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第二種知識系統的格局
◎第六課已經從「觀念」正式進入「方法論」——前面五步是「覺醒」,第六課是「建構」。
在這裡要告訴讀者:第二種知識系統雖然是個「開放的宇宙」,但仍有層次、有格局、有方向;而不同的投資型態,適合的學習路線也完全不同。
解說:
系統有大中小三種基本格局,而不論是大格局還是小格局,系統知識都必須要正確。問題是:我們不可以用小格局的知識去看大格局。打個比喻來講:我們不可以坐井觀天。 如果是做長期投資,自修學習可以的。 但如果是做波段,或短線,我勸你不要一個人搞,而且要找老師,因為難度太高。
當我開始走進第二種知識系統時,第一個疑問往往是:
「這個系統是不是很龐大?我要自修呢?還是要找老師?」
答案是:第二種知識系統,確實龐大,但它不是混亂。
它有大、中、小三種格局。
無論是哪一種格局,關鍵都只有一個——正確的方向。
因為方向錯了,學得越多,只會離真相越遠。
小格局的知識,處理的是局部問題。
例如:短線交易、技術指標、價量關係、籌碼結構。
這些都屬於「小格局的智慧」——它有用,但只在小範圍內有用。
問題是,很多人卻用這種小格局的眼光去看整個市場,看整個世界。
那就像坐井觀天,看見一片藍,就以為那是天空的全部。
中格局的知識,是「系統化的思考」。
它不只是技術,而是將心理學、經濟學、群眾行為、資金流向等因素整合起來,
理解市場的結構與週期。
這一層的知識,開始觸及「市場為什麼這樣運作」,而不只是「怎麼操作」。
大格局的知識,則是「思想層面的理解」。
它探討的是投資背後的哲學與人性:
市場為什麼存在?價格為什麼波動?
貪婪與恐懼的根源是什麼?
這時候,你不只是學股市,而是在學「生命如何面對不確定」。
所以,學習第二種知識系統,必須先問自己:
「我要處理的是哪一個層次的問題?」
如果你是做長期投資,那麼自修是可以的。
因為長期投資的關鍵在於「理解」,不是「反應」。
你可以慢慢讀、慢慢想、慢慢修正。
只要方向正確,時間會是你最好的老師。
但如果你要做波段或短線操作,那就不一樣了。
這種領域的節奏太快、變化太大,一個人單打獨鬥,很容易陷入情緒陷阱。
所以我勸你——千萬不要一個人搞。
這時候,一個好的老師、一個有經驗的夥伴,可以讓你少跌很多坑。
因為短線操作的難度,不在技術,而在心智。
總而言之:
第二種知識系統不是書本的總和,而是人生的鍛鍊。
它不在於你學多少,而在於你看得多深。
小格局的人學技術;
中格局的人學結構;
大格局的人學思想。
當你開始懂得從大格局看市場,
你會發現:真正的學問,不在市場外,而在你心裡。

2025.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