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學:第14章 周圍神經系統(The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更新 發佈閱讀 13 分鐘

一、周圍神經系統概論 Overview of the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

1️⃣ 定義與基本功能

周圍神經系統(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是所有位於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即大腦 brain 與脊髓 spinal cord)之外的神經結構總稱。


它的主要作用是將中樞與身體各部連結成訊息傳導網絡,負責:

  • 感覺傳入(sensory input):將外界或體內受器(receptors)接收到的刺激傳向中樞。
  • 運動傳出(motor output):將中樞整合後的命令傳出至效應器(effectors,如肌肉或腺體)。
    因此,PNS 是中樞神經系統與身體間的「溝通通道」。


2️⃣ 系統分類 Classification


依功能可分為兩大分支:

  • 感覺(傳入)分支 Sensory (Afferent) Division:負責將刺激傳入中樞,包括:
    • 體感覺(Somatic sensory):如觸覺、壓覺、痛覺、溫度覺、身體位置覺(proprioception)。
    • 內臟感覺(Visceral sensory):如內臟壓力、化學變化與牽張感。


  • 運動(傳出)分支 Motor (Efferent) Division:將中樞的命令傳出至效應器。又細分為:
    • 體神經系統(Somatic Nervous System):支配骨骼肌(skeletal muscles),負責隨意運動(voluntary control)。
    • 自律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支配平滑肌(smooth muscle)、心肌(cardiac muscle)與腺體(glands),調節不隨意活動(involuntary actions)。


3️⃣ 周邊結構 Components of the PNS

  • 神經(Nerves):由許多神經纖維(nerve fibers)束組成,外層包覆三層結締組織:
    • 神經內膜(Endoneurium):包裹單一軸突(axon)。
    • 神經束膜(Perineurium):包裹一群軸突形成的神經束(fascicle)。
    • 神經外膜(Epineurium):最外層,包圍整條神經。
  • 神經節(Ganglia):位於中樞外、含神經元細胞體(cell bodies)的結構,如背根神經節(dorsal root ganglion)或自律神經節(autonomic ganglion)。


二、顱神經 Cranial Nerves

1️⃣ 概述 Overview

顱神經(Cranial nerves)共有 12 對(12 pairs),直接從腦部或腦幹(brainstem)發出,依其出現順序與主要功能命名。


可分為:

  • 感覺神經(Sensory nerves):僅負責傳遞感覺訊息。
  • 運動神經(Motor nerves):僅負責肌肉運動。
  • 混合神經(Mixed nerves):同時包含感覺與運動纖維。


2️⃣ 顱神經詳列與功能

Ⅰ 嗅神經(Olfactory nerve)

  • 性質:純感覺(special sensory)。
  • 功能:傳遞嗅覺(sense of smell)。
  • 起源:嗅球(olfactory bulb)。
  • 臨床:嗅覺喪失稱為嗅覺缺失(anosmia)。


Ⅱ 視神經(Optic nerve)

  • 性質:純感覺。
  • 功能:傳遞視覺(vision)。
  • 起源:視網膜(retina)。
  • 臨床:視神經損傷會導致視野缺損或失明(blindness)。


Ⅲ 動眼神經(Oculomotor nerve)

  • 性質:運動。
  • 功能:支配大部分眼球運動肌(如上直肌 superior rectus)、瞳孔收縮與晶狀體調節。
  • 臨床:麻痺會導致眼球外斜(external strabismus)與上瞼下垂(ptosis)。


Ⅳ 滑車神經(Trochlear nerve)

  • 性質:運動。
  • 功能:支配上斜肌(superior oblique muscle),使眼球下內轉。
  • 臨床:損傷造成下視困難與複視(diplopia)。


Ⅴ 三叉神經(Trigeminal nerve)

  • 性質:混合。
  • 三分支:
    • 眼支 Ophthalmic (V₁):額頭與上眼瞼感覺。
    • 上頜支 Maxillary (V₂):上頜、鼻翼與上唇感覺。
    • 下頜支 Mandibular (V₃):下頜、下唇感覺與咀嚼肌(muscles of mastication)運動。
  • 臨床:三叉神經痛(Trigeminal neuralgia)造成臉部劇烈刺痛。


Ⅵ 外旋神經(Abducens nerve)

  • 性質:運動。
  • 功能:支配外直肌(lateral rectus muscle),使眼球外展。


Ⅶ 面神經(Facial nerve)

  • 性質:混合。
  • 功能:支配面部表情肌(facial expression muscles)、味覺(舌前2/3)、淚腺與唾液腺。
  • 臨床:面神經麻痺(Bell’s palsy)導致單側面部下垂。


Ⅷ 前庭蝸神經(Vestibulocochlear nerve)

  • 性質:感覺。
  • 功能:由兩部分組成:
    • 前庭支(Vestibular branch):平衡感。
    • 蝸支(Cochlear branch):聽覺。
  • 臨床:受損可引起聽力喪失或眩暈(vertigo)。


Ⅸ 舌咽神經(Glossopharyngeal nerve)

  • 性質:混合。
  • 功能:支配舌後1/3味覺、咽喉肌與腮腺(parotid gland)分泌。
  • 臨床:反射性吞嚥或味覺減弱。


Ⅹ 迷走神經(Vagus nerve)

  • 性質:混合。
  • 功能:唯一延伸至胸腔與腹腔,支配多數內臟器官。
  • 臨床:損傷可導致吞嚥困難、聲音沙啞與心律異常。


Ⅺ 副神經(Accessory nerve)

  • 性質:運動。
  • 功能:支配胸鎖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與斜方肌(trapezius),協助頭頸運動。


Ⅻ 舌下神經(Hypoglossal nerve)

  • 性質:運動。
  • 功能:支配舌部肌肉(intrinsic and extrinsic tongue muscles),控制吞嚥與發音。


三、脊神經 Spinal Nerves

1️⃣ 基本特徵 Characteristics

共有 31 對脊神經(31 pairs of spinal nerves),全部為混合神經(mixed nerves)


依發源位置分為:

  • 頸神經(Cervical nerves)8對 (C1–C8)
  • 胸神經(Thoracic nerves)12對 (T1–T12)
  • 腰神經(Lumbar nerves)5對 (L1–L5)
  • 薦神經(Sacral nerves)5對 (S1–S5)
  • 尾神經(Coccygeal nerve)1對 (Co1)


2️⃣ 結構 Structure

每條脊神經由:

  • 前根(Ventral root):含運動纖維(motor fibers),由前角運動神經元發出。
  • 後根(Dorsal root):含感覺纖維(sensory fibers),終止於背根神經節(dorsal root ganglion)。
  • 兩根匯合後形成混合神經,再分支成:
    • 後支(Dorsal ramus):支配背部肌肉與皮膚。
    • 前支(Ventral ramus):支配軀幹前側與四肢肌肉。
    • 交通支(Rami communicantes):與自律神經節相連。


3️⃣ 皮節 Dermatomes

每一脊神經(除C1)支配特定的皮膚區域稱為皮節(dermatome)。

皮節圖可用於診斷脊髓或神經根損傷位置,如:

  • C6:拇指。
  • T4:乳頭水平。
  • T10:臍部水平。


四、神經叢 Nerve Plexuses

1️⃣ 頸叢(Cervical Plexus, C1–C4)

  • 位於頸部深層,主要支配頸部與肩上皮膚及肌肉。
  • 膈神經(Phrenic nerve)為最重要分支,起自 C3–C5,支配橫膈膜(diaphragm),控制呼吸。
  • 若膈神經受損,會導致呼吸困難或呼吸停止。


2️⃣ 臂叢(Brachial Plexus, C5–T1)

  • 支配上肢及肩帶。由五個主要分支組成:
    • 肌皮神經(Musculocutaneous nerve):支配手臂前側肌肉。
    • 腋神經(Axillary nerve):支配三角肌與小圓肌。
    • 橈神經(Radial nerve):支配手臂與前臂後側伸肌群。
    • 正中神經(Median nerve):支配前臂屈肌與部分手部肌肉。
    • 尺神經(Ulnar nerve):支配手部小肌肉與前臂尺側肌群。
  • 臨床: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為正中神經受壓。


3️⃣ 腰叢(Lumbar Plexus, L1–L4)

  • 支配下腹與大腿前側。
  • 主要分支:
    • 股神經(Femoral nerve):支配大腿前肌群(quadriceps)。
    • 閉孔神經(Obturator nerve):支配大腿內收肌群(adductors)。


4️⃣ 薦叢(Sacral Plexus, L4–S4)

  • 位於骨盆腔後方,支配臀部與下肢後側。
  • 主要神經:
    • 坐骨神經(Sciatic nerve):人體最長、最粗的神經,由脛神經與腓總神經組成。
    • 脛神經(Tibial nerve):支配小腿後肌群。
    • 腓總神經(Common fibular nerve):支配小腿前與外側肌群。


五、反射作用 Reflexes

1️⃣ 定義與重要性

反射(Reflex)是身體對刺激所產生的自動且快速反應,不經意識控制。

其主要功能是維持姿勢、保護身體與調節生理功能


2️⃣ 反射弧(Reflex arc)組成五要素

  1. 感受器(Receptor):偵測刺激。
  2. 感覺神經元(Sensory neuron):將訊息傳至脊髓或腦幹。
  3. 整合中樞(Integration center):通常為脊髓灰質。
  4. 運動神經元(Motor neuron):傳出衝動。
  5. 效應器(Effector):執行反應(肌肉收縮或腺體分泌)。


3️⃣ 反射類型

  • 單突觸反射(Monosynaptic reflex):如膝跳反射(patellar reflex);只涉及感覺與運動神經元。
  • 多突觸反射(Polysynaptic reflex):包含中間神經元,反應較慢,如撤退反射(withdrawal reflex)。


六、臨床關聯 Clinical Correlations

1️⃣ 小兒麻痺後症候群(Postpolio Syndrome)

  • 原由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被病毒破壞。
  • 康復後數十年可能出現肌肉無力、疼痛與疲倦。


2️⃣ 坐骨神經痛(Sciatica)

  • 原因:坐骨神經受壓。
  • 症狀:下背至腿後劇痛、麻木或行走困難。


3️⃣ 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

  • 原因:正中神經受壓。
  • 症狀:手掌麻木、握力下降。


4️⃣ 反射異常(Abnormal Reflexes)

  • 反射過強:上運動神經元損傷。
  • 反射消失:下運動神經元損傷。


七、與中樞神經整合 Integration with the CNS

PNS 並非獨立存在,而是與 CNS 協同運作的系統。

  • 感覺神經傳入刺激至中樞進行整合。
  • CNS 發出運動指令經 PNS 傳出,調節運動或生理反應。
  • 自律神經系統則自脊髓與腦幹發出纖維,支配內臟,確保生命維持機能自動運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浮光影夢
1會員
57內容數
你好,我是影,一名護理系學生。 平時忙於課業、打工和考試,兼顧信仰及個人生活,雖挑戰重重,我仍相信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在這裡,我會分享我的生活點滴,從時間管理到未來規劃,探索如何在忙碌中找尋平衡與成長。 為自己開闢第二條路的同時,也希望能和你一起找到那一抹屬於自己的光亮,為各自的故事添上一筆溫柔而堅定的色彩。
浮光影夢的其他內容
2025/11/06
解剖學:第13章 中樞神經系統(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根據Human Anatomy Global Edition 9th Edition - Elaine Marieb
2025/11/06
解剖學:第13章 中樞神經系統(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根據Human Anatomy Global Edition 9th Edition - Elaine Marieb
2025/11/05
解剖學:第12章 神經系統與神經組織(Nervous System and Nervous Tissue) 根據Human Anatomy Global Edition 9th Edition - Elaine Marieb
2025/11/05
解剖學:第12章 神經系統與神經組織(Nervous System and Nervous Tissue) 根據Human Anatomy Global Edition 9th Edition - Elaine Marieb
2025/11/04
解剖學:第11章 身體的肌肉(Muscles of the Body) 根據Human Anatomy Global Edition 9th Edition - Elaine Marieb
2025/11/04
解剖學:第11章 身體的肌肉(Muscles of the Body) 根據Human Anatomy Global Edition 9th Edition - Elaine Marieb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日本正在進行一場重大的大學入學考試改革,旨在培養21世紀所需的人才。這場改革不僅涉及考試內容和形式的變革,更體現了日本教育界對未來人才培養的深層思考。
Thumbnail
日本正在進行一場重大的大學入學考試改革,旨在培養21世紀所需的人才。這場改革不僅涉及考試內容和形式的變革,更體現了日本教育界對未來人才培養的深層思考。
Thumbnail
在媺嫚姊妹正式進入幼稚園後,媽媽開始為她們尋找有趣的數字學習資源。My First Brain Quest 123s: A Question-and-Answer Book,一本使用問答形式幫助孩子學習數字的書籍。內容簡單有趣,配合豐富的插圖,讓孩子在互動中提升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增強他們的英語能力。
Thumbnail
在媺嫚姊妹正式進入幼稚園後,媽媽開始為她們尋找有趣的數字學習資源。My First Brain Quest 123s: A Question-and-Answer Book,一本使用問答形式幫助孩子學習數字的書籍。內容簡單有趣,配合豐富的插圖,讓孩子在互動中提升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增強他們的英語能力。
Thumbnail
台積電是NO.1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公司,股價不斷創新高,帶給台灣人極大的自信,然後呢?其實沒有然後。
Thumbnail
台積電是NO.1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公司,股價不斷創新高,帶給台灣人極大的自信,然後呢?其實沒有然後。
Thumbnail
進入到大公司後,面對競爭壓力,大多數人在單一的評價體系中逐漸難以獲得成就感。作者透過剖析問題、清晰目標以及改變態度找到適合自己的副業,重新找回成就感。對年輕人而言,透過副業鍛鍊能力、吸收知識與技能,再將所學轉化為價值,成為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進入到大公司後,面對競爭壓力,大多數人在單一的評價體系中逐漸難以獲得成就感。作者透過剖析問題、清晰目標以及改變態度找到適合自己的副業,重新找回成就感。對年輕人而言,透過副業鍛鍊能力、吸收知識與技能,再將所學轉化為價值,成為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紀錄一下自己從學測結束到放榜的心路歷程 2023.06.23 大學入學有很多種方式 個人申請、分發入學、特殊選材...... 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前兩種 我就是其中一個 我的程式檢定與自主學習表現我自認丟特選會有學校收 但是都是很後段的學校 依我的程度隨便考都有更好的學校 頂尖校系的名額大多也會被有豐富
Thumbnail
紀錄一下自己從學測結束到放榜的心路歷程 2023.06.23 大學入學有很多種方式 個人申請、分發入學、特殊選材...... 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前兩種 我就是其中一個 我的程式檢定與自主學習表現我自認丟特選會有學校收 但是都是很後段的學校 依我的程度隨便考都有更好的學校 頂尖校系的名額大多也會被有豐富
Thumbnail
坐在房裡的電腦前,透過搜尋網站的分類,逐一瀏覽所有台灣的國立大學網站。我望著滑鼠旁邊的千元大鈔,長嘆了一口氣。 約莫一個小時前,我還坐在客廳裡,邊喝着手搖飲料,邊看著電視播放的棋靈王。向來不怎麼關心我的哥哥,突然問起我申請了哪些學校? 我心想完蛋了,鐵定要被狠唸一頓。
Thumbnail
坐在房裡的電腦前,透過搜尋網站的分類,逐一瀏覽所有台灣的國立大學網站。我望著滑鼠旁邊的千元大鈔,長嘆了一口氣。 約莫一個小時前,我還坐在客廳裡,邊喝着手搖飲料,邊看著電視播放的棋靈王。向來不怎麼關心我的哥哥,突然問起我申請了哪些學校? 我心想完蛋了,鐵定要被狠唸一頓。
Thumbnail
在練習時死100次,總比真的上戰場被殺死1次來得好, 記住!你來找我不是要來聊天的, 你.是.要.來.上.榜.的! 壹、31歲廚師中鋼機械上榜心得分享 一、考生背景介紹 我在一家餐廳工作了4年,因疫情影響110年12月老闆宣布要結束營業,於是我在111年1月正式面臨失業, 也因為31歲的我遭逢這突如
Thumbnail
在練習時死100次,總比真的上戰場被殺死1次來得好, 記住!你來找我不是要來聊天的, 你.是.要.來.上.榜.的! 壹、31歲廚師中鋼機械上榜心得分享 一、考生背景介紹 我在一家餐廳工作了4年,因疫情影響110年12月老闆宣布要結束營業,於是我在111年1月正式面臨失業, 也因為31歲的我遭逢這突如
Thumbnail
有看《東大特訓班2(龍櫻)》的人應該有注意到,在第7集的時候出現了「東大模考(東大模試)」,在第9集的時候出現了「共通考試(大学入学共通テスト)」,第10集的時候又來了個「二次考試(二次試験)」。奇怪了,日本大學考試制度怎麼考一個東大,要考那麼多試?
Thumbnail
有看《東大特訓班2(龍櫻)》的人應該有注意到,在第7集的時候出現了「東大模考(東大模試)」,在第9集的時候出現了「共通考試(大学入学共通テスト)」,第10集的時候又來了個「二次考試(二次試験)」。奇怪了,日本大學考試制度怎麼考一個東大,要考那麼多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