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句「加油」反而傷得更深?從心理學與佛法中學到的 5 個震撼人心的療癒真相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你是否曾經在某人深陷痛苦時,對他說了句「加油」,卻發現對方臉色更加沉重?我們都曾想用這兩個字傳遞溫暖,但為何這句善意的鼓勵,有時反而像千斤巨石,壓得人喘不過氣?

在張閔筑的著作《別再叫我加油,好嗎》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靈魂最真實的吶喊。她曾是眾人眼中的資優生(PR值 97),卻在「教室內不可言說的霸凌」、「不被同儕理解的孤獨」與「無法交集的平行線父母」所織成的苦海中掙扎。她的故事,不僅是一段從深淵走向自救的血淚紀錄,更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現代心理學與古老佛法智慧交織出的療癒之道。

今天,讓我們跟隨她的腳步,從她的生命歷程中,提煉出 5 個足以顛覆我們認知的療癒真相。

raw-image

一、你的「正向鼓勵」,可能是一種「毒藥」

當我們對一個正在哭泣的人說「別哭了,要正向一點」,我們可能正在不自覺地施加一種名為「毒性正向」(Toxic Positivity)的暴力。這個概念指的是「在任何情況下,都過度且不切實際地期望維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對於深陷痛苦的人來說,「加油」這句話,常常不是安慰,而是一種強迫。它迫使當事人壓抑真實情緒,去迎合一個積極的社會劇本,反而引發更深的「愧疚感、焦慮、與自卑感」。這與人本主義心理學家 Carl Rogers 提出的療癒核心——「無條件積極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完全背道而馳。真正的關懷,是無條件地接納對方當下的所有狀態,無論是悲傷、憤怒還是絕望,而非附加條件

「你必須好起來,我才能接受你的狀態」——這就是「加油」背後隱藏的殘酷訊息。

真正的同理心,不是要求對方積極,而是有勇氣陪伴他,安靜地待在他的消極與黑暗裡。

二、憂鬱不只是悲傷,而是一場認知風暴

很多人以為憂鬱症只是「想不開」或「太悲觀」,但認知行為療法(CBT)提醒著我們,它遠比那複雜。憂鬱症的核心,是一場劇烈的「認知風暴」,由三個根深蒂固的負面信念所構成:

  • 關於自我:「我一文不值」(I am worthless)
  • 關於世界:「我很無助」(I am helpless)
  • 關於未來:「未來一片黯淡」(The future is bleak)

作者張閔筑的經歷,完美印證了這一點。客觀上,她是 PR 值高達 97 的頂尖學生;但在她的主觀世界裡,她卻堅信自己「笨到看不懂課本上白話到了極點的文章」。這個「扭曲的思考模式」如此強大,以至於完全壓倒了客觀事實。

這讓我們看見,對抗憂鬱,僅僅給予鼓勵是無力的。真正的戰鬥,是深入那場認知風暴的核心,去辨識並挑戰那些早已內化成「真理」的負面信念。

認知行為療法(CBT)完美地解釋了憂鬱症的「症狀」,但這些扭曲的念頭究竟從何而來?為此,古老的佛法心理學提供了一個更深邃的答案。

三、過去的創傷,會在心靈深處種下「種子」

我們都曾被某些念頭困住,彷彿它們才是唯一的真理。但如果,這些念頭並非憑空而來呢?

佛教唯識宗(Yogacara)被譽為「佛教的心理學教科書」,它提供了一個比CBT更為深刻的「萬法唯識」模型。

唯識宗提出,我們的心識中有一個名為「阿賴耶識」(Ālaya consciousness)的巨大倉庫,它儲存了我們生命中所有經驗留下的「種子」(bīja)。作者在學生時期經歷的霸凌、孤獨與壓力,就像一顆顆負面的種子,被種進了她的心靈深處。

當她日後翻開課本(一個觸發的「緣」),那些被深埋的「我是愚笨的」種子便會立刻「現行」(manifestation),讓她真實地感受到自己看不懂。這已經超越了「想法」的層次,而是一種儲存在意識底層、幾乎無法撼動的「現實」。這個觀點讓我們以一種更慈悲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困境:許多重複的自我挫敗模式,並非我們的錯,而是過去種下的種子,在因緣俱足時發了芽。

四、真正的療癒不是消除痛苦,而是找到意義

當傳統心理治療無法撼動深層的痛苦時,作者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她挑戰僅有 2.09% 的錄取率,轉學攻讀成功大學心理系。這個行為背後,蘊含著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核心精神,更是一場深刻的動機轉變。

她的動機,從迎合升學壓力的「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轉化為一股強大的、渴望自我理解與救贖的「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她的「自救」,不僅僅是為了「治好」憂鬱症這個「問題」,更是為了在痛苦中找到意義,將自身的苦難轉化為理解他人的力量。這正是人本主義心理學所說的「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

她開始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無條件積極關懷」用在自己身上,學會了「適度地原諒自己」。這或許是療癒的終極形式:當世界無法給予你溫柔時,你選擇成為自己最溫柔的治療師。

五、拯救自己,是照亮世界的第一步

佛教華嚴宗(Huayan school)有一個極其浩瀚的宇宙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句話的意思是,每一個獨立的個體(一),都與整個宇宙(一切)密不可分,互相輝映。

作者張閔筑個人的自救故事,就是那個「一」。但當她將這段經歷寫成書,分享給無數受苦的靈魂時,她的「一」就不再只是她自己。她的救贖,融入了每一個閱讀者的生命,彼此「互即互入」(Mutual Interpenetration),與「一切」眾生的療癒之路產生了深刻的「慈悲共振」。

她對自己的慈悲,透過分享,昇華為利益眾生的「菩提心」(Bodhicitta)。她的旅程提醒著我們一個深刻的真理:建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一個所謂的「人間淨土」,並非始於什麼宏大的外部計畫,而是源於每一個個體向內探索、療癒自我的微小漣漪。當一個靈魂被拯救,他所散發出的光,就足以照亮周遭的世界。

--------------------------------------------------------------------------------

超越「加油」的陪伴

張閔筑的故事是一趟從黑暗走向光明的偉大旅程。它提醒我們,真正的支持,從來不是輕飄飄的口號或強迫性的樂觀。它是一種深刻的智慧、一種無條件的接納,以及一種敢於直面痛苦的勇氣。

下一次,當你身邊有人陷入困境時,或許我們可以問問自己:與其只說一句「加油」,我們該如何才能獻上那份對方真正需要的,無條件的「臨在」與「接納」?

南無阿彌陀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間淨土與極樂之光的沙龍
1會員
649內容數
2025/11/03
翻開新聞,一股無形的壓迫感籠罩著我們這個時代。世界正經歷著75年來最頻繁的國家間衝突,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氣候災難的警鐘更是響徹雲霄。許多人心中都瀰漫著一種深層的困惑與不安,彷彿世界正朝著某個不可知的懸崖加速前進。
Thumbnail
2025/11/03
翻開新聞,一股無形的壓迫感籠罩著我們這個時代。世界正經歷著75年來最頻繁的國家間衝突,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氣候災難的警鐘更是響徹雲霄。許多人心中都瀰漫著一種深層的困惑與不安,彷彿世界正朝著某個不可知的懸崖加速前進。
Thumbnail
2025/11/03
讓我們回到《馬太福音》25章中綿羊與山羊的比喻。耶穌作了一個驚人的宣告,祂將自己完全等同於那些貧困與被邊緣化的人:「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當我們看見世上那些受苦的姊妹時,我們是否能認出,自己正與我們的君王相遇?
Thumbnail
2025/11/03
讓我們回到《馬太福音》25章中綿羊與山羊的比喻。耶穌作了一個驚人的宣告,祂將自己完全等同於那些貧困與被邊緣化的人:「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當我們看見世上那些受苦的姊妹時,我們是否能認出,自己正與我們的君王相遇?
Thumbnail
2025/11/03
聖君的「無為而治」,並非無所作為,而是守護好這幾條根本的底層規則,如同守護河道,讓生命之水得以自行流淌。當一個社會確立了平等的自由,並將關懷最弱勢者作為不可動搖的底線時,便可「無為」,為社會創造一個高度信任、低度摩擦的環境。
Thumbnail
2025/11/03
聖君的「無為而治」,並非無所作為,而是守護好這幾條根本的底層規則,如同守護河道,讓生命之水得以自行流淌。當一個社會確立了平等的自由,並將關懷最弱勢者作為不可動搖的底線時,便可「無為」,為社會創造一個高度信任、低度摩擦的環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我只能說,孩子你受苦了,我無法幫你承受這些,所以接下來的路,我會陪你一起走。」 近日,看見朋友有些情緒困擾,所以來聊聊自我療癒。
Thumbnail
「我只能說,孩子你受苦了,我無法幫你承受這些,所以接下來的路,我會陪你一起走。」 近日,看見朋友有些情緒困擾,所以來聊聊自我療癒。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對於匱乏感的根源及影響,提供了三種轉換信念的方法,以及一種讓自己感覺有力量的練習法,希望能幫助讀者理解自己的內心感受,並轉換負面信念。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對於匱乏感的根源及影響,提供了三種轉換信念的方法,以及一種讓自己感覺有力量的練習法,希望能幫助讀者理解自己的內心感受,並轉換負面信念。
Thumbnail
感動自己是一種很好的療癒,能感動別人更是功德一件,是回饋正能量於自己的喜樂雙贏。 情緒如水般時刻在波動,意識下指導棋投射情緒反應,在習慣不將負能量接收,才不導致下意識無法控制的情緒潰堤。 抵擋負能量接收 眼神: 靈魂之窗,在感受接收心情不舒服時,放鬆眼睛不直視對方眼神,如此可避開
Thumbnail
感動自己是一種很好的療癒,能感動別人更是功德一件,是回饋正能量於自己的喜樂雙贏。 情緒如水般時刻在波動,意識下指導棋投射情緒反應,在習慣不將負能量接收,才不導致下意識無法控制的情緒潰堤。 抵擋負能量接收 眼神: 靈魂之窗,在感受接收心情不舒服時,放鬆眼睛不直視對方眼神,如此可避開
Thumbnail
聽到「加油」是什麼感覺呢?被鼓勵嗎?充滿力量嗎?對我而言,它是沒有什麼意義與作用的兩個中文字。
Thumbnail
聽到「加油」是什麼感覺呢?被鼓勵嗎?充滿力量嗎?對我而言,它是沒有什麼意義與作用的兩個中文字。
Thumbnail
我看待人事物的第一時間,是「樂觀」還是「悲觀」?這關係到的是「豐盛」或是「匱乏」。一個長期匱乏的人,很容易擁抱的是「自幹」的人生,而這將導致我們失去朋友,也間接地失去了「顯化」的能力,一個沒有顯化能力的人,人生就會很辛苦,而無法快速成功與成就...
Thumbnail
我看待人事物的第一時間,是「樂觀」還是「悲觀」?這關係到的是「豐盛」或是「匱乏」。一個長期匱乏的人,很容易擁抱的是「自幹」的人生,而這將導致我們失去朋友,也間接地失去了「顯化」的能力,一個沒有顯化能力的人,人生就會很辛苦,而無法快速成功與成就...
Thumbnail
2022.5.10 療癒自我,需要極大的勇氣 除了面對過去各種錐心之痛的勇氣、 還有卡住時, 認清自己真的不願再回到舊模式、繼續走療癒之路的勇氣💪
Thumbnail
2022.5.10 療癒自我,需要極大的勇氣 除了面對過去各種錐心之痛的勇氣、 還有卡住時, 認清自己真的不願再回到舊模式、繼續走療癒之路的勇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