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 AI 伺服器帶動先進封裝(特別是 CoWoS-L)高速擴產,直接拉動高層數、超大面積 ABF 載板需求;上游ABF 樹脂(Ajinomoto)與低熱膨脹玻纖布(T-Glass)成為緊箍咒,報價與稼動率自 2025 年中以來明顯修復。玻璃基板與 RDL/FOPLP 正加速,但2027年前多是互補與分工重寫,而非全面取代。
撰文|編輯部|2025年10月
需求:AI 伺服器帶動「更大、更密、更厚」
CoWoS 供給提速:TrendForce 指 TSMC 2025 年 CoWoS 產能上看 7.5 萬片/年,較 2024 年倍增;NVIDIA 對 2025 年 CoWoS-L 產能鎖定超過 70%,季度出貨呈連續放大。AI GPU/ASIC 的基板尺寸、層數與布線密度同步上移,直接推高 ABF 用量與單價。應用結構變化:AI 伺服器與 HBM 相關模組成長,抵銷 PC/手機循環波動,帶動 ABF 產品組合往高附加價值位移。
供應:材料先緊、產能後到
樹脂端高度集中:Ajinomoto 宣示到 2030 年擴產 50%,且在 CPU/GPU 用 ABF 材料市占逾 95%;短期對價格與交期具話語權。
玻纖布瓶頸:T-Glass 為大型高階 FC-BGA 的關鍵;Nittobo 公告擴產並指出其在熱膨脹與翹曲控制上的效果,顯示材料仍是鏈上最先卡位的一環。
價格訊號轉強:2025 年 7 月起,BT 基材與高階玻纖率先上調,帶動 ABF 報價傳導;台廠南亞 PCB預期 ABF 亦將於 Q4’25 起續漲。
擴產地圖:日台雙引擎、海外分散
日本龍頭快馬加鞭:Ibiden 計劃到 2027 年產能較 2024 年擴 1.5倍,對準生成式 AI 伺服器市場。
台灣三雄回升:欣興(Unimicron)受惠 AI/HPC 訂單、啟動海外布局與資本強化;法人觀點指出 ABF 與 HDI 動能齊揚、資本開支更聚焦 AI 伺服器鏈。
OSAT/晶圓廠節奏:TSMC 2022–2026 年 CoWoS 產能 CAGR 近 50%;先進封裝基地擴張與良率提升,牽引 ABF 高階料的面積與規格同步上移。
技術門檻:ABF 強在「成熟+可量產的綜合解」
尺寸與密度:AI GPU/CPU 基板朝大面積、多層數、細線/窄距(邁向 2/2 µm 甚至更細)與低翹曲控制;ABF 以熱機械特性、層間黏結與量產良率維持優勢。
與玻璃的互補:玻璃基板具平整度、低 CTE,利於超大面積與超高 I/O;但量產仍卡在 TGV 製程、切割微裂與可靠度門檻。
Intel 2025 年重申玻璃路線圖;LG Innotek展示 AI/資料中心用大尺寸 FC-BGA 與玻璃樣品,量產目標 2027–2028。
結論:2027 年前,玻璃更可能在超大尺寸/特定料號切入;ABF 仍是主封裝與系統級板之間最成熟、可交付的中樞。
價格與循環:復甦—擴產—再平衡
2025 下半年–2026:在材料吃緊與 AI 強需下,ABF/BT 季節性與階梯式調漲可望延續;但 2026 年起,日台擴產逐步開出,供需將趨於平衡,利差由「量」與「產品組合」決定。
區域風險與去集中化:美日台韓分散投資、歐美補貼計畫推進,供應鏈地緣配置更重要;材料端集中度(Ajinomoto、Nittobo/PPG)仍是系統性風險。
投資者速讀:5 個「關鍵 KPI」
- CoWoS-L 產出節奏:TSMC 月度/季度產能與機台安裝數;NVIDIA/AMD 新平台(Blackwell/自研 ASIC)上線節點。
- ABF 樹脂與 T-Glass 交期:Ajinomoto 擴產里程碑、Nittobo 產線開出 vs 客戶交期;若交期>26–30 週,價格傳導力道偏強。
- 台日龍頭 CapEx 與良率:Ibiden 2027 年產能達標進度、欣興海外擴產落地時點與高層數良率曲線。
- 報價曲線:追蹤 BT/玻纖的月度漲幅是否外溢至 ABF;若上游連續調漲,ABF ASP 通常1–2 季滯後反映。
- 玻璃基板量產訊號:看 Intel/韓系供應鏈的試產線、TGV 良率與大尺寸良率三指標;若量產滑順,2027 年起在超大面積料號上可能分流 ABF。
編輯室觀點
2025–2026 年 ABF 的劇本,不是「被取代」,而是「再分工」:AI 驅動的大面積高階料,讓 ABF 憑藉成熟良率與供應鏈厚度續居核心;玻璃在 2027 年前後有望切入特定超大尺寸賽道。誰能在材料卡位(樹脂+T-Glass)與先進封裝協同(CoWoS-L/RDL)上拿到節點、守住良率,誰就能吃下下一輪景氣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