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體鍊魂】第一百五十二回 水之惡-病-(五十)水稟性在資訊史與醫病史的交錯處(中)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肉體鍊魂】第一百五十二回 水之惡-病-(五十)水稟性在資訊史與醫病史的交錯處(中)

 

(續上回)


第一部分:核心觀點的整合(我們的理論基石)

  我們先鞏固已建立的共識,作為整個論證的基石:

  病的本質是資訊流:疾病是生命體內資訊的傳遞、解讀或執行發生了錯誤。

  水是生命資訊流的「作業系統」:水作為萬物蘊含的通用介質,其在生物體內的結構、流動性與純淨度,直接決定了生命資訊流的品質。

  以王鳳儀學「水稟性招病」的現代詮釋:此話並非指物理體質,而是精準描述了個體的先天負面情緒模式(稟性)。這句話精準地描述了個體的內在「水環境」(作業系統)因污染、停滯、崩解而劣質化,導致資訊流失常,從而極易引發疾病的根本狀態。

  其中,「水稟性」特指由屬的負面情緒——「煩」(Fán,包含焦慮、憂愁、恐懼)所主導的狀態。

  這種「煩」的稟性,會直接攻擊屬水的「腎」系統(涵蓋內分泌、精力、意志力等),是特定疾病的總病根

  兩者結合的論證:王鳳儀的「稟性」學說,定義了病態資訊的「內容」與「源頭」(如「煩」這個充滿威脅的錯誤程式);而「病是資訊流」的觀點,則揭示了其運作的「機制」(「煩」這個程式如何轉譯為壓力荷爾蒙,進而污染、阻塞、擾亂全身的資訊網絡)。


第二部分:對當代病理的推論(我們所處的時代)——「資訊爆炸」催生的新「水稟性」

  我們的推論是,資訊爆炸的當代社會,正透過神經系統這個介面,將外部混亂的資訊流,轉譯為內部的生化壓力信號,從而系統性地製造出一個現代版的、後天習得的「水稟性」體質

  機制:持續的資訊過載與情緒刺激 → 長期壓力反應(皮質醇、腎上腺素)→ 慢性發炎、睡眠剝奪、循環變差、能量耗竭。

  結果:內在水環境變得「濕濁」(發炎污染)、「寒滯」(循環停滯)。

  病症:催生了心智層面的「資訊處理過載症」(焦慮、腦霧),與身心介面的「資訊轉譯錯誤症」(自體免疫疾病、慢性疲勞等)。

  總括特徵是:由資訊過載引發的長期焦慮()、慢性發炎(濕濁)、能量耗竭與循環停滯(寒滯)。這直接導致了當代一系列「資訊失調症候群」的崛起,如焦慮症、腦霧、自體免疫疾病等。

  有幾項值得注意的趨勢:

  ●精神—情緒類疾病的負擔加重且年輕化:資訊全天候化與社群媒體的社會比較,促進焦慮、憂鬱、社交焦慮與自殺意念的提升,特別在青少年與年輕成人群體。對水稟性者影響更大——因其訊息吸收多、釋放少。

  ●睡眠相關與神經退化風險的潛在早期累積:長期睡眠不足導致glymphatic(一種重要的廢物清理途徑,負責清除大腦的代謝廢物)清除效率下降,雖不會短期致阿茲海默,但可能加速亞臨床病變的累積(「早發性神經退行性風險的上移」)。

  ●慢性低度發炎與代謝症候群的普遍化:資訊—壓力—生活方式(久坐、飲食失衡、睡眠差)三者共同推動慢性發炎基線,增加心血管病、糖代謝異常等慢性病負擔。

  ●身心症(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與cyberchondria(上網自我診斷症)的盛行:網路自我診斷是根據疾病症狀透過網路搜尋自我診斷,但搜尋結果及過度的醫療資訊往往會增加對健康的焦慮情緒,帶來新的醫療負荷與醫病互動困境。

  ●環境—化學暴露與疾病的放大效應:快速消費與工業化在資訊全球化的刺激下加速,使得環境水體污染與相關慢性病(內分泌、發育異常、某些癌症)風險上升。

  總之:資訊爆炸放大了訊息輸入量與節律紊亂,若社會與個體的「流動—釋放—清除」機制失靈,疾病便會在更多層級上,以更多形式出現。

  也可說,資訊爆炸不是抽象的「壓力」,而是透過影響睡眠、水體流動、荷爾蒙與免疫等「具體物質過程」,把「訊息混亂」轉化為身體的病理。


第三部分:歷史的迴響——資訊史與醫病史的共演分析

  當我們將這個框架置於歷史長河中,分析資訊傳播的演進與重大變革,與人類主流病症案例數量增長的深刻相關性時,我們可觀察到一個現象性陳述:

  每一次資訊傳播技術的飛躍(印刷、電報、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社群媒體)都伴隨新的或加劇的疾病模式(例如「神經衰弱」在工業化時代的興起;近十年來青少年憂鬱與焦慮上升與智慧手機普及的時間窗吻合)。

  以下,是這條清晰的共演路徑:


  ●階段一:口語傳播時代(~15世紀)

  ☆資訊特徵:慢、少、近、重。資訊傳播速度極慢(口耳相傳),總量稀少,範圍局限於部落村莊,內容高度重複(神話、史詩、生存技能)。資訊流與群體的生存和凝聚力緊密綑綁。

  ☆主流病症急性的、外部的、物理性的疾病

  ☆案例數量主導大規模傳染病(鼠疫、天花)、營養不良(饑荒)、物理創傷(戰爭、勞動)。

  ☆相關性分析:在這個時代,「病是資訊流」主要體現在科學資訊的「極度匱乏」。人們因缺乏對微生物、營養、衛生的正確資訊,而無法有效應對來自外部物理環境的直接攻擊(細菌、病毒、饑荒)。

  社會的「資訊系統」對於抵禦疾病的演算法極其原始。人類社會因缺乏正確的資訊而束手無策。疾病的增長,與錯誤資訊(如鬼神致病說)的流傳高度相關。


  ●階段二:文字與印刷時代(~15世紀至19世紀末)

  ☆資訊特徵標準化、可複製、可遠傳、線性化。印刷術讓知識(資訊)得以脫離個體,被精準地大量複製與傳播。人類的思維模式開始被線性的、邏輯的文字所塑造。

  ☆主流病症傳染病依然肆虐,慢性病開始萌芽,但科學開始反擊

  ☆案例數量變化:印刷術加速了科學資訊的有效流動(如解剖學、牛痘接種法、細菌理論的傳播),人類首次開始系統性地降低傳染病的案例數量與死亡率。但後來伴隨工業革命與都市化,環境污染、擁擠、新的工作壓力,開始催生與生活方式相關的慢性病

  ☆相關性分析:這是「正確資訊」戰勝「病態物理現實」的開端。

  資訊的有效傳播開始成為解決方案。但同時,由資訊(技術知識)所催生的新生活型態,如工廠、都市化,也導致了結核病、霍亂等群聚性疾病的增長,開始製造出新的健康問題。資訊流的正面與負面影響首次同時顯現。


(待下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鍊魂師-認識、確立、實現自我的靈魂升級旅程。
28會員
624內容數
人工智能普及的未來,靈魂自我的呈現將越來越重要! 靈魂強大的人,一舉手一投足一開口一下筆均氣勢非凡,怎麼鍊成的? 看過雙眼有靈魂智慧的人嗎?內在世界是如何呢? 充滿靈魂力量的商品呢? 歡迎參觀鍊魂師養成工房,找到屬於你的靈魂解答,練成你的靈魂未來!
2025/10/28
由資訊史與醫病史的交錯來看,在這一條被忽略的時間線,資訊技術的進展與身心疾病類型的轉變幾乎是同步發展的:
Thumbnail
2025/10/28
由資訊史與醫病史的交錯來看,在這一條被忽略的時間線,資訊技術的進展與身心疾病類型的轉變幾乎是同步發展的:
Thumbnail
2025/10/27
在信息爆炸的洪流中,有意識地成為一個 「信息的篩檢程式」而非「資訊的沼澤地」 ,維護好自身生命之水的清澈與流動,這或許是這個時代最核心的健康素養與生存智慧。
Thumbnail
2025/10/27
在信息爆炸的洪流中,有意識地成為一個 「信息的篩檢程式」而非「資訊的沼澤地」 ,維護好自身生命之水的清澈與流動,這或許是這個時代最核心的健康素養與生存智慧。
Thumbnail
2025/10/26
把「水稟性」視為一種系統性資訊動力學傾向——「高吸收、低排泄/低流速的資訊處理模式」。 也就是說,該系統(身體+心理+社會)容易接納外來訊息但不善於轉化或釋放,因此訊息在系統內滯留或回路放大,久之形成病理。
Thumbnail
2025/10/26
把「水稟性」視為一種系統性資訊動力學傾向——「高吸收、低排泄/低流速的資訊處理模式」。 也就是說,該系統(身體+心理+社會)容易接納外來訊息但不善於轉化或釋放,因此訊息在系統內滯留或回路放大,久之形成病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隨著現代人開始重視自身健康與體態,保健產品成為市場上新寵兒。(圖/渼若漾提供)】 (記者李婉如報導 ) 在現代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背景下,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自身健康與體態,尤其是20–45歲的年輕族群對保健與美容的關注度有顯著的提升。日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便指出,透過飲食調整和營養
Thumbnail
【隨著現代人開始重視自身健康與體態,保健產品成為市場上新寵兒。(圖/渼若漾提供)】 (記者李婉如報導 ) 在現代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背景下,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自身健康與體態,尤其是20–45歲的年輕族群對保健與美容的關注度有顯著的提升。日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便指出,透過飲食調整和營養
Thumbnail
拜醫學科技之賜,現代人越活越長,越來越多的重大疾病都能治癒。父母祖上那輩,醫療不普及,一個小小的感冒未及時就醫就漫延成重病而失去生命,沒錢就醫,或是來不及就醫的悲傷故事家家戶戶都曾有過。不過,長壽有長壽的隱憂,肉體還撐得住,智力卻以數倍的速度在退化,忙碌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卸下責任腦子突然就當機了,
Thumbnail
拜醫學科技之賜,現代人越活越長,越來越多的重大疾病都能治癒。父母祖上那輩,醫療不普及,一個小小的感冒未及時就醫就漫延成重病而失去生命,沒錢就醫,或是來不及就醫的悲傷故事家家戶戶都曾有過。不過,長壽有長壽的隱憂,肉體還撐得住,智力卻以數倍的速度在退化,忙碌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卸下責任腦子突然就當機了,
Thumbnail
現今資訊發達的年代,醫師查房都用平板了, 這樣對我來說,有什麼好處壞處呢?
Thumbnail
現今資訊發達的年代,醫師查房都用平板了, 這樣對我來說,有什麼好處壞處呢?
Thumbnail
(1)後疫情時代之健康促進 (2)辦理各式身心健康講座 (3)線上心理健檢
Thumbnail
(1)後疫情時代之健康促進 (2)辦理各式身心健康講座 (3)線上心理健檢
Thumbnail
久病會慣性成惡化,醫治不易。預防甚於治療,才能積極人生,樂觀態度,人生沒有一定要得病。 有些古老留下,勵志人心的話語,至今不該完全沿用,時代背景不同,有些狀況是古時的無知無助,才需錯誤中換取經驗,如果知道心是病的根源,就不易病入膏肓。 前文〔腦細胞嗅覺記憶|身心靈〕提及腦記憶會影響身心靈
Thumbnail
久病會慣性成惡化,醫治不易。預防甚於治療,才能積極人生,樂觀態度,人生沒有一定要得病。 有些古老留下,勵志人心的話語,至今不該完全沿用,時代背景不同,有些狀況是古時的無知無助,才需錯誤中換取經驗,如果知道心是病的根源,就不易病入膏肓。 前文〔腦細胞嗅覺記憶|身心靈〕提及腦記憶會影響身心靈
Thumbnail
近期在有限的時間,我覺得我衛教的文章很多都過眼雲煙,有時候要跟一般民眾分享我的經驗時,還是會想找一下相關之前寫的文章(因為能說的東西太多了,怕會LOSS),所以建立這個魚骨圖分享給更多人參考
Thumbnail
近期在有限的時間,我覺得我衛教的文章很多都過眼雲煙,有時候要跟一般民眾分享我的經驗時,還是會想找一下相關之前寫的文章(因為能說的東西太多了,怕會LOSS),所以建立這個魚骨圖分享給更多人參考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我們分享兩項美國數位健康趨勢:「家庭醫院」與「遠端病患監控」。讓各位了解這些趨勢,如何改善醫療服務提供者和病人的生活。 疫苗並不是 COVID-19 危機中出現的唯一醫療創新。在過去這幾年中,醫療保健行業經歷了相當大的數位化轉型,包括改進現有的遠程醫療服務,以此鼓勵非急診患者留在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我們分享兩項美國數位健康趨勢:「家庭醫院」與「遠端病患監控」。讓各位了解這些趨勢,如何改善醫療服務提供者和病人的生活。 疫苗並不是 COVID-19 危機中出現的唯一醫療創新。在過去這幾年中,醫療保健行業經歷了相當大的數位化轉型,包括改進現有的遠程醫療服務,以此鼓勵非急診患者留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