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開始建構第二種系統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第八課:開始建構第二種系統

◎這第八課是整個系列的「轉折點」——從前面的「覺醒與選擇」,正式進入「建構與行動」。在這一課要讓讀者明白:第二種系統不是奢侈品,而是生命的必需品。因為第一種系統雖然讓人能「生存」,卻讓人失去「靈魂」。

  首先要了解第一種系統會限制我們的人生,它其實是一種愚民教育。

解說:

  第一種系統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無知,對於人生最重要的事無知,而只知道謀生技能。 換句話說:他把我們的人生做小了,讓我們目光短淺。 人生最重要的目標:健全自己的人格思想。為了讓自己更正常、更健康,所以要持續學習。

  要開始建構第二種系統,

  首先必須誠實地承認——第一種系統正在限制我們的人生。

  第一種系統表面上在教育我們,其實是在訓練我們服從。

  它不讓你學會思考,只讓你學會回答。

  它不問你是誰,只問你分數多少。

  它不鼓勵探索,只獎勵模仿。

  所以它看似在教知識,實際上是在製造無知的人。

  這就是所謂的「愚民教育」。

  它的目的,不是要讓你覺醒,而是要讓你乖。

  它讓你熟悉規則、相信制度、依賴權威,

  但卻讓你遠離自己的人格、失去獨立的靈魂。

  你越努力,就越依附;

  你越成功,就越失去自由。

  第一種系統最大的危險,是——它把我們的人生做小了。

  它讓我們一輩子只關心升學、工作、薪水、退休,

  卻不再關心人生為何而活、思想為何而存在。

  結果,我們變成了「懂得謀生的人」,卻不再懂得「生活」。

  懂得賺錢,卻不懂得幸福。

  懂得計算,卻忘了思考。

  第二種系統的起點,就是要奪回這個被縮小的人生。

  它要我們重新學習:人生最重要的目標,不是成功,而是健全自己的人格思想。

  因為只有當思想健全,行為才會正確;

  當人格成熟,選擇才會穩定。

  所以,第二種系統的學習,不是為了變聰明,而是為了變正常。

  正常地感受、正常地思考、正常地判斷。

  現代社會的異常,正是因為太多人被第一種系統訓練成「只會反應」的人。

  而第二種系統,要讓我們重新學會「理解」。

  學習第二種系統,不是一次性的進修,而是一生的修煉。

  它不是為了換工作、拿證照、賺更多錢,

  而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清明、更健康、更自在。

  這樣的學習,沒有終點。

  因為它的對象,是生命本身。

  當你開始建構第二種系統時,你會發現:

  市場不再只是賺錢的地方,而是磨練人格的道場

  學習不再只是知識的堆疊,而是思想的淬鍊;

  人生不再是逃避風險,而是學會在風險中成長。

  這,就是第二種系統的開端。

  不是新的課程,而是一種新的活法。

2025.10.2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力群的沙龍
19會員
43內容數
王力群歷年作品整理(2000~2025)包括股市,哲學,歷史,政治,宗教...以及各式評論.
王力群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28
第七課 及格的教師 ◎第七課的主題「及格的教師」,實際上是談「智慧、謙卑與因緣」。它延續了第六課「要不要找老師」的思路,並進一步指出:選老師,不只是理性判斷,更是一種福報的顯現。   投資人往往因為自己的智慧判斷力不夠,所以選錯老師。(把真正的好老師當騙子,把騙子當成是優秀的教師最叫做顛倒)
2025/10/28
第七課 及格的教師 ◎第七課的主題「及格的教師」,實際上是談「智慧、謙卑與因緣」。它延續了第六課「要不要找老師」的思路,並進一步指出:選老師,不只是理性判斷,更是一種福報的顯現。   投資人往往因為自己的智慧判斷力不夠,所以選錯老師。(把真正的好老師當騙子,把騙子當成是優秀的教師最叫做顛倒)
2025/10/27
第六課:第二種知識系統的格局 ◎第六課已經從「觀念」正式進入「方法論」——前面五步是「覺醒」,第六課是「建構」。 在這裡要告訴讀者:第二種知識系統雖然是個「開放的宇宙」,但仍有層次、有格局、有方向;而不同的投資型態,適合的學習路線也完全不同。 解說:   系統有大中小三種基本格局,而不論是大
Thumbnail
2025/10/27
第六課:第二種知識系統的格局 ◎第六課已經從「觀念」正式進入「方法論」——前面五步是「覺醒」,第六課是「建構」。 在這裡要告訴讀者:第二種知識系統雖然是個「開放的宇宙」,但仍有層次、有格局、有方向;而不同的投資型態,適合的學習路線也完全不同。 解說:   系統有大中小三種基本格局,而不論是大
Thumbnail
2025/10/27
第五課:第二種系統怎麼學?懷疑,觀察,整合,創造 ◎這第五步就是整個「知識覺醒五部曲」的核心轉折——從理解到實踐。 這一步不再是觀念層面,而是「行動的開始」。教讀者怎麼「脫胎換骨」,從第一種系統的學生,變成第二種系統的探索者。    好吧,如果我原本採用第一種系統,現在我知道股票市場是屬於
Thumbnail
2025/10/27
第五課:第二種系統怎麼學?懷疑,觀察,整合,創造 ◎這第五步就是整個「知識覺醒五部曲」的核心轉折——從理解到實踐。 這一步不再是觀念層面,而是「行動的開始」。教讀者怎麼「脫胎換骨」,從第一種系統的學生,變成第二種系統的探索者。    好吧,如果我原本採用第一種系統,現在我知道股票市場是屬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人的基因,因為生存而需要學會辨識的物件,成了信念。 信念就是生存系統。 人類意識只對生存有關的東西產生解釋,並排除任何不助生存的東西,過濾任何不助生存與威脅的訊號並歸類為無意義。 這樣他們放眼望去都是有助生存且可以理解的物件。 這構成了人類社會的矩陣或環境或世界觀或人類物質世界。
Thumbnail
人的基因,因為生存而需要學會辨識的物件,成了信念。 信念就是生存系統。 人類意識只對生存有關的東西產生解釋,並排除任何不助生存的東西,過濾任何不助生存與威脅的訊號並歸類為無意義。 這樣他們放眼望去都是有助生存且可以理解的物件。 這構成了人類社會的矩陣或環境或世界觀或人類物質世界。
Thumbnail
瞭解社會的慣習與不同的生長環境對個人發展的影響,並且如何運用知識、物質、社會、文化、身體、語言溝通、心理七種資本逆轉階層。
Thumbnail
瞭解社會的慣習與不同的生長環境對個人發展的影響,並且如何運用知識、物質、社會、文化、身體、語言溝通、心理七種資本逆轉階層。
Thumbnail
探討人類共同需要優先面對的問題,以及問題的核心:集體信念。
Thumbnail
探討人類共同需要優先面對的問題,以及問題的核心:集體信念。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思想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思想的深邃和擴展,類似於地球上的演化,一直到宇宙中,思想的力量無所不在。文章探索了思想的力量和深度,表達了在不同時代,不同星系中,思想者對於世界的影響和激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思想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思想的深邃和擴展,類似於地球上的演化,一直到宇宙中,思想的力量無所不在。文章探索了思想的力量和深度,表達了在不同時代,不同星系中,思想者對於世界的影響和激發。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規格:256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7051 第2篇心得(21到88頁) #古怪的群體生活 才過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規格:256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7051 第2篇心得(21到88頁) #古怪的群體生活 才過
Thumbnail
所以講了兩個月,這問題該怎麼解? 坦白說不是沒有,只是不管你走偏左還是偏右的作法,都必定建立在犧牲特定一群人身上。被犧牲的人當然抵死不願意,這也是極端政治的土壤。 說了跟沒說一樣,到底怎麼做?
Thumbnail
所以講了兩個月,這問題該怎麼解? 坦白說不是沒有,只是不管你走偏左還是偏右的作法,都必定建立在犧牲特定一群人身上。被犧牲的人當然抵死不願意,這也是極端政治的土壤。 說了跟沒說一樣,到底怎麼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