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當未來已然抵達 人工智慧不再只是科技新聞中的名詞,而是已經滲入我們生活、教育與決策體系的現實存在。簡立峰博士的《台灣AI大未來》,正是在這樣的時代交界點上,為台灣描繪出一幅兼具警醒與啟發的藍圖。作者身兼學者、企業領導與產業觀察者三重身分,其視野橫跨理論與實務,既有科技洞見,也不乏社會憂思。 他開宗明義指出:AI的到來,不只是技術革命,更是一場制度與文化的再造工程。 此言不虛。因為每一次科技變革,真正被重塑的,其實是「人」的角色——思考、判斷、創造與信任的方式,皆因此而改寫。 內容梗概:從全球變局到台灣課題 簡博士以時間為經,以產業與教育為緯,勾勒出台灣在AI世代的挑戰與機會。他回顧三十年來的數位革命:1990年代的個人電腦、2000年代的網際網路、2010年代的行動裝置與社群媒體,而2020年代,則是生成式AI的浪潮。這樣的演進不僅改變了資訊的流通方式,更重塑了知識的生產結構——人類第一次必須與機器共同思考。 書中最具震撼力的觀點,莫過於作者提出的「1:99」警語:「在AI時代,能夠善用工具者將極速領先,不能轉化者則可能被時代拋在後頭。」這種差距,不再是國與國的競爭,而是人與人之間的能力分化。簡博士認為,台灣必須在此刻決定自身的定位——是要成為「AI創新的發動者」,還是「技術浪潮的代工者」? 書中另有數章討論教育、人才與制度轉型。他指出,若教育仍以標準答案為核心,社會便難以孕育具創造力與思辨力的下一代。台灣需要從「應試的知識傳授」轉向「提問的能力培養」,否則即使擁有強大的硬體基礎,仍難躋身AI文明的前端。
思想意涵:技術之外的制度自覺 與多數科技趨勢書不同,《台灣AI大未來》並非止於市場預測,而是以深厚的制度反思貫穿全書。簡博士不斷提醒:AI是鏡子,映照出制度的彈性與文化的成熟。他主張,AI應成為提升人類能力的助力,而非削弱人類主體的機制。 這樣的觀點,展現出作者一貫的務實與清醒。他以自身在Google台灣與學術界的經驗指出,AI的導入不是單一技術決策,而是組織文化與治理模式的轉變。企業若仍以線性思維、封閉流程運作,即使擁有龐大資料,也難以孕育創新。 這種制度觀的深化,使本書超越了單純的產業指南,成為反思「科技治理」與「社會心智結構」的重要文本。 批判與反思:從工具理性到價值重建 然則,若以文化哲學或倫理視角觀之,書中仍有可進一步拓展之處。首先,作者對AI倫理、勞動價值與知識權屬的論述尚屬概略。AI與人類之間的權限與責任,尚待更深層的倫理框架來支撐。其次,儘管強調教育改革,但對於具體政策、制度轉型的落實路徑,仍多停留於理念層面。 然而,這樣的不足並不減損本書的重要性。它最大的貢獻,在於促使社會重新思考人與技術的邊界。當AI能生成詩文、創作音樂、預測行為,人類之所以為「人」,是否仍在於信仰、倫理與自由意志?簡博士雖未明言,然書中所蘊的問題意識,已隱約指向這個深層命題。 台灣的啟示:從算力到心力 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擁有關鍵地位,晶片與製造能力為世界所倚重。然而,AI時代的競爭,不止於「算力」的強弱,更關乎「心力」的厚度。簡博士曾言:「AI不是要取代人,而是迫使人更像人。」這句話,幾可作為全書的精神總結。 台灣若要在AI浪潮中站穩腳步,必須同時發展兩種力量:其一是技術理性——持續強化運算、資料、應用的能力;其二是人文理性——培養能辨識善惡、能思索意義的心智結構。唯有二者並進,方能使科技服務於人,而非反客為主。當全球爭奪算力之際,台灣若能在心力上樹立典範,或可於文明競逐中開闢新頁。
結語:科技文明的內在召喚 《台灣AI大未來》不只是一本談趨勢的書,更是一份寫給未來社會的自省文。 它讓我們看見科技進步的速度,也讓我們意識到制度調整的遲滯。 書中最動人的力量,並不在預測,而在提醒:AI的未來,不是機器的未來,而是人類選擇的未來。當技術成為時代的主旋律,我們更應追問:台灣要以何種價值、何種制度、何種信念來駕馭這股力量?若我們能以謙卑的態度,將科技創新與人文精神並行,使AI成為增進智慧的器,而非支配心靈的神,則本書的警語,將化為一種文化的召喚——提醒我們,真正的未來,從來不是被發明的,而是被選擇的。 引文摘錄 「每十年一場科技革命,帶來的不只是新工具,更改變了人與世界互動的方式。」 「AI不是取代人,而是迫使人更像人。」 「在AI時代,會提問者比會回答者更重要。」 「台灣不能只做代工的國家,還要成為創新的土地。」 延伸思考 1. 教育的再定位:當生成式AI可輔助知識輸出,教育的重點是否應轉向「倫理、創意與判斷」? 2. 制度設計與社會信任:若AI決策滲入公共領域,台灣是否準備好以透明、負責的制度來治理演算法? 3. 文化與信仰的角色:在AI強化效率的同時,信仰與人文精神如何維持社會的溫度與意義? 4. 心智主權與國家競爭力:面對全球數位殖民的風險,台灣如何確保技術應用與資料治理的自主性?
書籍資訊
書名:《台灣AI大未來: 解析最新的AI趨勢、台灣情勢、企業布局與個人發展》 作者:簡立峰/ 蕭玉品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5/09/09

《台灣AI大未來》書影(李建崑攝影)
























