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越來越多人重視暴力的普遍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為什麼有毒關係不能果斷離開,比如對方出軌/對方家暴了怎麼還不走呢?

因為當一個人長期傷害虐待你、精神上的折磨,讓你感受到自己沒有尊嚴、能力時,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力量,被恐懼壟罩著,甚至創傷的應激反應會促使你繼續停留在這樣的模式關係當中。而可能到一個節點有的人會開始意識到,但是那時也被傷的很嚴重了。能遇到自戀型人格的人,本身內核就不太穩才會依附他人,形成共生依賴關係,這種時候被摧毀、pua、恐嚇威脅勒索就很常見了。當一個人freeze 的時候,是整個系統僵硬的,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啟動的保護機制,就像動物遇到危險時會裝死。所以有些人可能會疑惑為什麼當事人被騷擾、性侵犯時,怎麼第一時間不舉發呢? 可能沒經歷過的人不知道,也可能沒同理心不知道那種處境是多麼的驚恐無助吧,那種全身僵硬的保護機制模式以及身心靈否定自己被侵犯的羞恥感,還有不敢相信自己正在經歷這一切等等感受。被侵犯的不止是生理還有心靈層面的壓制,以及對方以身分地位、性別方式的打壓。等一個人意識到、承認自己悲傷時可能已經過了一段時間(畢竟每個人面對創傷壓力的過程、時間都不同的)。

警察也是如果沒有發生命案時,頂多來勸勸提供一些建議、聯繫社工、提供申請保護令的服務而不會完全的參與其中,因為那不是他們的管轄範圍。但報警、留證據這個意識,平時就可以建立這樣的概念,遇到危險時還是可以隨時報警,請第三方來現場避免對方繼續傷害。同時盡可能的保留證據(錄音錄影)、受傷驗傷留個檔。很多施虐者/加害者,他們人前人後都不一樣,有的善於偽裝,他們的朋友甚至都不會察覺到,或是不當一回事。

很多人可能也對家暴印象都停留在好像要很嚴重以後才叫暴力,比如一些刻板印象酗酒家暴才是暴力。但暴力可以發生在任何人、任何關係、環境當中。從關係到國家之間都有暴力存在,戰爭、網暴、校園暴力、家暴、職場霸凌,那些很多合理化的行為都參與暴力:冷暴力、性暴力、恐嚇勒索威脅、經濟制裁、情緒勒索、精神虐待、操控、騷擾、侵犯隱私權、監視、言語暴力的辱罵、否定、貶低、造謠誹謗、潑髒水。你會發現暴力無處不在,網路環境、政治當中的競爭分裂,而不是為了人民集體權益團結合作,國家之間的干涉打壓挑撥等等,還有言語溝通上更是普遍。很多時候施虐者不是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但是他卻選擇以暴力方式待人,為了壓制他人讓人服從,無法成長並做到尊重個體與表達需求、溝通討論。

重視暴力人人有責,因為和我們都息息相,這不是在道德綁架,就好比節約能源一樣,這樣的現象議題是關乎整體人類。如果你能感受到暴力背後的哀嚎無助的情緒,這樣的社會體系、運行的模式其實都影響著你我,因同在這個世界體驗,所以我們的覺知與選擇更加重要從而能帶來不同的力量與可能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之所向𓇼 ⋆。˚ 𓆝 𓂃 𓈒𓏸‪‪
9會員
44內容數
˚˖𓍢ִ໋🍃˚.⛰️⋆☁️
2025/01/03
本文回顧了作者2024年的經歷,並結合紀錄片《狂想之城》三部曲的心得,探討了在快節奏的社會中如何慢下來,以及如何看待AI的發展和人與AI的共存。文章從個人的成長和感悟出發,延伸到對社會現象和未來趨勢的思考。
Thumbnail
2025/01/03
本文回顧了作者2024年的經歷,並結合紀錄片《狂想之城》三部曲的心得,探討了在快節奏的社會中如何慢下來,以及如何看待AI的發展和人與AI的共存。文章從個人的成長和感悟出發,延伸到對社會現象和未來趨勢的思考。
Thumbnail
2024/12/26
本篇探討《狂想之城》第五期,針對未來這個主題來反思科技發展與人類生命、環境的關係,並呼籲個體覺醒、自主,挑戰不公的體制與暴政。文章從建築的未來展望,延伸至醫療、司法、科技公司等議題,探討現有體制中隱藏的剝削、操控,鼓勵讀者從自身改變出發,追求真實、誠實,並以個體力量促進社會變革!
Thumbnail
2024/12/26
本篇探討《狂想之城》第五期,針對未來這個主題來反思科技發展與人類生命、環境的關係,並呼籲個體覺醒、自主,挑戰不公的體制與暴政。文章從建築的未來展望,延伸至醫療、司法、科技公司等議題,探討現有體制中隱藏的剝削、操控,鼓勵讀者從自身改變出發,追求真實、誠實,並以個體力量促進社會變革!
Thumbnail
2024/12/19
本文透過《狂想之城》中的訪談,探究了建築設計對環境與人類的深層影響,強調創新與永續的辯證關係。透過個人生活經歷,反思當代社會的環境問題,帶出個體的責任與使命。讀者將獲得對建築與生活之間互動的全新見解,並引發了對創新與環境關係的思考
Thumbnail
2024/12/19
本文透過《狂想之城》中的訪談,探究了建築設計對環境與人類的深層影響,強調創新與永續的辯證關係。透過個人生活經歷,反思當代社會的環境問題,帶出個體的責任與使命。讀者將獲得對建築與生活之間互動的全新見解,並引發了對創新與環境關係的思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6月22日,週末分享會邀請陳亭亘老師帶領大家進行「非暴力溝通與書寫自療」的第二堂課——「我們經驗的那些語言暴力」,老師透過這個活動讓我們探索:留意那些未曾被善待的經驗、那些未被善待有什麼感受?那些未被善待讓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Thumbnail
6月22日,週末分享會邀請陳亭亘老師帶領大家進行「非暴力溝通與書寫自療」的第二堂課——「我們經驗的那些語言暴力」,老師透過這個活動讓我們探索:留意那些未曾被善待的經驗、那些未被善待有什麼感受?那些未被善待讓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其實正要看到問題時會選擇避開的人非常多,這是保護自己的本能。 選擇面對創傷的人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勇敢。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其實正要看到問題時會選擇避開的人非常多,這是保護自己的本能。 選擇面對創傷的人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勇敢。
Thumbnail
適合對象: 想要提升團體凝聚力的團體 (工作團隊、學生社群...) 在人際關係中受過傷的個人 想要提升自我價值感的個人
Thumbnail
適合對象: 想要提升團體凝聚力的團體 (工作團隊、學生社群...) 在人際關係中受過傷的個人 想要提升自我價值感的個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剖析了情緒勒索的基本概念,並探討了情緒勒索造成的負面影響。透過這份指南,你可以更好地辨識和應對這種不健康的人際行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剖析了情緒勒索的基本概念,並探討了情緒勒索造成的負面影響。透過這份指南,你可以更好地辨識和應對這種不健康的人際行為。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有毒關係及普遍的暴力現象。探討了長期受虐會導致保護機制模式、被侵犯的心靈層面、壓制壓抑等議題,並提出了報警意識的必要性。同時還提到了暴力的多重形式與普遍存在,強調了每個人都有責任重視暴力問題。文章內容涵蓋了情感議題、心理學和社會議題。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有毒關係及普遍的暴力現象。探討了長期受虐會導致保護機制模式、被侵犯的心靈層面、壓制壓抑等議題,並提出了報警意識的必要性。同時還提到了暴力的多重形式與普遍存在,強調了每個人都有責任重視暴力問題。文章內容涵蓋了情感議題、心理學和社會議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