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台語讀書會:家長尷尬吐露「講袂輾轉」,不會台語已成親子間的「隔閡」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第一次讀書會活動,參與的家長都帶著一點尷尬的情緒,講自己台語會聽,但是講袂輾轉。

失去台語就失去與家人的連結

大家先從自己家族語言樹說起,J先生就分享,雖然自己是台灣人,但是小時候曾經因為捲舌音,被誤會成是外省囡仔。印象中自己媽媽從來不對自己說台語,直到很大的時候,聽到媽媽跟親戚吵架時,飆罵台語極為流暢,才意識到原來媽媽一直是刻意想把自己培育成華語孩子。這件事情,一直成為親子之間的一道坎,現在自己也有了孩子,就和媽媽說希望她能夠對孫子講台語。

這段分享讓我想到,自己的外婆因為生長在日本時代,幾乎不會華語,我與她從來不曾真正對話過。直到前年,我也學台語接近兩年,才與外媽有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台語對話;雖然阿媽年事已大時常語無倫次,而且她使用北部腔,我仍然是有些許不理解,不過對話搭上線的感覺還是讓我感覺很美好。直到阿媽今年過身,在告別式上,在場父母輩的親戚們除了我爸外,母語皆為台語,但竟然只有我對只聽得懂台語的阿媽講台語,當時我也是有些氣憤的。

台語越來越說不出口

阮某也分享,她自己父母都是南部漁村長大的,平時都使用台語相互聊天,但對孩子就只使用華語,自己還是透過看八點檔本土劇,慢慢把台語學回來。只是說每次過年和親戚長輩們嘗試講台語,結果都被說完全聽不懂,自己漸漸得也越來越不願意嘗試講了。

N女士表示自己是台南人,家裡原本都是講台語的,本來講台語就是件自然的事情;但是為了念大學離開家裡念書,回家後竟然發現自己不太能順利和家人們用台語聊天了。出社會後,無論工作還是平常日常生活中,就越來越少使用台語,才會說自己講甲袂輾轉。

臺中市本土語親子共學讀書會

我們溫柔又堅定地守護這個能夠講台語的場域,不必擔心腔調不同或講錯台語,在這個地方,能夠很自在的使用台語。更重要的是,我們不只是讀書,更是建立我們與孩子家人的連結,台語,我們的族語連結起來,讓台語可以在孩子們心中陪伴他們一起發芽茁壯。

參加讀書會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Rg-zUKZocLOCoNk49H1us_FHAHeGXOLLRr3jt_Poyb0G5lA/viewform?usp=dialog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酆景文的沙龍
2會員
21內容數
酆景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0
2025/9/7,15個家庭約40人,齊聚在活動中心,大家共同的信念就是:對囡仔講台語。 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人物,但劇本都是同一套:從小有和父母長輩講台語,到了學校和職場中就不常講,台語能力直直落;成家有了孩子之後,慢慢體會這個家裡,需要有台語的聲音,才自己慢慢把台語學回來。
Thumbnail
2025/09/10
2025/9/7,15個家庭約40人,齊聚在活動中心,大家共同的信念就是:對囡仔講台語。 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人物,但劇本都是同一套:從小有和父母長輩講台語,到了學校和職場中就不常講,台語能力直直落;成家有了孩子之後,慢慢體會這個家裡,需要有台語的聲音,才自己慢慢把台語學回來。
Thumbnail
2025/06/29
人類只能學會自己想學的語言,所以我常問同學為什麼要選台語? 一般都是說,為了和阿公阿媽講台語。 我的動機和你們有點像,我學台語是希望能和我的孫子講台語,希望台灣人未來能夠講自己的族語。
Thumbnail
2025/06/29
人類只能學會自己想學的語言,所以我常問同學為什麼要選台語? 一般都是說,為了和阿公阿媽講台語。 我的動機和你們有點像,我學台語是希望能和我的孫子講台語,希望台灣人未來能夠講自己的族語。
Thumbnail
2025/06/22
語言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動機,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動機,就是父母對他們行為的反應,因為孩子本能感受到需要爭取父母支持才能生存。 所以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父母很重視以台語對話,這樣孩子才會內化認同台語。
Thumbnail
2025/06/22
語言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動機,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動機,就是父母對他們行為的反應,因為孩子本能感受到需要爭取父母支持才能生存。 所以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父母很重視以台語對話,這樣孩子才會內化認同台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當年因為工作關係,移居海外。在沒有長期規劃的情況下,只希望有機會就讓家人回台灣,多和親友見面,到處走走,以解家人的鄉愁。另外,我也希望孩子在發育和求學過程,有多點機會和故鄉保持文化上的連結。 住新加坡時,家人曾經一年回台探親三次。後來去了紐西蘭,匆匆一年過去了,孩子的學期會在聖誕節的前幾天結束,是
Thumbnail
當年因為工作關係,移居海外。在沒有長期規劃的情況下,只希望有機會就讓家人回台灣,多和親友見面,到處走走,以解家人的鄉愁。另外,我也希望孩子在發育和求學過程,有多點機會和故鄉保持文化上的連結。 住新加坡時,家人曾經一年回台探親三次。後來去了紐西蘭,匆匆一年過去了,孩子的學期會在聖誕節的前幾天結束,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中年爸爸的生活挑戰和內心掙扎。面對生活的壓力,爸爸們在家庭、工作與自我角色之間掙扎,他們表達對家庭的愛與責任感,並鼓勵彼此在困難時刻堅持下去。文章旨在讓讀者瞭解夜以繼日奮鬥的爸爸們背後的故事,並激起共鳴與支持的情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中年爸爸的生活挑戰和內心掙扎。面對生活的壓力,爸爸們在家庭、工作與自我角色之間掙扎,他們表達對家庭的愛與責任感,並鼓勵彼此在困難時刻堅持下去。文章旨在讓讀者瞭解夜以繼日奮鬥的爸爸們背後的故事,並激起共鳴與支持的情感。
Thumbnail
許多青年人與其父母的關係常常充滿挑戰,即使已經成年,但與父母的交流仍易不歡而散。 與 CK 一起討論,夾在新舊世代中間的現代青年人該如何改變,面對上一輩並教養下一代。
Thumbnail
許多青年人與其父母的關係常常充滿挑戰,即使已經成年,但與父母的交流仍易不歡而散。 與 CK 一起討論,夾在新舊世代中間的現代青年人該如何改變,面對上一輩並教養下一代。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有人佇講,伊的老母,抑是阿媽誠𠢕 gâu講台語,伊袂曉羅馬拼音嘛會曉講;伊家己會曉講台語,是按怎要學羅馬拼音?   我若是拄著有人按呢講,我按算欲問伊:   一、你感覺你無需要學羅馬拼音? 按呢就莫學;別人有需要,別人去學。   二、請問,你有佇寫台文無?   1.無。  
Thumbnail
有人佇講,伊的老母,抑是阿媽誠𠢕 gâu講台語,伊袂曉羅馬拼音嘛會曉講;伊家己會曉講台語,是按怎要學羅馬拼音?   我若是拄著有人按呢講,我按算欲問伊:   一、你感覺你無需要學羅馬拼音? 按呢就莫學;別人有需要,別人去學。   二、請問,你有佇寫台文無?   1.無。  
Thumbnail
瞭解什麼是「親子公事」,以及為什麼每天跟孩子談一兩句除了親子公事之外的對話對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瞭解什麼是「親子公事」,以及為什麼每天跟孩子談一兩句除了親子公事之外的對話對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孫女出生前,我決定要跟她說台語,徵求了女兒和女婿的同意。從她回家的第一天起,我對她說台語。   原來的原則是,只要她在場,我就說台語。我自己慢慢回想,這個字詞台語怎麼說?當下不會的,就有空時去查教典。對嬰兒用到的辭彙簡單又不多,挺適合我自己的情況,慢慢跟著她學。陪著她的時候,我指著她的身體部位說
Thumbnail
孫女出生前,我決定要跟她說台語,徵求了女兒和女婿的同意。從她回家的第一天起,我對她說台語。   原來的原則是,只要她在場,我就說台語。我自己慢慢回想,這個字詞台語怎麼說?當下不會的,就有空時去查教典。對嬰兒用到的辭彙簡單又不多,挺適合我自己的情況,慢慢跟著她學。陪著她的時候,我指著她的身體部位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