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體鍊魂】第一百五十四回 水之惡-病-(五十二)某段惡史與當代人類行為脈絡的呼應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肉體鍊魂】第一百五十四回 水之惡-病-(五十二)某段惡史與當代人類行為脈絡的呼應

 

  在前述〈第三部分:歷史的迴響——資訊史與醫病史的共演分析〉的●階段二:文字與印刷時代(~15世紀至19世紀末)的這段歷史分析中,有段值得特別補充的插曲。

  其資訊失衡模式除與「水之惡-病-」的主題有呼應外,對於理解當前二十一世紀資訊失衡的人類困境,吾認為,有相當程度的對照價值。

  同時,這也是人類之惡值得檢討的一段歷史。


 ●階段二的補充插曲:宗教狂熱與集體歇斯底里

  這是理解「資訊流」如何塑造社會心理與病理的絕佳歷史案例。

  這段歷史告訴我們一個顛覆性的道理:資訊的自由流動,並不必然帶來理性的啟蒙;在特定條件下,它反而會成為狂熱、恐懼與分裂的強大放大器。

  印刷術的發明,如同向當時歐洲社會那相對平靜的「資訊水環境」中,投入了一塊巨石,激起的漣漪徹底改變了思想的生態。


 1.印刷術前的資訊環境——受控的、緩慢的、局域的

  在古騰堡(Gutenberg)於1450年代完善活字印刷術之前,歐洲的資訊流動有以下特點:

  速度極慢:資訊的傳播速度,不會超過一匹馬或一個人的腳程。

  成本高昂:書籍是手抄的羊皮卷,是修道院和極少數貴族才能擁有的奢侈品。

  高度中心化:羅馬天主教會幾乎壟斷了所有知識(特別是神學)的生產、詮釋與傳播權。資訊是被嚴格過濾與控制的。

  口語主導:對絕大多數不識字的民眾而言,資訊來自牧師的講道、教堂的壁畫、以及地方的口傳故事。

  這是一個低流量、高延遲、受到嚴格閘門管控的資訊生態。


 2.印刷術如何成為狂熱與歇斯底里的催化劑

  印刷術的普及,從根本上重塑了資訊流的物理屬性,進而引爆了社會心理的連鎖反應。


  (1)思想的「病毒式」傳播:以「宗教改革」為例

  一五一七年,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貼出他的《九十五條論綱》。

  在印刷術出現之前,這可能只是一場地方性的學術辯論。

  但藉由印刷術,他的論綱與後續的批判文章,在短短幾週內就被大量印刷成德語小冊子,傳遍了整個德意志地區。

  ○資訊的去中介化:路德的核心思想——「信徒人人皆祭司」,鼓勵人們繞過教會,直接透過閱讀《聖經》與上帝溝通。印刷出來的、價格低廉的本土語言《聖經》,首次讓這個想法成為可能。這直接摧毀了羅馬教會對資訊的壟斷

  ○狂熱的燃料:這種繞過權威、直面神聖的體驗,激發了巨大的宗教熱情。但同時,當每個人都能自行解讀經典時,也催生了無數的激進教派與極端思想。

  資訊的民主化,同時也帶來了解釋的混亂與狂熱

  新教與天主教之間長達百年的血腥宗教戰爭,正是由印刷出來的無數互相攻擊、妖魔化的宣傳冊所點燃和助長的。


  (2)恐懼的「標準化」與「視覺化」:以「獵巫運動」為例

  十五世紀末到十七世紀,是歐洲獵巫運動最為瘋狂的時期,這與印刷術的普及在時間上高度重合。

  ○恐懼手冊的誕生:1486年,一本名為《女巫之槌》(Malleus Maleficarum)的書出版。這本書詳細地「指導」人們如何辨識女巫、如何審判、以及如何用酷刑逼供。

  ○印刷術的amplifying effect(「放大效應」、「增強效應」或「加劇效應」):在印刷術的幫助下,《女巫之槌》成為了暢銷書,再版了數十次。

  它首次將零散的、地方性的巫術迷信,「標準化」成一套可以被各地複製執行的系統性知識。一個原本只存在於鄉野傳聞中的模糊恐懼,被印刷品賦予了權威的、不容置疑的樣貌。

  ○視覺化恐懼:當時的廉價小冊子中,常常配有充滿感官刺激的木刻版畫,描繪女巫與魔鬼交媾、施展妖術的恐怖場景。對於不識字的民眾而言,這些視覺化資訊的衝擊力遠勝於文字,將恐懼深深植入集體潛意識中。


  (3)形成「確認偏誤」的迴聲室

  當一個地區開始出現獵巫指控時,相關的審判記錄、聳動的故事會被印刷成小冊子,傳播到鄰近的村莊。這些印刷品,為下一個村莊的居民提供了一個現成的「劇本」和「認知框架」

  ○社會心理機制:當人們內心本就存在不安與焦慮時(當時歐洲正經歷氣候變遷、瘟疫與戰爭),這些印刷品給他們的苦難提供了一個簡單的代罪羔羊。閱讀這些故事後,他們會不自覺地用「巫術」的框架來解釋身邊的不幸(如歉收、生病),並開始在鄰居中尋找符合書中描述的「女巫」。

  ○集體歇斯底里的形成:印刷術將孤立的恐懼事件,串聯成一個跨區域的、自我驗證的資訊迴聲室(Echo Chamber)。每個地方的獵巫行動,都透過印刷品成為了其他地方的「證據」,最終釀成了席捲歐洲數個世紀的集體歇斯底里。


 3.歷史的迴響——對當代資訊爆炸的啟示

  這段過去歷史,是理解我們當下困境的一面鏡子。

  ●技術是中性的,但人性不是:印刷術本身只是加速和擴大資訊流動的工具,但它所承載的,是人類根深蒂固的部落主義、對未知的恐懼、以及尋找代罪羔羊的心理傾向。

  ●相似的模式

  宗教改革 vs. 網路革命:兩者都打破了舊的資訊壟斷權威(教會 vs. 主流媒體),賦予了個體前所未有的發聲能力,但也同時造成了社會的極化與部落化。

  《女巫之槌》 vs. 網路謠言/陰謀論:它們都為複雜的問題提供了簡單的、充滿陰謀的解釋,並透過新的資訊媒介(印刷品 vs. 社群媒體)病毒式傳播,將恐懼「標準化」,並為尋找敵人提供了「指南」。

  獵巫的迴聲室 vs. 演算法的同溫層:兩者都透過不斷重複和強化單一的敘事,排斥異見,將群體推向非理性的狂熱。

  總結而言,印刷術的普及,並非直接「創造」了狂熱與歇斯底里,但它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技術基礎,讓潛藏於人心的恐懼和偏執,能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規模和強度,跨越地域限制,進行同步與共振

  它將地方性的、零星的「病態資訊」,轉化為了席捲整個文明的「資訊瘟疫」。

  這段歷史深刻地警示我們,任何一次資訊革命,在帶來啟蒙之光的同時,也必然會釋放出潘朵拉盒子裡的幽暗火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鍊魂師-認識、確立、實現自我的靈魂升級旅程。
28會員
624內容數
人工智能普及的未來,靈魂自我的呈現將越來越重要! 靈魂強大的人,一舉手一投足一開口一下筆均氣勢非凡,怎麼鍊成的? 看過雙眼有靈魂智慧的人嗎?內在世界是如何呢? 充滿靈魂力量的商品呢? 歡迎參觀鍊魂師養成工房,找到屬於你的靈魂解答,練成你的靈魂未來!
2025/10/30
在21世紀,「資訊免疫力」(Information Immunity)與「數位健康」(Digital Wellness)——即篩選、處理、整合資訊,並保護內心平靜的能力——已不再是個人修養的選項,也不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軟技能,而是公共衛生的核心議題。
Thumbnail
2025/10/30
在21世紀,「資訊免疫力」(Information Immunity)與「數位健康」(Digital Wellness)——即篩選、處理、整合資訊,並保護內心平靜的能力——已不再是個人修養的選項,也不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軟技能,而是公共衛生的核心議題。
Thumbnail
2025/10/29
分析資訊傳播的演進與重大變革,與人類主流病症案例數量增長的深刻相關性時,我們可觀察到一個現象性陳述:每一次資訊傳播技術的飛躍(印刷、電報、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社群媒體)都伴隨新的或加劇的疾病模式(例如「神經衰弱」在工業化時代的興起;近十年來青少年憂鬱與焦慮上升與智慧手機普及的時間窗吻合)。
Thumbnail
2025/10/29
分析資訊傳播的演進與重大變革,與人類主流病症案例數量增長的深刻相關性時,我們可觀察到一個現象性陳述:每一次資訊傳播技術的飛躍(印刷、電報、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社群媒體)都伴隨新的或加劇的疾病模式(例如「神經衰弱」在工業化時代的興起;近十年來青少年憂鬱與焦慮上升與智慧手機普及的時間窗吻合)。
Thumbnail
2025/10/28
由資訊史與醫病史的交錯來看,在這一條被忽略的時間線,資訊技術的進展與身心疾病類型的轉變幾乎是同步發展的:
Thumbnail
2025/10/28
由資訊史與醫病史的交錯來看,在這一條被忽略的時間線,資訊技術的進展與身心疾病類型的轉變幾乎是同步發展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蒸汽波是出現於2010年代,屬於網路及數位科技領域的美學,也是音樂與視覺藝術的統稱,愛好者多為千禧世代年齡層。當前學界已有多種研究,近年更演變成視覺文化的基調,帶動各種根本上挪用大量蒸汽波元素的復古流行活動,對當代流行文化有重要的潛移默化作用。
Thumbnail
蒸汽波是出現於2010年代,屬於網路及數位科技領域的美學,也是音樂與視覺藝術的統稱,愛好者多為千禧世代年齡層。當前學界已有多種研究,近年更演變成視覺文化的基調,帶動各種根本上挪用大量蒸汽波元素的復古流行活動,對當代流行文化有重要的潛移默化作用。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未來社會趨勢的文章,探討了未來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以及社會結構和人性的轉變。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未來社會趨勢的文章,探討了未來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以及社會結構和人性的轉變。
Thumbnail
當代生活中,偽意義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尋求最佳商品時,人們常常需要面對兩派聲音的幹擾,這也反映出現代設計中對美感和功能性的平衡。此外,政治運作中的黑箱操作和表面上的民主也令人疑惑,使人難以擺脫偽意義的迷惘。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人們追逐潮流,很難擺脫現代社會的牽制。
Thumbnail
當代生活中,偽意義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尋求最佳商品時,人們常常需要面對兩派聲音的幹擾,這也反映出現代設計中對美感和功能性的平衡。此外,政治運作中的黑箱操作和表面上的民主也令人疑惑,使人難以擺脫偽意義的迷惘。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人們追逐潮流,很難擺脫現代社會的牽制。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人心裡想維持表面的慾望有時候甚至似乎是比肉體的慾望還強烈。這看起來像是一件匪夷所思的發現,但是當我們對人越來越理解,會領悟到這又或許其實一直都是永恆不變的事實。
Thumbnail
人心裡想維持表面的慾望有時候甚至似乎是比肉體的慾望還強烈。這看起來像是一件匪夷所思的發現,但是當我們對人越來越理解,會領悟到這又或許其實一直都是永恆不變的事實。
Thumbnail
科技是進步的動力,而非毀滅的元兇。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科技對後代的影響。有人認為,手機、社交媒體等科技產品讓人沉迷其中,導致人際關係疏離,學習能力下降,甚至影響身心健康。然而,這種觀點過於片面,忽略了科技為人類帶來的巨大進步和便利。我堅信,科技並非洪水猛獸,而是推動
Thumbnail
科技是進步的動力,而非毀滅的元兇。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科技對後代的影響。有人認為,手機、社交媒體等科技產品讓人沉迷其中,導致人際關係疏離,學習能力下降,甚至影響身心健康。然而,這種觀點過於片面,忽略了科技為人類帶來的巨大進步和便利。我堅信,科技並非洪水猛獸,而是推動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怎麼檢驗或相信自己獲得的資訊,是真的還是假的?而當我們沒有經過驗證,便將收到的資訊向外傳播,可能會造成哪些後果?俗話說「三人成虎」,這古老的成語寓意,竟也可能發生在現代社會。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怎麼檢驗或相信自己獲得的資訊,是真的還是假的?而當我們沒有經過驗證,便將收到的資訊向外傳播,可能會造成哪些後果?俗話說「三人成虎」,這古老的成語寓意,竟也可能發生在現代社會。
Thumbnail
數位戒嚴時期,將要進入大拆解時代。基於對產品的不信任,從浮空汽車、空調到枕邊的智能熱水壺都可能被人們拆解或丟棄。它可不是一種運動,因為一旦形成集會,它就犯法。它只是作為人類最基礎的本能而已。
Thumbnail
數位戒嚴時期,將要進入大拆解時代。基於對產品的不信任,從浮空汽車、空調到枕邊的智能熱水壺都可能被人們拆解或丟棄。它可不是一種運動,因為一旦形成集會,它就犯法。它只是作為人類最基礎的本能而已。
Thumbnail
「火」帶給人類的珍貴禮物,是「無聊」。
Thumbnail
「火」帶給人類的珍貴禮物,是「無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