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受害者不只是「人」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傳統犯罪學的關注焦點是人類受害者,至今依然。但人類犯下的「傷害」與「罪行」,受影響的對象絕不只限於人類自身。

隨著環境議題日益重要,學界在既有的綠色犯罪學與批判犯罪學基礎上,進一步將關注焦點拓展至人類以外的野生生物,包括動物、植物,甚至真菌等。

這種將目光擴展到非人類生命的趨勢,形成了一個新的重要領域——野生生物犯罪學(Wildlife Criminology)。

人類中心主義

在公眾輿論、政策制定、討論與執行的過程中,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c)的觀點往往佔據主流地位,甚至不容質疑。如近期非洲豬瘟鬧得沸沸揚揚,考量到國內豬農生計、豬肉供應等經濟問題,基本上不會有人質疑大規模撲殺場內豬隻,進而導致生物受苦的做法,就算有,想必也會馬上遭國人批評不明白事情的嚴重性。

另立生物犯罪學的必要

我在前幾篇文章已經提出了「社會損害」(Social Harm)這個概念,相較於犯罪,這概念更能討論那些無法被定罪的案例。但正如上述提到的人類中心主義觀點,當我們使用「社會」一詞,意指的往往是人類,而非被視為他者的非人生命。然而這些生命與人類相同,都是具有感知能力的生命體(sentient beings)

野生生物犯罪學正是要挑戰這種根深蒂固的偏見,要求我們正視非人生命遭受的傷害,並將牠們納入犯罪學與社會正義的視野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考生態的人
0會員
14內容數
業餘生態愛好者,分享圍繞著生態的思考、學習筆記與不定期遊記,近期探索的主題可能有:綠色犯罪、保育犯罪、生態觀光、生態旅遊,與一些熱帶國家的文化語言
思考生態的人的其他內容
2025/10/27
隨著近幾年氣候變遷、能源轉型、全球暖化議題漸受關注,綠色犯罪也成為不容忽視的學問。
2025/10/27
隨著近幾年氣候變遷、能源轉型、全球暖化議題漸受關注,綠色犯罪也成為不容忽視的學問。
2025/10/27
近來,犯罪學領域出現了一種更為激進的替代方法——危害學(Zemiology)。
2025/10/27
近來,犯罪學領域出現了一種更為激進的替代方法——危害學(Zemiology)。
2025/10/27
本文簡介犯罪學的三大主要學派:古典學派、實證主義學派與批判犯罪學。
2025/10/27
本文簡介犯罪學的三大主要學派:古典學派、實證主義學派與批判犯罪學。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究竟汙名化被害者要持續幾個世紀呢?從古至今,協助加害者脫身的文化為什麼會一直存在?分明有令人遺憾的事實發生,卻不能為它進行真正的哀悼
Thumbnail
究竟汙名化被害者要持續幾個世紀呢?從古至今,協助加害者脫身的文化為什麼會一直存在?分明有令人遺憾的事實發生,卻不能為它進行真正的哀悼
Thumbnail
犯罪心理是我的啟蒙影集,也是大學畢業後一直追劇的影集到現在及未來。 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與自省,每個案例的背後都有不同的意義上的的解釋。 認知、行為是相互影響(心智與刺激行為)沒辦法可以用獨立式的看法看待任何問題。 大學有修認知心理與行為理論(還是主修科目)光〔腦科學〕就可以講很久,大腦皮質很
Thumbnail
犯罪心理是我的啟蒙影集,也是大學畢業後一直追劇的影集到現在及未來。 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與自省,每個案例的背後都有不同的意義上的的解釋。 認知、行為是相互影響(心智與刺激行為)沒辦法可以用獨立式的看法看待任何問題。 大學有修認知心理與行為理論(還是主修科目)光〔腦科學〕就可以講很久,大腦皮質很
Thumbnail
 作者整理了病態犯罪者的治療史,清楚說明為何治療效果不彰?哪種治療方式反而助長再犯率?目前學界對治療採取何種態度?而書中提出歐美法庭對病態犯罪者的裁量,肯定會顛覆你固有的看法。
Thumbnail
 作者整理了病態犯罪者的治療史,清楚說明為何治療效果不彰?哪種治療方式反而助長再犯率?目前學界對治療採取何種態度?而書中提出歐美法庭對病態犯罪者的裁量,肯定會顛覆你固有的看法。
Thumbnail
修復式正義的應用在性侵害案件中引發了相當多的討論,本文探討了該理論在司法程序上的適用性以及被害人的需求與意願。除了介紹相關的學術研究外,本文也分析了被害人對於修復式正義的看法,以及加害人是否悔改和道歉信的作用。
Thumbnail
修復式正義的應用在性侵害案件中引發了相當多的討論,本文探討了該理論在司法程序上的適用性以及被害人的需求與意願。除了介紹相關的學術研究外,本文也分析了被害人對於修復式正義的看法,以及加害人是否悔改和道歉信的作用。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性侵害案件相關人員可能成為的第二受害人的情況,以及對其產生的情緒和心理衝擊。除了性侵害當事受害人外,也需要關注處遇相關人員的壓力與需求,以期提供更有效的支持與協助。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性侵害案件相關人員可能成為的第二受害人的情況,以及對其產生的情緒和心理衝擊。除了性侵害當事受害人外,也需要關注處遇相關人員的壓力與需求,以期提供更有效的支持與協助。
Thumbnail
許多事情並不是一蹴可幾,日積月累的稻草更是壓垮駱駝的原因。
Thumbnail
許多事情並不是一蹴可幾,日積月累的稻草更是壓垮駱駝的原因。
Thumbnail
青少年犯案,這是有些遙遠的事情,這本書透過少年法庭法官的眼睛,帶我們認識青少年案子中的種種面向。除了故事以外,本篇聚焦於我對於非行青少年更進一步的思考。
Thumbnail
青少年犯案,這是有些遙遠的事情,這本書透過少年法庭法官的眼睛,帶我們認識青少年案子中的種種面向。除了故事以外,本篇聚焦於我對於非行青少年更進一步的思考。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有毒關係及普遍的暴力現象。探討了長期受虐會導致保護機制模式、被侵犯的心靈層面、壓制壓抑等議題,並提出了報警意識的必要性。同時還提到了暴力的多重形式與普遍存在,強調了每個人都有責任重視暴力問題。文章內容涵蓋了情感議題、心理學和社會議題。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有毒關係及普遍的暴力現象。探討了長期受虐會導致保護機制模式、被侵犯的心靈層面、壓制壓抑等議題,並提出了報警意識的必要性。同時還提到了暴力的多重形式與普遍存在,強調了每個人都有責任重視暴力問題。文章內容涵蓋了情感議題、心理學和社會議題。
Thumbnail
每每提到校園霸凌, 社會大眾多願意正義挺身, 以實際行動去撻伐可惡的施暴者。 無論於法律之內甚或是法律之外, 盡力去想辦法遏止類似惡行再次發生。 我常暗自在想: 這是從人類有學校以來, 都不曾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的議題! 因為, 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只有施暴孩子品行, 還有他背
Thumbnail
每每提到校園霸凌, 社會大眾多願意正義挺身, 以實際行動去撻伐可惡的施暴者。 無論於法律之內甚或是法律之外, 盡力去想辦法遏止類似惡行再次發生。 我常暗自在想: 這是從人類有學校以來, 都不曾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的議題! 因為, 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只有施暴孩子品行, 還有他背
Thumbnail
新聞內容經常聽到的,諸如;竊占國土,炒作土地,圖利財團,官商勾結,非法逃稅,權勢違建,豪宅農舍,都更自肥等等等明顯犯罪行徑。這類可疑違法事件經常可以見諸報端,但普羅大眾好似無感。其實,這是我們這個社會被主宰的一個病徵,而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你我這些為生活拼搏的升斗小民。 所謂“有土斯有財”,土地生養
Thumbnail
新聞內容經常聽到的,諸如;竊占國土,炒作土地,圖利財團,官商勾結,非法逃稅,權勢違建,豪宅農舍,都更自肥等等等明顯犯罪行徑。這類可疑違法事件經常可以見諸報端,但普羅大眾好似無感。其實,這是我們這個社會被主宰的一個病徵,而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你我這些為生活拼搏的升斗小民。 所謂“有土斯有財”,土地生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