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關係,我陪你生氣:21天,練習溫柔接住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 生氣,是內在的保護層

生氣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們在生氣時,失去自己的主導權。

人類生氣時,看起來是在對外反擊:爭、吼、語氣升高、理智消失。

但真正被激發的,常常不是眼前這件事。

生氣不是起點。生氣是出口。

🛡️ 它是用來保護底下更脆弱、更不想被看穿的那一層:

  • 委屈
  • 恥感
  • 自我價值被踩
  • 過去的傷被再度碰觸
  • 沒被看見、沒被尊重
  • 消失的安全感

生氣,是最晚浮現的那一個。


🤝 當朋友生氣時:把尊嚴還給他

👥 人類在情緒中最怕的不是衝突,而是:「我不被允許這樣感覺。」

有些看似理性的話,會讓對方覺得被否定、被壓制、被羞辱。

🌿 可以這樣說:

  • 「我在這裡,你不用一個人扛。」
  • 「你想自己靜一下,還是希望有人陪著?」
  • 「我們先休息一下,等你準備好再談。」
  • 「剛剛那個點,最痛的是哪裡?」

🚫 不要這樣說:

  • 「不要再生氣了啦。」
  • 「你冷靜一點。」
  • 「你生氣有什麼用?」
  • 「你反應太過頭了吧。」

💫 最安全的一句話:

「我知道你這樣有原因。等你想說,我在。」

這句話,把尊嚴還給他。


🌱 當自己生氣時:三步驟拿回主導權

生氣不是要被阻止,而是需要被理解。

① 命名感受「我真正痛的是什麼?」

② 允許感受「我現在這樣沒關係。」

③ 設定生氣時間「我允許自己生氣10分鐘,之後去喝水。」

你可以生氣。但你可以決定生氣多久。

這就是主權。



🎯 生氣,指向更早的傷

外在事件只是按鈕。

真正讓你爆炸的,是那條按鈕後面接的舊線。

每一次生氣,第一個跳出來的聯想,就是你下一個要療癒的地方。


📅 21天情緒主權練習

這趟旅程分三階段,請不追求完美,只保持誠實與在場。

第1週|覺察:看見情緒輪廓

  • 📝 前3天:記錄觸發事件+情緒命名
  • 🌱 第4-5天:加入身體掃描(哪裡最先緊?)
  • 💭 第6-7天:事後問:「除了生氣,我當時還需要什麼?」

第2週|深度探索:發現深層需求

  • 🗣️ 第8-10天:練習「我」的陳述
  • ⏸️ 第11-12天:開始測試「暫停儀式」
  • 📊 第13-14天:第一次成果檢視

第3週|整合:把練習變生活

  • 🔄 第15-17天:選一個「微反應」調整
  • 💝 第18-19天:改用自我共情
  • ✨ 第20-21天:總檢視+寫給未來自己的信

這21天不是讓你不生氣,而是讓你能:不被情緒推著走。

21天情緒主權練習|詳細範例與實戰工具 🛠️

A. 通用流程(口訣) 📝

E-P-R-N-A-L-R

🔹 E 事件:發生了什麼?

🔹 P 暫停:先停 1 分鐘(喝水 / 呼吸 3 次 / 離開 10 分鐘)

🔹 R 身體:身體哪裡先反應?(肩、胃、拳、臉)

🔹 N 命名:除了「生氣」,還有什麼感受?

🔹 A 需求:我其實需要什麼?(尊重 / 自主 / 安全 / 休息…)

🔹 L 語句:用「我句型」表達或寫下

🔹 R 記錄:回到筆記做 3 行紀錄(事件|感受|需求+下一步)

💡 快速句:「我先暫停一下 → 身體在哪裡緊 → 我其實需要什麼?」


B. 三個生活情境「完整演練」 🌟

💼 範例 1|職場:提案被否決

  • 事件(E):主管否決提案,語氣急、沒說明原因
  • 暫停(P):「我先整理一下,10分鐘後回來補充。」離開會議室,喝水
  • 身體(R):肩膀緊、胃縮
  • 命名(N):羞恥+被否定+焦慮
  • 需求(A):被尊重、被聽懂、平等對話空間
  • 語句(L):「當提案被直接否定而沒有理由時,我感到焦急和不被重視,因為我需要知道評估依據」
  • 事後紀錄(R)
    • 事件:提案被否決
    • 感受:羞恥、焦慮、委屈
    • 身體:肩緊、胃縮
    • 需求:被尊重、被說明理由
    • 下一步:約1:1釐清評估標準;下次簡報先放「決策指標」頁

❤️ 範例 2|關係:伴侶訊息已讀不回

  • 事件(E):重要訊息3小時沒回
  • 暫停(P):手機放遠,設10分鐘計時器,做3次深呼吸
  • 身體(R):胸口悶、手心熱
  • 命名(N):擔心被忽略+不安全感
  • 需求(A):被重視、被回應、可預期
  • 語句(L):「當重要訊息沒有回覆時,我會焦慮,因為我需要基本的回覆節奏」
  • 事後紀錄(R)
    • 事件:已讀不回3小時
    • 感受:焦慮、被忽略、委屈
    • 身體:胸悶、手熱
    • 需求:被回應、可預期
    • 下一步:約定「忙碌狀態回覆規則」

🏠 範例 3|日常:家人指責「又忘了倒垃圾」

  • 事件(E):家人說「你怎麼又忘了!」
  • 暫停(P):「我先去裝杯水,稍後回來講」
  • 身體(R):臉熱、拳頭緊
  • 命名(N):羞愧+被小看
  • 需求(A):被理解、不貼標籤、建設性溝通
  • 語句(L):「當你用『又忘了』這種語氣時,我覺得被小看,因為我需要被當成會改進的人」
  • 事後紀錄(R)
    • 事件:被說「又忘了」
    • 感受:羞愧、委屈、煩躁
    • 身體:臉熱、拳緊
    • 需求:被理解、被公平對待
    • 下一步:設手機提醒+改為「誰先回家誰倒」

C. 第一週「每日紀錄」範例 📅

建議每晚3分鐘,寫3行就好

  • 📅 Day 1
    事件:會議被打斷
    感受:挫折、尷尬、緊繃
    需求+下一步:需要平等發言 → 下次先說「我有2點,1分鐘說完」
  • 📅 Day 2
    事件:排隊被插隊
    感受:生氣、被不尊重
    需求+下一步:需要公平 → 練習平靜說「不好意思,排隊在後面」
  • 📅 Day 3
    事件:朋友臨時取消約
    感受:失落、被忽略
    需求+下一步:需要可預期 → 下次約時加「有變動請提前半天通知」
  • 📅 Day 4(加入身體掃描)
    事件:被催稿
    身體:肩緊、太陽穴跳
    感受:焦躁、壓力
    需求+下一步:需要界線 → 回覆明確交期;先喝水、伸展2分鐘
  • 📅 Day 5
    事件:家人翻我東西
    身體:胃縮、手心出汗
    感受:被侵犯、憤怒
    需求+下一步:需要隱私 → 說明界線+加收納盒上鎖
  • 📅 Day 6(連結需求)
    事件:同事開玩笑踩到我
    感受:尷尬、被貶低
    需求:被尊重
    下一步:私下說明我的界線與不舒服點
  • 📅 Day 7(連結需求)
    事件:伴侶聚會時忽略我
    感受:孤單、失落
    需求:被看見、被介紹
    下一步:溝通「場合裡願望」(被介紹、被牽手示意)

D. 「暫停儀式」清單 ⏸️

(挑1-2個固定用)

  • 🚰 喝一杯水,慢喝90秒
  • ❄️ 冷水沖手腕20秒
  • 🌬️ 走到窗邊做3次長呼吸(4-6-8:吸4、停6、吐8)
  • 🗣️ 對自己說:「我先暫停10分鐘」並離開現場
  • 🤲 把手放在胸口:「我可以先這樣沒關係」
  • ⏰ 設定計時器10分鐘,不處理、不回訊、不決定

E. 「我句型」小抄 💬

三格模板:

  • 當…(具體事件)
  • 我感到…(感受詞,不是指責)
  • 因為我需要…(需求/條件/範圍)

範例:

「當你在對話中看手機時,我感到被忽略,因為我需要被專心聽5分鐘」

感受詞參考:受傷、失落、焦急、害怕、尷尬、羞愧、被忽視、無力

需求詞參考:被尊重、被看見、被回應、可預期、自主、界線、安全、休息



F. 事後紀錄卡 📋

3行版(超快寫)

  • 事件:____
  • 感受(除了生氣):____
  • 需求+下一步:____

6行版(進階)

  • 事件:____
  • 身體訊號:____
  • 感受(除了生氣):____
  • 觸發像哪段舊經驗:____
  • 我真正需要:____
  • 下一步行動/界線:____

G. 「失手時」備援稿 🆘

若你還是爆了,請直接用這段話自救:

「對不起,我剛才被情緒拉走了。

我的重點是:我需要___(需求)。我們可以改在__時間、用__方式再談嗎?」

🎯 目的:收回主權,而不是自責


最後提醒 🌈

  • 🌱 先做得小,再做得穩
  • 🔄 一次只改一個微反應
  • 📊 記錄不為了漂亮,是為了看見規律
  • 🏆 每次找到「我其實需要什麼」=一次勝利

旅程的終點,是新的起點

人的生活就像四季。

有冷、有暖、有雨、有晴。 情緒,也是在流轉中成為生命的一部分。

我們要學的不是逃避情緒,而是學習——如何安放自己。

願你在下一個季節來臨時

能帶著更多覺察、更多溫柔、更多主權 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墨源的沙龍 ✨
5會員
103內容數
🍃 靈魂的溫度 · 情緒的花園 這裡是一個陪你理解情緒、探索靈魂、實踐顯化的小角落。 固定更新: 週一 · 情緒陪伴:溫柔面對焦慮、眼淚與比較。 週三 · 顯化練習:簡單好做的能量工具,幫你靠近理想生活。 週五 · GPT 小幫手:讓日常更輕盈。 願這裡成為你心裡的一盞小燈,帶來片刻平靜與啟發。
墨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5/11/06
這篇文章示範一種簡單的方法:只要把你最近常聽的幾首歌列出來,交給 GPT,就能把一份播放清單轉換成「情緒能量報告」。 不是為了分析誰對誰錯,而是讓情緒變得可以被看見,被理解。 音樂本來就是情緒的語言,而 GPT,只是把這件事翻譯出來。
Thumbnail
2025/11/06
這篇文章示範一種簡單的方法:只要把你最近常聽的幾首歌列出來,交給 GPT,就能把一份播放清單轉換成「情緒能量報告」。 不是為了分析誰對誰錯,而是讓情緒變得可以被看見,被理解。 音樂本來就是情緒的語言,而 GPT,只是把這件事翻譯出來。
Thumbnail
2025/11/05
購物衝動不是缺點,而是一種需要被溫柔理解的訊號。 這份21天小練習,不是要壓抑、不是否定,而是陪你慢慢聽懂自己: 當想買一個東西時,是渴望物品,還是渴望安慰? 透過暫停、覺察、替代安撫、善意提問,你會發現——選擇從來不是被衝動奪走的。 你有能力在物質與情緒之間,做出更柔軟、自由的決定。
Thumbnail
2025/11/05
購物衝動不是缺點,而是一種需要被溫柔理解的訊號。 這份21天小練習,不是要壓抑、不是否定,而是陪你慢慢聽懂自己: 當想買一個東西時,是渴望物品,還是渴望安慰? 透過暫停、覺察、替代安撫、善意提問,你會發現——選擇從來不是被衝動奪走的。 你有能力在物質與情緒之間,做出更柔軟、自由的決定。
Thumbnail
2025/11/05
顯化不是控制宇宙,而是讓自己成為能量流動的管道。 當你的信念、情緒與行動對齊,宇宙自然會回應。 你不是在索取願望,而是在成為那個能承接豐盛的人。 從一杯咖啡、一個微笑開始,調頻回歸源頭,讓宇宙的豐盛,透過你流動成形。
Thumbnail
2025/11/05
顯化不是控制宇宙,而是讓自己成為能量流動的管道。 當你的信念、情緒與行動對齊,宇宙自然會回應。 你不是在索取願望,而是在成為那個能承接豐盛的人。 從一杯咖啡、一個微笑開始,調頻回歸源頭,讓宇宙的豐盛,透過你流動成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的心情就像是一台過熱的筆電——還在努力運轉,但系統早就開始卡頓。 你知道該休息,可偏偏覺得「現在不能停」。 於是繼續撐、繼續笑,直到某天突然崩潰,連呼吸都覺得是一種負擔。 我們這一代人,擅長假裝沒事。 把痛苦修飾成幽默,把焦慮包裝成忙碌,然後在深夜關燈的瞬間,才悄悄打開瀏覽器搜尋: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的心情就像是一台過熱的筆電——還在努力運轉,但系統早就開始卡頓。 你知道該休息,可偏偏覺得「現在不能停」。 於是繼續撐、繼續笑,直到某天突然崩潰,連呼吸都覺得是一種負擔。 我們這一代人,擅長假裝沒事。 把痛苦修飾成幽默,把焦慮包裝成忙碌,然後在深夜關燈的瞬間,才悄悄打開瀏覽器搜尋:
Thumbnail
我們都曾用力地抓住 以為那樣就不會失去 人生的某些時刻,你是不是也這樣? 為了不讓關係破裂、為了不被拋下、為了不讓一段回憶消散,你用盡全力去維繫、去留住。 但後來你發現——越是抓得緊,越是失去得快。 有時候,愛不是因為不夠深,而是該走的時候到了。 而「放手」,並不是不在乎,而是你終於明白
Thumbnail
我們都曾用力地抓住 以為那樣就不會失去 人生的某些時刻,你是不是也這樣? 為了不讓關係破裂、為了不被拋下、為了不讓一段回憶消散,你用盡全力去維繫、去留住。 但後來你發現——越是抓得緊,越是失去得快。 有時候,愛不是因為不夠深,而是該走的時候到了。 而「放手」,並不是不在乎,而是你終於明白
Thumbnail
成為自己之後,人生不會立刻變得容易,但會變得真實。你開始學會誠實地說出想法,開始不再委屈自己去取悅誰,開始能夠在孤獨裡找到力量。可就在這個階段,許多人會感到矛盾:我終於做自己了,但為什麼現實還是讓我這麼累? 覺醒不是逃離,而是學會「共存」 許多人在找到自我之後,會不自覺地與世界對立。 你可能會
Thumbnail
成為自己之後,人生不會立刻變得容易,但會變得真實。你開始學會誠實地說出想法,開始不再委屈自己去取悅誰,開始能夠在孤獨裡找到力量。可就在這個階段,許多人會感到矛盾:我終於做自己了,但為什麼現實還是讓我這麼累? 覺醒不是逃離,而是學會「共存」 許多人在找到自我之後,會不自覺地與世界對立。 你可能會
Thumbnail
有一天你會明白,人生最大的自由,不是擁有多少選擇、多少金錢、多少掌聲,而是能夠平靜地說出:「我喜歡現在的自己。」成為自己,聽起來簡單,卻是人一生中最難的事。因為從小到大,太多人告訴我們——「你應該更乖一點、更努力一點、更聰明一點。」我們學會了迎合、懂得取悅,卻慢慢忘了:我,原本是誰? 活在「別人眼
Thumbnail
有一天你會明白,人生最大的自由,不是擁有多少選擇、多少金錢、多少掌聲,而是能夠平靜地說出:「我喜歡現在的自己。」成為自己,聽起來簡單,卻是人一生中最難的事。因為從小到大,太多人告訴我們——「你應該更乖一點、更努力一點、更聰明一點。」我們學會了迎合、懂得取悅,卻慢慢忘了:我,原本是誰? 活在「別人眼
Thumbnail
這一系列要跟你分享的,是關於如何在高壓日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光芒。我們一起練習「好好呼吸、好好生活、好好愛」,學會與不完美的自己和解,並用溫暖的力量,去擁抱明天。願我的文字,成為你心中最柔軟的依靠。
Thumbnail
這一系列要跟你分享的,是關於如何在高壓日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光芒。我們一起練習「好好呼吸、好好生活、好好愛」,學會與不完美的自己和解,並用溫暖的力量,去擁抱明天。願我的文字,成為你心中最柔軟的依靠。
Thumbnail
「Who Care?我在乎。」因為我受傷了,只有我知道有多痛;而我的難過,是我在過。
Thumbnail
「Who Care?我在乎。」因為我受傷了,只有我知道有多痛;而我的難過,是我在過。
Thumbnail
✨《ABCDE 樂觀練習小卡》是一組幫助你轉化情緒的五步驟自我對話卡 。當你感到低落、煩躁或陷入內耗時,透過這五個溫柔提問, 幫你釐清事件、辨認信念、調整想法,逐步找回內在的力量。 讓你在日常練習中學會自我安撫與正向思考。不是壓抑情緒,而是溫柔轉念,陪你走出情緒小黑洞。
Thumbnail
✨《ABCDE 樂觀練習小卡》是一組幫助你轉化情緒的五步驟自我對話卡 。當你感到低落、煩躁或陷入內耗時,透過這五個溫柔提問, 幫你釐清事件、辨認信念、調整想法,逐步找回內在的力量。 讓你在日常練習中學會自我安撫與正向思考。不是壓抑情緒,而是溫柔轉念,陪你走出情緒小黑洞。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太嚴厲,明明累了卻說沒事,明明委屈卻選擇沉默。非暴力溝通 OFNR 幫助我們看見情緒背後的真相:不是懶,是需要支持;不是脆弱,是還沒被理解。透過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四步驟,學會溫柔地對話,不再逼自己,而是真正照顧自己。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太嚴厲,明明累了卻說沒事,明明委屈卻選擇沉默。非暴力溝通 OFNR 幫助我們看見情緒背後的真相:不是懶,是需要支持;不是脆弱,是還沒被理解。透過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四步驟,學會溫柔地對話,不再逼自己,而是真正照顧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