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愛鎖在體面裡》:用盡一切維護的體面,即使摧毀愛也沒關係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一)骨碟上的尷尬

父親有一位朋友的姪女從小在美國長大,年紀與蓉蓉相仿,有一年暑假回台灣玩,因此來到蓉蓉家住幾天。父母也希望蓉蓉能藉此多用英語交流,練習口語。

這個女孩是完全的美國女孩,個性直接爽朗。原本兩個年齡相同的女孩一見面很快就玩到了一起,然而就在幾天後的晚餐,卻發生了一件尷尬事。

中國人對待客人講究禮節與客氣。吃飯時,父親一直要求蓉蓉夾菜給女孩,要蓉蓉多照顧一下女孩。一開始,蓉蓉是拒絕的,說她們在美國沒這種習慣,不需要特別夾菜。但父親立刻表現的十分嚴厲,堅持道:「不管她是哪裡人,來到我們家,我們就要拿出主人的樣子,這是待客之道。」

於是,蓉蓉被迫把一塊肉放到女孩的碟子裡。果然,女孩立刻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她看著融融,又指著眼前的肉問:「what are you dong ?」 蓉蓉只能尷尬地笑笑:「吃吧!」 父親在旁邊卻很驕傲地說:「吃肉,吃肉!」

那一刻,蓉蓉感受到,父親把對外界的體面放在首位,而她的尷尬、她的尊嚴,甚至客人的舒適,都不在考量之內。


(二)桌邊服務

蔓茹的父親是公司的總務,經常需要外出吃飯應酬,有時候父親也會帶上一家人一同出席。

從小就愛吃美食的蔓茹,一起出席的主要任務就是負責「吃飯」和「表現乖巧」——坐在餐桌上,看著大人們談笑風生、交換八卦。作為主人家的父親為了顯現招待周全,會時不時催促服務員換碗碟、添茶加水。那些場景,對蔓茹而言只是孩子眼裡的熱鬧與忙碌。

但她沒想到有一天,桌旁服務這件事會落到自己頭上。

大學畢業那年,蔓茹回到家鄉。父親照例約了公司的下屬吃飯,當然這次蔓茹和母親也一同前往。餐桌上依舊熱鬧,蔓茹像從前一樣專心吃飯,和母親討論著菜色、偶爾配合著父親應付的說笑兩句——至少桌面上,氣氛與從前無異。

隨著用餐時間的進行,蔓茹察覺到父親的臉色漸漸變的鐵青,笑容也隨之尷尬而僵硬,雖然也還和下屬們說話著,他卻冷不防的盯著蔓茹,語氣冷冷地說:「光顧著吃,是不會給叔叔們服務一下?」

蔓茹嘴裡還含著剛撥好的蝦肉呢,卻被父親的話震驚得半天都說不出話。母親在一旁立刻附和:「妳弟弟在的時候,他也都會主動敬茶敬酒,還會加菜給客人、換碗碟。」 蔓茹愣在那裡,無法置信,這種觀念竟然會從母親嘴裡出現,而且還對弟弟的行為表現出讚賞和驕傲。 心裡雖然暗暗反感,為了父親的面子,蔓茹還是照做了。

但自此,她暗下決定,再也不和父母一起出席這種飯局。


(三)台階上的錯位

有一年暑假,妤涵全家與父親好友一家出遊,拜訪一位退休的老同事。老同事熱情招待來訪的大家,便帶著大家參觀各處景點。同行的,還有同事的太太。

當他們一行人來到一個國家級古蹟,赫然出現在眼前是一段陡峭的台階。這時,每個人都互相攙扶著身邊的家人、太太一起出發,唯獨妤涵的父親利索地上了台階,然後——伸手去攙扶老同事的太太!

妤涵看到這一幕呆愣在原地,目瞪口呆,心裡像被凍住了一樣。她的母親就在同事太太的身旁,母親眼神冷得像刀,正在斜眼瞪著父親。而父親的這個舉動卻是把老同事的太太嚇了一跳,她連忙說:「我不用,我不用,您趕快去扶您的太太。」 這時,父親才似乎想起來什麼,嬉皮笑臉的轉身走向母親,還自以為調皮的說:「怎麼就忘了呢!」。

那一瞬間,妤涵的心裡忽然涼了。父親在外面是顧家、負責任的好男人形象,但這些舉動,卻讓身為家人的她感到心寒。

那伸錯的手,不只是扶錯人,更像把家人的溫度遺忘在台階下。

raw-image


(四)面子與愛的距離

這樣的場景,在很多家庭裡都存在。

父親維護的,往往不是家人的感受,而是面對外界的體面。愛被擱在桌面上、鎖在台階旁,甚至在客人的碟子裡,也難以被自由觸碰。

孩子在成長中漸漸明白:親情的溫度,常常被面子取代,而這種距離,無聲卻深刻,存在於每一次表面和諧的宴席與旅行之間。



~ 作者聲明 ~

本沙龍內所有文章皆為原創作品,現以免費形式公開分享。 

所有文字與內容皆屬作者心血,僅供閱讀與交流,

未經作者書面同意,請勿轉載、複製、改編或以任何形式使用

感謝你尊重創作,因為這份文字不只是故事,更是作者以及每一位主角的生命痕跡。

願閱讀的你,能在這裡獲得觸動與陪伴。

💛


「我是宮羽莫,把自己活成故事,把文字寫成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莫語錄|在文字裡學會擁抱自己
34會員
34內容數
我是宮羽莫。 我的散文,關於女性、親情、人生與靈魂的對話。 這裡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一則則故事,折射出我們共同的人生疑問。 如果妳也曾經孤單、徬徨,願這裡的文字能成為妳的同行者。
2025/10/10
我們花了很多年才明白,母親對我們的否定,其實不是針對我們,而是源自她對自己深層的貶低。 她從未允許自己擁有美好,她覺得那些美好應該由別人主動給予,就像收到禮物一樣,只有這樣,她才覺得自己是被肯定的、被需要的。 於是,她也不允許我主動去擁有。 她無意間教會我們的,是一個錯誤的信念......
Thumbnail
2025/10/10
我們花了很多年才明白,母親對我們的否定,其實不是針對我們,而是源自她對自己深層的貶低。 她從未允許自己擁有美好,她覺得那些美好應該由別人主動給予,就像收到禮物一樣,只有這樣,她才覺得自己是被肯定的、被需要的。 於是,她也不允許我主動去擁有。 她無意間教會我們的,是一個錯誤的信念......
Thumbnail
2025/09/26
「妳下班後趕快回家一趟,妳姨丈中風,進醫院了。」 「家裡就剩綾子照顧她奶奶。」芳芳媽隨口回答。 「那個老巫婆……」 芳芳自打有記憶以來,就對這個奶奶沒有一點好感。母親常說,奶奶非常傳統,在她的家鄉裡,最重視的就是男孩。奶奶也「很爭氣」,一連生了三個兒子,因此在老家幾乎可以橫著走,抬頭挺胸做人。
Thumbnail
2025/09/26
「妳下班後趕快回家一趟,妳姨丈中風,進醫院了。」 「家裡就剩綾子照顧她奶奶。」芳芳媽隨口回答。 「那個老巫婆……」 芳芳自打有記憶以來,就對這個奶奶沒有一點好感。母親常說,奶奶非常傳統,在她的家鄉裡,最重視的就是男孩。奶奶也「很爭氣」,一連生了三個兒子,因此在老家幾乎可以橫著走,抬頭挺胸做人。
Thumbnail
2025/09/13
芳芳還在聽到表姐消息的震驚中無法回神。 她一直在回憶著記憶中表姐一家人的相處模式。 一切都是有跡可循。 之後的幾年裡,芳芳常在媽媽的口中聽到綾子姊姊的狀況越來越不好。 曾經愛唱歌的她,後來也不唱了。她說,現在的流行歌很難學,她還是喜歡唱以前的歌,但是又要唱給誰聽呢?
Thumbnail
2025/09/13
芳芳還在聽到表姐消息的震驚中無法回神。 她一直在回憶著記憶中表姐一家人的相處模式。 一切都是有跡可循。 之後的幾年裡,芳芳常在媽媽的口中聽到綾子姊姊的狀況越來越不好。 曾經愛唱歌的她,後來也不唱了。她說,現在的流行歌很難學,她還是喜歡唱以前的歌,但是又要唱給誰聽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包含以前嘗試的,我肯定試超過20種以上「新奇口味」的餅乾,但現在的「新奇口味」像雨後春筍般,多到我疲乏了。所以這次雙11,我要怎麼買呢?
Thumbnail
如果包含以前嘗試的,我肯定試超過20種以上「新奇口味」的餅乾,但現在的「新奇口味」像雨後春筍般,多到我疲乏了。所以這次雙11,我要怎麼買呢?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我的叔是廚神
Thumbnail
我的叔是廚神
Thumbnail
討論父母與子女之間責任和寬容的文章。
Thumbnail
討論父母與子女之間責任和寬容的文章。
Thumbnail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Thumbnail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Thumbnail
母親為了方便找工作便讓兒子暫時與住鄉下的外婆住,樸實無華的祖孫情就此展開!
Thumbnail
母親為了方便找工作便讓兒子暫時與住鄉下的外婆住,樸實無華的祖孫情就此展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華人與澳洲父母養老觀唸的文章,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和觀察,分享了不同文化下對於養老觀唸的差異和思考。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華人與澳洲父母養老觀唸的文章,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和觀察,分享了不同文化下對於養老觀唸的差異和思考。
Thumbnail
「妳們站好,都是那個賤女人生的賠錢貨。」繼母將晚餐放在桌上,幫爸爸倒了一杯酒後繼續數落道。 「要不是妳們媽媽要了妳爸大半財產,就連房子也要走了,我們家會是現在這樣?還有臉哭,我沒讓妳們跪著吃飯就很不錯了。 看什麼看啊!林竹君,妳眼睛瞪這麽大怎麼回事? 看看妳姊姊,林竹音,過來拿菜。 妳帶著妹妹去廁所
Thumbnail
「妳們站好,都是那個賤女人生的賠錢貨。」繼母將晚餐放在桌上,幫爸爸倒了一杯酒後繼續數落道。 「要不是妳們媽媽要了妳爸大半財產,就連房子也要走了,我們家會是現在這樣?還有臉哭,我沒讓妳們跪著吃飯就很不錯了。 看什麼看啊!林竹君,妳眼睛瞪這麽大怎麼回事? 看看妳姊姊,林竹音,過來拿菜。 妳帶著妹妹去廁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次出遊過程中因點餐事件引發的家庭衝突,女兒和父親的交流,以及母親的內心掙扎。文章充滿了情感與反思,呈現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互動。作者通過自己的家庭經曆,引起讀者對於父母和子女之間關係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次出遊過程中因點餐事件引發的家庭衝突,女兒和父親的交流,以及母親的內心掙扎。文章充滿了情感與反思,呈現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互動。作者通過自己的家庭經曆,引起讀者對於父母和子女之間關係的思考。
Thumbnail
對於親情,小心呵護唯恐摔碎 對於母親,不敢稍移目光只為討好 對於女兒,盡力的教養便自以為適職 ........................................ 如此這般的規矩,或說是具有高尚的教養 但是卻讓親情一詞,顯得荒謬不已
Thumbnail
對於親情,小心呵護唯恐摔碎 對於母親,不敢稍移目光只為討好 對於女兒,盡力的教養便自以為適職 ........................................ 如此這般的規矩,或說是具有高尚的教養 但是卻讓親情一詞,顯得荒謬不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