因為我認為人心如此難測,一個普通人竟能完全控制另一個人的思想簡直不可思議。所以我看到這書的標題,完全戳中我心🎯 可惜我讀此書時,發覺脈絡不太順暢,有些話題本
Thumbnail
説來諷刺,我起初在IG看到大家都介紹此書,於是滿心歡喜的買下這書,我是不是被人洗腦了?🤡 啊!我本來對洗腦、思想控制等議題非常感興趣啦!因為我認為人心如此難測,一個普通人竟能完全控制另一個人的思想簡直不可思議。所以我看到這書的標題,完全戳中我心🎯 可惜我讀此書時,發覺脈絡不太順暢,有些話題本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已經學了很多靈性課程的人可能陷入的靈性成癮問題,探討這些課程是否有助於內在轉變,以及避免沉迷靈性體驗而影響現實生活。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已經學了很多靈性課程的人可能陷入的靈性成癮問題,探討這些課程是否有助於內在轉變,以及避免沉迷靈性體驗而影響現實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影響、說服、療癒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並提出了使用催眠原理來實踐解離分化,從而影響他人思維想法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影響、說服、療癒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並提出了使用催眠原理來實踐解離分化,從而影響他人思維想法的方法。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是近年來在台灣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課程,強調透過身體、心理、靈性等層面的整合,達到身心健康與提升自我意識的目的。身心靈課程的內容五花八門,包括瑜伽、冥想、正念、催眠、塔羅牌、靈氣等,有些課程還會結合宗教信仰或哲學思想。 身心靈課程是否具有認知作戰的潛力,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認知作戰是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是近年來在台灣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課程,強調透過身體、心理、靈性等層面的整合,達到身心健康與提升自我意識的目的。身心靈課程的內容五花八門,包括瑜伽、冥想、正念、催眠、塔羅牌、靈氣等,有些課程還會結合宗教信仰或哲學思想。 身心靈課程是否具有認知作戰的潛力,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認知作戰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